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浙江省东阳县岭脚大队地处半山区,共196户,有投产茶园49.9亩,新发展茶园114.4亩,付业队分二个操作组共23人,去年大队茶厂共加工茶叶50余担(包括部分邻队茶叶),1979年平均担价182.20元,比全县平均担价高16.20元,比全社七个茶厂平均担价150.40元高31.80元。该大队根据历年责任制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提高,在1980年试行“六定一奖”制。现将有关具体办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取得重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主持的浙江省"十二五"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成果转化工程"项目"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进展总结交流会在杭州召开。"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共同参与实施的18个县市区是全省主要的产茶区域,2014年18个县市区共有茶园面积171.46万亩、茶  相似文献   

3.
西乡县是陕南茶区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悠久。过去生产传统的陕青茶,主要是手工加工,茶园面积另星分散,生产技术落后,产量长期徘徊不前。一九七五年开始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发展新茶园,办专业茶场,组织茶叶专业队,几年来共开辟新茶园五万余亩,办专业茶场二百多个,在科学管理下,茶园已普遍开始投产。一九七八年开始,每年陆续建  相似文献   

4.
黟县茶树良种工作,从1975年省农业厅在县国营茶场建立茶树良种繁育基点起,先后引进安徽1.3.7号和福鼎大白茶,浙江迎霜五个品系良种。共建母本园7亩。1978年开始扦插育苗,到1983年共出圃33万余株,栽植良种生产茶园59亩,其中国营茶场41亩,红旗乡深冲村示范点茶园15亩,龙江、际联、美溪三乡各一亩。1983年茶叶滞销,影响生产发展,被迫停止繁育,良种母本园改为生产园。  相似文献   

5.
宁德地区是福建省重点茶区之一,茶园面积达54万亩,采摘面积34万亩,茶叶产量占全省的百分之四十多;全区十一个县普遍产茶,有九个万担县。茶叶是我区的“拳头”商品,也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几年来在各级党政加强领导下,茶叶生产有着很大发展,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更加快了茶叶发展的步伐,茶园面积从七六年45万亩,扩大到现在的54万亩,茶叶收购量从七六年14.7万担,增加到21万担,平均年增长7.1%,并且七九年至八一年三年时间内全区发展高标准茶园达十五万亩。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6.
赣县区是江西省油茶示范县之一,全区现有油茶林面积1.91万hm2,其中老油茶林面积为1.32万hm2。近年来,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5 900 hm2,改造低产油茶林4 333.3 hm2,13.3 hm2以上的新造林基地有65个,省级油茶龙头企业有2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省级油茶科技示范园1个,油茶常年产量1 500 t。根据油茶产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浅析了油茶产业的市场发展因素,希望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上海军天湖茶叶总厂原有茶园面积5000亩。“七、五”期间,在稳定产量的前提下,采取更新复壮与发展茶园相结合的方法,改造老茶园300余亩,新辟茶园1000亩,现有茶园6000亩。 1984年以前,我国茶叶产销体制一直沿袭着产品经济模式,茶叶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国家统一定价,统购包销,靠行政命令配置生产资料和毛茶原料,产供销分离脱节,市场机制得不到发育,缺乏竞争,造成科技进步缓慢,生产者缺乏积极性,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8.
江西务源县58年出現了大面积的丰产茶园和高額丰产园,漁潭社大面积的丰产园平均亩产200余斤,其中1.35亩茶园最高达2,812斤,务源茶場1.544亩亩产2,200斤,大大的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年的产量。其高产的主要因素,除土层深厚,肥培管理好以外,还有采摘方法的革新。  相似文献   

9.
桐庐县新登人民公社,在去年12月26日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规模巨大的冬季植茶运动。全社组织了两万多绿化大军,经两天奋战,发展了新茶园15,126亩,95%以上都新式条栽密植,超额完成了县委分配冬春季发展15,000亩新茶园的光荣任务。相当于本社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间发展总面积的七倍半和现有茶园面积7,423亩的二倍多。彻底打破了新茶园不能高速度发展的右倾保守思想,显示了人民公社的无比的优越性和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0.
开辟新茶园在目前和今后,都將是提高祖国茶叶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大面积成片茶园的建立是件新的复杂的工作。本場在1953年秋季开辟了三千余亩新式条栽密植茶园,在规則茶园的过程中,摸索到一些成功和失敗的经驗,现介紹出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1.
嵇东公社下尉生产队于去年年底和今年春天在沿山一帶的新开荒地上发展了115亩新茶园,为了充分利用地力,并达到幼齡茶苗的自然遮蔭,在茶行間还間作了玉米。目前茶苗成活率达95%以上。同时幼苗茁壯、匀整,生長势之旺盛也非常惊人。下面是八月一日我們在該队庙下坂所調查的:  相似文献   

