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喜玛拉19青稞,原代号800 19—5.是日喀则地区农科所用昆仑1号作母本,藏青336作父本杂交选育成功的.一九八一年选育定型,一九八二年开始进入品系比较、鉴定.一九八三年开始繁殖、试种和全面测定,随之进入西藏青稞区域试验,一九八四年大田生产性示范、种植.该品种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25     
双低油菜新品系325系我所通过杂交育种法育成,母本为湘油11号,父本为湘油10号,1986年杂交,1991年定型,田间区号为91-325.该品系已进行二年品系比较试验,二年湖南省区域试验,并进行了大面积试种示范.1特征特性该品系为甘蓝型油菜半冬性品系,冬前长势强,成熟早.长沙地区9月下旬播种,次年5月5日左右成熟.株高170cm左右,一次有效分校数8~10个,单株有效角果350个左右,每果20~22粒,千粒重4g以上.芥  相似文献   

3.
海花1号系上海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花30"为母本,"99050"(育种中间材料)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花药培养后选育出的一个花培新品系.海丰2006年引进试种,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及大面积的种植,其具有高产稳产、耐肥抗倒、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突出的优质啤酒大麦品系,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宛棉9号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培育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南阳市农业局开始引种宛棉9号(品系名宛2018)示范试种3.3 hm2,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张战 《北方水稻》2002,(2):16-17
盐粳4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1985年以南粳35为母本,丰锦为父本杂交,后代按系谱法多代选择,于1990年F6代稳定的新品系.在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生产上较大面积试种示范中,表现优质、抗病、熟期适中、丰产性好、适应性广.1999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2000年获盘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2000年品种后补助二等.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优272在娄底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优272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印水型不育系中9A与华恢272(210/先恢207)配组育成的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于200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引进该组合进行试种示范,表现出产量高、米质较优、抗逆性较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就该组合在湖南省娄底市的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为该组合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IAN873是四十年代巴西培育的一个抗病品系,六十年代引入马来西亚,七十年代引进我国,1979年引进湛江垦区.1983年化州所和粤西试验站在前哨点和垦区发现该品系抗寒性较强,引起了垦区生产、科研单位的重视.1983年,多数农场均已引到芽条繁殖试种和扩大试验.为了供进一步的研究作参考,现将该品系国内外研究情况和品种特性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啤酒大麦邯87-163是邯郸市农科院系统选育出的大麦新品系。1992年参加黄淮区试,1993年在河南新乡,河北成安、大名、磁县、宁晋等地大面积示范,该品系表现早熟、矮秆、耐肥、抗倒、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是适合春、冬麦区种植的优良品系。1产量表现邯87-163连续4年参加本所的品比试验和黄淮区试.平均亩产410.46kg,比对照品种邯大麦一号增产9.3%,达显著水平,见表。大面积示范结果,1990年临漳县郝王村试种5亩,总产1960kg,平均亩产392kg,比邯大麦一号355Lg增产10.4%,1991年所内示范!2亩,总产4870切,平均亩产405.SLg,比…  相似文献   

9.
T优8086系福建省农业大学作物科学院选育的用不育系80A与明恢86配制而成的三系优质杂交中、晚籼稻新组合。闽侯县2002年开始引进示范试种,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2003年进一步扩大示范试种,示范结果,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性较强、米质优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现将该组合的试验示范情况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两优培九在浙江温州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曙光 《中国稻米》2004,10(4):35-35
浙江省温州市于1999年开始引进试种两优培九,据两年区域试验及大田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米质优的特点。2002年全市推广种植18000hm^2,成为温州市单季晚稻主栽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寒地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松粳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永庆 《中国稻米》2003,9(3):15-15
松粳6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第二水稻研究所以辽粳5号为母本 ,合江2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品系代号松97-98。该品种经黑龙江省大面积试种、示范 ,以其优质、高产、抗病等综合优点 ,成为2000年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各地试种、示范 ,表现高产、稳产性好 ,米质特优等特点 ,受到稻农的广泛欢迎。2002年推广种植面积达8万hm2。现已是黑龙江省南部地区和吉林省部分地区优质精加工米的主要品种。一、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535.5kg/667m2 ,比对照牡丹江19增产12.5% ,14个区试点均增产 ,最高…  相似文献   

12.
闽红82/34系我所1980年从南选×紫光有性杂交后代中育成的红麻新品种。1984—1989年经品系比较和多点试验,平均亩产原麻352.5公斤,比主对照品种青皮3号增产12.98%;比副对照品种722(对比44点次)增产9.66%,均达极显著标准。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的特性。1987—1990年省内外累计示范试种1万多亩。  相似文献   

13.
闽林71—22,是福建热作所用天任31—45作母本、PR107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而培育出来的品系.广西橡胶研究所于1972年通过厦门亚热带经济植物研究所引进,并于1973年参加系比.1979年后进行大田试种四千多株.引种十多年来,在广西经历了多次不同类型的低温鉴定.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我们认为闽林71—22是一个抗寒力较强,生长良好,有中等以上产量的一个有希望的品系.现将该品系引种广西后的表现情况,初步整理报导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赣棉13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种。2002年湖口县武山镇引进该品种原种28公斤,在西桥一组示范试种了4.2公顷。现将该品种在赣北丘陵棉区试种的表现、结果及应采取的栽培措施总结出来,供棉花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邰红忠 《中国棉花》2011,38(6):29-30
 对近几年在南疆示范和试种的棉花品种(品系)共计28份进行了黄萎病抗病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有6个耐病品种(品系),占黄萎病鉴定材料(28份)的21.43%,相对病指为24.5~34.6;22个表现感病,占78.57%,相对病指为37.8~62.8。  相似文献   

16.
京福2优70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京福2A与明恢70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参加省中稻优质组区域试验,2005年入选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并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稻组区试.邵武市种子管理站引进做中稻、烟后稻试种示范.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适应性较广、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7.
谷杆两用稻“201”引种试种初报李惠明(宁德地区农科所)谷秆两用稻“201”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迷育,具有高蛋白稻草和高产稻谷的新品系。1992年宁德所开始引种试种,表现良好,l993年分别进行早稻、连晚及单季中稻扩大试种,推荐参加地区中稻区试。并...  相似文献   

18.
丰两优1号2000-2004年在湖北江汉平原大面积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产量高、米质优.介绍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新香优 80是湖南农业大学育成的三系杂交新组合。宁乡县于 1995年引入 ,经 5年试种、示范和大面积种植 ,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株叶型好、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 ,深受农民喜爱。1 产量表现1995年引入本县夏铎铺镇试种 0 .8hm2 ,平均产量 7.5 3 t/ hm2 ,比对照威优  相似文献   

20.
Ⅱ优15是南平市农科所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1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1年开始在晋江市试种,2002年示范种植40hm^2,2003年示范面积扩大到300hm^2,3a试种表现杂种优势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且稻米具有一种独特的清香气味,深受种植区群众欢迎,是一个有较好推广前景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