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夏光辉  刘振春  靳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80-17181
[目的]研制角瓜籽与黑豆复合蛋白饮料。[方法]以角瓜籽和黑豆为原料,通过添加适量的风味成分和稳定剂,进行角瓜籽和黑豆复合蛋白饮料的研制。[结果]制作出营养丰富、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复合蛋白饮料。[结论]该饮料适合人群广,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榛仁粕中的蛋白质加工低脂榛仁蛋白饮料,提高榛子的利用率。[方法]以榛仁粕为主要原料,脱脂奶粉、白砂糖等为辅料,制成低脂榛仁蛋白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产品配方。[结果]通过感官评定最终确定低脂榛仁蛋白饮料在榛仁粕11.00%、白砂糖4.00%、脱脂奶粉4.00%、蔗糖酯0.07%、最佳稳定剂黄原胶与CMC-Na质量比2∶1、总用量0.09%(m/V)条件下,饮品色泽呈乳白色,状态均匀。[结论]制得的低脂榛仁蛋白饮料具有榛仁独特的香气并且甜度适中,感官评价较高,市场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贤煜  李砧  冯佳  张猛  谢树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498-1500,1504
[目的]研究地木耳蛋白饮料的配方,为地木耳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地木耳为主要材料,并添加花生、核桃等辅料,通过合理调配,应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结合理化分析、感官评价、微生物检测等方法,得到该饮料成分的最佳配比。[结果]普通型地木耳蛋白饮料最佳配方:地木耳20%,花生6%,核桃6%,白砂糖7%,蜂蜜4%;酸性地木耳蛋白饮料最佳配方:地木耳20%,花生6%,核桃6%,白砂糖6%,蜂蜜5%,酸性果肉及果汁3%;选用0.2%藻酸丙二醇酯作为稳定剂,效果较好;不同品系地木耳蛋白饮料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地木耳蛋白饮料具有独到的风味和营养成分,为纯天然的功能蛋白保健饮料,适合各类人群需要,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4.
5.
本研究以甜笋、牛奶为主要原料,配以糖浆、酸味剂等辅料,经混合、调酸、均质、杀菌等加工处理,制成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蛋白性甜笋汁饮料。  相似文献   

6.
黄粉虫蛋白功能饮料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黄粉虫蛋白的营养价值,并对黄粉虫蛋白在功能饮料中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全面分析,阐明了黄粉虫蛋白应用于功能饮料中的可行性和广阔前景,探讨了其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8.
稳定剂对花生蛋白饮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花生蛋白饮料的稳定剂研究试验,筛选出最佳的稳定剂用量和组合,最优方案为0.03%黄原胶、0.05%卡拉胶、0.10%蔗糖脂肪酸酯、0.10%分子蒸馏单甘酯.  相似文献   

