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青椒疫病是一种由大水漫灌造成的土传病害。当田间温度达28~30℃、土壤湿度90%以上时,持续6小时左右,病菌即可完成侵染,2~3天就可发生1代,因此,青椒疫病是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快的毁灭性病害。由于温室轮作较困难,年年重茬,土壤中病菌越积越多,危害越来越严重。据调查,病地连作1年,发病率为19.6%;连作2年发病率为21.76%;连作3年发病率可达30.16%。可见,疫病发生早晚及流行程度与初始菌量有密切关系,因而病地重茬发病早、病情重、蔓延快。病菌主要靠水传播,因此,疫病发生和流行与水分管理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浇水早,次数多,水量大,就会发病早,危害重。一般发病高峰往往是浇水后或雨量高峰之后2~3天。此疫病比较难防治,根据疫病发生的特点,必须早防、早治,主要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技术。1.病地实行轮作病地实行与其他蔬菜(如豆科、十字花科、百合科等蔬菜)轮作3年或与大田作物轮作2年,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不能轮作,可在三夏期间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土壤病菌(即物理防治,也叫无公害防治),其防病效果显著,方法简便易行。具体措施:①病田拉秧后清洁田园;②每667m2施石灰100kg和碎稻草500kg,再翻耕土壤60cm...  相似文献   

2.
试验在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覆盖材料(普通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土壤结皮)和不同沟垄比(60∶30cm、60∶45cm和60∶60cm)对燕麦土壤贮水量和出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的土壤贮水量比平作分别提高8%,13%和15%,土壤贮水量随垄宽增加而增加。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燕麦出苗率比平作分别提高8%,28%和33%,燕麦出苗率随垄宽增加而增加。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的燕麦出苗期比平作分别提前1.1,3.9和5.2d,燕麦出苗期随垄宽增加而减小。普通覆膜、可降解覆膜和土垄可有效收集地面微降雨和地表径流,提高土壤含水量及贮水量,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缩短燕麦出苗期,提高燕麦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3.
1 选地关 冬季无霜冻地区选海拔200m以下、西北向有高山屏障的东南向中下坡建园。土壤宜选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多,pH值在5.4~6.5之间的红壤土。全面规划,合理安排道路、水电、管理房及防护林。 2 定植关 定植前数月先修筑完善等高梯田,并挖1m×1m的大穴,穴施绿肥杂草20~30kg,饼肥3~5kg,磷肥1~1.5kg,石灰0.5~1kg。宜在苗木萌发前的春季定植,移植苗也可在秋梢充实后的9月种植。定植时植株的根颈部与地面平齐或略高5~6cm,先用碎土填埋固定主根,再按层次将侧根逐一  相似文献   

4.
黄瓜作为鲜食蔬菜在蔬菜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要求一年四季都有足够的数量的供应。从黄瓜本身的特点看,它比较适合温室生产,周年可栽培,满足市场四季对新鲜黄瓜的需求。一、土壤栽培技术规程1.品种要求品种耐低温、弱光,生长势强,抗病,节成性好,不易化瓜,高产,以适应冬季及早春低温、弱光环境。适宜品种为北京101(试2)、裕试3号、Deltastar。2.育苗(1)育苗方式:采用顶芽插接技术嫁接育苗。(2)播种期:8月29日至9月1日,比秋冬茬温室栽培适当早播,保证在入冬前瓜秧生长繁茂,为结瓜打好营养基础。(3)浸种催芽及播种:采用温烫浸种后于28~30℃条件下催芽。播种密度:黑籽南瓜、黄瓜分别为700~800粒/m2及1500~2000粒/m2,播前浇足底水。(4)嫁接后管理:嫁接后通过保湿、遮光等措施促进成活,同时喷800倍多菌灵防苗期病害(苗龄25~30天为宜),一叶一心期定植,定植后伤根少,易缓苗。3.定植(1)定植前准备:定植前667m2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10t,膨化鸡粪500kg,深翻土壤50~60cm,采用小高畦、膜下滴灌栽培方式。(2)定植时间及密度:9月25~30日定植,密度2800~3000株/6...  相似文献   

