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褐飞虱(brown planthopper,BPH)是世界上,尤其是我国及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培育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同时可以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一些植物凝集素(phytohem agglutinin,PHA)对褐飞虱具有毒性,其中又以雪花莲凝集素(galanthus nivals agglutinin,GNA)对褐飞虱的毒性最强,对哺乳动物毒副作用极低[1]。因此,GNA基因是目前作物抗飞虱基因工程育种中应用得较为广泛的基因。作者以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将GNA基因导入两个高产粳稻品种中,选育获得抗褐飞虱和除草剂的转基因水… 相似文献
4.
植物凝集素最早发现于1888年,Stillmark在蓖麻(RicinuscommunisL.)籽萃取物中发现了一种细胞凝集因子,它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它是一类具有特异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单糖或寡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根据植物凝集素亚基的结构特征,植物凝集素分成4种类型:部分凝集素、全凝集素、嵌合凝集素、超凝集素; 相似文献
5.
6.
7.
RNA沉默技术由于其简便、高效及高特异性在各种模式和非模式生物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将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手段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使其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优良性状的生物技术。RNA沉默在植物转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十分广泛,目前已经成功研究培育出许多抗病毒、抗虫转基因植物,为农业病虫害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转基因介导RNA沉默在抗虫与抗病毒研究方面的进展,加深人们对转基因植物抗虫与抗病毒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9.
10.
虫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5%以上。而化学防治在减少虫害的同时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提高成本、污染环境、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引起次要害虫大发生等。抗虫基因工程以其育种期限短、目的性强、具有连续性保护、控制任何时期害虫、对非靶标生物无害、无环境污染等优势,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植物凝集素是一类能高度特异可逆结合到单糖或寡糖上的蛋白,含有至少一个非催化结构域,近年来在农作物抗虫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豆科植物国槐中克隆得到了一个新的凝集素基因SjLectin并初步研究了其对小菜蛾的抗性功能。从国槐幼叶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分离克隆出SjLectin基因的cDNA片段,该基因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KC140286.1。SjLectin基因全长837 bp,编码27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该蛋白与其他豆科凝集素的同源性均高达66%以上,属于豆科凝集素家族中的一员。在35S启动子控制下,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品种W38,获得了该基因的抗卡那霉素植株。通过PCR和RT-PCR法筛选阳性转基因植株,证明SjLectin基因已经转化到烟草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得到了有效表达。接虫试验证明,阳性植株对小菜蛾的抑制率平均达62.2%。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为了研究抗虫杂交棉的杂种优势和筛选高优势杂交组合,用一组转基因抗虫棉为供体亲本,与一组常规丰产、抗病、抗虫品种(系)杂交,培育了一批抗虫杂交棉新组合,在田间进行了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早熟性等方面的鉴定,在网室进行了抗红铃虫鉴定。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在产量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超亲优势,皮棉增产幅度分别为11.7%~54.6%和0.0~36.9%;各组合的纤维品质一般优于对照品种鄂棉18,有些纤维品质指标也优于亲本,具有一定的超亲优势;在抗红铃虫方面,杂交棉的抗虫性与抗虫供体亲本相当,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鄂棉18,其抗虫性达高抗或抗级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植物病害生防芽孢杆菌抗菌机制与遗传改良研究 总被引:93,自引:5,他引:93
芽孢杆菌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和抗菌防病作用,许多性状优良的天然分离株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芽孢杆菌抗菌防病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和诱导植物抗病性。其中,核糖体合成的细菌素、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等抗菌蛋白以及次生代谢产生的抗生素与挥发性抗菌物质产生的拮抗作用是生防细菌最主要的抗菌机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高抗菌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实现外源杀虫或抗菌基因的高效稳定共表达是增强生防芽孢杆菌抗菌活性和扩大防治对象的重要途径。基因组和蛋白组研究的迅猛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芽孢杆菌抗菌分子机制和抗菌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植物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寄主与病原互作的研究中,通过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成功分离和克隆了大量植物防御相关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肽或抗菌素直接对病菌有毒害作用或在侵入位点抑制病菌的生长;直接抑制病菌的毒性产物或增强植物结构抗性基因,直接或间接活化植物整体防御反应;增强过敏性坏死反应中与无毒基因互作的抗性基因。将这些基因引入植物,转基因植物显示出对病原真菌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提高植物抗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