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赤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的消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提高沿海赤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沿海丘陵旱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当前农业生产管理上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莆田忠门赤红壤旱地3a 的试验及调查,提出如下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途径:(1)解决群众的生活能源问题;(2)就地广辟有机肥源以增施有机肥,如推广种植绿肥,建立多年生绿肥基地,旱地果园间套种禾本科与豆科绿肥,发展养殖业累积农家肥等;(3)推广适宜当地条件的轮套作制度及相应的稿秆回田的施肥管理措施,以提高土壤年生物产量和提高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研究得出,本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多在2-5%,各种还田有机物的腐殖化系数约为0.2-0.4。连续4年测定,玉米秸还田形成的新腐殖质的分解速率(r)为0.2458,减半期为2.8年。采用腐殖化系数0.3及新形成腐殖质的分解速率0.2458作为代表值,计算了每年定量加入超过维持原有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所需要的有机质情况下的腐殖质积累速度。据此估测出,本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0.7-0.9%左右的低产田,适当增施化肥使粮食年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每年以其秸秆产量的一半(约350公斤)以上还田,5-6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便可增长到1%以上,从而可以基本满足作物稳产高产对土壤有机质状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赤红壤旱地土壤供钾特性及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个县(市)采集赤红壤旱地土样106个,测定速效钾极缺(K<25mg/kg)的土壤占16.7%,速效钾含量<70mg/kg的土壤占88.9%,花岗岩旱土速效钾的最低水平为19-20mg/kg砂页岩旱土为21-23mg/kg沉积物水稻土为52mg/kg左右,赤红壤旱地在中产条件下,配施钾肥增产效果极显著。每亩配施K2O的适宜用量,花生为5kg甘薯为7.5-10kg,木薯为14-18kg。  相似文献   

6.
7.
赤红壤果园有机质累积矿化及平衡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砂滤管土埋试验对赤红壤土与有机物料混合的累积矿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赤红壤果园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年均在5.5%以上;有机物料经2年的腐解,其有机碳残留率只有l0.0%-16.03%,矿化分解速度较快,要保持或提高土壤有机质,可通过平衡预测,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物料。  相似文献   

8.
应用砂滤管法研究了10种常用的有机物料在哈尔滨地区黑土中的腐解状况。结果表明,各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依次为:玉米根茬>小麦根茬>农家肥>豆根茬>豆秸>谷子根茬>玉米秸>麦秸>草木樨根茬>草木樨秸。为科学地调控土壤有机质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不同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及哈尔滨地区黑土有机质的矿化率,并以 Jenny 模型计算有机物料施用量,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有机物料在风沙土中的腐解规律及土壤有机质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对常见的五种有机物料在风沙土中的腐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物料在风沙土中对土壤扔机质积累的贡献大小依次为草炭>厩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草木樨秸秆。根据有机物料在土壤中腐解参数,用Jenny模型,可以算出每年需施草炭(干重)4.4t/hm^2,厩肥5.5t/hm^2,小麦秸秆10.7t/hm^2,玉米秸秆11.4t/hm^2,草木樨12.6t/hm^2,才能使风沙土现有的有机质含量由1.97%在10年内提高到3.0%。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赤红壤、红壤中砷的污染效应、生态效应、环境影响及变化规律,提出了两种土壤中砷的临界含量和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1.
沼液还田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学博  樊剑波  周静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6):3201-3210
【目的】通过沼液还田试验,探明沼液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为沼液合理应用及培肥旱地红壤肥力,提升土壤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红壤旱地2013-2014年沼液还田定位试验,按照不同沼液全氮还田比例设6个等氮量(N-P2O5-K2O量均为120-90-135 kg·hm-2,对照除外)处理:对照(不施肥,CK)、100%化学氮(NPK)、85%化学氮+15%沼液N(BS15)、70%化学氮+30%沼液N(BS30)、55%化学氮+45%沼液N(BS45)和100%沼液N(BS100),分析各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OM)、>0.25 mm机械稳定性(DR0.25)和水稳定性(WR0.25)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团聚体稳定率(AR,%)和分形维数(D)等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结果】沼液化肥配施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OM)较CK、NPK、BS100处理分别增加16.21%-21.34%、2.94%-7.49%、7.69%-12.45%,而且随着沼液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沼液化肥配施处理显著提高土壤DR0.25和WR0.25团聚体含量,DR0.25较CK、NPK、BS100处理分别增加1.34%-6.66%、0.26%-5.52%、1.32%-5.25%,WR0.25较CK、NPK、BS100处理分别增加5.17%-10.37%、3.75%-8.88%、1.97%-4.94%,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是土壤>0.25 mm机械稳定性(DR0.25)和水稳定性(WR0.25)团聚体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沼液化肥配施处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升高,而水稳定性MWD和GMD无显著差异,同时,团聚体稳定率(AR,%)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形维数(D)较CK和NPK处理显著降低,而水稳定性团聚体分形维数(D)无显著差异。【结论】沼液化肥配施还田对提高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0.25 mm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机械稳定性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沼液全氮还田比例在30%-45%范围,适宜在红壤旱地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于长期定位试验,探索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不同土层活性有机质(labile organic matter(LOM))和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变化特征,为红壤性水稻土碳库的合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进贤红壤长期定位试验站4个典型施肥处理:(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NPK);(3)在NPK的基础上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和稻草冬季还田(NPKSM);(4)在NPK的基础上早稻施绿肥,稻草冬季还田(NPKS),测定并分析0—10、10—20、20—40及40—60 cm土层土壤高活性有机质(HLOM)、中活性有机质(MLOM)、低活性有机质(LLOM)、非活性有机质(NLOM)含量以及CPMI变化特征。【结果】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施肥处理相对CK均明显提高了不同土层的SOM;在0—20 cm土层,SOM含量表现为NPKSM>NPKS>NPK>CK,且均以NPKSM处理最高,达到43.47g·kg-1(10—20 cm)和45.09...  相似文献   