5.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材料(普通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土壤结皮)和不同沟垄比(60∶30,60∶45和60∶60cm)对紫花苜蓿土壤贮水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量的排列次序为普通膜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土垄平作,在同一覆盖材料下,土壤贮水量、株高和分枝数随垄宽增加而增加,茎叶比随垄宽增加而减小。就同一覆盖材料平均值而言,与平作相比,土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和普通膜垄的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16.7,29.2和34.9mm;株高分别提高28%,52%和56%;分枝数分别提高7%,20%和25%;茎叶比分别降低4%,11%和8%。在半干旱地区利用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土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和普通膜垄可以增加土壤贮水量,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紫花苜蓿越冬率,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综合分析,生物可降解地膜可以作为半干旱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最佳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6.
一、种植模式 冬小麦播种前,采用两犁(带犁铧)起垄,垄距90cm,垄高10~12cm,垄顶宽55cm,垄沟宽17cm,垄沟内播种2行冬小麦,小麦大行距76cm,小行距14cm,播量为一般大田的70%~80%:小麦播种时在垄项播种2行耐寒的尖叶菠菜,播种量1.5~2kg/667m2,翌年小麦3月中下旬小麦起身时收获菠菜,4月上中旬在垄背上套种2行覆膜春花生,花生大行距53cm,小行距37cm,播种密度8 500墩/667m2左右:6月中下旬小麦收获后在垄沟内间种1行喜湿耐阴、茎蔓短的秋黄瓜,墩距55~60cm,密度1 200墩/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7.
垄覆膜集雨种植对二年龄苜蓿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旱作条件下,垄覆膜集雨措施应用于紫花苜蓿种植,垄为集雨区,沟为种植区,研究不同沟垄宽比和覆膜方式对2年龄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影响。结果表明,垄覆膜种植苜蓿第2年返青前、第2茬刈割后,各处理0~20,20~40 cm土壤全磷(T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膜垄、土垄处理0~20,20~40 cm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含量均随着垄宽度的增大而增加,且膜垄处理0~40 cm土层SOM、TN、速效氮(AN)、速效磷(AP)、缓效钾(SAK)、速效钾(AK)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垄处理及CK(平作),所有处理中MR60、MR75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刈割后和返青前相比,膜垄处理0~40 cm土层SOM的减少量显著低于土垄处理,膜垄处理0~40 cm土层TN的增加量及AN、AP、SAK、AK的减少量均显著大于土垄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0~40 cm土层SOM的减少量与苜蓿的经济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0~40 cm土层TN的增加量、AP的减少量、AK的减少量均与苜蓿的经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垄覆膜集雨种植紫花苜蓿能够有效的抑制SOM含量的降低,且膜垄的抑制作用大于土垄,同时促进TN含量的增加,有效地提高0~40 cm土壤养分,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热效应及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和解决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的可持续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布置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垄覆盖材料(土壤结皮、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塑料地膜)和不同沟垄比[沟宽(cm)∶垄宽(cm)分别为60∶30、60∶45和60∶60]对垄沟集雨种植土壤水热效应、紫花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连续种植第4和5年,深度0~3.0 m土壤含水量随紫花苜蓿生育期和生育年限增加而降低,排列次序为塑料膜垄>生物可降膜垄>土垄>传统平作,土壤含水量随集雨垄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垄沟集雨连续种植第4和5年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各处理表层(0~1.2 m)土壤处于干旱胁迫状态,随生育期和生育年限延伸,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尤其传统平作。不同处理之间沟中土壤温度差异不明显,垄上土壤温度差异明显,随集雨垄宽度增加而增加。与传统平作相比,MCS30、MCS45、MCS60、BF30、BF45、BF60、PF30、PF45和PF60(MCS、BF和PF分别代表土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和塑料膜垄,下标分别表示垄宽为30、45和60 cm)的2年垄上平均土壤温度分别增加0.68、0.99、1.49、2.49、3.05、3.44、3.44、4.03和4.29 ℃。垄沟集雨种植具有调温保墒的作用,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传统平作相比,MCS30、MCS45、MCS60、BF30、BF45、BF60、PF30、PF45和PF60的2年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平均实际干草产量分别增加7.77%、7.30%、2.11%、32.23%、29.95%、22.47%、40.88%、38.44%和28.37%,WUE分别增加17.94、26.16、29.57、17.35、19.47、17.85、20.99、22.66和20.63 kg·hm-2·mm-1。多年生深根性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的根系层土壤干燥化机理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1 深翻改土 前一年的冬季进行整地,深耕土壤。土壤耕作层应在表土20cm左右。于前一年冬季土壤受冻熟化。按株行距挖长、宽各80~100cm,深80~100cm的定植穴。表土放在上沿,穴内40cm以下的底土放在下沿,以便回填土壤时,表土先回填入穴底。当年只抽槽不回填穴土,冬季低温将土壤中休眠的越冬害虫杀死或破坏其越冬场所。翌春温度回升定植苗时,再回填穴土。2 合理施肥灌水 抽槽后,应充分备足各种肥料。一般每个定植穴施入有机肥25~50kg(如稻草、秸秆和人粪尿等),并加入无机肥(如钙、镁、磷、钾肥  相似文献   

