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的冬季管理是小麦苗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冬管中往往遇到许多麦苗长势弱、心叶小、叶色淡、根系差、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的情况,这直接影响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造成后期减产欠收.因此,为夺取小麦丰收,必须查清原因,区别情况,分类管理,为后期的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小麦苗期发生黄苗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小麦一生的生长发育可分为3个生长阶段:苗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该文结合阜阳市生产情况,提出了小麦苗期、中期及后期的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任丘市麦田地下害虫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在小麦的苗期和返青期受地下害虫的为害,小麦田缺苗断垄,大量麦苗死亡。为此及时有效地控制地下害虫的为害,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及增产丰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我省小麦受去冬雨、雪、雾霾、低温寡照等不良天气的影响。冬前苗情不如往年,表现为群体小、个体弱、生长慢、发育迟,部分麦田叶受冻、根有病。因此,今年从返青开始要加强小麦管理,在管理中要突出一个"早"字,促进麦苗早返青生长,早分蘖,多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实现今年小麦增产丰收。具体措施如下:一、搂除干枯麦叶去年受冻死亡的干枯麦叶,覆盖在麦苗上,影响绿色麦苗的光合作用,在春季气温回升,土  相似文献   

5.
小麦田间管理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即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苗期管理包括越冬期和早春期管理。苗期管理的重点是压耱保墒,早中耕促早发。开春后,气温升高,小麦返青生长,这时实现小麦增产丰收至关重要,因此要抓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6.
郝建峰 《河北农业》2014,(10):14-15
做好小麦播种期及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小麦播种及出苗期主要病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麦蚜、小麦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赤霉病、病毒病、锈病、白粉病等。尤其是地下害虫分布广,危害重,在小麦播种后和苗期,常因其危害而造成麦田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重播。  相似文献   

7.
<正>做好小麦播种期---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收的重要保证。此期间发生的主要病虫草害有地下害虫、蟋蟀、土蝗、灰飞虱、早期纹枯病、根腐病、丛矮病、黑穗病、麦田杂草等。现将小麦播种期-苗期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小麦主要病虫害种类分析1.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8.
小麦播种期间及苗期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蟋蟀、土蝗、灰飞虱、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叶锈病、丛矮病、散黑穗病等。小麦播种期间是减轻和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一些病害只有通过播前拌种才有可能得到较好地控制,如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等。做好小麦播种期间及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小麦即将播种,做好小麦播种期间及苗期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关键,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来年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此期间小麦病虫草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蟋蟀、土蝗、灰飞虱、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叶锈病、丛矮病、黑穗病、麦田杂草等.现将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量研究证明,小麦的子粒产量有70%以上来自于后期的光合产物,有不到30%是茎秆和叶鞘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供应.特别是在高水肥条件下,由于苗期和中期氮代谢旺盛,碳水化合物的贮藏量少,子粒产量基本上是来源于后期的光合产物.由此可见,搞好后期麦田管理对夺取小麦丰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冬小麦生长后期,田间管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非常大.后期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提高光效,促进灌浆,增加粒数,提高粒重,夺取高产.在生产管理中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抓好小麦后期管理是提高小麦产量,最终夺取小麦丰收的一项重要栽培措施。后期大田管理目标主要是养根护叶,协调养分分配,防止植株贪青晚熟,以及倒伏早衰和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根据豫西南多年生产实践和生态条件,下面就如何做好小麦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搞好冬小麦秋播秋苗期各种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工作,是确保翌年小麦苗全苗壮、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生产实践,从选用抗(耐)病良种、健身栽培、科学化学防治病虫鼠害(药剂处理种子、科学施药防治)、适时开展化学除草、严禁牲畜啃青等方面总结出了临沂市冬小麦秋播秋苗期病虫草鼠害防控关键技术,确保秋播秋苗期小麦苗全苗壮。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6,(12)
正冬小麦苗期是指从小麦播种出苗到小麦起身拔节前,其生长特点是以长叶、长根、长蘖为主的营养生长。小麦苗期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常会因耕作质量差,管理不到位等造成一些异常苗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麦苗。下面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深播苗因前茬秸秆较多,旋耕机在翻耕时切草不均匀,播后遇上大雨,在秸草较少或无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各项粮食补贴的落实和粮食价格的回升,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0万亩左右,其丰产、稳产直接关系到新疆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新疆小麦重茬面积较大,土壤中病原菌积累较多,病虫害发生较重,小麦苗期感染病虫后,会造成缺苗或幼苗生长衰弱,严重时引起小麦早衰、减产或绝收.因此,做好播种期小麦药剂拌种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关键,也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和夺取来年丰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介绍了功能型彩色小麦新品种灵绿麦1号的特征特性,通过试验示范,在实践中总结了落实好"四好一巧"播种技术、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强化中后期管理确保丰产丰收、适时收割等集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如果不对其加强管理,那么它的生长情况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并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需要加强对小麦冬春田间技术管理,提出了以下措施:1控制麦苗施肥力度,促使麦苗生长均衡化在对麦苗施加肥料的过程中要给予弱苗更多的关注,首先要给弱苗进行施肥,普施拔节肥,这也是今年冬春季节中小麦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来年小麦的成熟和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1.1弱苗的管理。对于群体较小的晚播弱苗,必须要赶  相似文献   

17.
有些年份,受气候或其他因素影响,小麦未能做到适期播种.针对这种情况,要根据晚播小麦品种的特点,拟定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晚播小麦的特点 小麦由于播种偏晚,冬前苗情总体偏弱、偏小.因麦苗自身内养分积累少而造成抗逆能力较弱,冬春季较易罹受冻害.故晚播小麦的管理必须因"苗"制宜,加强冬季和早春田间管理,为争取丰产丰收夯...  相似文献   

18.
刘早生 《农家科技》2006,(12):10-11
粮油农事小麦、油菜等冬季作物,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追施苗肥,在麦苗2叶1心期前施用,对促进分蘖早发快长、培育壮苗、提高后期大分蘖比例、增加有效穗效果较好,一般每亩用尿素7.5 ̄10千克进行苗期追肥。油菜在年内追施氮肥两次,每亩每次施2.5 ̄5千克尿素,并增施氯化钾7.5 ̄10千克  相似文献   

19.
小麦中后期出现的异常现象会对其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该文总结了河北省小麦中后期经常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对其症状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草剂药害或使用不当是造成小麦苗黄的主要原因;旗叶干黄尖是强光照射、水分缺失或感染病害造成的,除草剂药害、晚霜冻害和土壤熟化程度低造成抽穗困难;死苗与病害、劣质肥害及盲目用药有关;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和病虫害易造成小穗败育;小麦白穗与病虫害及气候条件有关.针对小麦苗黄、旗叶干黄尖、抽穗困难、死苗、小穗败育、白穗等异常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河北省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开春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生长便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是争取多成穗、长大穗、增粒重,搭好丰产苗架,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小麦春季管理,必须结合年前的苗情长相,根据小麦春季生育特点和土壤、气候等条件,做到因苗制宜,分类管理,促进平衡生长,以夺取小麦全面丰收。 1 弱苗管理 要分析弱苗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1 土壤肥力不足形成的弱苗:此类麦苗年前分蘖少,根系不发达,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