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近期采用喷壶对田间油菜进行模拟降雨,测定了咪鲜胺的耐雨水冲刷力及有机硅助剂对咪鲜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降雨(喷水)能显著降低咪鲜胺对核盘菌的抑制作用,但添加有机硅可有效防止喷水处理对咪鲜胺防  相似文献   

2.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苗圃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田间筛选出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高效药剂,对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锰盐、多菌灵、百菌清、咪鲜胺等5种杀菌剂在发病苗圃进行常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最好,2000倍液药后28天防效达到82.99%;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次之,2000倍液药后28天防效达到78.20%;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参试浓度防效均在50%以下。初步结论表明,25%咪鲜胺乳油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为苗圃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较好药剂,推荐使用浓度为2000倍。  相似文献   

3.
菌核病是由腐殖营养型寄生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侵染引起的一种广谱性病害,严重危害油菜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从菌核病的危害及发病原因;病原菌和寄主的互作机制,包括核盘菌侵染油菜的途径、方式及油菜通过植物激素(JA/ET和SA等)介导的信号转导以及MAPK信号途径诱导防御基因表达,合成降解真菌细胞壁的酶类,植保素与木质素、酚类化合物、硫苷、生物碱等抗病次生代谢物抵御核盘菌侵染;生物防治、无花瓣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菌核病防治技术;抗菌核病油菜育种研究进展四个方面对油菜菌核病研究进行论述,分析了菌核病及其抗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解释菌核病分子机理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常年严重危害油菜生产的真菌性病害。通过收集贵州油菜种植区田间菌核,对其进行培养繁殖获得大量核盘菌;利用繁殖的菌核对2 000份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种质资源进行连续2年田间鉴定,从中筛选出51份抗菌核病恢复系材料,其中39份材料的菌核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和相对发病指数均低于抗性对照中油821。结合油菜种子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种子芥酸含量与油菜菌核病抗性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菌核病,又称菌核性软腐病,其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寄主范围很广,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外,还可侵害豆科、茄科等多种作物。介绍了菌核病对甘蓝的危害及症状,分析了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并从栽培管理、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及药剂防治方面介绍了甘蓝制种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菌核病是由腐生型真菌核盘菌寄生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性严重病害,是我国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油菜的品质和产量。目前没有找到针对核盘菌的有效的免疫资源,因此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开展抗菌核病抗性资源筛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本着"以毒攻毒"的思路,将核盘菌自身可能参与致病的分泌型凝集素蛋白SSL-6基因转入甘蓝型油菜中,以期获得具有抗菌核病的油菜种质资源。通过基因克隆、过表达载体构建和借助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油菜遗传转化,将SSL-6基因转到甘蓝型油菜"中双6号"基因组中;经过潮霉素抗性筛选与PCR鉴定,成功获得了75株转基因油菜;进一步RT-PCR检测,筛选到5株SSL-6基因高表达的转基因植株。这些转基因油菜植株为下一步菌核病的抗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大白菜菌核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以大白菜菌核病病株上分离获得的菌株XN001为试验材料,对菌株进行致病性检测和形态学观察,并结合病原菌ITS区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的种类,此外,通过改变病原菌菌丝和菌核的培养条件,研究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大白菜菌核病病原菌与油菜菌核病相同都是核盘菌;菌株XN001在p H值4~11菌丝均可生长,p H值4时生长最快;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诱导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4~10℃,菌核在4℃下处理3~5周,萌发效果最好;菌核经低温诱导后,培养温度在15~25℃,最适宜菌核萌发。可见,大白菜菌核病病原菌为核盘菌,适宜在酸性常温条件下生长,菌核的萌发需要低温诱导。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姜道宏教授领衔的湖北省"作物真菌病害及其安全控制研究"创新团队在植物病原真菌核盘菌致病机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核盘菌引起的作物菌核病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真菌病害,"作物真菌病害及其安全控制研究"创新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核盘菌致病和菌核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核盘菌是一种典型的死体营养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由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引起的菌核病(sclerotiniastemrot)是油菜的主要病害。针对当前与菌核病相关研究的新进展,本研究从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概括:(1)核盘菌的侵染方式以及在侵染过程中核盘菌分泌的草酸与寄主中钙离子的动态关系;(2)油菜通过合成植保素、酚类化合物、木质素、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来抵抗核盘菌入侵的抗病机理;(3)现有综合防治技术中抗性种质筛选、无花瓣育种和生物防治;(4)利用与草酸代谢相关基因、抗病相关基因、防御相关转录因子基因和抗菌肽基因开展的油菜基因工程研究成果。并且进一步提出了未来油菜抗菌核病研究的可能方向,这些总结与建议为今后油菜抗菌核病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离体条件下硒能否抑制油菜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的生长,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基培养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硒对核盘菌菌核的萌发、生长、抑制或致死效果以及菌丝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物质外渗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对核盘菌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2.23 mg/L;外源硒仅抑制了核盘菌的生长,并未使其致死;低浓度的硒(<5 mg/L)未显著抑制核盘菌菌核的萌发,当硒的浓度达到50 mg/L时,菌核的萌发抑制率达100%;硒作用下培养基中蛋白质(OD280)和核酸类物质(OD260)的含量增加,且二者的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反映出外源硒显著增加了核盘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研究结果证实,适量的外源硒可显著抑制油菜菌核病原菌的生长。研究结果将为促进微量元素硒在农业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油菜机械收获后菌核病菌(核盘菌)的菌核会随着秸秆一起还田,给下茬油菜生长带来潜在危害。为降低菌核病发病率,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人员研制了哈茨木霉菌TRI-5可溶性粉剂,并在油菜收获后立即喷施该粉剂。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60小时后TRI-5在菌核外表和内部均能生长良好,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菌核的组织结构被彻底损坏。田间小区试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鞘腐病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鞘部病害,其病原主要为层出镰孢。为筛选该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选取9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对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咪鲜胺、硅唑·咪鲜胺对层出镰孢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  相似文献   

