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沙尘暴灾害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的必要性。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和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沙尘暴灾害中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发挥更为积极的职责与作用,即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抓好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加强应对沙尘暴灾害的能力建设,建立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开展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加强公众教育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5.29”沙尘暴之后的思考……柴金明去年5月29日,一场肆虐的沙尘暴给敦煌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沙尘暴虽然过去近一年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深思的问题。沙尘暴今后还可能发生,但是作为防御沙尘暴主体的防护林设置是否合理,防护效益如何?...  相似文献   

3.
这纯粹是一个巧合——我国首次沙尘暴预警,竟意外的与一场大范围沙尘暴不期而遇。 3月1日19点30分,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准时播出。与以往不一样,那天的天气预报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沙尘暴预报。随着播音员裴新华的指点,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看到,我国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次日会有扬沙或沙尘暴天气,而刚送走奥运评估团,正在迎接“两会”的北京,也在这次沙尘暴天气的影响范围。 首期沙尘暴预报播出,就真的遇上了沙尘暴,这对中央气象台来讲,算是碰了个“头彩儿”。而对我来说,不啻一记闷棍。我弄不明白,今年的沙尘暴咋就…  相似文献   

4.
因为沙尘暴,北京人知道了一个地方: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1993年的一场沙尘暴,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沙尘暴之源"阿拉善。近10多年来,阿拉善沙尘暴一直备受各方瞩目,只要沙尘一起,人们就会想到阿拉善。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和植被在防治沙尘暴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试图通过对沙尘暴发生的原因和对沙尘暴危害的认识 ,引起全社会对植被建设的重视 ,加快植被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沙尘暴地面监测站为监测点,定点定位观测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动态变化过程,收集与沙尘暴灾害相关的气象,土壤等环境信息,获取沙尘暴发生及变化的有关参数,为沙尘暴灾害预警,灾情评估和应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叫做沙尘暴。沙尘暴是干旱区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受气候及干旱环境状况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沙尘暴也有紧密的关系。为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防范突发重大沙尘暴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2009年国家林业局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包括河北在内的北方各省区设立沙尘暴地面监测站,定点定位观测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了多次大范围沙尘暴,强沙尘暴天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国家林业局紧急启动了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今年的沙尘天气如此厉害,今后我们如何应对?就此,本刊记采访了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刘拓主任。  相似文献   

9.
灾情评估是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开展沙尘暴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分析沙尘暴灾害灾情评估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沙尘暴灾害灾情评估体系的思路,包括建立评估协调机构、加强部门合作,综合应用多种灾情评估方法、构建完善的灾情评估系统和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等。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包括北京城在内的大部分北方地区几乎没有让人们享受到春天的快乐。几乎天天有风 ,处处见沙。人们不会忘记 ,3月 8日、1 8日、2 2~ 2 3日、2 7日、4月 3日…及 5月 1 3日 ,沙尘暴去年已在我国发生了 1 5次了。继 2 0 0 1年 1月 1日的沙尘暴给新世纪一个下马威后 ,2月 2 8日 ,3月 2~ 3日 ,3月 1 1日 ,3月 1 4日等又发生了多次沙尘暴。沙尘暴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已经成为春季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就谈谈沙尘暴的概念、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1 浮尘、扬沙与沙尘暴的概念在气象中 ,人们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  相似文献   

11.
将呼和浩特市1955-2001年沙尘暴天气分别以月、日、时进行划分,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分位数图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每年沙尘暴天气出现次数符合正态分布,沙尘暴的发生主要集中每年的3~6月,平均每年发生3次以上。除19时、20时外,每天其他时刻发生沙尘暴次数也服从正态分布,每日的19时、20时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明显与正态分布不相符,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每月沙尘暴出现次数不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2.
近12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01—2012年春季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观测和统计资料,归纳总结了2001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的基本特点,分析了与沙尘天气有关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植被覆盖、土壤含水量等下垫面因子的变化规律;基于气候背景、地表状况的变化趋势预测了今后一段时间沙尘天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频频袭来的沙尘暴不仅给内蒙古造成很大的损失 ,而且波及到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 ,特别是给京津地区带来危害。一个重要原因是 ,植被恢复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 ,生态环境呈日益恶化的趋势。加快自治区防沙治沙步伐 ,构筑我国北方生态防线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沙尘暴是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本文通过对美国西部大平原黑风暴控制途径的实地考察,结合中国沙尘暴发生和危害情况,提出了中国北方沙尘暴的预防对策,旨在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区域内沙尘暴成因分析,认为沙漠化扩张和发展的重点地段是分布在区域内的潜在沙漠化土地,这种现代沙漠化过程加剧的强烈沙漠化发展区域为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沙源物质基础,应该作为今后区域内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通过增加林草植被盖度,改善潜在沙漠化土地的下垫面性质,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是强风与下垫面作用的结果.在足够的风力造成不同范围和强度的沙尘暴大气过程中,对沙尘暴源区、路径区域、沙尘物质、不同产生规律、供给量进行重点分析探讨,提出以地球空间下垫面植被为主要研究对象,即认为植被覆盖度、类型、植物生长季相等同自然气象因素相互作用,对沙尘暴发生发展有制约的作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长城以北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的落叶林分结构简单,植被覆盖度低而近地面抗风能力差,尤其在落叶季节地面多为裸露,加之降水少,土壤含水量低,干燥松散,西北风强烈,沙尘迭起,造成沙尘暴大气频繁发生.因地制宜,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和发展常绿针叶林的营造,减少就地起沙(尘),提高抗风降沙尘能力,是减弱沙尘暴侵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多伦县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叙述了多伦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现状和今后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沙尘暴的大风天气下 ,在银肯响沙湾落沙坡有对流风的情况下进行取样 ,并对沙的机械组成进行了测定 ,通过与 2 0 0 0年实验数据的对比 ,探讨了在沙尘暴的大风天气下 ,中沙和细沙是响沙的主要组成部分 ,重点阐述了银肯响沙湾特殊地貌条件下 ,大风天气对沙粒粒径风选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PLA沙障对毛乌素沙地新月形沙丘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乌素沙地铺设PLA沙障的新月形沙丘不同部位0-60 cm的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个采样点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受地形影响明显,从丘间低地、沙丘底部、沙丘中部到沙丘顶部土壤含水量依次降低;PLA沙障增强了沙丘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障格内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裸沙丘上的土壤含水量,并且障格内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稳定,规律明显;PLA沙障对沙丘0-40 cm的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综合分析认为PLA沙障的配置在本研究区内对沙丘土壤水分保持有一定作用,能为后期的植被恢复提供有利的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毛乌素盐渍化沙地典型的裸沙丘、放牧草地和人工灌木林地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对土壤含水率、全盐量、pH值、有机质、土壤容重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样地的土壤容重、土壤盐分、土壤pH值明显低于坡后丘间草地、坡前丘间地、迎风坡坡中、迎风坡坡底、迎风坡坡顶、沙脊线处。植被恢复对降低土壤盐分、土壤容重和土壤pH值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发现人工植被样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人工植被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0.60%,而坡前丘间地仅为0.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