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采用龙粳21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每穴不同插秧株数,来研究适合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1-3]。试验结果表明:龙粳21公顷产量随公顷施纯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龙粳21氮肥用量120kg/hm~2,平方米基本苗240~250株时,产量最高,为8385.0kg/hm~2。  相似文献   

2.
<正>试验结果表明:在插秧机30x12cm的插秧规格下,亩施氮肥用量8kg/亩,最佳每穴插秧株数为8-9株时,品种龙粳31产量最高,亩产680kg。根据洪河农场大面积种植水稻品种龙粳31的现状,为探索适合该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和插秧株数,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洪河研发中心于2012年进行龙粳31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试验。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垦鉴稻10号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育成,通过生产试验,该品种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平均公顷产量超过了9000kg,植株抗倒、抗病能力强,适合第三积温带大面积栽培.为了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2006年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研发中心对垦鉴稻10号的芽种播量、单穴插秧株数、不同插秧时期、不同插秧规格进行系统的试验和研究,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组装一套适合本地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氮肥、灌溉、插秧株数等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进行水稻生育后期氮肥施用量、灌溉方式及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育后期氮肥用量和灌水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关系最为密切,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不明显;在水稻生育后期减施尿素、合理灌溉,可有效降低水稻纹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水稻插秧栽培技术在施氮肥定量的情况下,氮肥分不同时期施用后水稻产量的变化规律,对插秧栽培水稻进行常规施肥和前氮后移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施肥实际产量增加541.5 kg/hm2,增产5.35%。  相似文献   

6.
<正>茄杂系列品种是由河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适合不同茬口、不同熟性、不同果形果色的茄子新品种。在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完善了茄杂系列专用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现将茄杂系列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呼伦贝尔市粮饲玉米生产实际和地区差异,以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为基础,对粮饲玉米优良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将粮饲玉米的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氮肥施用、覆膜栽培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粮饲玉米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条件下,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抽穗前和成熟期的氮素累积量及结实期植株的氮素运转量,但明显降低了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的表现趋势基本相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人工插秧较机械插秧更有利于提高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和累积比例、结实期氮素运转量和运转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而抽穗前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运转贡献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低于机械插秧。  相似文献   

9.
<正>本试验通过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插秧密度对水稻平方米穗数和结实率影响较大,插秧密度越大结实率越小,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精米率下降,密度和氮肥增加,垩白率和垩白度升高,稻米外观品质变差。就氮肥施用来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产量最高的是氮肥16kg/亩;从种植密度水平上分析,株行距9×3处理时产量较高。氮肥施用和移栽密度作为水稻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一直  相似文献   

10.
淮麦20高产栽培群体指标及优化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新品种淮麦20提供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对淮麦20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群体质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麦20高产栽培必须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努力提高孕穗期有效叶面积和乳熟期叶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以适期早播、精量播种、合理的氮肥运筹进行群体质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大田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条件下,研究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适量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南粳44产量,人工插秧方式氮肥用量为20.74 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到754.06 kg/667m2,而机械插秧方式最高产量为717.24 kg/667m2时的适宜氮肥施用量为18.59 kg/667m2;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在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处理间表现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优质食味稻米南粳9108的特征特性及在本地的栽培表现、机插控肥减药高产栽培主推技术和配套技术。保护和利用稻田蜘蛛种群结合氮肥后移技术控制害虫,减少农药用量;利用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减少肥料用量,控制水稻后期氮肥使用保持优质食味;配套使用其他常规高产栽培技术,达到高产、安全、优质、食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寒地水稻的最适宜插秧穴株数,采用小区对比试验设计,对5个水稻品种的4个插秧穴株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同一品种不同处理之间的生育期无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穴株数越多的处理综合发病率越高;各处理之间的产量构成因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变化规律不明显;空育131、三江1号、龙粳26、龙粳29、垦稻15最适插秧穴株数分别为9株、9株、5株、3株、3株。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取龙垦201为试验材料,以氮肥不同施入量和不同插秧密度两个因素为切入点,将不同施氮量6kg/亩、10kg/亩、14kg/亩,插秧规格30cm×12cm、30cm×10cm、每穴3、5、7株等因子进行随机组合,共设18个处理,通过对分蘖、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结果显示穴株数与单株分蘖数成反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蘖呈增加趋势,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处理14(氮肥施用量10kg/亩,插秧规格30cm×12cm,每穴5株)产量最高,处理3(氮肥施用量6kg/亩,插秧规格30cm×10cm,每穴7株)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推动达州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达州市农科所近年开展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引进鉴定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同时,选用适合达州市平坝区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采用创新的栽培技术,在平坝区——达县檀木镇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盱眙县地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且日照充足,极为适合水稻栽培。水稻机插秧技术在盱眙县已推广多年,实际种植效果增长显著,可见逐步完善水稻机插秧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工作实践与盱眙县的水稻栽培实情,对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1品种选择与处理机插秧的水稻种子尽量选择分蘖性、抗倒性、抗病性优良且穗型偏大的高产稳产优质品种。结合近年来的栽培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优质强筋小麦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强筋小麦新品种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氮肥用量及氮肥运筹、播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300 kg/hm2处理的淮麦30产量和品质优于施氮量225 kg/hm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氮肥运筹5∶1∶2∶2处理的强筋品质最佳;本试验以10月29日播种、20万基本苗时的产量最高,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淮麦30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丁贵生  张宏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134-134,139
分析了怀宁县水稻机械插秧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宣传;加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速组建农机合作社,推进机插秧的社会化服务;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研究推广机插秧配套的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垦稻20分蘖能力不强的弱点进行了每穴插秧株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垦稻20增加插秧穴株数可以促进水稻早熟,有比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对米质产生影响较小,但插秧穴株数不宜过多,否则水稻的抗病、抗倒伏能力会下降,影响产量的形成。垦稻20在插秧规格为30cm×13.3cm条件下最佳穴株数为6株。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几个抗虫棉新品种(系)的主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明确了不同品种(系)抗虫棉的抗虫性、丰产性,提出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