10.
<正>土传病害是指土壤病原体在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常见的土传病害有:辣椒、茄子、黄瓜的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黄)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油菜、莴苣的菌核病,小麦全蚀病、棉花立枯病、红腐病、黄萎病及线虫等。在一般情况下,土壤病菌能产生大量菌体,只要条件对病菌生长发育有利,病菌就可以大量繁殖并侵染寄主,同时随着感病作物的存在和连作大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保护地蔬菜的迅速发展,蔬菜根结线虫,辣椒疫病、茄子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也日趋严重,常见的土传病害有根结线虫、黄萎病、瘁倒病、立枯病、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疫病、地下害虫和杂草等.对这些病害,目前生产上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使用溴灭泰熏蒸消毒土壤.连云港死海溴化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听装溴灭泰(98%溴甲烷)具有使用安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消毒彻底等优点,特别适合于保护地蔬菜土壤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12.
云大中天土壤消毒剂是根据最新军事医学的野外消毒技术精制而成的土壤消毒产品,其核心成份为高纯度氯氧,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第四代消毒杀菌剂,可杀灭土壤中的病菌病毒,防治因重茬引起的各种土传病害,并能加快土壤里农药类有害物质的降解。一、防治对象各种作物的根腐病(死棵)、青枯病、枯黄萎病等土传病害。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灌区和旱作区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地域的苜蓿地土壤全氮(TSN)、有机碳(SOC)、容重、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灌区SOC含量均高于旱作区,在90~100cm土层其含量与旱作区差值最大,达3.41g/kg。在0~100cm灌区SOC含量为6.81~12.49g/kg,均值为9.25g/kg,比旱作区高22%。旱作区TS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含量在(1.03±0.01)~(0.44±0.04)g/kg。在0~30cm灌区TSN含量相对较稳定,差异不显著(P0.05),在30~60cm剖面全氮含量急剧下降,70~100cm含量变化较为稳定,TSN含量维持在(0.66±0.01)g/kg。旱作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在0~60cm变化不显著(P0.05),0~100cm土壤含水量均值为(14.437±1.124)%,灌区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均值为(16.025±2.029)%。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旱作区和灌区苜蓿地土壤容重均呈现依次增大的分布规律,旱作区最大值为(1.421±0.034)g/cm,比最小值高出17.5%,灌区最大值(1.332±0.017)g/cm,比最小值高出11.3%.  相似文献   