9.
酸味蛋白饮料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的饮料。一、饮料的组成制作酸性蛋白饮料的方法,是把含有蛋白质的悬浮液与含有风味成分的基质加以混合,二者的组分如下。1.基质的组成。蔗糖719.05,柠檬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丝瓜籽仁中粗脂肪的含量及提取溶剂的选择。结果表明:干基丝瓜籽仁中的粗脂肪含量高达46.56%,用正已烷,二氯甲烷均可得到较高的提取率和较好的提取效果,而无水乙醚虽然提取率最高,但提取物中含有较多杂质。由于丝瓜籽仁外膜含有色素,又不易脱除干净,所提取的粗脂肪带有绿色,丝瓜籽油作为一种天然油脂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西葫芦单性结实品种的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生长势和整齐度等方面,单性结实品系P的生长势略弱于杂交组合,以早青、阿太2个主栽品种为最好,同时C1(P×7)组合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C1的生长势明显强于单性结实品系与7号品系,功能叶片数多,株高则较双亲都小,开展度和叶色介于二者之间.各品种或品系的叶色由绿色到深绿,此外有无白斑也是品种的特征之一,白斑为显性性状.单性结实品系P生殖生长弱于主栽品种.早青与阿太以及C1、C2(P×5)的表现均较好.果皮色则有较大差异,单性结实品系P为白色.C1果皮为黄绿色,同时说明果皮色绿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对各品种(系)的丰产性进行了调查表明,单性结实品系P的单株产量达1.30kg,折合单产达25995kg/hm2,早期产量达0.52kg/株,仅次于C1.单性结实品系与其他品种相比,早熟性能良好,早期产量较高.第1雄花开花期一般提前1~5d,雄花始花期提前1~8d,雄花盛花期一般也提前1~7d;第1雌花开花期提前3~5d,雌花始花期提前2~13d,雌花盛花期一般提前7~12d.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了10个西葫芦品种的株型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旨在探讨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4个株型性状中差异达显著水平和变异系数达10%共8个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分量累计达到90.26%,第一主分量为蔓性、叶片特征因子,贡献率达73.96%,第二主分量为叶片倾角因子,贡献率达16.30%,二维排序表明品种东葫4号(S5)和东葫5号(S7)两个因子的协调性最好,其株型通风透光较好;聚类分析类平均距离D=0.733 7,依据株高和茎节把参试品种分为2大类:矮蔓和半矮蔓株型,类平均距离D=0.622 3,依据叶片倾角和叶面积分为4个亚类株型;二维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的趋势相同;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第一主分量得分达显著正相关(r=0.962 4*),说明株型结构诸因子中株高、茎节长以及叶面积和功能叶片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形态因子;以产量对2类4亚类株型进行评价,表明适宜日光温室西葫芦长季节栽培的株型第一是半矮蔓大叶紧凑型,其次是半矮蔓大叶松散型,矮蔓株型可用于日光温室抢早上市栽培。  相似文献   

13.
无种壳西葫芦种子发芽率与温度呈一抛物线,裂子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植株生长的最低温度为7℃。生长期有效积温为2153.2~23656℃。从播种到开花的有效积温为54489℃。雌花开放后20d内果实生长量最大,约占成熟果实重量的75%。从开花到座果对气温要求较低,果实发育需60d左右,此期日均温越高果实生长越快。果实生长时间越长产籽量也越高。在武威平川灌区覆膜栽培的基础上,采用密度25500~31500株/hm2,有效氮114525kg/hm2、速效磷909~118725kg/hm2,即可达到或超过产籽量1125kg/hm2的水平,其中密度对产籽量影响最大,地膜覆盖使产籽量增加3317%。  相似文献   

14.
西葫芦新品种长绿是以纯合自交系9522015为母本,稳定自交系9553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植株矮生,生长势强,果形长柱状,瓜腔小,商品瓜皮色翠绿色,光泽度好,商品性佳,总产量比早青一代西葫芦增产12.9%~22.1%,一般保护地栽培产量可达11.25万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溶液渗调处理西葫芦种子,结果表明:各处理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幼苗抗冷性。其中以250 g·L-1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西葫芦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耐盐性不同的西葫芦品种白美西葫芦(盐敏感)和黑皮西葫芦(耐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西葫芦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a(Chla)含量、叶绿素b(Chlb)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而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Chlb/Chla比值随盐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耐盐性不同的品种所受到的伤害程度不同,耐盐性强的品种黑皮西葫芦的伤害程度小于耐盐性弱的品种白美西葫芦。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生CO2,研究CO2对西葫芦的增产效应。试验表明,温室西葫芦增施CO2,对其生长势、产量、抗病性都有明显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生物源农药对西葫芦瓜蚜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选出低毒、高效、残效期长、对作物与天敌无害的杀虫剂药剂量,选择市场所售生物源杀虫剂对西葫芦瓜蚜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藜芦碱均达到了80%以上的防治效果,对西葫芦害虫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新疆小白杏杏仁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工艺,并探讨去皮工艺、乳化剂、稳定剂等因素对饮料品质的影响。[方法]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小白杏杏仁的粗蛋白含量,用索氏提取法测定其脂肪含量,用酸度计测定其pH值。[结果]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小白杏杏仁的最佳去皮条件为:在100℃的浓度0.1%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min,然后手工搓皮。乳化剂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乳化剂配方为:0.05%吐温80+0.30%单甘酯+0.15%蔗糖酯。乳化稳定剂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乳化稳定剂选用0.05%羧甲基纤维素时,小白杏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最好。[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制得的饮料色泽乳白,乳化均一,无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