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欠发达地区农民土地入股的影响因素及推进难点,引导农民带地入股,以确保土地股份化的顺利推进。基于榆次区北田镇139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选取9个指标进行土地入股意愿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成员非农就业比、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认识程度、可模仿对象入股反馈、对存在风险的态度6个因素对农民入股意愿影响显著;家庭年均净收入、农地面积、农地数量3个因素对农民入股意愿影响不显著。农民土地入股意愿既受家庭内部实际情况影响,也受外部其他因素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应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探讨土地入股的推进难点,并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土地入股意愿的相关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户土地依赖性测定模型的构建,利用陕西省多地区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土地依赖性对农地经营权退出或进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依赖性对农户农地经营权的退出意愿产生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的土地依赖性对农户农地经营权进入意愿产生较显著负向影响。在控制变量中,家庭总人口、非生产生活支出、是否得到当地政府、村委会或村小组支持帮助、城镇就业意愿与城镇就业难度是对农户农地经营权的退出意愿影响较显著的因素;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总人口、非生产生活支出与城镇就业难度是对农户农地经营权的进入意愿的影响较显著的因素。因此可优化农户家庭内部要素,构建顺畅外部渠道,以促进农地经营权退出或进入意愿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21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总体上较强烈,影响农户转出农地意愿的显著性因素为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承包土地面积、从众心理、对租金的满意程度;其他因素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著。为了增强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需要增强农户的土地政策意识,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建立农地流转价格指导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依据陕西省白水县农户调查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农业收入比重、家庭土地总面积、劳均耕地面积、农地亩均收益、家庭外出劳动力比重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基础教育与农民技能培训投资,积极扶持乡镇企业,支持种田大户发展农业生产,提供非农就业信息、保障农民务工收益等建议,以促进农户农地的转出,发展农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土地合理有效的可持续流转,稳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大户的土地供给,利用对陕西子长县492名农户进行调查获得的数据,构建农户土地再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模型,分别就农地已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大户两类农户的土地再流转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农地已转入合作社的农户,其土地再流转意愿与农户文化程度和转出农地的租金呈正相关,而与农业收入、农地的转出期限和经营现状以及转出自发性呈负相关;对于农地已转入专业大户的农户,其土地再流转意愿与农户所从事职业的农业属性和土地租金呈正相关,而与农户年龄、家庭实际经营土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人数以及转出农地的经营现状呈负相关。农户是否为村干部、农户家庭总人口、土地转出面积、协议形式、转出形式均对农户的土地再流转意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业科学》2017,(6):69-72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的前提,农地流转的最主要参与者是农民,土地流转能否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本文以吉林省中部地区6个市(县)为研究区域,以340户农户的走访调研为基础,构建logit模型,探究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微观动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户土地流出意愿不强,农地交易费用、农地制度完善程度、外部就业条件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水平等外部因素对农户土地流出意愿影响显著,并根据上述结果对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典型地区的农户进行调研,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农户参与低碳新农村建设意愿的因素主要来自农户自身的内部因素和来自于外部的因素,二者共同决定了农户的参与意愿。农户内部因素方面,家庭经济水平、受教育水平、社会身份、外出工作经历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外部影响因素方面,政府政策扶持、地理位置、宣传力度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普遍较为强烈,影响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承包土地特征等。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17份农地流转实地调研问卷资料为依据,运用描述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农户农地流转现状、农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地承包户户主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耕地利用的细碎化现象较严重,农地的家庭小规模经营模式仍是主流。多数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不了解,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为农户之间的自主流转,通过中介机构或流转市场的几乎没有,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需要加快。很多农户表现出不愿意流转农地的态度,主要原因为农业收入仍是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农户意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租金满意度、当地的第二三产业发展状况、再就业政策等都对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土地流转是提高农村土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现状,并通过对农户的抽样调查对影响农户流转农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转入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影响农户转出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家庭耕地面积、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其他因子对农户转入、转出土地意愿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的7个村庄中已放弃农地经营权的201户样本农户进行结构式访谈,获取农户放弃农地经营权后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关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了解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农户在放弃经营农地后对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并定量分析其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主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特征、收入结构、资产特性等3个方面对放弃农地经营权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研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比例为36%;显著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因素包括家庭特征中的家庭人口数及家庭被抚养人数、农户收入结构中的转移支付、资产特征中的建筑层数、建筑重置成本、城镇住宅持有情况及宅基地重置成本;其中家庭被抚养人口数及城镇住宅持有的影响为正,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为负。因此,提出了引导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相应政策,即建立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出台农村住房建设标准及限制准则、将退出农户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湖北省、安徽省6个村的调研数据,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调研地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从事的非农职业、家庭劳动力的非农收入、现有耕地面积、地理位置等。未来应该从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水平、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推动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和星甸街道11个样本行政村共184位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调查,从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和外部影响因素三方面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知识水平与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加快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宣传农地流转相关政策、健全农地流转市场与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耕地细碎化和撂荒现象是当前农村土地面临的重大难题,贫困山区农地流转不畅及撂荒现象的改善对农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山西省和顺县275 份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个体特征、土地基础条件和家庭生计禀赋对当前农地流转行为、未来流转意愿及农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户生计趋向非农化的现状下,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仅占18.2%,未来愿意参与流转的农户占58.5%,当前有38.9%的农户存在农地撂荒现象。(2)贫困山区农地的当前转出行为和当前转入行为分别受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固定劳动力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外出务工人数、人均健康水平、家庭承包地面积、土地肥沃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与未来流转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3)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和承包地面积的增多是造成贫困山区农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完善贫困山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并加强对村集体的帮扶力度,以期改善农地细碎化及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常熟市、上海市奉贤区和宝应县3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了9个村庄的601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构建了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从家庭属性、资源属性及区域属性3个方面分析了农户土地利用变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及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区域农业鼓励政策对长三角地区农户土地用途改变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农地面积、农地到县城距离及其流转情况则呈显著负向影响;不同影响因素对常熟市、奉贤区和宝应县农户土地用途改变意愿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及影响显著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南疆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年龄、民族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土地规模、借贷风险认知、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度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提出加大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的宣传力度、推进土地规模化种植、实行灵活性借贷、建立长效风险分担机制等建议,以期推动南疆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钟菲  刘秀华  曹蕾  孙芬 《江西农业学报》2012,(8):148-150,158
从农户微观角度着手,选取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为研究区域,通过走访调查基层农户了解研究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与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较明显差异,农地重要性、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农业收入对转出意愿影响较显著;而家庭农业收入、非农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数量对转入意愿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劳力投入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农户的农地劳力投入意愿和行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以及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农地整理效益的持续发展和耕地的可持续性利用至关重要.以农地整理区为例,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在农地整理实施绩效的基础上,对农户的农地劳力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农地劳力投入意愿和决策受到农户的自身特征、家庭结构和资本状况、耕地禀赋、市场状况、农地整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及特征分析——以哈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8):51-54
为了探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户农地流转现状,通过对新疆哈密市4个乡镇10个行政村167个农户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地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对比分析了农户农地流转基本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哈密市农户拥有的户均土地面积较少,土地的细碎化问题较严重,但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依然较强烈,其中75.45%的农户有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特征、土地资源特征及农地流转特征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148-149
基于吉林省通化市10镇20村351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山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文化程度高、男性、政府信任度高、家庭非农收入比重高、有社会保障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高;年龄大、家庭耕地面积多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低;家庭总人口数和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