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肉鸽生产中,种鸽的繁殖率低和产蛋数少,是制约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充分了解肉鸽的繁殖特性,正确地进行种鸽雌雄鉴别,科学的进行种鸽的配对及育雏,可缩短肉鸽的繁殖周期,提高繁殖率。  相似文献   

2.
要想母鸽产蛋稳产,高产,务必做好肉鸽配对工作,保证饲料营养全面,补充适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充分发挥肉鸽的生产潜力。其要点是:  相似文献   

3.
肉鸽饲养。必须根据幼鸽的年龄、性成熟期适时巧分养、巧配对、巧筑巢、巧脱壳,做好“四巧”才能获得养殖高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同步配对将适龄的公鸽、母鸽同时配对后集中统一喂养。这样既有利于肉鸽的饲养管理,又可提高饲养效益和产出率。二、同步产蛋将鸽子同步配对后,8天左右就会开始同步产蛋。  相似文献   

5.
一、同步配对将适龄的公鸽、母鸽同时配对后集中统一喂养。这样既有利于肉鸽的饲养管理,又可提高饲养效益和产出率。二、同步产蛋将鸽子同步配对后,8天左右就会开始同步产蛋。三、  相似文献   

6.
目前,肉鸽饲养业正在蓬勃稳定健康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市场经济效益可观。然而肉鸽的疾病严重影响养鸽业的发展,尤其是肉鸽霉形体病。肉鸽霉形体病又称支原体病或鸽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致病性霉形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普遍存在于鸽群中。其主要特征是群体成员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呈现呼吸哕音,气囊炎,严重时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大。为发展养鸽业,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根据发病的流行特点,科学饲养、科学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配对期鸽子是"一夫一妻"制,群养肉鸽要求雌雄各半,鸽子长到6个半月时配对最宜。多在晚上强制配对,选择体型体重相似毛色一致的公母配对。配对后4—5天仍不融洽且常打架的应重配。配对后产下4只蛋的说明是同母,配对后经常产无精蛋的应重配,配对后不生  相似文献   

8.
肉鸽从幼鸽到成年鸽其外貌几乎相似,鉴别雌雄较为困难,而鉴别肉鸽的雌雄是肉鸽生产、繁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肉鸽养殖户如能适时鉴别肉鸽雌雄,不仅乳鸽能适时按雌雄、大小、强弱合理分群,便于饲养管理,促进乳鸽生长发育整齐,利于乳鸽集中上市,同时种鸽养殖户适时鉴别雌雄按适当的比例合理分群,有利于种鸽顺利配对.如果肉鸽养殖户缺乏肉鸽雌雄鉴别的基本常识,从幼鸽到成年鸽雌雄不分混群饲养,不仅会导致鸽群生长发育不整齐,严重影响乳鸽的上市品质,同时因雄鸽抢食快、生长发育强壮、性成熟早,往往以强欺弱,导致鸽群不得安宁,严重者甚至影响成年鸽的产蛋率.因此,鉴别肉鸽的雌雄是肉鸽养殖户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常识.现分别介绍乳鸽和成年鸽的雌雄鉴别法.  相似文献   

9.
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是养好肉鸽的关键。科学地配制肉鸽的日粮,充分利用饲料资源,合理搭配饲料,可满足鸽子的生长发育和发挥其生产性能的需要,从而获取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科学饲养管理1.配对期。鸽子以长到六个半月时配对为宜。鸽子是"一夫一妻"制,群养肉鸽要求雌、雄各半。多在晚上对其进行强制配对,配对时尽量选择体型体重、毛色一致的鸽子。配对后4~5天仍不融洽且常打架的,应进行重配;配对后经常产无精蛋的鸽子应进行重配;配对后不产蛋的可重配或对公鸽肌注丙酸睾丸酮5毫克/次(3~5天后再注1次)或口服维生素E 1粒。长期产异型蛋的需要重配。重配后要把双方隔离到互相看不到的地方。2.孵化期。母鸽配对后10~15天开始产蛋。应产蛋前2天应在蛋巢内放上麻包片或清洁干净的短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8,(10)
肉鸽产肉多、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而且早熟。鸽肉、鸽蛋都是珍贵的营养食品,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但由于肉鸽的自然生长繁殖周期长,生产速度慢,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不相适应。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我们采取了“四同步”的饲养新技术,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四同步”就是:同步配对、同步产蛋、同步孵化和同步喂养。1.同步配对将适龄的公、母鸽集中同时配对,并放在同一鸽舍内统一喂养。这样既可以提高饲养员的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强化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各项  相似文献   

