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小蚕饲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缪云根 《蚕业科学》2000,26(2):91-93
从收蚁方法、饲料形状、光照条件等方面研究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小蚕饲育技术。结果表明 :不带卵壳收蚁其疏毛率、起蚕率、生长发育进度优于带壳卵收蚁 ;收蚁用饲料以平板状为好 ,有利于蚕的取食和疏毛 ,2龄以后用片状饲料饲育较适宜 ;光线不仅影响蚕的生长发育 ,而且影响饲料价值。为便于实际操作 ,防止饲料变质和污染 ,保持饲料水分等以黑暗封闭饲育为宜  相似文献   

2.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我国蚕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探究家蚕新品种桂蚕5号1~2龄湿体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在广西来宾市农村的饲育效果,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于2020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桂蚕5号的饲育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桂蚕5号在小蚕期1~2龄利用人工饲料饲育,3~5龄进行...  相似文献   

3.
介绍汉滨区推广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做法,通过加强养蚕前的清洗消毒,做好蚕种补催青和收蚁,做好饲料处理,加强蚕期消毒和饲养管理,可以达到桑叶育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含豆腐渣粉末的小蚕人工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降低1~3龄小蚕人工饲料的成本为目的,使用豆腐渣粉末代替人工饲料中的部分原料。经1~3龄一回给饵法无菌饲育,结果说明小蚕对干物中含15%豆腐渣粉末的低成本人工饲料,比对普通人工饲料的取食量大,生长速度快,3龄眠蚕体重重。且豆腐渣粉末可明显改善不含琼脂和纤维素的饲料的物理性状,值得进一步探讨利用。  相似文献   

5.
如东县实施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益飞 《中国蚕业》2012,33(3):61-64,68
如东县为解决小蚕共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自2010年春蚕期起摸索推广小蚕人工饲料饲育,2010-2011年采用人工饲料饲育小蚕4046盒。经过实践认为,实施1—2龄人工饲料育具备省力省工、有利于防中毒、防病以及能合理安排秋蚕饲养时间,有利于秋季桑因病虫害防治等优势;但全面推广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还存在认识、饲料成本和小蚕发育整齐度等瓶颈。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桂蚕5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以两广二号为对照,采用桑叶粉含量分别为35%和10%的粉体饲料对桂蚕5号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鉴定,并探讨了桑叶粉含量为38%和40%的粉体饲料1~3龄饲料育4~5龄桑叶育的效果.结果表明,桂蚕5号利用桑叶粉含量10%、35%、38%、40%等4种人工饲料饲育,其收蚁24h疏毛率...  相似文献   

7.
作为确立小蚕期人工饲料无菌饲育、大蚕期条桑育这一饲育法的基础研究,在春蚕、夏蚕以及秋蚕各蚕期,研究了关于1~3龄及1~4龄用人工饲料无菌饲育,以后用桑叶饲育的蚕儿对各种病毒的感染抵抗性。病毒用了核多角体病病毒、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及软化病病毒3种,接种是把各种病毒按10种浓度稀释,然后对用各种饲育  相似文献   

8.
针对云南省蚕种催青过程中的气象环境、蚕期卫生消毒防病、饲育环境中的配套设施及饲育操作、小蚕颗粒人工饲料的生产工艺与供应等影响小蚕颗粒人工饲料饲育成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建立健全蚕种催青管理制度,不断改善催青硬件条件;增强消毒防病意识,坚持卫生防病制度;改造及改善饲料育环境条件,严格执行饲养操作规程;探索小蚕人工饲料生产的最佳工艺,建立完善饲料生产与供应体系;加快人工饲料饲育技术的研发,提高现行人工饲料品种的适应性。以期为解决小蚕颗粒人工饲料饲养中出现家蚕发育不齐与发病、饵料霉变、小蚕颗粒人工饲料保湿效果差、不同批次小蚕颗粒人工饲料吸水时间及饵料粘黏程度不同、小蚕颗粒人工饲料断供或停产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川蚕业》2017,(3):33-35
本文结合种茧育小蚕共育实际,就加强共育前蚕室蚕具消毒、小蚕饲养各个环节技术要点、提高种茧育共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科学有效地饲育种茧育小蚕,提高蚕种繁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潘士祥 《北方蚕业》2001,22(3):45-45
在养蚕生产中,同批蚕往往发育不齐,出现弱小蚕,影响了蚕茧产量. 弱小蚕发生的原因: 1、收蚁结束时未撤掉蚕卵纸,致使未孵化的蚁蚕在后期陆续出壳后成为"小蚕”. 2、饲育温度偏低.特别是小蚕期温度低于25℃时,易造成蚕体瘦小不齐.  相似文献   

