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关于浑水管道输水系统临界不淤流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北方渠灌区多以多泥沙河流为水源,管道淤堵问题是影响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而解决浑水管道泥沙淤堵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临界不淤流速的确定。根据我国浑水渠灌区泥沙特点和运行实际,以泥沙运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利用管道输水试验系统,对不同含沙量下的临界不淤流速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得出临界不淤流速经验公式,为浑水渠灌区管道输水系统防淤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渠灌区多以多泥沙河流为水源,管道淤堵问题是影响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而解决浑水管道泥沙淤堵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其临界不淤流速及与之配套的工程技术措施。结合国家“863”研究课题部分成果,根据北方浑水渠灌区特点和运行实际,分析研究了浑水管道淤堵机理,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道防淤堵技术措施,并结合工程进行了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生猪规模化养殖中人工加料劳动强度大,耗费劳动力多,此外还造成6%的饲料洒落浪费。随着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增大,饲料机械化输送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稀饲料管道输送的研究开发可有效利用了农副产品废弃物及食品工业废液,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饲料成本。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率,增大养猪场的经济效率。为解决随着稀饲料浓度增大出现的沉降和阻塞现象,延长管道输送距离,研究了制浆设备中饲料的搅拌混配及打浆,管道输送中的临界流速、摩阻损失以及加气减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黄河下游泥沙观测数据,采用B C科诺罗兹公式、瓦斯普公式、何武全经验公式和张英普经验公式,计算并分析不淤流速。结果表明,管道输水不淤流速的上限为何武全经验公式,下限为B C科诺罗兹公式;工程设计中可采用瓦斯普或张英普经验公式,计算不淤流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引黄灌区浑水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泥沙淤堵问题,合理确定临界不淤流速,用试验沙样和清水配制了6组不同含沙量的浑水水样,在4种规格管径的管道中进行了浑水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试验.分析了浑水含沙量、输水管径、泥沙密度和颗粒粒径对临界不淤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管径和泥沙密度不变时,临界不淤流速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含沙量和泥沙密度不变时,临界不淤流速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泥沙密度和粒径对临界不淤流速影响也很明显,特别是泥沙颗粒的上限粒径(d90或d95),一般最先沉降到管底的是粒径比较大的泥沙颗粒.同时,基于泥沙悬浮效率系数和悬浮泥沙能量耗损的角度,建立了临界不淤流速计算公式;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了泥沙悬浮效率系数计算方法;经试验并比较了临界不淤流速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两者之间的最大误差为2958%.  相似文献   

6.
根据规划建设中水库的模型试验,发现了水库排沙的规律性。同时,通过模型试验中对不同铺沙高程、不同流量时冲沙量的分析,总结出影响冲沙的因素为:水位、流量、淤积高程、开启孔数、泥沙颗粒大小、淤积时间长短。并对水位、流量、淤积高程、开启孔数几个重要因素影响排沙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今后水库排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浑水管道输水沿程阻力系数,以黄河泥沙为沙样,在室内用U-PVC管道进行了110、125mm管径条件下不同含沙量、不同流量的浑水管道阻力实验。结果表明,引黄管道水流属于过度粗糙区,管道输水沿程阻力及沿程阻力系数与管径、流量、含沙量、雷诺数等因素有关。得到的浑水管道输水沿程阻力系数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波涌灌作为一种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其在田间的实施要靠合适的控制方式。根据井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波涌灌实施的原理、控制方式、系统设计方法等,并开发了专用控制器,以利于波涌灌在井灌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水库自动化监测是实现水库管理现化代的重要手段。首先研究了水库自动化检测系统结构,将系统分为采集子系统、传输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三部分。其次研究了数据采集终端设计,实现了基于嵌入式的水文数据采集终端硬件和软件设计,分析了影响数据采集的原因并给出抗干扰措施。然后研究了数据传输系统结构,实现了以无线移动通信作为主信道、有线通信作为备用信道混合组网的传输机制。最后简要介绍了数据管理子系统的功能。通过在山东莱芜市雪野水库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关于浑水管道阻力损失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管道输水试验系统,对浑水管道输水系统水沙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并以实验为基础,运用泥沙运动力学和管道水力学原理,对浑水管道阻力损失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浑水管道阻力损失计算经验公式,为今后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推广应用和有关水力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型自排沉沙池沉沙工况的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小型自排沉沙池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然后以物理模型对小型自排沉沙的水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资料深入分析了小型自排沉沙池内水流的流态特征,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试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小型自排沉沙池沉沙工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引黄灌溉枢纽挟沙水流沿程含沙量变化规律和悬移质泥沙的垂向分布规律,推求首部枢纽有害泥沙悬浮的临界不淤流速,阐明减少有害泥沙引入的措施与方法,以提高输配水利用效率.以山西尊村灌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一级站首部枢纽2019年5—7月取黄河水样及工况、断面流速、水深、水面宽度数据监测,分析了泥沙含量、沉起流速,采用马尔文Mastersizer 3000仪器处理分析了粒径级配,修正了适用于尊村灌区首部枢纽的挟沙力、扬动流速公式.结果表明:干渠黄河水泥沙含量与来水工况呈正相关;尊村灌区所引黄河泥沙粒径以0.006~0.200 mm为主;尊村灌区淤积与黄河口流速及粒径大小密切相关.建议增长泵前黄河口输水距离,流速控制在0.30 m/s左右,同时对引水口清淤;干渠以大于2.06 m/s流速定时冲刷.实际运行中单机组工况应控制在7.50 m3/s左右以减少有害泥沙引入,干渠流速控制在0.42 m/s左右,输配水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力学基本原理,对竖直管进水等径PVC三通管的局部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局部损失系数与入口雷诺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局部损失系数先减小再增大,呈良好的二次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多水门管道灌溉是采用多水口管道替代水沟的一种地表灌溉方式。1993至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多水门管道灌溉和传统水沟灌溉相比,具有节水、节能、改善灌水分布均匀度,提高灌溉质量,缩短灌溉时间和扩大作物种植面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微灌水力设计中,坡地上的田块多是不规则的,因而管道的沿程出流量的分布也是不规则的。过去对于这种类型的管道水力设计方法研究甚少。为便于设计,有必要对其水力参数进行简化计算,寻求一套较系统的等距、非等出流的水力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压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管道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50 kV SF6高压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液压机构分合闸过程中的管道损失和压力波传递效应,建立了管道损失和压力波动分布参数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讨论了液压机构的管道特性及管道结构参数对系统分合闸性能的影响.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Φ16滴灌管在含沙量与系统工作压力下滴头堵塞规律并探究组合滴灌管解决滴头堵塞的方法。【方法】采用试验因素完全组合的方法,分选出粒径小于0.10 mm的泥沙,配制成含沙量为1.00、1.25、1.50 g/L的浑水,分别在0.025 MPa和0.075 MPa压力下,针对Φ16滴灌管,采用周期性间歇灌水试验观测滴头流量,结合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和滴头相对流量分析Φ16滴灌管的堵塞规律。重新铺设Φ16滴灌管,将原滴头堵塞部位及前后各750 mm滴灌管用Φ20滴灌管替换,组成组合滴灌管,在相同含沙量与系统工作压力下探究组合滴灌管的抗堵塞性能。【结果】0.025 MPa压力下,组合滴灌管能使堵塞部位分布更集中,含沙量为1.25 g/L时,组合滴灌管的抗堵塞性能较明显;0.075 MPa,组合滴灌管抗堵塞性能随泥沙浓度增大而更明显。【结论】组合滴灌管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滴头的堵塞规律,同时能改变滴头堵塞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