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外源NO对盐胁迫下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外源NO对盐胁迫下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国能4号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05、0.1和0.2 mmol·L-1)硝普钠(SNP,NO供体)处理1.6%NaCl胁迫下的种子和幼苗,统计种子发芽数,测定幼苗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甜高粱种子的萌发,种子发芽指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1.6%NaCl是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敏感盐浓度;喷施不同浓度SNP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甜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降低叶片MDA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其中0.1 mmol·L-1SNP处理效果最佳。0.1 mmol·L-1SNP处理下,与单独盐浓度处理相比,甜高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增加了29.51%、39.21%和38.91%;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30.00%、184.38%、214.13%、17.00%、8.78%和40.63%;MDA含量降低了34.01%;SOD、POD、CAT和APX活性分别增强了33.38%、55.75%、23.17%和116.46%。综上,盐胁迫下适宜浓度的SNP处理,可提高甜高粱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清除体内活性氧,从而促进幼苗生长,增强植株抗盐性。本研究结果为提高甜高粱耐盐性及揭示其耐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和沙培盆栽法,以150mmol/L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分别研究了外源Ca2+对盐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Ca2+(5~20mmol/L)总体上对盐胁迫下番茄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较高浓度(20mmol/L)的Ca2+,抑制了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MDA含量极显著上升;Ca2+浓度在0~25mmol/L范围内,对盐胁迫条件下生长的番茄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作物种子萌发期和苗期是对盐胁迫最为敏感的时期,盐分过高会严重影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本研究以谷氨酸尾液为主要材料开发了复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剂(简称增效剂),并研究其在盐(NaCl)胁迫条件下对种子萌发、苗期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为谷氨酸尾液在盐碱土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小白菜种子和幼苗为供试材料,分别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和水培试验。1)种子萌发试验:采用标准发芽试验法,种子分别经0、0.05、0.1、0.2、0.4、0.8 g/L增效剂浸种后,分别移至含0、25、50、75mmol/L NaCl溶液中萌发,测定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2)苗期水培试验:选取整齐一致的幼苗,缓苗后同时加入与萌发试验浓度一致的增效剂和NaCl溶液,在盐害明显后取样测定鲜重、SPAD值、根长、株高以及叶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产生速率、脯氨酸(Pro)含量等盐胁迫评价指标。【结果】在0~75 mmol/L NaCl范围内,NaCl浓度越高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一定浓度的增效剂可不同程度地缓解NaCl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胁迫。1)在无盐胁迫下,低浓度增效剂对种子萌发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而高浓度增效剂则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在同一浓度NaCl胁迫下,随增效剂浓度的增加,小白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增效剂浓度为0.2 g/L时效果最佳,而在0.4 g/L和0.8 g/L时则会抑制小白菜种子萌发。2)在无盐胁迫下,随增效剂浓度增加对小白菜生长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效果,以0.1 g/L用量效果最好;在同一浓度NaCl胁迫下,增效剂浓度为0.05 g/L时,提高了苗期小白菜鲜重、SPAD值,并促进了根伸长和茎伸展,同时提高叶片SOD、POD、CAT活性和Pro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和产生速率;之后随增效剂浓度的增加小白菜幼苗鲜重、SPAD值、根长和株高均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而SOD、POD、CAT活性,Pro含量表现出先持平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则表现出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增效剂浓度达到0.4 g/L和0.8 g/L时小白菜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在无盐胁迫条件下,低浓度(≤0.2 g/L)复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剂可轻微抑制小白菜种子萌发,但在25~75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则可明显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质量;而在相同盐胁迫条件下,低浓度复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剂可明显促进小白菜幼苗生长,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维持渗透调节物质Pro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等,以0.05 