14.
1 下足基肥 ,矮化密植  植穴要在栽前 1~ 2个月开挖完成 ,规格为宽、长、深各 1m。每穴分 3~ 4层填入基肥。基肥一般用干稻草、绿肥、磨菇土、堆肥和禽畜粪便等。每穴可填入干稻草 2 0~ 30kg ,石灰 1 5~ 2kg ,钙镁磷肥 2~ 5kg和畜禽粪 2 5~ 5 0kg。每层按稻草、石灰、回填土、畜禽粪 ,分层回填 ,起墩种植 ,墩高 30cm。定植时间选在 4月份 ,种植营养袋嫁接苗 ,气温渐高 ,雨水充足 ,成活率高。定植时地表略低于根颈部或嫁接口部位 ,并踩实根部土壤 ,浇足定根水 ,并把营养袋划破去袋 ,以免限制根系生长。东南沿海风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大棚、温室作为一种较永久性的保温设施,重茬连作现象十分普遍,各种病虫危害也比露地严重。因此,播种或定植前对土壤和空气进行消毒,是确保棚室蔬菜优质丰产、增产、增收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具体的消毒方法是:l.太阳能上还消毒。先清除大棚、温室的前茬,每1000平方米棚、室用铡成15~20厘米的稻草或麦秸500千克铺匀,再均匀地撒施石灰100干克,深翻20厘米表上,然后漫灌大小后覆盖地膜,使表土层温度达到50t以上为最好。待3周后撤除地膜,即可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2.空气药剂消毒。①环中菌毒清喷雾法。用300倍的环中菌毒清喷洒棚体…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方稻田土壤酸化、重金属Cd环境容量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改制黑麦草-桂牧1号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和酸化调理对牧草质量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及其与石灰配施显著增加黑麦草与桂牧1号产量,总鲜重分别达3.19×105,2.74×105 kg/hm2,比单施化肥(对照)分别增产43.10%(P<0.05),22.73%(P<0.05),而石灰、赤泥、稻草等对黑麦草和桂牧1号产量无显著影响;石灰、赤泥、有机肥及有机肥与石灰配施皆能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但有机肥、稻草的施用增加了土壤Cd残留。因此,应控制有机肥和稻草的Cd含量与用量,以确保土壤的安全可持续利用;同时,低Cd环境容量土壤施用含Cd有机物料不建议施用石灰等钝化剂,以促进南方牧草种植系统重金属循环减控。  相似文献   

17.
起垄措施对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水盐和植被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起垄处理5年(2003-2007年)后的重度苏打盐碱化草地土壤水盐分布、物理特性及植被状况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探讨了起垄措施对重度苏打盐碱化草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相比,起垄提高了0~30 cm内垄沟和垄台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垄沟的土壤电导率(EC)及pH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0~10cm内的土壤EC显著降低(P<0.05),但是垄台土壤EC,pH升高,其土壤表面出现积盐现象,地表出现条带状碱斑;起垄后垄沟、垄台的土壤物理状况得到改善,其中垄沟0~10 cm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而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P<0.05);起垄还提高了地表植被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因此,起垄措施的应用加快了重度盐碱化草地的改良进程。  相似文献   

18.
<正>1.整地定植1.1整地选取2~3年未种过茄科作物和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地块进行深耕。茄子生长需充足的养分,应重施基肥,每亩可用饼肥100~150公斤或其它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00~3000公斤均匀撒于土表,再耕翻耙平,按1.3~1.5米(包沟)开种植畦。1.2定植苗龄5~6叶时定植,每畦种2行,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亩植2200~2500株。定植时先挖穴,最好能在穴中放些腐熟有机肥,移植  相似文献   

19.
草坪专用除草剂对冷季型草坪杂草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冷季型草坪杂草发生规律及类型,选用适当除草剂对其进行了防治试验。苗前除草用农达4.5~15.0 kg/hm2;土壤处理用土壤封闭剂1.2~2.4 kg/hm2;苗后茎叶药剂处理用草坪一次净3.2~4.0 kg/hm2,在适宜施药范围内对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均在85%以上,对草坪草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天然草地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研究对象,在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公路两侧对其种群数量较大的区域开展了草甘磷和重耙对比灭杀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补播的优良牧草种类,总结了草地补播改良效果以及技术。结果表明,10%草甘磷防除效果超过98%,推荐使用剂量150~190g·667m~(-2)为宜;重耙灭杀醉马草防除效果超过90%,推荐重耙措施为30cm深度为宜。退化草地补播改良结果表明,浅翻耕条播、浅翻耕撒播、行内松土补播牧草的组合Ⅴ[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1kg·667m~(-2)+紫羊茅(Festuca rubra)0.5kg·667 m~(-2)+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0.3kg·667 m~(-2)+小冠花(Coronilla varia)0.2kg·667m~(-2)]和组合Ⅵ[垂穗披碱草1kg·667m~(-2)+紫羊茅0.5kg·667m~(-2)+草地早熟禾0.2kg·667m~(-2)+小冠花0.3kg·667m~(-2)]的成活率分别为85%和73%,91%和87%,87%和75%,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退化草地牧草补播的最适宜播种深度为1~4cm,当播种深度为0和4~8cm时,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低。与不动土撒播相比,浅翻耕条播、行内松土补播牧草的组合Ⅴ和Ⅵ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使补播牧草高度、密度及生物量显著增加,可以在天然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