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市推行的棉菜多熟制,是利用冬春棉花的预留棉行和春夏棉花的大行套种蔬菜,构成棉田立体农业,从而提高棉田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棉菜多熟制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熟制。从1983年  相似文献   

2.
我省粮棉两熟制的演进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棉区两熟制迅速地发展和深化,我省棉田耕作改制的重点由春棉一熟制转向粮(油)棉两熟制,同时,加快了两熟制及其双高产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经5 年试验与高产攻关,研究出适合鲁东地区的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使鲁东地区小麦花生两熟制小麦收获和花生播种的机械化作业以及小麦秸杆还田得以实施。该技术符合高产、低耗、持续增产现代化农业总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生产上人均占耕地面积少,耕地资源短缺,实行两熟制乃至多熟制可以大幅度增产。在黄淮地区,温光资源相对短缺。而棉花生育期长,对温光资源要求多,所以,育苗移栽实行麦棉连作,可延长棉花生育期,提高产量和品质。本文就延津县王楼乡乔杏村2hm^2试验示范麦后无土移栽夏棉棉田种植、管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西是我国双季稻的优势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古时贡米之乡的江西省万年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分析了万年县水稻生产的熟制结构和农户在熟制选择中的考虑因素。结果表明,与近40年江西省水稻种植面积呈现正反“W”型变化特点相似,万年县双季稻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化特点,而单季稻呈现出持续增加的特点;农户熟制选择受地块特征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城郊和滨湖平原地区的双季稻面积占绝对优势,而丘陵地区的单季稻种植面积在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和政策因素是农户水稻熟制选择的重要原因,而绿肥种植主要依靠政府政策的引导;劳动力状况和农业生产技术也是农户熟制选择的两大因素。因此,要加强冬闲田的开发利用、恢复绿肥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努力做到土地用养结合、地力常新。调整作物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引导农户遵循“绿色协调发展” 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进行合理的熟制配置,以此构建水稻生产绿色发展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黄河流域盐碱地、旱薄地熟制单一、生态系统脆弱、肥药膜用量大、农田面源污染日益加重等系列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在鲁西北、鲁北等传统一熟制棉区创建了短季棉与饲用小黑麦两熟接茬种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该模式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试验示范系统分析了该模式的产量和效益优势,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多熟种植业为基础的农业生态体系,作者近年在丘陵农田按不同年度分设十一个处理,将粮食、饲料、豆类、油料、饮料、瓜菜等作物纳入到间套多熟制中,采用小区和大  相似文献   

8.
《广西蔗糖》1997,(1):33-34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作物组成,配制、熟制与种植方式所组成的一套相互联系.并和当地农业资源、生产条件及养殖业、加工业生产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是农业生产系统的核心内容。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种植制度也不例外,任何一种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省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的广大旱作区,马铃薯多熟制是旱地多熟制的典型代表,其现状如何及下步该如何发展呢?本文用我省曲靖市的实例,对现有马铃薯多熟制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步发展提供对策.1 农业资源条件1.1 位置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3°29′~104°14′,北纬25°7′~26°6′,全市面积4352km~2,主要气候带为温带及暖温带,分别占38.38%,49.94%,属滇东北浅丘高原盆地,海拔1637~2528m.  相似文献   

10.
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是当前广大棉农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多熟制的改革中,如何选择适应当地的作物种类,组成合理的生态群体,是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通过近几年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1989年12月20~22日在河南安阳召开了黄河流域棉区熟制改革研讨会,旨在总结交流黄河流域棉区各主要产棉省在熟制改革方面的先进技术经验,进一步明确黄河流域棉区熟制改革的发展战略,促进本棉区以麦棉套种为主体的两熟种植制度健康发展,确定不同类型区熟制改革的基本模式,为制定近期及中长期发  相似文献   

12.
一熟制地区以玉米为主体的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技术张洪梅,孙淑兰,黄成吉,陈艳(铁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开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玉米是辽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左右着辽北粮食总产,近三年来亩产达到503~549公斤。为...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植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黄河三角洲植棉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一直以一熟制纯春棉种植为主。近年来,受植棉比较效益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一熟制春棉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而向两熟制粮-棉种植的趋势有较快增长,这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对于稳定该区植棉面积总体上是有利的。但是,由于该区缺乏粮-棉两熟制种植方面的配套技术,导致两熟制中的棉花产量较低,尤其是麦后直播短季棉的产量更低,且很不稳定,严重制约棉花生产的健康发展。2015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常年植棉面积5.5万公顷。是安徽重要的优质棉基地,棉田多熟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起步较早。80年代后期,在油(麦)棉两熟的基础上,开始大面积间套种一季生育期短的豆科作物,90年代以后,大规模发展讲求产出效益的高效棉田多熟制。1990~1999年,多熟制棉田面积累计应用推广11万公顷,增加产值8.3亿。经过多年来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全市多熟制棉田效益较好、规模较大的有三种类型20多种模式。1 生态效益型多熟制在油(麦)棉两熟的基础上,在油(麦)预留行播种或育苗移栽,利用棉花封行前的空隙,种植一季生育期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豆栽培区划的修正 I.修正方案与修正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越胜  盖钧镒 《大豆科学》2000,19(3):203-209
根据我国各地256份大豆品种在南京分期播种及18小时长光照处理试验中熟期组归属及光照反应特性的表现,结合供试品种原产地气候、地理、耕作制度及播种季节类型等,在现行大豆栽培区划的基本上将我国划分为:北方一熟制春作大豆栽培区,第二熟制春夏作大豆栽培区,长江中下游二熟制春夏作大豆栽培区,中南多熟春夏秋作大豆栽培区,西南高原二熟制春夏作大豆栽培区,华南热带多熟制四季大豆栽培区等6个栽培区10个亚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县一熟制棉田占80%左右,经济收入低。为了提高棉田经济效益,近年来棉田种植正由传统的一年一熟制向棉粮、棉油、棉菜等两熟制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县西瓜面积的迅速扩大,1982年开始出现了西瓜棉花间作两熟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获得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生产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陕西省小麦种植区以小麦为主发展多熟种植的形式及效益,并指出了不同地区麦田多熟制开发的趋势和潜力,对于促进陕西省麦田多熟制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辉  屠乃美 《作物研究》2006,20(Z1):498-503
介绍了国内外种植制度的研究概况,对我国南方稻田现有的种植模式按照熟制进行了归纳,并对稻田不同熟制种植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一熟制中超级稻种植的特点与多熟种植模式在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光热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优势以及立体种植制度带来的各种效益,展望了未来南方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不利气候频发,农业生产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条件,保障粮食安全尤为艰巨。多熟制作为我国传统种植模式,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肥力,从而增产增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环境各不相同,因地制宜选取轮作技术能有效保障作物产量。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多熟制中轮作制研究进展,分析了轮作带来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改变、微生物群落变化和作物产量提升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具体探讨了水稻-大豆轮作技术与现有轮作技术相比的优缺点,以期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为水稻-大豆轮作技术推广与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丽水地区“薯─稻”二熟制栽培技术措施章仁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区划所杭州310021)浙江省位于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耕作制度以一年三熟或二熟为主,是全国复种指数最高的省份之一。但由于地域的南北分布和垂直差异,全省还有部分地区因春雨多,有效积温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