13.
<正> 油菜菌核病在江苏省通州市一直发生严重。药剂防治成为控制油菜菌核病害危害的主要手段。多菌灵(MBC)因其杀菌谱广,内吸性强,防病效果好,广泛应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曾使油菜菌核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自1995年以来,多菌灵防治菌核病的药效大幅度下降,即使加大用药量,也难以控制其危害。为此,作者于1996~2002年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开展了油菜菌核病抗性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现将该课题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湖北省半夏菌核病的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本研究依据柯赫氏法则、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对半夏菌核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同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化学杀菌剂和4种生物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半夏菌核病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病原菌BXH1生长的最适pH 9,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浸膏。供试杀菌剂中,430 g/L戊唑醇悬浮液、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8%氟硅唑微乳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均小于1 mg/L。本研究结果为半夏菌核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通过研究7种杀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旨在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较好的杀菌剂。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药剂对照和清水对照,50%氟啶胺悬浮剂、96%烯酰吗啉(原药)和40%琥·铝·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均能极显著的减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能显著的减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其他药剂的防治效果不显著。相对于清水对照,各药剂均能显著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50%氟啶胺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45%代森铵水剂,相对于其他药剂和对照,能够显著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植株株高、茎粗、叶宽和叶长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马铃薯实际生产中,建议用50%氟啶胺悬浮剂、96%烯酰吗啉(原药)、40%琥·铝·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和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的核桃炭疽病是目前危害山东省核桃生产的主要病害。为筛选防治该病害的高效药剂,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科研人员在确定了最适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的基础上,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常用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毒力,评估了温度对咪鲜胺和戊唑醇毒力的影响,检测了17个胶孢炭疽菌菌株对咪鲜胺和戊唑醇的敏感性,同时评价了这2种杀菌剂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8℃下,供试8种杀菌剂中,咪鲜胺、戊唑醇和三唑酮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平均EC50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17.
藤仓赤霉菌的抗药性及对不同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明江苏省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对多菌灵、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抗药性以及多菌灵与咪鲜胺对其他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区分剂量法分别检测了采自江苏省16个县(市)的202株藤仓赤霉菌对多菌灵、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抗药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对多菌灵与咪鲜胺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戊唑醇、灭菌唑、丙硫菌唑、叶菌唑、咯菌腈和氟啶胺等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藤仓赤霉菌对多菌灵、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7.72%、67.33%和0%。根据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表现,可分为4种表现型,其中对多菌灵和咪鲜胺抗药而对氰烯菌酯敏感的菌株占58.42%;对多菌灵抗药而对咪鲜胺和氰烯菌酯敏感的菌株占20.30%;对咪鲜胺抗药而对多菌灵和氰烯菌酯敏感的菌株占9.90%;对多菌灵、咪鲜胺和氰烯菌酯均敏感的菌株占11.39%。通过敏感性相关性分析,藤仓赤霉菌对多菌灵以及咪鲜胺和上述杀菌剂之间均无交互抗性。江苏省藤仓赤霉菌对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抗性频率较高而对氰烯菌酯敏感,需要筛选新的杀菌剂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18.
<正>龙灯富帅TM的产品特点:龙灯富帅是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所开发的优质复合杀菌剂,防腐保鲜效果更好,使用更加方便。两种有效成分杀菌机理不同,优势互补,协同增效,充分发挥了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和咪鲜胺锰盐的优势特点,可有效防治柑橘果实的酸腐病、炭疽病等。制剂中含有0.74%的锰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22日,湖北信风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获批临时登记首个盾壳霉产品——4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低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油菜菌核病。据有关资料,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属于真菌界(Fung)i双核亚界(Dikarya)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格孢菌目(Pleosporales),是Campbell从核盘菌的菌核上首次分离发现并描述。盾壳霉是核盘菌的重要寄生菌,能寄生核盘菌(S.scle-  相似文献   

20.
咪鲜胺是咪唑类的一种广谱杀菌剂,近2年来大量应用于黑龙江省水稻浸种以防治恶苗病,并取得较好效果.2003年3月末4月初,黑龙江省出现的阶段性的低温,部分使用咪鲜胺类药剂进行水稻浸种的地区出现用咪鲜胺类药剂浸种后,稻种的发芽率下降的情况,为了解温度、浸种浓度等条件因素对水稻浸种发芽率的影响程度,特设此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