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红豆和白扁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以红豆品种‘渝红豆2号’和传统白扁豆品种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NaCl (0 mmol·L-1、20 mmol·L-1、40 mmol·L-1、60 mmol·L-1、80 mmol·L-1、100 mmol·L-1)溶液处理种子,测定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红豆和白扁豆种子的发芽指标及幼苗生长指标、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析NaCl胁迫对红豆和白扁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NaCl浓度增加,红豆和白扁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当NaCl浓度为80 mmol·L-1时,白扁豆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为0,红豆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为20.00%、2.00、0.83;NaCl浓度为100 mmol·L-1时,红豆的发芽率为16.67%,但白扁豆为0,这表明在盐胁迫下红豆较白扁豆具有更高的萌发能力。2)红豆与白扁豆相对盐害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NaCl浓度为80 mmol·L-1和100 mmol·L-1时,白扁豆相对盐害率为96.58%和96.67%,红豆相对盐害率为47.05%和83.18%,说明红豆受盐害程度较低。3)红豆与白扁豆幼苗胚根、胚芽及鲜重均随NaCl浓度增加而下降。NaCl浓度为100 mmol·L-1时,白扁豆胚根长为0,红豆胚根长为0.23 cm。4)随NaCl浓度升高,红豆和白扁豆叶片的MDA含量均增加,造成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但是红豆幼苗MDA积累量低于白扁豆,这表明红豆叶片细胞膜损伤较小。5) NaCl胁迫下,红豆与白扁豆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但红豆SOD活性显著高于白扁豆;NaCl胁迫下,POD活性显著升高,但白扁豆POD活性显著下降。研究发现红豆可通过提高SOD和POD活性以降低细胞膜氧化伤害,减少MDA积累量,进而提高种子萌发能力。在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红豆较白扁豆有更高的耐盐性,能更好地适应盐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纳米级Fe3O4(Fe3O4NPs)调控作物耐盐的效应和机理,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10 nm粒径的Fe3O4NPs,并通过了表征分析和鉴定;进一步研究其0、1、10、50、100、200、300、400 mg?L–1 分散液浸种处理对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抗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1 mg?L–1 Fe3O4NPs浸种明显降低番茄种子发芽、幼苗胚根和下胚轴生长,随着浸种浓度上升,其发芽逐步得到改善;100 mmol?L–1 NaCl胁迫下,200 mg?L–1 Fe3O4NPs浸种的种子发芽势和下胚轴长达到峰值,显著高于仅盐处理的对照。100 mmol?L–1 NaCl胁迫明显降低番茄种子成苗率、幼苗鲜物质量和含水量,1 mg?L–1 Fe3O4NPs浸种,导致其进一步降低,随着Fe3O4NPs浸种浓度上升,其数值逐渐上升,200 mg?L–1 Fe3O4NPs浸种的幼苗鲜物质量和含水量达到峰值,显著高于仅盐处理的对照。盐胁迫下,1 mg?L–1 Fe3O4NPs浸种的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随着Fe3O4NPs浸种浓度上升,SOD和POD酶活逐渐下降再逐渐回升,CAT酶活逐渐上升再回落,100~200 mg ?L–1 Fe3O4NPs浸种的幼苗SOD和POD酶活、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最低,而其CAT酶活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幼苗鲜物质量、成苗率与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和活性氧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在盐胁迫下Fe3O4NPs浸种处理的番茄种子萌发和成苗依赖于Fe3O4NPs不同浓度的调控特征,即1 mg?L–1 Fe3O4NPs浸种处理展示了进一步抑制的典型特征,其氧化胁迫加剧;而200 mg?L–1 Fe3O4NPs浸种处理表现为促进萌发、成苗和壮苗的显著作用,与其抗氧化得到明显改善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几种典型耐盐经济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黄秋葵、饭豆、海蓬子、碱蓬和三角叶滨藜 5种不同耐盐经济作物对 NaCl胁迫的响应,筛选耐盐能力强的品种,对改良盐碱地和提升土地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用不同浓度 NaC1溶液进行胁迫处理,测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不同耐盐经济作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随 NaCl浓度的升高而下降。NaCl浓度在 0~ 50 mmol/L时,黄秋葵发芽率最高;NaCl浓度在 50~ 250 mmol/L时,饭豆种子发芽率最高;不同耐盐作物耐盐程度大小依次为:饭豆 >黄秋葵 >海蓬子 >碱蓬 >三角叶滨藜。NaCl浓度在250~ 450 mmol/L时,仅有饭豆发芽率大于20%。当 NaCl浓度大于 500 mmol/L时,所有耐盐作物几乎都不发芽。综合分析表明,黄秋葵、饭豆均具有很强的抗盐性。