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二梭型啤酒大麦高产(亩产439.1~502.3公斤)群体结构中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指出:千粒重对产量的效应较大;每穗粒数次之;亩穗数量  相似文献   

2.
福清海口农场威优64春季制种112亩,1989年7月16日,经市、县两级现场验收,平均亩产达166.7公斤,较全市平均亩产93.53公斤增产近九成。其中林忠平户为主的(Ⅱ)、(Ⅲ)片共24亩,平均亩产达216.63公斤,最高亩产250.63公斤(2.5亩)。一、高产群体与产量结构分析 (一)高产群体 1.亩产200-250公斤以上的田块,有效穗最高达25万以上,最低在22万左右,穗均离颈粒数71.5-82.4粒,异交率在50%左右,最高达51.6%,最低为44.02%。其中  相似文献   

3.
经调查和分析再生稻的产量结构,结果是,穗数的变异及其对产量的通径最大(c.v=15.9%,p_1→y=0.8220),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密切(r_1y=0.7032)。表明穗数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当其它3个因素保持平均水平时,每亩增加1万穗,亩产可提高11.7公斤。  相似文献   

4.
1990年早、晚季在漳州市芗城区石亭乡新厝村科技组进行百亩“籼128”双季亩产超吨粮示范,取得百亩平均亩产1057.92公斤,其中产量最高的一丘,早季亩产达607.95公斤,晚季559.2公斤,双季合计亩产1167.15公斤。“籼128”双季亩产超吨粮,在栽培上应以主功穗数为主,兼功大穗,以发挥其穗多粒多的优势。采用16.5×19.8厘米的插秧规格,亩插2.0万丛,每丛插7~8本,亩基本苗12~14万苗,最高茎蘖数35~40万苗,最终有效穗24~28万穗,平均穗粒数100~110粒,结实率90~95%,千粒重27.5~28.5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81—1984年试验资料,论述了玉米亩产1,000斤左右的产量结构与产量关系。合理群体结构增产的原因在于能够协调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者的矛盾,解决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发育和个体发育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叶面积系数越大,产量越高。玉米亩产千斤以上的叶面积系数变化规律,出现的高峰是抽雄至  相似文献   

6.
一、群体密度与群体结构 群体密度是构成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据调查,广东省亩产400公斤以上的珍珠豆花生,群体密度一般为1.7万~20万株/亩,单株荚果数14个以上,果重600~700个/公斤。但是,实际生产中,不少田块群体密度达到1.7万株乃至2.0万株,但产量并未达400公斤或较高水平。这主要是群体结构不合理,产量因素不能调协发展。因为群体密度与群体结构虽有密切关系,但群体密度不等于群体结构,群体结构的形成与建立还与个体的发育情况有关。在良好的群体结构中,个体发育良好,生长整齐一致,光能利用率高,单株生产力高。据调查,亩产4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7.
裸大麦(亦称元麦)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构成的,在产量三因素中德数是最活跃的,粒数则较为稳产,而千粒重高低对棵大麦的产量影响较大。近几年来由于麦子后期气候条件的影响,千粒重很不稳定,千粒重年际间变幅较大。灌浆期间气候条件好,籽粒饱满,千粒重就高,产量亦高亩产可达400公斤左右。如遇灾害性天气,籽粒皱瘪,千粒重降低产量亦低,亩产仅250公斤左右。而播种早迟对籽粒灌浆亦有极大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探大麦不同播期与籽粒增重关系的研究,现将95年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品种:…  相似文献   