13.
红壤丘陵区土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中亚热带南、北两端地区土地(红壤坡地和红壤性水稻土)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南缘地区由红壤林地开垦为农用地的土壤有机质数量4年间平均下降了2.1g·kg-1·a-1,以旱作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损失最为严重,平均下降4.6g·kg-1·a-1;中亚热带北缘地区由红壤荒坡地开垦为农用地的土壤有机质数量9年间平均增加了0.4g·kg-1·a-1;长期耕种的红壤性水稻土的有机质数量在不断提高(0.3g·kg-1·a-1),且芳构化程度也在增加,活性有机质所占的比例加大。  相似文献   

14.
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淮北黄潮土19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试验前下降1.54 g/kg,长期单施化肥可以基本维持土壤有机质水平,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无肥和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随施肥年份呈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土壤有机质的适宜平衡水平大致为15.0 g/kg.有机-无机配合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M的广东省赤红壤全氮含量与地形特征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类型图、地形图、全氮图等资料为数据源,利用ArcGIS9.2建立广东省赤红壤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地势起伏度,探索大尺度下全氮分布与地形特征的关系.研究表明:全氮含量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地势起伏度呈负相关关系,并随着海拔高度、坡度和地势起伏度的上升分布面积迅速下降,在坡向上,则主要分布于平坦区域和东南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分布于闽东南沿海低丘-红土台地上9个赤红壤B层细土的Fet、Fed、Feo、K2O、CEC7/粘粒、ECEC/粘粒和SiO2/Al2O3等指标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纲、亚纲、土类和亚类的归属问题,并对诊断指标的修改意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国内外土壤活性有机质研究进展,包括活性有机质的概念,活性有机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活性有机质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及其活性有机质在反映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今后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耕种条件下,通过粮豆轮作,基本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但其活性有机质含量、腐殖酸总量及胡敏酸含量却在不断下降,单施化肥,开始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以后随耕种年限的延长,基本可以维持在较低水平,活性有机质、腐殖酸总量、胡敏酸和胡敏素含量降低,富里酸含量提高;施用有机肥处理,特别是施用高量有机肥,有利于提高胡敏酸和胡敏素比例,而减少富里酸的生成,培肥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主要林型下土壤有机质及N素的状况与剖面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江西省主要林区大量剖面取样与测定后发现,江西省森林土壤中有机质、胡敏酸、富里酸、全N量、碱解N、有机质C/N比的剖面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即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剖面中,除有机质C/N比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外,其它性状均表现出阔叶林>混交林>杉木林;在同一土壤剖面中,从表土至底土层所有上述性状都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剖面分布状况随剖面深度的增加,按对数方程,剩幂方程和指数方程衰减。讨论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