黄秋葵在低盐环境下的耐盐性最好,饭豆在高盐环境下的耐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诱变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研究以化学诱变获得的小麦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小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0、100 mmol.L 1、200 mmol.L 1、300 mmol.L 1、400 mmol.L 1)的增加,小麦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根长、芽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均呈下降趋势,300 mmol.L 1NaCl为4种小麦(3个突变体、1个对照CAO811CK)发芽能力的临界盐浓度,其中突变体CAO8113K优于其他小麦材料。在300 mmol.L 1NaCl胁迫下,随着时间延长(12 h、24 h、48 h、96 h、192 h),4种小麦材料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可溶性蛋白、MDA、SOD、POD、CAT 5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4种小麦材料耐盐潜力由强到弱依次为CAO8113K>CAO811CK>CAO8114K>CAO8112K,CAO8113K突变体小麦材料表现出较强抗盐性,与发芽指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内采用培养皿发芽法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在温室内采用沙培盆栽法进行了幼苗生长试验,分别研究了Na Cl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发芽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比胚芽长、发芽率对Na Cl胁迫的反应更敏感。Na Cl浓度≤150 mmol/L时促进生长,Na Cl浓度150 mmol/L时抑制生长,Na Cl浓度为250 mmol/L时,极显著地抑制了幼苗生长。Na Cl浓度在50~200 mmol/L范围内,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超过200 mmol/L时,MDA含量极显著上升;250mmol/L以内的Na C1处理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钾营养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苗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砂培条件下,研究了钾营养对NaCl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苗生长、植株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mol/L.NaCl胁迫下,施入5~10.mmol/L.K+可提高小麦幼苗茎叶及根的生长及含水量;耐盐品种DK961可溶性糖含量随外界K+浓度的提高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盐敏感品种JN17则随溶液K+浓度的提高一直降低;两品种电解质外渗量及MDA含量都比对照增加,但随外界K+浓度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10.mmol/L.K+时最接近对照;两品种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外界K+浓度升高都是先升高后降低,以Na+/K+比值为10∶1最好,并且对POD活性的影响更显著。表明根据NaCl胁迫程度不同,按Na+/K+比值为10∶1的比例施用钾肥可最大限度地降低NaCl胁迫对小麦幼苗造成的伤害,促进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0.
镉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镉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辽甜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的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甜高粱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镉胁迫浓度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都在T2处理时表现为最大;镉会抑制甜高粱幼苗的根和芽生长,镉胁迫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显著增强,且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芽长;甜高粱种子根、芽的耐性指数均随镉胁迫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且根耐性指数均低于芽耐性指数。  相似文献   

11.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种子萌发转绿作为植物幼苗形态建成的基础对盐胁迫最为敏感。本研究以Col-0、Ler野生型拟南芥和osr1短根突变体拟南芥为试验材料,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得到调控根生长的DAR2(DA1-Related Protein 2)基因。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发现生长10 d的Col-0幼苗在200 mmol·L 1氯化钠条件下处理6 h和12 h,DAR2基因受盐胁迫诱导;200 mmol·L 1氯化钠处理后,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萌发1 d的根尖韧皮部和3 d的叶片pDAR2::GUS的表达上升,进一步表明DAR2基因受到盐胁迫的诱导。统计不同MS培养基[0(CK)、100 mmol·L 1氯化钠、150 mmol·L 1氯化钠、200 mmol·L 1氯化钠、150 mmol·L 1氯化钾、200 mmol·L 1甘露醇]上Col-0和dar2-3的萌发率和转绿率发现:随着氯化钠浓度的逐渐增大,突变体无论萌发还是转绿时间明显比野生型晚。在150 mmol·L 1氯化钾和200 mmol·L 1甘露醇培养条件下,萌发和转绿的时间也比野生型要晚。这些结果表明突变体在萌发和转绿期对盐胁迫的敏感性比野生型明显增强,进一步证明了突变体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并不是对离子的特异响应。