8.
选择我国大面积种植的4个水稻品种,比较分析了区试产量与亩产千公斤产量(吨粮田)的产量结构及品种增产潜力。结果表明,与水稻品种区试产量相比,吨粮田水稻产量提高主要是实粒数和有效穗数的提高,而千粒重相对稳定。水稻品种吨粮田与区试比较的增产因子分析表明,4个品种平均增穗增产贡献30%,增穗粒重增产贡献70%。增穗粒重是实现亩产吨粮的主要途径,穗型较大的品种更具有超高产的潜力。籼型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58 000~72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4.1~7.0 g之间;籼粳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78 000~80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6.0~7.8 g之间。水稻亩产吨粮田在充足的库容量的基础上,颖花结实率及籽粒充实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稻再生利用研究始于50年代。自70年代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以来,一些科研工作者便开始了杂交水稻再生利用研究。1975年广东肇丰地区农校利用珍珠矮A×IR66培植再生稻头季亩产532.5公斤,再生稻亩产242.3公斤,合计亩产774.2公斤。近几年来,由于常规再生稻品种后季有效穗数不多,每穗实粒数少,产量低等原因,常规再生稻品种的利用受到很大的局限,出现了徘徊局面。  相似文献   

10.
1989年雨水地区农科所与庆元县农牧特产局、松源镇农技站联合在庆元县松源镇大畈墙、南门墙建立千亩双杂高产栽培示范片,该片实际面积964亩,全年平均亩产943.0公斤,320亩全年平均亩产超吨粮,其中52亩中心方经实打验收,早杂平均亩产588.3公斤,晚杂平均亩产579.6公斤,全年平均亩产达1167.9公斤,增产极为显著。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 根据测产、考种及产量调查:早杂威优35亩产从4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主要靠增穗增产,从50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则穗、粒都有相应的增加,而亩产550公斤以上的更高产,则主要靠增粒增…  相似文献   

11.
盐优57系我所1982年用盐粳902不育系与C57V恢复系配组育成的中粳组合。1984~1986年参加北方稻区和江苏省杂粳区试,表现产量优势突出。1986年我所种植1.21亩丰产田,经江苏省农林厅,徐州市科委、徐州市农业局等有关部门验收,每亩实产765.4公斤,创江苏省粳稻单产最高纪录。1987年又种植1.50亩,亩产又创780.9公斤的新水平。试验证明,盐优57在淮北地区比常规中粳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与其它杂交粳稻相比,有更高的产量潜力。 一、高产群体的形成特点  1、前期早发要获得亩产750公斤产量,既要有足够的穗数,又要有整齐的大穗,两年的实践证明,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培矮64S/9311的重组自交系F7群体(RILs F7)及其回交F1群体(RILs BCF1)这2个群体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在2个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性及相关性与通径关系。结果表明,性状发生了丰富变异,有利于进一步作杂种优势分析与QTL定位等研究;相关分析得出RILs F7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RILs BCF1小区产量和产量的构成因子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2个群体产量和产量的构成因子相关程度均表现为: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每穗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穗长;通径分析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是产量的重要作用因子,其它产量构成因素性状尤其是结实率,在产量贡献方面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90年9月3~5日,由云南省丽江地区农牧局、地区科委主持,在永胜县涛源乡召开一季中稻亩产超吨粮的现场验收会。红星西村农户罗玉屏种植的1.29亩“D优10号”共收湿谷1508公斤,经涛源粮管所用油蒸法测定:其水分含量为19%,标准含水量为5.5%,折干谷1425.06公斤,亩产高达1104.69公斤,其群体结构是每亩穗数312812个,每穗实粒数113.69,千粒重30克。与此同时,安坪村农户骆芳美种植的2.04亩D优10号亩产也高达1058.93公斤。这些纪录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是罕见的。 这个亩产超吨纪录是经过了严格验收程序的。测产、实收称产、水分化验及资料整理,均有领…  相似文献   

