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多箱体养蜂是周年采用23个箱体培育蜂子的养蜂管理方法。养蜂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多箱体饲养蜜蜂。在我国的新疆、东北等地也有用多箱体养蜂的。多箱体养蜂的显著特点是群强,蜂群生产效率高。自上世纪郎式蜂箱和意大利蜂引入我国饲养至今,大部分养蜂者在蜂群繁殖季节,常用一个巢箱育虫,而不是用2个育虫箱,用2个育虫箱进行蜂群春繁的更是少见。是不是使用效果不好呢?在浙江地区能否采用多箱体养蜂,生产蜂蜜和王浆呢?抱着这样的想  相似文献   

2.
多箱体养蜂是国外先进的蜜蜂饲养技术。它以蜂群自身规律作为依据,用箱体代替巢脾作为管理单位,通过科学的调换箱体等办法,达到管理蜂群的目的。目前,许多先进的养蜂国家已广泛地采用多箱体养蜂。为了解决常年饲养强群的难题,尽快提高蜂蜜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摸索实现我国养蜂现代化的路子,我们在继箱群过  相似文献   

3.
饲养双王群是为了使蜂群尽快强大起来,早日投入生产,增加收入。这个浅显道理每个养蜂者是很清楚的。然而,常年饲养双王群,我认为并不是我国养蜂的最佳方案。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做法和认识。春繁开始,最好组成双王繁殖。这时外界气温低,双王同巢能提高巢温,促进蜂王多产卵,加快蜂群繁殖速度。流蜜期来临,  相似文献   

4.
<正>我有67群蜜蜂,分组饲养,其中双王群加第二继箱的蜂群连年增收,希望蜂农也能组织双王群加第二继箱,提高蜂蜜产量。饲养双王群加第二继箱形成双王三箱体,在相同蜜源条件下,每个双王三箱体在枣花期比单王群多采蜜30~35 kg,是双王双箱体的1.5倍。饲养双王三箱体必须保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继箱群不加隔王板,继箱在相对角应有8~10 mm通路,便于工蜂特别是雄蜂  相似文献   

5.
多箱体养蜂是指在养蜂生产中 ,采用两个箱体 (全部放满巢脾 )供蜜蜂栖息、繁殖和贮存饲料 ,在流蜜期时再加 2— 3个箱体供蜂群贮蜜。多箱体饲养技术不仅便于培养强势蜂群 ,还可大大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多箱体养蜂应按照下列方法管理和操作 :增殖期管理要点 :1 .正确安排箱体。采用多箱喂养蜜蜂 ,平时管理时只需间隔一定时间将上下箱体的位置互相调换一次 (若是固定箱底 ,就互调上下箱体里的巢脾 ) ,而不必一脾一脾地进行调整。扩大蜂巢时 ,就加上 1个箱体 ;缩小蜂巢时 ,就减去1个箱体。多箱体养蜂一般是采用两个蜂箱越冬。越冬期间蜂团逐步…  相似文献   

6.
饲养双王群获得高产的体会我从事业余养蜂已多年,总在寻求最佳的饲养方法。学习饲养双王群也有两年多了。饲养双王蜂群不易发生自然分蜂,在整个生产季节都能较好地保持工作状态,这两年我都依靠这种方法,培育出强群生产蜂王浆、采蜜和强群越冬,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郎式蜂箱是按单王群设计的,自然界的蜂群一般也都是单王的,所以单王饲养是符合蜂群本身特征的。现在不少人使用“双王同巢”或“多王同巢”。有的养蜂者认为“双王同巢”经济效益高;也有的认为“双王同巢”没有必要,管  相似文献   

8.
贺百达 《中国蜂业》2009,60(8):28-29
我养蜂40年,曾使用过12框、16框、20框甚至24框蜂箱,最后还是使用10框标准蜂箱。总的说来,不论取蜜,生产王浆还是转地放蜂,标准箱带继箱优于其它箱型。可是,标准箱上下共20脾的空间,除饲养双王外,一般单王很难维持16脾群势。多数是继箱4~6脾,巢箱4~6脾甚至还少。这就使得一个十框的蜂群,常年用二十框的箱体,不仅浪费空间还给搬运带来不便。有人说箱体越大,箱内越凉快。我认为正是由于箱体剩余空间大,蜂群在不利的自然环境中无法调节箱内的温度,排出箱内的湿气。如果调节好箱内的温湿度,蜂群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我认为十框标准箱对饲养单王群来说箱体过大了。  相似文献   

9.
饲养双王群是养蜂技术的一项改革,是蜂群获得高产的一条途径。几年来,我们在饲养双王群的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一、饲养双王群的经济意义蜂群采用双王同箱繁殖的管理方法,有以下一些好处:1.蜂群复壮快,能及时培养大量的适龄工作蜂。1974年早春,我们在闽南长泰县发蜂后,于3月15日到达江西上饶市郊赶采胜利油菜、紫云英蜜。我们将闽南单王繁殖的蜂群作为对照组,闽南双王繁殖和江西上饶单王搞生产的蜂群作为试验组,  相似文献   