12.
我场于1952年11月建立,场的经营方针是:以茶、果生产为主,相应地发展农业、畜牧业和付业的多种经营。现已种茶一万二千余亩,栽植广柑柠檬等果树四万六千余株,到62年,茶园面积将扩大到二万余亩,果树发展到十万余株。我场所开辟的茶园,全部是以“等高筑(土弟),双株密植”的方式栽成的等高条列式新型茶园。共栽“滇红”原料——云南大叶茶3,700亩,富有香高味浓的“川红”原料——宜宾小叶茶8,300余亩。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是老茶区,前不少一老、二稀、三矮小、四不成园、五跑土的低产茶园,因而全省平均单产较低。1985年3月在霍山县召开的低产茶园改造会上确定,全省180余万亩茶园中60%为待改造低产茶园,要求今后每年改造10%,并把改造低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列为全省茶叶生产发展的战略目标。几年来,全省茶区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东至、歙县、休宁、祁门等县以及一些国营茶场对低产茶园改造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但是,  相似文献   

14.
紹兴县越联社是个高山区。全社317户,有茶山(間作)948亩,仅有水田2.2亩。1957年共产干茶600担,平均亩产干茶63斤。 1957年秋該社在茶园里种了240亩草子(紫云英),平均每亩产鮮莖叶3,770斤,其中产量最高的一亩,产鮮茶叶12500斤,产量在11000斤以上的还有14亩,在2000斤以上的有15亩,在40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地处边陲,与越南接壤,与贵州、云南两省隔盘江相望。聚居壮、汉、苗、瑶等31个民族。百色是中国茶树最适宜生态区,但历史上不产商品茶,农村主饮野茶和有止渴生津疗疾作用的其他野生植物,城镇居民饮用的茶叶主要来自邻省云南、四川、贵州,福建茶在那里也有市场。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才开始在百色市近郊建百色、阳圩茶场,在凌云县建玉洪茶场,形成了有万亩茶园的商品茶生产规模。“六五”至“七五”期间,加快了茶叶发展步伐,平均每年扩大新茶园面积7000多亩,到1990年全地区已有茶园8万余亩,茶叶加工厂20家,70%以上产品是红碎茶,据统计1980—90年10年间,累计为国家提供出口商  相似文献   

16.
<正>记者从近日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成果转化工程"2013年度项目交流会上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应用"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霍山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也是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安徽省主要产茶县。茶叶是我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县现有茶园8000 hm2,年产干茶5000余t,生产产值1.8亿元,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了进一步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余杭县双溪乡黎明农业社是个半山区,全社共有542户,有茶园434.1亩(市亩),自 1956年組織茶叶專管队以后,茶叶的产量和質量已迅速提高,茶园面积在1956—57年间也扩大143.03  相似文献   

19.
戴志宏 《茶业通报》1998,20(1):18-20
由于茶叶是山区农民,特别是茶区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几十年来,因各方面的影响,低产茶园面积越来越多,抛荒现象严重,若不加以重视,茶叶经济将产生严重恶果。一、低产茶园现状,特点及形成的原因(一)现状:黄山市现有可采茶园70万亩左右,1990~1994年的五年间,平均亩产量仅为31.85公斤。据对祁门、股县两地调查,两地可采茶园面积169215.6亩,其中亩产30公斤以下的茶园117757亩,占可采面积的69.6%,30.1~35公斤茶园22892.l亩,占可采面积的13.5%,35公斤以上的茶园28566.5亩,占可采面积的16.9%。(二)低产茶园…  相似文献   

20.
我省种茶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已种植茶叶。解放以前,茶区广大劳动人民长期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一九四九年全省只有茶园三十万亩,产茶十三万二千担。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巩固提高老茶园,同时大力发展新茶园,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产茶县由解放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