14.
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与分析对北青三号青稞高产农艺措施最佳组合进行了研究,得到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四个目标函数与尿素、三料磷和播种量三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四个模型的失拟项F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准,回归项F值除千粒重模型为P0.25外,其余均在P0.05水平以上显著.三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以播种量最大,尿素用量次之,碗肥效应最小.对产量模型求极值得到最优农艺措施组合,即在亩施尿素10.8公斤,三料碗肥12.8公斤(N:P=1:1.2),播种量每亩49.4万粒条件下可获得亩产331.37公斤的最高产量.用频数分析法求得亩产分别在200公斤以下,介于200与250公斤、介于250与300公斤、大于300公斤四组产量水平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指标值.亩产大于300公斤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是每亩尿素用量8.0-12.0公斤,三料磷肥11.0-14.0公斤(N:P=1:1.2-1.4),播种量49-56万粒,保苗29.4-33.6万苗.  相似文献   

15.
元麦是裸大麦,西藏称青裸,是藏民的主要粮食。元麦比壳大麦去壳后的蛋白质含量高2.43%。它可以磨粉、做食品、酿酒、制粉,又是优质饲料。由于它种子不带壳,其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均比大麦高。 “泰兴元麦”在江苏的最高亩产为490.3公斤。1988年我市引进后,在7个点试种8.2亩,平均亩产167.5公斤,比壳大麦平均增产13.6%。1989年继续在长沙县农科所示范1.2亩,经过验收,每亩有效穗42.4万,每穗总粒数26.2粒,实粒数23.3粒,结实率88.9%,千粒重30.4克,理论产量330.3公斤,实际亩产241.6公斤。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小麦品种‘扬麦11’在崇明东滩盐碱地栽培的高产群体茎蘖特征和产量结构,收集整理了2012~2014年的试验资料,分析不同产量类型的群体建成茎蘖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崇明盐碱地区‘扬麦11’小麦高产(≥6000 kg/hm~2)群体适宜基本苗和最高茎蘖数为预期有效穗数的0.40~0.46倍和2.4~2.7倍为宜,小麦群体成穗率40%以上;不同产量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高产小麦群体应在稳定适宜穗数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以争取粒数为主攻目标。对不同产量类型中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对获得不同产量类型目标的产量构成因素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日本用偏穗重型品种山形22号,获得了水稻亩产854.2公斤的成绩,其生育特征和栽培要点如下:①亩收获穗数34.3万,每穗粒数114粒,标准糙米率82.0%,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6.29。②总吸收氮量19.3公斤/亩,不同生育期的收吸比例(幼穗形成前:幼穗形成期~齐穗期:齐穗后~成熟期)是5:3:2。与亩产750公斤水平相比,总吸收氮  相似文献   

18.
我场50亩福鼎大白茶茶园于1965年种植。由于精细的种植和管理,因此该茶园一开始产量就很高,4足龄茶园即亩产青叶294.2公斤,13年达到亩产1450.5公斤,其中有11亩茶园,亩产青达到1594.5公斤,创造全场亩产最高纪录,17年平均亩产茶青接近1000公斤(985.1公斤)。  相似文献   

19.
不同粒重类型玉米品种耐密性的群体库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作物生长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粒型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和群体库源特征等指标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30000~60000株/hm2,鲁单981(LD981)的单位面积实收穗数是决定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高于60000株/hm2,穗粒数与千粒重则是决定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泉兴2101(QX2101)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实收穗数。LD981的单株产量、群体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对种植密度的敏感度要高于QX2101,前者在较低密度时,易获得较高的群体库源比值与群体叶面积指数,产量潜力较高;后者则在较高密度时,易获得较高的群体库源比值与群体叶面积指数,产量潜力较高。群体库容量与源供应能力均是两种粒重类型玉米品种产量的限制因素,但群体库容量始终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早稻两优287和常规早稻鄂早18为材料,研究手工直播、机械精量穴直播、免耕抛秧、翻耕抛秧及移栽等5种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变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采用翻耕抛秧,其群体消长快,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相对较多,产量高,但穗型整齐度稍差;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分蘖发生早,个体生长健壮,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穗型整齐度好,产量高;采用移栽,生育进程合理,成穗率高,稳产性好;采用免耕抛秧,群体消长相对平稳,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较稳;采用手工直播,分蘖发生快,苗峰高,全生育期缩短,有效穗数多,穗粒数少,产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