12.
肉鸽饲养是我国近年发展的一项新兴养殖项目.肉鸽体型大,繁殖快,易饲养,投资少,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比较高.要养好肉鸽,除注意引进良种和科学饲养外,还必须为肉鸽创造一个适应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小气候,尽量减少不良环境对肉鸽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正>肉鸽性成熟早、繁殖较快、生长迅速,一般5~6个月龄便可配对繁殖。种鸽每对每年可产乳鸽8~12对;乳鸽经25~30天饲喂即可出售,体重一般在500~750克。肉鸽养殖因此而备受养殖户青睐。但在湿度较大的雨季,肉鸽养殖易因病菌孳生而出现问题。因此,生产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之安然度过雨季。一、防潮连日阴雨容易使鸽舍内的垫料潮湿、发霉,使肉鸽患曲霉病。因此,阴雨天要及时清理鸽粪、勤换垫料,保  相似文献   

14.
因肉鸽自然配对耗时长、易造成近亲繁殖、公母种鸽大小不对称,所以导致肉鸽生产效益差。为此,我们采用了人工配对法,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其做法是:首先制定留种标准,且按标准对鸽苗实施初选。留种鸽苗应具羽色纯、健康、体大、喙红等标准、对其中血系不明、体弱伤残、父母代繁  相似文献   

15.
<正> 肉鸽饲养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兴养殖项目。肉鸽体型大,繁殖快,易饲养,投资少,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比较高。要养好肉鸽,除注意引进良种和科学饲养外,还必须为肉鸽创造一个适应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小气候,尽量减少不良环境对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同步"新技术饲养肉鸽,不仅利于管理,繁殖加快,而且可降低成本,快速育肥.其四步饲养技术要领是: 1.同步配对.将适龄的公、母鸽集中同时配对,并放在同一鸽舍内统一喂养.这样,既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强化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各项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宫爱霞 《油气储运》2007,(10):44-44
在肉鸽生产中,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肉鸽的繁殖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性能,是提高肉鸽效益,促进肉鸽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笔者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探索并总结了提高肉鸽繁殖的几项技术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夏季 《农技服务》2001,(8):47-47
<正> 目前肉鸽养殖作为一项新兴高效养殖项目,各行各业相继投入,兴办鸽场,饲养肉鸽.形成了一股养殖热。为此,农民养殖肉鸽务必了解肉鸽的市场发展前景,并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治要点,切忌盲目上马,以免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农民养殖肉鸽,必须对肉鸽养殖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切忌盲目“一窝峰”上马。肉鸽所生产的乳鸽是一种特定的商品,它既有时间、重量规格,又有胴体肤色  相似文献   

19.
贺军 《农村科技》2003,(12):12-12
饲用全价颗粒饲料是肉鸽业的发展趋势,但在国内还处于研究阶段,不可能普及,因而肉鸽场大多饲喂原粮。因原粮谷物中矿物质缺乏,生产中通常是通过给肉鸽添加保健砂来实现对补充矿物质的供应的。所以,肉鸽饲养中,一定要有科学、实用的保健砂,不然对鸽子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都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搞好肉鸽生产,重点要抓繁殖,提高繁殖的关键在日常管理,结合多年的肉鸽生产管理实践经验,通过对肉鸽的饲粮,配种,孵化,哺育,换羽,防病等几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在提高肉鸽生产繁殖措施上进行初步折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