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园冶》和《作庭记》分别是中国和日本最早的造园专著,尽管成书时代、地区不同,但后者体现的深刻汉文化影响,使二者的对比阅读意义重大。通过文本对比,分析二者内在异同,可得《作庭记》体现出早期造园活动中不强调人的进入,而强调微缩自然的庭园特点,以理水为目标、掇石为手段的水石并进的造园思想,及在海洋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海-岛特征;《园冶》则体现出晚期造园活动中强调人生活其中的园居特点,和山石审美独立完善而水审美退化的地域性造园思想发展。同时,因地制宜的造园理念贯穿了这两部不同背景的造园理论作品,证明场地对东亚造园文化一以贯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造园如同作诗文.从造园伊始至园子为大家所认同,立意构象入境抒情哪个环节都不能少.立意构象主要由造园家去完成,而入境得由造园家与游人共同参与.为什么?造园家通过其创造性劳动,使园子臻于美好境界,但这种入境只有园子成为游人的审美对象并经过审美者(游人)与对象(园林)之间的交流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借景是中国园林值得大书一笔的造园手法之一。它似乎让人在不经意处偶得妙景,然而这不经意可能恰恰就是造园家必须反复推敲、着意经营的点睛之笔,故《园冶》有言:构园无格,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园林中,诗情画意不是形容词,而是可以捉摸、真切体验到的一种意会,它源于造园的理念、意境、表现形式和手法.中国人审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时空结合、虚实结合的园林艺术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正>以古鉴今园林创造只有以自然为师,与古典园林文脉相承,以古鉴今,与时俱进,方能创造出今日园林之辉煌。在江南园林中,依托自然山水,又能延引山水,使人工山水与自然山水融洽有情,浑然一体者,应首推无锡寄畅园。寄畅园在江南众多山麓墅园中独树一帜,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寄畅园造园艺术的剖析,不难看出其对无锡近现代园林建设诸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造园有相地一说,《园冶》更提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论断,认为无论园址原来是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还是郊野地、傍宅地、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常用小中见大,步移景换来概括中国园林的空间艺术特色,即园林用地面积虽十分有限,景观内涵却非常丰富,令人于步移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千丘万壑、清溪碧潭、风花雪月、光景常新。诚如明代造园名家计成《园冶》所言:咫尺山林,多方胜景。那么,中国园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第十七回描写大观园工程告竣,各处亭台楼阁需题写匾额对联,贾政道:这匾额对联倒是一件难事。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睹其景,大约亦必不肯妄拟;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