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逆境胁迫下植物早期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通过生物技术改良作物抗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低浓度NaCl对水培韭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aCl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胁迫因子,且是造成植物盐害的主要因素,而低浓度NaCl对植物生长不仅没有危害,反而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品质的作用。韭菜营养液水培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很好的解决了韭蛆等病虫的为害。为了探究低浓度NaCl添加到营养液中对韭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定了0 mmol·L-1(对照)、5 mmol·L-1、10 mmol·L-1、20 mmol·L-1、30 mmol·L-1 5个NaCl浓度,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韭菜生长、生理和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韭菜的株高、假茎粗和叶长均以20 mmol·L-1 NaCl处理下最高,各处理的叶片数均多于对照,叶片宽度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低浓度NaCl增加了韭菜的光合色素含量,10 mmol·L-1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b含量最高。NaCl处理能有效降低韭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各NaCl处理硝酸盐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12.42%、13.17%、15.16%和26.76%。Vc含量随添加NaCl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各NaCl处理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2.2%、12.8%、5.1%、-15.4%,可溶性糖与粗纤维均在1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产量以10 mmol·L-1处理最高,3茬产量及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6.7%、6.6%、6.9%、6.7%。综合分析认为,韭菜营养液中添加10 mmol·L-1的NaCl,在促进韭菜生长,降低硝酸盐,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上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3.
La(NO3)3 对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及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稀土元素镧(La)对牧草盐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20 mg·L-1La(NO3)3 对NaCl 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及其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胁迫显著抑制黑麦草幼苗的生长, 提高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及丙二醛(MDA)、O2- 和H2O2 含量, 其作用随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 可溶性糖和Na+/K+比逐渐增大, 质膜H+-ATP 酶活性逐渐降低,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POD 同功酶数量表达增强。喷施La(NO3)3 处理可降低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叶片的O2- 和H2O2 含量, 提高SOD、CAT、POD、APX 和质膜H+-ATP 酶的活性及POD 同功酶的表达, 使AsA、GSH、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幼苗生物量增加, Na+/K+比降低。表明La(NO3)3 可通过提高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和积累渗透溶质减轻盐胁迫伤害, 从而提高黑麦草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模拟干旱和盐碱胁迫对碱蓬、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干旱和盐碱胁迫对碱蓬(Suaeda glauc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种子萌发的影响,比较碱蓬和盐地碱蓬逆境生理特性的异同,本研究利用PEG6000、NaCl和Na_2CO_3分别模拟干旱、盐和碱胁迫,配制相同渗透势的PEG6000、NaCl、Na_2CO_3处理液,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对碱蓬、盐地碱蓬种子的萌发与胚的生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低渗处理(-0.46 MPa)对碱蓬、盐地碱蓬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高渗处理(-1.38MPa、-1.84 MPa)抑制碱蓬、盐地碱蓬种子的萌发。2)当溶液渗透势相等时,NaCl处理下碱蓬种子的萌发率显著大于PEG、Na_2CO_3处理;而等渗PEG、NaCl、Na_2CO_3处理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3)PEG、NaCl、Na_2CO_3处理组碱蓬、盐地碱蓬种子的最终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4)在幼苗形成阶段,PEG、Na_2CO_3处理对碱蓬、盐地碱蓬胚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等渗NaCl处理。5)碱蓬、盐地碱蓬胚的生长对NaCl、Na_2CO_3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0.92 MPa NaCl处理抑制碱蓬胚的生长,却对盐地碱蓬产生促进作用;-0.46 MPa Na_2CO_3处理对碱蓬胚的抑制作用小于盐地碱蓬。综合分析表明:碱蓬、盐地碱蓬均具有很强的抗盐性。在种子萌发阶段,碱蓬种子的抗旱、抗碱能力低于盐地碱蓬;在幼苗形成阶段,碱蓬胚的抗盐性小于盐地碱蓬,但对轻度碱胁迫的抗性高于盐地碱蓬。  相似文献   

15.