11.
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对桂蚕5号反交杂交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小蚕1~3龄人工饲料育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桂蚕5号1~3龄小蚕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指标差异不大,可在农村进行推广应用;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指标差异显著,在生产实用性上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桂蚕5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家蚕新品种,为了检验该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进行1~2龄粉体蒸煮饲料育,3~5龄桑叶育试验,通过与对照两广二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桂蚕5号对饲料的摄食性较好,发育整齐度高,蚕体质量较大,虫蛹生命率、全茧量有所增加,茧层率略有降低;丝质方面茧丝长、净度略有下降,但仍然适合进行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  相似文献   

13.
以“川山×蜀水”全龄常规桑叶饲育为对照,以适应小蚕人工饲料育杂交组合“R川山×R蜀水”为试验对象,采用1~3龄颗粒饲料、4~5龄常规桑叶饲育型式,分别对各龄期蚕体质量、健康性、茧丝质成绩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显示,杂交组合“R川山×R蜀水”对饲料有较好的适应性,除个别成绩略低于对照外,综合成绩与对照相当,茧丝质优良,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兴起,适于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日益成为生产需求。"秋丰×白玉"是浙江蚕区主要推广应用的蚕品种,我们前期对其相应的母种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再选育。为调查人工饲料适应性再选育蚕品种"秋丰×白玉"的生产实用性状,对其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小蚕1~2龄人工饲料育,24h疏毛率、72h就眠率、2龄起蚕率、3龄起蚕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13%、11.76%、15.29%、486.67%,死笼率降低了41.60%,张种产量与对照相仿;小蚕1~3龄人工饲料育产量较对照降低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家蚕1~4龄人工饲料的饲育技术规范,对家蚕品种皓月×菁松1~4龄人工饲料育在蚕体发育整齐度方面的实用化水平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1 ~4龄采用人工饲料育,3龄起蚕的弱小蚕淘汰率为2.35%;4龄起蚕的弱小蚕淘汰率为1.06%;5龄起蚕的弱小蚕淘汰率为0.69%,累计淘汰弱小蚕4.10%,说明1~4龄人工饲料育在蚕体发育整齐度方面已达到实用化水平,并初步形成了1~4龄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6.
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小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颗粒人工饲料育的饲养方法和饲育环境对小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2龄最适给饵量为50mg/头,适宜饲养密度为1.5头/cm^2,增加给饵次数有利于小蚕的生长发育,温度和光照对小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以29-30℃黑暗饲育成绩最好。  相似文献   

17.
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对于推广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和饲养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适应现代省力化养蚕发展的需要,2018年春蚕期以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为试验区,菁松R×皓月全龄桑叶育和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为对照区,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表明:菁松R×皓月和优食一号小蚕采用人工饲料共育与普通桑叶育相比,眠蚕体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改喂桑叶后,眠蚕体质量与普通桑叶育差距缩小,但菁松R×皓月1~3龄人工饲料育后改喂桑叶熟蚕的体质量与普通桑叶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的公斤茧颗数和盒种产茧量均偏低,50 g鲜上茧的干壳量低于菁松R×皓月全龄桑叶育,但高于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菁松R×皓月茧丝长略长于优食一号,同时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对良蛹率、茧丝长等无明显影响,但茧丝纤度有变细的倾向。菁松R×皓月对1~2龄人工饲料共育适应性较好,但与优食一号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适应未来推广1~3龄人工饲料共育甚至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需要,建议加强对菁松品种1~3龄乃至全龄人工饲料适应性的选育。  相似文献   

18.
人工饲料育蚕与桑叶育蚕比较,对核多角体病病毒的经口接种抵抗力小的情况已有报告(松原、林屋;林屋等)。讲演者继续前报,研究了关于对用不同饲料饲育的蚕儿接种了NPV、CPV、FV的各种病毒时蚕儿的感染性等情况。首先,对1~2龄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的蚕在3龄起蚕时,分别经口接种了NPV、CPV及FV。其结果,经口接种NPV的,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之间的-log ED_(50)值相差最大,接种FV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桂蚕5号1~2龄人工饲料育的最佳温度,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调查24 h疏毛率、96 h 2龄起蚕率、192 h 3龄起蚕率、192 h 3龄存活率等发育整齐度指标和1龄眠蚕体重、2龄眠蚕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分析桂蚕5号1~2龄饲料育的最适宜温度。结果表明,桂蚕5号1~2龄饲料育在28~32℃范围内发育比较整齐,如果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建议饲育温度控制在28~30℃为宜。  相似文献   

20.
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对核多角体病(以下简称NPV)感染性的差异早有研究。据这些研究,可知人工饲料育蚕的感染性,因饲料组成和饲育环境不同,与桑叶育蚕相比,其感染性有显著提高。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化液中NPV不活化作用力的缘故。本课题主要是了解用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NPV的感染性在蚕品种间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