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瓜皮果脯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华  吕爱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2092-2095
以西瓜皮为原料,研究了西瓜皮果脯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挑选清洗好的西瓜皮用95~100℃热水漂烫3min,经0.03%的NaHSO3护色,3%的CaCl2硬化后,选用白砂糖和柠檬酸为主要辅料,第一次糖液质量分数为20%,柠檬酸为总糖量的0.5%,糖煮时间为6 min,浸渍时间为2 h。第二次糖液质量分数为40%,柠檬酸为总糖量的0.5%,糖煮时间为17 min,浸渍时间为15 h糖制,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器在温度为60℃,烘制8 h后可得到酸甜适中,透明饱满,色泽均匀的果脯。  相似文献   

2.
微波低糖草莓果脯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浸糖工艺制作低糖草莓果脯。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糖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糖液浓度50%(其中,淀粉糖浆取代量50%),柠檬酸0.3%,甜蜜素0.04%,果胶0.4%;微波处理条件为:高火煮沸后低火煮制40 min,常温渗糖6 h采用60-65℃恒温鼓风干燥6-8 h,1.5%果胶溶液浸泡0.5 min后在85℃下干燥1 h,冷却后真空包装。  相似文献   

3.
菠萝心果脯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菠萝心原料,对影响菠萝心果脯品质的烫漂、硬化、护色、真空渗糖、糖煮、浸糖和干燥等关键工艺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菠萝心果脯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烫漂时间10min,温度95℃;护色剂采用0.5%的柠檬酸,时间20~30min;用0.3%的氯化钙溶液浸泡4h;糖液配置用50%的白砂糖和0.15%的柠檬酸;真空度在-0.085MPa,维持真空时间30min;糖煮5min并浸糖12h;在60℃下干燥10h。  相似文献   

4.
枇杷果脯真空渗糖和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红军  杨勇  吴振  师萱  陈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54-2256
[目的]提高枇杷果实的附加值。[方法]通过试验优化详细探讨了枇杷果脯的真空渗糖和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确定枇杷果脯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试验表明,枇杷果脯最佳真空渗糖工艺参数为糖液浓度40%、柠檬酸用量0.25%、渗糖温度40℃、渗糖时间90 min;最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为真空度0.07 MPa、微波强度5.06 W/g、微波干燥时间16.4 min;按此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枇杷果脯质量最佳。[结论]研究建立了枇杷果脯的真空渗糖和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可为枇杷果实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荸荠果脯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荸荠果脯传统生产工艺存在的不足,对荸荠果脯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荸荠果脯加工工艺为清洗去芽→热烫2min→-40℃冻12h→冻干6h→解冻→40%蔗糖沸液中糖煮4min→浸糖8h→60%蔗糖、0.05%柠檬酸、0.5%CMC-Na沸液煮4min,浸糖10h→沥干→50℃热风烘干10h。该工艺可制作出外观完整、口感脆嫩、风味独特且含糖量适宜的新型荸荠果脯产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丰富核桃仁产品,延长核桃产业链条,探索特色林果深加工的发展途径。【方法】以新疆的主栽核桃品种温185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油炸的调味核桃仁生产工艺,研究核桃仁预煮、上糖、烘烤和拌粉的最佳工艺。【结果】调味核桃仁的预煮工艺中预煮液浓度为3%,最佳预煮时间为2 min;在核桃仁上糖时选择最佳糖和核桃仁的比例为60∶1;选择最佳烘烤工艺为:温度160℃,烘烤25 min;在拌粉环节最佳拌粉料和核桃仁的比值为40∶1。【结论】非油炸调味核桃仁产品加工工艺的确定,为生产高品质的核桃仁休闲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番石榴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番石榴果脯品质的渗糖工艺及硬化条件等关键工艺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番石榴果脯制作的硬化条件为0.2%的CaCl2溶液浸泡2h,最佳渗糖工艺条件为糖液配置用30%的白砂糖和0.2%的柠檬酸;常温渗糖时间12 h,真空渗糖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8.
低糖钙果果脯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钙果为原料,采用一次煮成法,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研制出了低糖钙果果脯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硬化剂浓度为0.8%,糖制时间为60min,中心点糖制浓度为35°BX,防腐剂浓度为0.01%。  相似文献   

9.
模糊数学评价法在洋葱果脯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旭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70-11171
以洋葱为原料,经过切片、硬化、糖煮、糖溃、干燥等工艺过程,研究氯化钙浓度、柠檬酸浓度、蔗糖浓度、硬化时间、煮制时间、糖渍时间等因素对洋葱果脯品质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感观质量评价方法筛选出最优的产品配方及生产工艺为:0.3%的氯化钙硬化2h,60%的蔗糖和0.4%的柠檬酸混合糖液糖煮1.5h,糖渍时间为10h。  相似文献   

