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玉米需水规律 一般地.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5次关键水。  相似文献   

2.
在水资源匮乏的如今,节水灌溉已经成为粮食产物灌溉浇水的主要方式。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基于此,将以玉米为例简单阐述在不同的节水灌溉条件下玉米产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并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4.
1999年进行的地膜玉米膜侧灌溉单因子灌水量对地膜玉米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的产量并不是与灌水量成正比增加。当灌水量较小时,玉米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灌水定额达到4800m^3/hm^2时,玉米各项考种指标达到最优,产量达最大值;其后如再增加灌水量时,玉米产量则下降。  相似文献   

5.
6.
一、喷灌喷灌是用一定的压力将水经过田间的管道和喷头喷向空中,使水经拔打后散成细小的水珠,想降雨一样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和地面上的灌溉方法。它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其优点首先是节约用水,喷灌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而且灌水比较均匀,一般可节水30-50%。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玉米种植用水现状及节水灌溉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山东省水资源及玉米种植中的用水现状,介绍了玉米种植中节水灌溉的方法,以期为玉米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余青  张和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48-17049,17053
[目的]探求适合西南山地地区的的玉米节水灌溉制度。[方法]在玉米各个生育期设计不同的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值,通过测坑试验测量玉米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灌溉定额及水分生产率。[结果]玉米的需水敏感期为抽雄期,在抽雄灌浆期保持较高的水分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玉米的产量和灌水量呈明显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当耗水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产量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超过最大之后,产量反而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少。[结论]该研究可为农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玉米连年高产,土壤中有效锌含量越来越低,目前,锌已经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重要营养元素。在极易缺锌的石灰性土壤,这种影响更为严重。玉米缺锌症状是,植株丛生,矮化,幼苗期表现为紫红色和白化等失绿现象,后期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品质下降 施用锌肥,能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玉米高产高效发展,有利于改变玉米“高耗双低”的现状。锌肥的施用方法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玉米播种期、幼苗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的需水规律,以为玉米合理灌溉、夺取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分处理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玉米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采用试验测桶研究了黔中地区玉米产量与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1.32 kg/m3,产量和灌溉水量之间的函数式y=-0.000 3x2+3.794x-2 792.7,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0.000 6x2+7.215 4x-13 286;水分亏缺的敏感指数以抽穗-灌浆期最高,为0.178,其次是拔节-抽穗期,为0.164。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灌水量为基础研究夏玉米耗水规律,结果显示夏玉米苗期生长缓慢,土壤含水量对夏玉米生长影响明显;开花期后对水分需求不如前期迫切;播种至拔节27 d内耗水量占总量的16.18%~20.66%,拔节至开花期36 d耗水量占总量的40%~52%,开花至蜡熟23 d的耗水量占总量的19%~29%,蜡熟至收获23 d内耗水量占总量的12.18%~14.48%;灌区种植夏玉米需要灌溉2~3次,灌水定额以520~670 m3/hm2为宜,灌溉时期应为夏玉米抽穗期和乳熟期。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解决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问题,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覆膜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大区对比,共4个处理,分别为坐滤水覆膜处理、坐滤水未覆膜处理、沟灌覆膜处理及沟灌未覆膜处理。结果表明:沟灌覆膜处理在土壤含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等方面均高于坐滤水覆膜处理。坐滤水覆膜处理的出苗时间早于沟灌覆膜处理,沟灌覆膜处理比坐滤水覆膜处理更加耐旱。因此,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覆膜玉米种植应加大灌溉量,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苗期玉米抵御干旱的能力,遇到干旱应及时进行人工补灌,保证水分供给。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不同灌溉方式产量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试验目的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的生态与环境因素。因此,水分的供应与作物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灌溉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分的供应情况,并最终实现影响作物的产量,本研究通过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春玉米的相关实验,探明春玉米的最佳灌溉方式,进而为制定高产种植灌溉模式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冀中南地区小麦-玉米周年种植节水生产新途径。[方法]试验设玉米灌浆后期不浇水,在小麦播前10、20 d浇水3个处理,不浇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一水两用"技术对玉米产量及小麦播前耕层墒情及0~200 cm土层储水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小麦播前10、20 d浇水对玉米穗粒数影响不大,但能明显提高千粒重和产量,增产率分别达5.9%和8.4%;耕层含水量分别平均增加11.0%、6.4%;0~200 cm土壤储水量分别增加771.0、663.5 m~3/hm~2。小麦播前20 d浇水对夏玉米增产效果较好,而小麦播前10 d浇水对提高土壤墒情及增加0~200 cm土壤储水量效果较好,从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采用小麦播前10 d浇水技术意义更大。[结论]该研究可为夏玉米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由于受黄河来水严重偏枯的影响,我区引黄灌溉用水矛盾十分突出。为了将缺水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自治区确定了以调整结构、工程措施、用水调度和农艺措施相结合的节水措施来抗旱。根据自治区农牧厅、水利厅等单位的安排,我们在麦套玉米农艺节水措施上,加大小畦田建设,改变了大排大灌的传统习惯。为了充分了解小畦灌溉抗旱、节水的实际情况,我们对畦灌进行了细致的观测记载,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06,(11):36
1.喷灌 喷灌是用一定的压力将水经过田间的管道和喷头喷向空中,使水经拨打后散成细小的水珠,像降雨一样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和地面上的灌溉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溉方式对单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垄式、湿润和漫灌三种灌溉方式对单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垄灌分蘖较湿灌和串灌早2天,分蘖发生速度垄式最快;串灌最慢;垄灌和湿灌比串灌灌浆时间长4-1天,成穗率、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分别高16.05~11.76%、9.79~6.93%和14.5~5.57%,并能增加根的长度和新老根的数量以及增强抗稻飞虱的能力;产量以串漫灌最低,湿灌和垄灌分别高12.2%和1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