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防治番茄青枯病、番茄髓部坏死病,疮痂病,细菌性斑疹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通过培育壮苗、减少伤口、加强管理、农药防治等综合措施来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防治番茄青枯病、番茄髓部坏死病、疮痂病、细菌性斑疹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通过培育壮苗、减少伤口、加强管理、农药防治等综合措施来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多地越冬促早栽培番茄出现较大面积叶片失水萎蔫,而后茎部长出不定根、甚至全株枯死等现象,发病大棚平均病株率在10%以上,严重的高达30%~50%,菜农损失严重。经初步诊断,该症状是由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所致。识别要点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主要为害番茄茎和分枝,叶片、果实也可被害。通常在第一个坐果完成到成熟的青果期表现症状。发病初期植株上中部叶片开始失水萎蔫,部分复叶的少数  相似文献   

4.
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是番茄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常在开花坐果期发生,病情来势凶猛,发展快,严重时发病率达80-100%。结果初期植株死亡率高,使得番茄栽培成本增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文章详细介绍了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以期对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番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主要有番茄青枯病、溃疡病和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这些病害都表现有相同的症状,即叶片萎蔫,植株发病茎部外表皮粗糙,产生大量不定根,病处维管束变褐、腐烂或茎部中空,有时有菌脓从病处流出,最终使植株枯萎、死亡。但各有其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新疆的生态环境极其适宜番茄生长,多年来新疆番茄的生产总量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种植年限的延长,番茄病害发生率也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些年出现的细菌性病害是番茄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并且影响到产量的提高。本文总结了番茄常见的5种细菌性病害——番茄溃疡病、细菌性疮痂病、细菌性斑点病、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发病特征,并总结其防治措施,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茄青枯病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俗称"发瘟",是茄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轻发地块死株率达5%~15%,中发年份,病田死株率达20%~40%,重发年份,病田死株率高达85%。此病一般在坐果期显症,病情发展迅速,常成片萎蔫死亡,损失严重。1、识别与诊断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发病初期地上部分虽表现为萎垂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故名"青枯"。该病主要表现在成株期叶片和茎上,当植株高30cm左右时病  相似文献   

8.
设施栽培番茄软腐病的鉴别、发生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田间发生症状和病原观察,初步鉴别认为引起番茄萎蔫的病害为番茄软腐病(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设施栽培番茄软腐病多发于番茄植株茎部,呈灰褐色条斑、湿腐,病部维管束无损,严重的髓部腐烂,有异味,病茎上端萎蔫,植株枯死。病原菌体呈短秆状,Φ1.3~1.8μm×0.6~0.9μm,周生鞭毛6根,明显有别于细菌性番茄髓部坏死病、番茄青枯病和番茄溃疡病等。上海地区,温室番茄秋季定植,11月下旬初发病,翌年1月上、中旬和4~5月病势发生迅速,直至7月拉秧。该病在农事操作、整枝打杈、扎蔓和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开裂等引起的伤口处易发生侵染。加强农业栽培生态管理措施,必要时选用药剂涂抹、喷雾或浇灌等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番茄青枯病也称番茄细菌性枯萎病,此病发生于番茄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而且发病急,蔓延快,往往使植株成片青枯死亡,故减产严重。近年来,由于北方棚室栽培面积扩大,种植水平有限,管理粗放,发病严重,给菜农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常发生在开花结果初期,植株发病白天萎蔫,晚上又恢复正常,数天后病株不再恢复而枯萎死亡,但植株仍为绿色。该病在高温高湿、土壤连作、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等不利条件下容易发生,尤其在久雨或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特别严重。防治番茄青  相似文献   

11.
<正>枯萎病和青枯病是番茄栽培中的两种重要病害,常给种植户造成极大损失,且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较为相似,田间诊断时容易混淆。笔者现将这两种病害的区别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供菜农朋友参考。一、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的区别番茄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番茄尖镰孢菌侵染所致,多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仅茎一侧自下而上出现凹陷区,致使植株一侧叶片发黄、变褐,  相似文献   

12.
正一、番茄青枯病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俗称"发瘟",是茄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和大豆、萝卜、花生、芝麻等作物。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生产面积的逐年增加,反季节蔬菜中以番茄受害最重,茄子次之。流行年份,轻发地块死株率达5%~15%,中发年份,病田死株率达20%~40%,重发年份,病田死株率高达85%。此病一般在坐果期显症,病情  相似文献   

13.
<正>番茄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因诸多不良因素导致番茄发生多种病害,下文简要论述番茄的细菌性斑疹病、青枯病和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1细菌性斑疹病1.1症状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并自下而上蔓延,也侵染叶柄、花萼、果实。病菌初侵染时,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呈圆形或近圆形,然后变成深褐色斑块,病部稍凹陷,果实感病仅危害果皮及皮下组织,不危害果肉组织,后期病斑硬化不  相似文献   

14.
<正>1番茄主要病虫害1.1主要病害。番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叶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煤污病、菌核病、青枯病、软腐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茎基腐病、花叶病、条纹病、卷叶病、日灼病、脐腐病。1.2主要虫害。番茄主要虫害有斑潜蝇、白粉虱、蚜虫等。2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2.1猝倒病2.1.1症状。为苗期病害,在幼苗茎基部发生缢缩,幼苗失去支撑力而倒伏,是由于湿度大、气温低导致,严重时发生成片死亡,育苗失败。2.1.2防治方法。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无病的田块用做苗床。  相似文献   

15.
<正>1.基施防病。每亩施消石灰即熟石灰100~150千克,翻入土中,可防治瓜类蔬菜白绢病,茄果类蔬菜、姜、草莓等的青枯病,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番茄病毒病,胡萝卜细菌性软腐病,甜瓜枯萎病等。  相似文献   

16.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灰叶斑病,叶霉病,早疫病,溃疡病,青枯病,枯萎病等。随着日光温室发展和塑料大棚固定化栽培,番茄的土传病害和气传病害均有加重发展趋势。露地番茄不少地区最严重的是病毒病,多雨年晚疫病、灰霉病等易流行,高温高湿易造成早疫病、溃疡病的蔓延,雨天转晴后土温升高青桔病发生较重,番茄病害种类多,往往在同一块地同时发生几种病害,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防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危害樱桃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晚疫病、病毒病、细菌性斑点病和青枯病等病害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分析了4种病害的发生症状,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樱桃番茄的合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蔬菜青枯病     
<正>蔬菜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菜区,是长江流域以南茄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青枯病寄主范围广,其中以番茄受害最重,马铃薯次之,茄子、辣椒受害较轻,烟草、芝麻、花生、大豆、萝卜等也能被害。此病在长江以北不发生或较少发生。症状特点1番茄青枯病。一般在株高30厘米左右时开始出现症状。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是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病株最初白天萎,傍晚以后可恢复,如果土壤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危害更加猖獗,防治愈来愈困难,现笔者将结合生产实际,将番茄常见病害及药剂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番茄青枯病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俗称"发瘟",是茄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此病一般在坐果期显症,病情发展迅速,常成片萎蔫死亡,损失严重。1、症状识别  相似文献   

20.
设施无土栽培番茄青枯病的发生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纪增 《北京农业》2006,(12):13-14
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常常在开花坐果期发生,来势凶猛,发展快,严重时发病率达80%~100%,初果期植株往往死亡率高,设施无土栽培成本增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