10.
系统比较并分析了三种不同工艺制作余甘果脯在感观、营养等方面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用用真空预煮负压糖渍工艺,在预煮真空度600~620mmHg柱,温度85℃,时间5min;糖渍真空度650mmHg柱,初始温度90℃,糖液终点浓度75°,时间48h条件下,制作的果脯品质综合评价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紫色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为材料,进行复合紫色甘薯条加工的预备试验,结果表明:加入1.2%果冻粉,可赋予产品足够的特性和韧性,便于成形。同时,对影响复合紫色甘薯条质量的含糖量、浓缩比、柠檬酸用量及烘烤温度等主要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参数组合:糖的添加量15%、浓缩比1.5∶1、柠檬酸用量0.12%,烘烤温度60℃。在该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复合紫色甘薯条色泽鲜亮,条形饱满而完整,规格统一,富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口感筋道,甘薯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12.
浸渍法液熏鲟鱼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了液熏鲟鱼片加工工序,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对测试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研究了食盐浓度、腌制时间、熏液浓度、液熏时间和干燥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食盐浓度3%,腌制时间3 h,熏液浓度3%,液熏时间为60 min,60℃条件下热风循环干燥120 min,之后在90℃条件下烘烤熟制,获得独特风味的熏制品。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川明参的产业结构,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川明参为原料,通过干燥试验、响应面优化调和试验,PVPP粘合试验和硬脂酸润滑试验优化川明参含片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冷冻干燥,川明参粉∶木糖醇=4∶1,7.5%蛋白糖,0.10%柠檬酸,20%PVPP的60%乙醇溶液为造粒粘合剂,2%硬脂酸镁为润滑剂,该条件下所得川明参含片酸甜适宜,润滑性较好,略有川明参的草药味。  相似文献   

14.
以胡萝卜为主要原料,通过加钙营养强化并达到硬化效果,借助糖渍的作用,使其具备蜜饯独有感官风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胡萝卜蜜饯的加工工艺,使其感官风味最佳,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硬化过程中氯化钙浓度为0.20%、糖渍过程中糖液浓度为40%、柠檬酸浓度0.7%和糖煮时间20 min为最佳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15.
莎娜  王国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45-18146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甘薯果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糖液进行脱色处理的效果。[方法]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活性炭用量、不同脱色温度、不同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废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结果]废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活性炭用量2.5%,最佳脱色处理温度为80℃,最佳脱色处理时间为40 min。[结论]该研究为甘薯果脯加工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雪莲果的护色硬化及糖制工艺。[方法]以贮藏6个月的雪莲果为原料,采用无硫护色硬化技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雪莲果的护色硬化液配方及糖制工艺。[结果]雪莲果的护色硬化液最优配方为:氯化钠0.8%、柠檬酸1.0%、氯化钙1.0%、亚硫酸钠0.1%,烫漂4 min后的雪莲果果坯经此配方的护色硬化液处理后,色泽好,质地脆。雪莲果的糖制工艺条件为:经上述护色硬化处理后的雪莲果在蔗糖浓度为30%,柠檬酸用量为1.0%,羧甲基纤维素钠0.8%,浸糖温度为50℃,浸糖2 h。按此工艺制作的雪莲果脯色泽金黄,透明度好,表面光滑,脯体饱满,软硬适度,酸甜可口,具有雪莲果的清香味。其中蔗糖浓度、浸糖温度及浸糖时间是雪莲果脯糖制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子。[结论]该研究为雪莲果深加工过程中的护色硬化处理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一次发酵法,以面包粉和马铃薯全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辅助原料制作马铃薯全粉面包,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全粉面包的最佳原料配方为:马铃薯全粉20%、白砂糖10%、酵母4%、食盐1%。在最佳原料配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全粉面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0 min、上火烘烤温度170℃、下火烘烤温度180℃、烘烤时间9 min。  相似文献   

18.
为去除魔芋飞粉中的主要异味物质三甲胺,采用柠檬酸溶液浸提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去除三甲胺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柠檬酸去除魔芋飞粉中三甲胺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浓度1.4%,固液比1∶7,浸提温度35℃,浸提时间2h,在该条件下可以去除75.67%的三甲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较优的参薯(Dioscorea alata Linn.)果脯加工工艺。[方法]以海南产参薯为原料,经混合护色液护色处理后,分别采用鼓风干燥、微波干燥和非鼓风与微波结合的3种不同干燥方法对护色预处理后的参薯果脯进行干燥处理,得出较优的参薯果脯的生产工艺。[结果]参薯切片3.0 cm×5.0 cm×(0.3~0.5)cm后采用含0.075%VC、0.300%柠檬酸、0.600%食盐的混合护色液护色4 h,再采用添加1.000%柠檬酸的转化糖液常压多次(40%~50%~60%~70%)浸糖12 h,最后在70℃非鼓风干燥条件下烘1 h,在60℃恒温条件下非鼓风干燥9~11 h,冷却后真空包装(0.08 MPa),可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参薯果脯。[结论]该研究可为参薯的产业化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姜脯糖煮液活性炭脱色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解决姜脯糖煮液重复使用过程中色泽加深的问题,以期经过脱色的糖液可供姜脯生产中继续使用。【方法】以姜脯糖煮液为原料,通过紫外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分别选择活性炭添加量1%、2%、3%、4%、5%,温度60℃、70℃、80℃、90℃、100℃,时间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进行单因素试验,以脱色率为指标确定试验条件;而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通过紫外扫描确定糖煮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06 nm,单因素试验确定活性炭添加量为5%,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30 min;在79℃下、加入5%活性炭、搅拌35 min的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脱色,脱色率可达45.1%。【结论】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温度、时间都显著影响糖煮液的脱色效果,经过响应面优化工艺脱色的糖煮液脱色效果良好,可供制作姜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