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在榕江县生长表现良好,产量高,群众很接受。但由于黑麦草根系发达,春季翻犁田时,劳动强度大,主要表现为根系牵扯、泥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评价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在凤冈县自然环境下的生长性能,为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特引进一年生多花黑麦草7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块种植田优于土;栽培品种中产量优势表现较好的为大老板、进口普通四倍体。  相似文献   

3.
砷胁迫对黑麦草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麦草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植物修复材料。为探究砷(As)胁迫下黑麦草的根系形态以及根系养分吸收特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00mg·kg~(-1) As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一年生黑麦草(L.multiflorum)的根系形态和营养元素吸收情况,并分别对As吸收与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受抑制程度更加明显,分别降低47.6%和46.8%;多年生黑麦草根系As吸收能力是一年生黑麦草的1.2倍。As胁迫促进两种黑麦草根系对N、P、K、Mn元素的吸收,二者相比,多年生黑麦草根系吸收N、P、K三种大量元素受影响更大,而一年生黑麦草根系吸收微量元素Mn受影响更大。总体上看,多年生黑麦草的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能力对As胁迫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100 mg·kg-1砷(As)胁迫下,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生长情况以及老叶、功能叶、新叶、茎、根系5个部位As吸收特征及其与茎叶营养元素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As耐性优于多年生黑麦草,株高和根长分别只降低13.3%和3.3%,两种黑麦草5部位干重都呈现降低趋势,但多年生黑麦草老叶和一年生黑麦草根系未达显著水平。两种黑麦草不同部位As分配均表现为根系>老叶>茎>功能叶>幼叶,且多年生黑麦草对As的吸收能力优于一年生黑麦草;茎叶对N、P、K 3种元素的吸收均呈现新叶>功能叶>老叶,对Ca、Mg、Mn 3种元素的吸收则呈现老叶>功能叶>新叶;植物体内As与Mg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其他营养元素相关性在两种黑麦草不同部位间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5.
研究镉(Cd)污染土壤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黑麦草(Lolium porenne L.)生长、根系活力、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污染降低了黑麦草的根系活力和根系生长,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接种Glomus mosseae的黑麦草根系的菌根侵染率达50%~70%,同没有接种Glomus mosseae的黑麦草相比较,镉污染条件下黑麦草的根系活力增强,叶片的叶绿素增加,叶片膜质的过氧化程度减轻.镉污染条件下,Glomus mosseae侵染后的黑麦草叶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提高了黑麦草的生物生长量.因此,接种Glomus mosseae改善了黑麦草耐镉的生长特性,而且增强了耐镉的生理功能,降低了镉对黑麦草的毒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005-2006年湖南双季稻区,6种不同土质的稻田土壤在晚稻收获后免耕种植黑麦草,其生产性能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土壤都比较适宜冬季黑麦草生产,黑麦草总干物质产量河沙泥田(11.3)>紫泥田(11.1)>灰泥田(10.6)>麻沙泥(10.5)>红泥田(9.75)>黄泥田(9.64 t/hm2)。粗蛋白含量为12%~15%,黑麦草全年粗蛋白质总产量在河沙泥田最高,为1.53 t/hm2,各处理黑麦草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均大于60%,各处理黑麦草的相对饲用价值均明显大于100%。6种土壤冬季种植黑麦草后,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变化为,除灰泥田外,冬种黑麦草处理均大于冬闲田,其中在河沙泥田增加的最高。稻田冬种黑麦草不仅能产生大量的优质牧草,对改善稻田土壤生态环境,提高稻田耕地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 ,我区利用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养鹅的事业发展很快 ,因为它不与当地原有的耕作制度发生冲突 ,又适应了肉用仔鹅冬春繁殖饲养的需要 ,而黑麦草的根蔸还可翻犁肥田 ,所以极易为农民接受。但在鹅的非繁殖季节 ,即每年 4至 9月份 ,成年种鹅和后备种鹅的青料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这段时间 ,黑麦草收割完了 ,鹅群只能利用农副产品和野草作饲料 ,有什么就喂什么 ,有多少就喂多少 ,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保证 ,因此影响了养鹅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如何解决鹅用牧草的全年均衡供应的问题 ,进行探讨。首先 ,我们应该肯定多花黑麦草是饲养肉用仔鹅最…  相似文献   