盐碱复合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胁迫与碱胁迫复合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将两种中性盐(NaCl、Na_2SO_4)和两种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按照不同比例[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分别为1︰1︰0︰0(A), 1︰2︰1︰0(B), 1︰9︰1︰0(C), 1︰1︰1︰1(D),9︰1︰1︰9(E)]混合,每个混合比例设不同总盐浓度(50 mmol·L~(-1)、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模拟20种盐碱胁迫环境,以去离子水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盐碱混合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经两种中性盐混合胁迫溶液培养后,与CK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降幅分别为9.2%~74.4%、10.0%~48.9%、5.6%~55.6%,平均发芽时间延长3.2%~96.4%;随胁迫溶液中碱性盐比例的增加,与CK相比, B-E组发芽率分别降低8.9%~96.5%、15.0%~98.0%、7.5%~98.7%、18.9%~95.7%,发芽势分别降低20.0%~94.4%、13.2%~97.8%、3.3%~100%、36.7%~94.4%,发芽指数分别降低16.7%~94.4%、22.2%~100%、16.7%~100%、27.8%~94.4%,平均发芽时间较CK延长0.8~4.5倍,说明中性盐和碱性盐的混合胁迫溶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更强。将在盐碱胁迫溶液中未萌发的水稻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培养7d后,水稻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均达73.33%以上,表明胁迫溶液没有破坏水稻种子的活性,只是暂时性抑制了种子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中性盐比较,中性盐与碱性盐混合胁迫作用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且在中性盐与碱性盐混合溶液浓度达200mmol×L~(-1)时,种子发芽率接近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腐殖酸对NaCl胁迫下梭梭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干旱矿区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设置5个NaCl盐胁迫浓度,5个腐殖酸添加浓度,观测梭梭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指标,分析腐殖酸对梭梭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耐盐性。[结果] 施用适量腐殖酸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缓解梭梭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盐胁迫,促进初生根生长,降低盐胁迫对幼苗的伤害。在1.0 mol/L NaCl条件下,腐殖酸为700 mg/kg时缓解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梭梭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幼根鲜质量和幼根干质量分别提高10%,11.12%,1.77 cm,4.84 mg和4.03 mg。[结论] 腐殖酸可作为干旱矿区生态修复中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一种盐渍土调节剂,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下外源钙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模拟了上海市临港新成陆地盐渍化土壤的盐分特点,并在1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以常见牧草和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可控制条件下,进行了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盆栽试验,用不同浓度的CaCl2(5、10、20、40、80 mmol/L)处理,研究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重点研究了矿质元素Na^+、K^+、Ca^2+和Mg^2+在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分布。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外源CaCl2浸种处理能缓解高羊茅种子受到的盐胁迫伤害,促使种子提前萌发,20 mmol/L CaCl2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但高浓度(80 mmol/L)的外源钙处理对高羊茅种子萌发不利;适当浓度的CaCl2处理能促进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降低高羊茅根冠比、稳定植物细胞膜、维持离子平衡、提高植物耐盐性,但是高浓度(80 mmol/L)CaCl2处理会对植物幼苗生长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8.
Effects of Ca (Ca2+) level on the response of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Salvadora persica Linn. (Salvadoraceae) to sodium chloride (NaCl) salinity in soil were investigated. Salinity significantly retarded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but the injurious effects of NaCl on seed germination were ameliorated and seedling growth was restored with Ca supply at the critical level to salinized soil. Calcium supply above the critical level further retarded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soil salinity. Salt stress reduced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and Ca content in plant tissues, but these nutrients were restored by addition of Ca at the critical level to saline soil. The opposite was true for sodium (Na+).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Ca for plant growth under salin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