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甜菜单粒种为基础材料,用回交转育方法,即选择优良单粒种群体品种的优良有粉植株,作为选育保持系的后备株,广泛筛选保持类型植株。初步认为:不同品种(品系)之间,保持类型植株出现的频率有差异,其中以单204的保持能力较高;品种(品系)内姊妹系植株之间杂交后代,育性分离大,不易选到具有保持类型植株。在F1代杂交组合中,中间类型植株(半不育型)出现频率为零的组合,后代育性分离程度较低,育性比较易稳定,是选育保持系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棉铃10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年中从陆海棉种间杂交后代分离筛选的6个典型铃行后代为试验分析材料,在杂交圃、杂种圃和鉴定圃共255个处理中挂牌调查了3354个棉铃的10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弄清了棉铃性状间的相关程度及大中小棉铃间10个性状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SSR标记检测棉铃种仁DNA鉴定杂交种纯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小琼  叶武威  彭军 《中国棉花》2017,44(11):28-32
利用棉铃种皮DNA和种仁DNA的差异,通过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分子鉴定技术在棉花制种后期快速检测制种质量。筛选杂交种亲本间的多态性SSR引物,应用多态性引物鉴定棉铃种仁的指纹图谱,指纹图谱与种皮一致,表明该棉铃为自交铃;种仁图谱为共显性谱带,则该棉铃为杂交铃,计算杂交铃的比例得出杂交种的制种纯度。F2的图谱分离验证了遗传的分离规律,F2的个体间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育种过程中的杂交后代的分子检测能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4.
1990 ̄1995年从陆海棉种间杂交后代分离筛选的6个典型铃后代为试验研究材料,在杂交圃、杂种圃和鉴定圃共255个处理中挂牌调查了3354个棉铃的10个性状,通过分组和对总体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弄清了棉铃10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大中小棉铃各性状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柯永培 《玉米科学》1993,1(4):011-013
玉米姊妹交技术是以遗传方法克服自交衰退的一种技术进步。用具有一定遗传差异的玉米姊妹系杂交,通过姊妹种配制改良单交种能大幅度增加繁育制种产量,显著提高种子生产效益;并可适当增加杂交种的产量及稳产性。选育玉米姊妹系的主要方法有自交分离法、回交转育法和杂交选育法。筛选玉米改良单交种应同时兼顾杂交种的杂种优势及其亲本姊妹种的增产效应,并必须经过多生态比较鉴定后才能使用。种子生产的技术核心是保证姊妹系的遗传纯度和姊妹种的种子质量。该项技术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马龙彪  陈丽  王继志 《中国糖料》2007,(4):26-28,41,F0002,F0003
用3个野生甜菜——大果甜菜、叉根甜菜和滨海甜菜与糖甜菜进行种间杂交,有5个组合得到了杂交种,获得率为3.5%~14.3%。杂种F2产生分离,野生甜菜作母本糖甜菜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表现为非孟德尔式分离,并持续到F4以后。杂交后代选出的优良变异系号随着选择代数的增加而更加优化。从叉根甜菜和滨海甜菜杂种后代分离出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糖甜菜作母本野生甜菜为父本的杂交组合,F2为孟德尔式分离,可得到一定数量优势强抗病系号,但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一些系号的优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棉铃纵横径与铃重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89~1992年连续4年用辐射和海陆种间杂交等途径获得的铃形各不相同的多种分离类型作为分析材料,挂牌调查棉铃的纵径、横径和铃重。由分析纵、横径二因素单相或交互作用与铃重间的相关性得知:纵、横径均对铃重有影响,但横径是对铃重影响最显著的因子;铃体积与铃重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铃形对铃重有一定影响,即铃形指数与铃重间呈负相关性。大铃育种和良种繁育中要注重选择横径粗、铃形指数小和铃体积大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以通辽市科左后旗查金台牧场野生大豆和栽培品种大白眉种间杂交后代为材料,通过SRAP分子标记鉴定其真实性并构建杂交后代指纹图谱,首先从234对引物中筛选出15对扩增条带较多、信号强、背景清晰的引物组合,再利用2个亲本对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10对能扩增出父本特异性条带的引物。对50个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鉴定结果为50个杂交后代中有2个后代未扩增出父本特征带,被鉴定为假杂种。用筛选出的15对引物组合对大豆各株系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47个位点,其中有265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的百分率为76.37%。结果表明,SRAP分子标记可以用于鉴定大豆杂交后代的真实性,所筛选出的15对引物组合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杂交大豆种质资源的SRAP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黑龙江省高粱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杂交种的恢复系对相应异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测配,并对杂交后代的育性反应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不育系的育性反应不同,但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变化,A3、A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被利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滨棉一号系滨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冀棉 8号×中 2 1 68杂交一代为母本 ,86系× M653— 1 9杂交后代为父本 ,复合杂交 ,后代经病地与无病地轮回选择 ,定向培育而成 ,1 996~ 1 998年参加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1 999年 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好 ,长势强 ,植株高大 ,株型塔形 ,较紧凑 ,果枝与主茎夹角小 ,叶色淡绿 ,铃卵圆形 ,铃大 ,铃重 5.4g,衣分 40 .5%,子指 1 0 .7g,生育期1 35天 ,属中熟品种。2 丰产性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试预备试验 ,平均霜前皮棉、皮棉产量分别为 1 0 1…  相似文献   

