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育成鸡是指育雏结束后,7~20周龄的中雏和大雏阶段的鸡,又称为青年鸡,育成期仍是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的阶段,各种器官发育趋于完善,机能趋于健全,尤其骨骼和肌肉生长旺盛.为培育良好的繁殖体况,健康强壮,适应性强,生长发育整齐的后备高产鸡群,应作如下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付兆武 《吉林农业》2005,(12):28-28
蛋鸡的一生包括从育雏期、育成期,到后备期和产蛋期,而后备鸡体质的好坏、体质健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蛋鸡对恶劣条件和各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好的后备鸡在产蛋阶段即使条件稍差也可耐受,从而能获得较好的产蛋效果。如果后备鸡体质差、弱,即使环境与营养条件再好,欲想获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要培育良好的种母鸡,在育成阶段,必须进行限制饲养。否则,鸡很容易肥胖和过早发育成熟,影响产蛋性能。后备种母鸡限制饲养技术如下。1.进入后备种母鸡阶段的时间。从第6周龄至第20周龄为后备种母鸡的阶段。限制饲养一般在这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4.
沈莉 《新农村》2014,(8):28-28
蛋鸡育成期系指7~20周龄,即育雏期结束至产蛋前的阶段,俗称后备鸡或青年鸡。育成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7-12周龄是骨骼,肌肉及内脏发育的重要时期,绝对增重较快;13—18周龄体重增长更快,生殖系统发育渐趋完善,对光照反应敏感,体脂逐渐沉积,骨骼增长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5.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与其今后的成活率和产量率息息相关,分别介绍育成鸡的饲养和管理,以期指导养殖户对鸡群育成期的饲养。  相似文献   

6.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与其今后的成活率和产量率息息相关,分别介绍育成鸡的饲养和管理,以期指导养殖户对鸡群育成期的饲养。育成鸡指7~20周龄的大、中雏鸡。鸡群育成期是完成骨骼、体重、输卵管及卵巢发育的阶段,需要较高的能量,以保证体重的增长,从而保证今后高的成活率和产蛋率。因而,鸡群育成期对于整个养殖过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育成鸡也称中雏,一般指7-20周龄正在发育的鸡。育成鸡习习毛已经丰满,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食欲旺盛,生长迅速。在农村,一些养鸡户往往忽视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造成鸡只过肥或过瘦,开产过早或延迟,致使鸡群难以持续高产。下面与养鸡户谈谈育成鸡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从育雏结束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一般称7—18周龄这段时间的鸡为育成鸡。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蛋鸡育成期的均匀度是衡量后备鸡群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指标,它是指鸡群内部个体间体重大小的整齐程度。严格地说,指体重分布在平均作重正负10%范围内的鸡只数占称重鸡只总数的百分比,就是要控制平均体重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的下限。均匀度高的鸡群减少了过肥和瘦小鸡的数量,节约了饲料,降低了死亡率,可使鸡群按时开产,产蛋高峰期峰值高而平稳,持续时间长,提高种蛋合格率。所以说,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要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种用珍珠鸡的育成期是指3~25周龄这一阶段,又可分为育成前期和育成后期,前者为3~8周龄,后者为9~25周龄。为了培养健康、高产的产蛋鸡群,就必须做好本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一、鸡舍的准备。在四季温差较大的地方,育成鸡鸡舍可以采用密闭式,铺水泥地面,方便冲洗消毒。育成鸡鸡舍所有透光部分应有遮光帘,进口处要  相似文献   

11.
一、体重控制在后备母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习惯以鸡的日龄来划分饲养阶段,即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19周龄)产蛋期(20周龄~淘汰),只重视育成期的成活率,而忽视对体重的要求,据国外试验表明:5周龄的体重与整个产蛋期的主要指标呈正相关,5周龄体重越大,主要生产指标越  相似文献   

12.
葡萄渣饲料饲喂育成期蛋鸡,结果表明鸡生长发育良好,育成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犊牛和育成牛的区分在于牛所处的成长阶段,它们是牛场的后备储存力量,我们要积极关注其发展和培育。本文以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为对象,具体探讨如何实现其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了解鸡群日生产记录,包括饮水量、采食量、死亡数或淘汰数;1月龄的育成率,肉鸡成活率,平均体重、肉料比、蛋鸡或后备鸡的育成率、体重、均匀度及与标准曲线的比较;母鸡开产日龄;产蛋率、蛋重及与标准曲线的比较。了解种鸡情况。包括采用何种产蛋箱,数量、位置、卫生状况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连云港市后备母猪生产情况的调研分析,并进行对比和重复试验,发现育成期后备母猪的饲养对后备母猪发情和母猪头胎产仔数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肉种鸡育成期笼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就艾维菌肉用处鸡在育成期笼养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比较和分析了在笼昨平养时其体重、增重、育成率、淘汰率和鸡群的均匀度的。变化表明,笼养和平养的效果无显著差别,在鸡舍的环境卫生控制和管理上,笼养明显优于平养。而且有效地控制了球虫病的发生,但其缺点是在调鸡和称重时对鸡的损伤程度不大,不过在管理上可以避免。本研究认为艾维菌父母代种鸡在育成期实行笼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蛋鸡的饲养,通常人们只对雏鸡与产蛋鸡比较关注,而对于育成期的蛋鸡却不够重视。饲养育成期的蛋鸡,对日后产蛋鸡生产机能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又是直接影响成年蛋鸡体型的大小及是否高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加强对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饲养人员需提高重视度。1培育育成鸡的目的育成鸡一般在4~18周龄上下便需进入产蛋鸡舍,而此时蛋鸡的体重与生殖系统都会随之增加与发育。培育育成鸡的目的就在于,使得蛋鸡的体成熟及性成熟达成一致,即取得满足品种标准的家禽体型元素:精神面貌与均衡度好、健硕无病、达到一定体重指标、适宜开产的蛋鸡群体。  相似文献   

18.
孟海霞 《新农业》2012,(11):16-17
蛋雏7周龄到产蛋前(一般为7~18周龄)的鸡称为育成鸡。育成前期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的关键时期,随着采食量不断增加,鸡体本身对钙质沉淀、积累能力有所提高。而前期的体重决定成年后鸡的骨骼和体形的大小,在11~12周龄就完成了骨骼生长的95%。到了育成后期,是腹腔脂肪增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腹脂增长了9.5倍,如果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将直接影响蛋鸡产蛋性能。蛋鸡的生殖系统从12周龄开始缓慢发育,18周龄时则迅速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一、育成期(43~126日龄)1.转群和脱温一般要转群2次。第1次是6周龄雏鸡转入育成鸡舍,第2次是17~18周龄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是在清晨或晚上进行,转群前4~6小时停料;转群前3天和入舍后3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转群当天连续24小时光照,保证采食和饮水。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时要根据鸡体重大小对鸡群进行调整,体重小的放在光线比较好的上层,体重大的放在下层。对于严重发育迟缓的鸡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20.
<正>蛋鸡育成期指从育雏结束到开产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7周龄~20周龄,育成鸡的质量好坏对蛋鸡一生的生产性能都有巨大的影响。育成期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育成鸡具有高的成活率和体格充分发育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体重和性成熟,培育出均匀度在85%以上、具备高产潜力的合格鸡群。均匀度主要包括体型、体重、性成熟三个方面。在实际生产当中,以体重的均匀度最为重要。体重均匀度是指群体中体重在标准体重上、下10%范围内的鸡只所占的百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