10.
邹化郊 《中国蜂业》2000,51(6):25-25
跨入 2 1世纪之际 ,我国养蜂法又添新作———“季节性双王三箱群饲养法”。它的问世 ,显示我国养蜂百花园里 ,各式养蜂法争奇斗妍 ,一派勃勃生机。贾连吉师傅根据椴树蜜源区的饲养特点 ,为创蜜浆双高产 ,在“双王理论”的基础上 ,潜心研究 ,勇于实践 ,终于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季节性双王三箱群饲养法”。一、从“双王理论”到科技创新贾师傅是“双王理论”的热衷研究者 ,也是学习“双王理论”技术的受益者 ,从 70年代起 ,他就对各种季节性双王、多王进行对比研究和试验 ,先后利用卧式箱饲养季节性双王、多王群 ;苏式箱季节性巢箱双王群 ;标…  相似文献   

11.
所谓多箱体蜂箱养蜂,就是采用一个巢箱和一个、或者两三个继箱饲养蜂群。这样饲养的蜂群,也叫继箱群。多箱体蜂箱,操作方便、灵活,给蜂群繁殖和采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之不易发生“分蜂热”,常年都能维持强大的群势,提高蜂群的生产能力。山区社员,很早就利用了这个原理,采用“立桶”,并隔成上下密切关连的两区饲养中蜂。  相似文献   

12.
双王夺高产、群产185公斤──我养蜂高产的做法与经验方正县大罗蜜镇青山村三队(150822)贾连吉我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八里乡的个体养蜂户。养蜂80群。自1983年以来一直小转地到本省方正林业局采椴树蜜。1993年采用三箱体采蜜群夺得高产。早春...  相似文献   

13.
一、蜂群的强弱饲养强群能出高产,抗病害,这是养蜂员所共知的。但饲养十五框蜂脾以上或加有双继箱体的强群,就目前国内普遍饲养的蜂种来说,就很难维持这样的大群;而且这种大群在饲养管理和运输上会遇到不少困难。群强易产生分蜂热。有了分蜂热就会影响产量。一旦发生分蜂,产量减少,还会给养蜂员增添很多的麻烦。分蜂热的季节恰恰又是生产大忙时期,而要消除或减轻分蜂热,需化费较多的时间去加强蜂群的管理,这对目前一人多养的现实情况不相适宜。强群的运输困难更大,一不小心就会全  相似文献   

14.
高大雅 《养蜂科技》2002,(3):13-13,7
本刊 2 0 0 2年第 1期所载《饲养“双王三箱群”是今后养蜂发展的方向》一文 ,是篇富有启发性的好文章 ,值得养蜂者重视。现谈谈它有几处地方的突破 ,对养蜂生产具有指导意义。1、突破思想上的保守人们习惯于饲养单王群。认为饲养双王群没有必要 ,因此形成了饲养单王群的保守思想。该文列举了黑龙江省方正县贾连吉在 1 993年方正县椴树泌蜜大年 ,“双王三箱群”群均产椴蜜 1 85kg ,另一“双王四箱 2 8框试验群”繁出 1 8框子脾 (不产浆 )产椴树蜜高达 3 2 5kg,与当年方正县本地蜂群群产 50— 1 0 0kg比较 ,“双王三箱群”、“双王四箱…  相似文献   

15.
春季蜂群双箱与平箱饲养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箱体饲养蜜蜂可以简化管理程序,达到一人多养,提高劳动生产率。多箱体饲养为蜂群提供充分的育虫条件,贮存大量的饲料,减少自然分蜂的发生和预防蜂群冬季受闷,受热,为常年保持强群创造有利条件。多箱体饲养还能有利于生产优质的成熟蜜。  相似文献   

16.
蜜蜂的食性是与植物协同进化形成的 ,蜜蜂代饲料不宜取代天然营养源 ,让蜂群回归自然自采自食。养蜂者因地制宜选优管理 ,提高蜜源利用率和蜂群生产力 ,饲养强群夺取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根据多箱体养蜂的原理,结合我国一般蜂场既生产蜂蜜又生产蜂王浆的具体特点,设计常年用两个箱体供蜂群生活、育儿和贮存饲料,流蜜期再加箱体专供蜂群贮放蜂蜜。结果表明,用两个育虫箱养蜂,比用一个育虫箱容易培养和保持强群;流蜜期用加贮蜜继箱的方法代替勤取蜜,不仅减少了取蜜次数,而且能提高蜂蜜的浓度和产量,同时蜂王浆生产照常进行,产浆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多箱体养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单王多箱体,其具有生产效率高、产量高、成熟度高,蜂群健康等优点。但也存在饲料消耗大、投入多、蜂群移动转场困难、养蜂技术要求高等不足。而且需要有良好的蜜源、优质的蜂王、足够数量的蜂机具、充足的蜜粉饲料等等必备的条件,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用,养蜂人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08,59(3):25-25
我国养蜂专家自上世纪80年代就对双王同箱工蜂混群饲养做了大量研究试验,成果显著,又经广大养蜂者实践证明,双王群确有很多优势,春繁蜂群发展快,能提前生产王浆,增产蜂蜜,能快速培  相似文献   

20.
多箱体养蜂,在流蜜期给蜂群加上贮蜜继箱后,用巢框式采浆框生产王浆很不方便,而在育虫箱和贮蜜箱之间用抽屉式采浆框则能保证王浆的生产照常进行。此法不仅不会降低王浆产量,而且勿须搬动继箱即可取放采浆框,既省工,又省力,极其方便,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多箱体养蜂在流蜜期生产王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