11.
利用配子鉴定法研究从恢复系间杂交后代中选育更优恢复系的可行性,可恢复系间杂交F1与不育系配制三交种的单株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三交种AF1-3即组合NA6/NR1/NR3的单株产量变幅大,优良单株频率高,单株美元产量高,提供雄配子杂交组合(NR1/NR3)的优良配子频率较高,后代中较易筛选出与不育系配合力得到改良的优良恢复系,经过连续3全节代的配合测定及选育,已从恢复系统杂交组合NR1/NR3的后代中选育出优良恢复系。  相似文献   

12.
德棉206F1是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以G17和中302的杂交后代选系为父本,以55273和3517杂交后代选系为母本组配而成的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预备区试;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花生产试验;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株高1.3m,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稍淡,株型较紧凑,呈塔形,通透性好,茎秆稀毛,花药白色,结铃性强,内围铃多,铃大,卵圆形,铃形整齐,吐絮畅,好收花。果枝一般在21个左右,铃重6.2g,子指11.8g,衣分42%左右。全生育期1…  相似文献   

13.
在广东崖县冬播棉花中发现一些棉花“大铃套小铃”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后,往往引起烂铃,尤其是影响远缘杂交后代的结实。现将初步观察结果,简要报导如下: 从棉铃的外部形态看,凡属棉铃内生有小铃的,大铃外形显得不饱满,铃顶呈现凹陷状,铃壳较厚,吐絮不畅。铃内一般有成熟的种子,但容易烂铃,而且一般是由内向外烂。亲缘关系较远的杂交铃,大铃内一般只有胚珠,难结种子。剥开大铃,可以看见在大铃基部又长出一个小铃。小铃的铃面黄绿色,布满油腺,4—5室,基部宽,上部  相似文献   

14.
将5个不同世代38个姊妹系和4个测验种,按NCⅡ设计组配152个杂交组合,对群体选系各世代产量配合力和遗传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世代的增加,姊妹系配合力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即随着自交选择的进行产量配合力逐渐升高,S4代达到最高值,S5代开始下降。S2~S4代是产量配合力严重分离的世代,S3、S4代姊妹系间产量配合力变异大,范围宽,分离重组出高配合力选系的比率高于其它世代,是配合力测定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5.
特早熟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辽棉23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棉23号是辽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7年以特早熟、抗病、丰产、大铃的棉花品系辽205为母本,以抗虫、高衣分、优质棉花品种sGK321为父本杂交,其后代在人工病圃和人工网室内经过12年的定向筛选改良培育出的特早熟、  相似文献   

16.
早代分离的优良姊妹系问相互杂交可提高姊妹交种产量30%以上。分离早代用姊妹交代替自交选育自交系.不但能将双亲的优良性状有机地结合起来.选育出产量和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而且可以避免种质资源的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单隐性和双隐性核不育材料不育株为母本,以8个黄河流域材料为父本,配制16个组合,用中亲优势、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等指标考察了不同基因型核不育材料各自F1的杂种优势特点;采用NCⅡ交叉法分析了不同基因型核不育陆地棉材料在株铃数、黄萎病指等11个性状上的配合力差异,以及11个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两种核不育类型材料的中亲优势均较明显,尤其与皮棉产量相关的性状,但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较差;双隐性核不育类型的一般配合力总体上优于单隐性核不育类型,在组配杂交组合时,双隐性核不育材料的父本宜选择黄萎病指低的材料,而单隐性的宜选择株铃数较高的材料;通过杂交种后代选择改良不育系亲本时,霜前花率和黄萎病指等指标可在早代进行选择,而株高和铃重等指标适合在高代选择。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家棉花育种攻关指标,以大铃、高产和抗病虫为主攻方向,通过亲本的广泛筛选,利用丰产性、抗病性突出的远缘杂交后代做母本,与结铃性强、高抗棉铃虫的新品系进行杂交,经过多年南繁北育连续选择、早代纤维品质检测、病圃抗病性鉴定以及多环境适应性鉴定等,选育出转Bt基因棉花新品种“冀丰106“.该品种2005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06年通过天津市认定,2007年通过山西省认定,并被列入河北省棉花良种补贴项目品种,目前在棉花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外引玉米种质资源选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作者利用从贵州引进的泰国玉米种质资源Suwan-1为材料,进行了外引玉米种质资源在本地选育适合当地利用的自交系的方法研究,并认为在生态类型差异大的地区引种,在本地须导入适生的品种资源,对Suwan-1采用“外×本”的后代再姊妹交后进行自交分离,从中选出了基本具有双亲优点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20.
玉米姊妹系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着重对杂交组合的母本即由“3358”一个基本株以系谱法产生的4个稳定姊妹系及其3个姊妹种就穗部性状的遗传成分、遗传力、对组合的贡献率以及组合的配合力方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穗部性状的(?)均在80%以上,以加性效应为主.尽管姊妹系和姊妹种的遗传成分在组合表型总方差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其在穗部各性状之间仍存在较大分歧.姊妹系选育过程中,应注重穗粗和千粒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