8.
(一)生物特性多花黑麦草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茎直立,光滑,高为100~120厘米.多花黑麦草喜温热湿润气候,昼夜温度为27~32℃时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9.
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5种草坪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根系分泌物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入侵禾本科(Gramineae)草坪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水培法收集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室内生物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紫羊茅(Festuca rubra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L.)和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 eraL.)种子和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酚类化感物质的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5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苗高具有低浓度(0.002 9·mL-1)促进,高浓度(0.05g· mL-1)抑制的效应(P<0.05).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各受体幼苗的根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幼苗干鲜重的影响则因受体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5种受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其强弱顺序为:紫羊茅>高羊茅>草地早熟禾>黑麦草>匍匐翦股颖.因此,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5种草坪草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可能是白三叶入侵禾本科草坪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多花黑麦草根系抑草潜力评价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南方种植较普遍的多花黑麦草‘美克斯’和‘海克里斯’为供体试验材料,以杂草猪殃殃为受体材料,探讨多花黑麦草根系浸提液的化感潜力及分析主要化感物质成分(GC-MS鉴定)。结果表明,2个多花黑麦草根系浸提液对猪殃殃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大小的影响与质量分数呈负相关,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美克斯对猪殃殃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海克里斯,美克斯对受体种子发芽抑制率为-0.55,海克里斯的为-0.51;2个多花黑麦草根系浸提液对猪殃殃幼苗生长也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在10.0%时的综合抑制率最高,其次为7.5%,再次为5.0%;相同质量分数下不同品种间以美克斯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海克里斯;美克斯根系浸提液中的化感物质包括12类,与抑制作用相关的酚酸类物质占主要成分,包括苯酚类和酸类物质。海克里斯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中,脂肪族化合物占主要成分,包括草酸、甲醇、乙醇和丁醇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县同一地块种植的墨西哥玉米和多花黑麦草都是在牧草生长较高峰期翻种轮作,即墨西哥玉米9-10月份为生长较高峰期,而此时必须翻种多花黑麦草;黑麦草4-5月份为生长较高峰期,则为墨两哥玉米播种期。如错过牧草种植期,则影响牧草的生长和产量,并且此种栽培通风透光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2.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既是传统农业的重要措施和精华所在,也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研究进展和云南省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今后“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杂草控制是橘园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生草栽培、以草控杂草已成为柑橘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系统比较了柑橘园常种的黑麦草、白三叶、箭筈野豌豆在不同生草模式下的生长速度、杂草数量和根系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前期各草种在行间和树盘下的生长速度整体表现为黑麦草>白三叶≥箭筈野豌豆,后期箭筈野豌豆生长迅速;三类草中以黑麦草的控草能力最佳、其次是白三叶,而箭筈野豌豆仅在后期有较强的控草能力;不过从全年控杂草效果来看,全园种植三叶草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另外,三种草的根系均分布较浅,与柑橘树体根系分布交叉程度少。  相似文献   

14.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既是传统农业的重要措施和精华所在,也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研究进展和云南省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今后“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土培盆栽试验对多年生黑麦草接种菌根菌后坪草的生长、色泽以及养分吸收状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可使多年生黑麦草根系受到侵染,并可明显增加多年生黑麦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VA菌根可促进黑麦草对P、Fe、Cu、Mg、K、B、Si、S和N等矿质养分的吸收,但却使黑麦草组织中Mn的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2016~2017年在湘西水稻两熟制地区开展了冬种黑麦草对稻瘟病菌越冬存活力及后作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冬种黑麦草田残留稻兜上的稻瘟病越冬菌丝随越冬时间的推进,存活率从2016年12月的72. 80%显著下降到2017年4月的52. 80%,冬闲田无明显下降。从越冬病菌产孢量看,冬种黑麦草田稻兜的稻瘟病菌产孢数量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均在显著减少,冬闲田则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减少显著,2017年2月到4月降低不显著;比较同一调查时间冬种黑麦草田与冬闲田越冬病菌产孢量,发现冬种黑麦草田的越冬病菌产孢量均比冬闲田显著降低。在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影响上,在同一调查时间,无论是病叶(穗)率还是病情指数,冬种黑麦草田均显著低于冬闲田,其中2017年7月、8月和9月冬种黑麦草田的病叶(穗)率分别比同时期冬闲田的病叶(穗)率低52. 83%、26. 97%和20. 61%,病情指数分别低66. 82%、45. 48%和39. 84%。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稻瘟病发生的控制以2017年7月最高,为40. 05%,8月和9月的控病率分别为31. 26%和28. 49%。综合以上结果,在稻区实施冬季种植黑麦草,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稻瘟病越冬菌丝的存活率,而且也显著降低越冬病菌的产孢数,有效减少后作水稻稻瘟病的初侵染源,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作水稻稻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绿肥在翻压和覆盖两种还田方式下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设置光叶苕子翻压(VB)、光叶苕子覆盖(VS)、黑麦草翻压(RB)、黑麦草覆盖(RS)和无绿肥(CK)5个处理,测定土壤CO2、N2O、CH4浓度和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分析了土壤温室气体的...  相似文献   

18.
黑麦草     
黑麦草(又称意大利黑麦草或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原产地中海一带,首先在意大利栽培,故又称为意大利黑麦草。从四十年代中期引进我国,经多年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证明它具有耐盐、耐湿、耐寒、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耐刈割和病虫害少等特点.同时它营养成分好,干草中含粗蛋白12.3~13.60%,脂肪2.60%,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尼龙网袋分解法,将一定量的黑麦草根系和地上留茬(统称黑麦草残留物)置于田间耕作层令其自然分解,分别于埋设后11,39,70,109,161和244 d收集尼龙网袋内的样品,洗净,烘干,称重后用于分析全量N、P、K、Ca、Mg、Mn和Fe的含量.结果表明,黑麦草残留物在大田中通过生物降解,将养分释放到土壤中,在后作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分解初期的释放量较高,埋设10 d后黑麦草残留物样品中近90%的Ca和37%~50%的C、N、P、K和Fe被释放,Mn和Mg则只有0.4%~13.4%被释放.在早稻生长过程中黑麦草残留物有74.9%被分解,C、N、Mn和Mg的矿化率均在80%以下,表现出一定的缓释效应.晚稻收获时各养分的释放率达到92%~99%.理论上黑麦草根系可以为0~20 cm土层贡献有机质、N、P、K、Fe、Mn、Mg和Ca分别达到865.42 g/kg,26.92 g/kg,1.75 g/kg,23.83 g/kg,2 741 mg/kg,75 mg/kg,162 mg/kg和46 mg/kg.  相似文献   

20.
应用图象处理方法,给出了根系分形维数估计的网格计数法,得到了相应的算法,同时用Java实现了该算法,为根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计算了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根系的分形维数,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此方法可用于多种植物根系的分形维数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