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81年7月在我校桑园的湖桑199上发现叶片上有褐色病斑,病斑上有白色或黑色点状物(见封3图1)。镜检结果,白色点状物为分生孢子座,凸出于叶表片(正反面都会形成),由菌丝纠结而成,分生孢子梗排列整齐且紧密,呈帚状分枝。黑色点状物是长在分生孢子座上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淡暗色,粘结成黑色的分生孢子团块。分生孢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与鉴定为家畜寄生线虫病防治的工作者提供更多候选菌种。方法:采用玻片法、琼脂块法,观察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形状并测其大小,从而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1个分隔。分生孢子梗无色,直立,不分枝,8~11个分隔,顶端形成烛台状分枝,在短而小的齿梗上产生3~12个分生孢子,稀疏,呈头状排列,厚垣孢子黄色,球形或椭圆形,单生或串生,直径14~22μm,一般在培养20 d后形成。捕食器为粘性网。最终鉴定为弯孢节从孢。  相似文献   

3.
桑椹菌核病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次年3月上中旬温湿度条件适宜时,从越冬菌核上开始长出子囊盘,并产生子囊孢子。此时正值桑树开花期,子囊孢子通过风力传播,侵入桑树雌花花器,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菌丝形成菌核,危害果实——桑椹。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由于无抗性强的品种,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若防治不力,将会对水稻生产有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粮食安全。1.稻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度10-35℃,以25-28℃最  相似文献   

5.
家蚕抵抗白僵菌感染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僵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抗性品种蚕幼虫体表面,自萌发到侵入的全过程都不形成一个明显象附着胞那样的构造;分生孢子萌发后的侵入情况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状态;蚕毛窝间隙、气门是自僵菌易侵入的部位之一.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蚕.对白僵菌的感染性存在差异.家蚕体壁的表面构造,化学性质的防御反应,以及家蚕血液对白僵菌发育、增殖的影响.是造成此差异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湖南省涟源市白马镇枣树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从涟源市白马镇采集枣树病叶10份。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的枣树病叶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特征、rDNA-ITS、EF-1α基因进行菌株鉴定,利用分生孢子悬浮液喷洒法进行致病力测定。从枣树叶斑病中分离得到12株分离物,经过形态学特征、rDNA-ITS、EF-1α序列分析和致病力测定,证实枣树叶斑病的病原菌是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实验验证了涟源市白马镇枣树叶斑病的病原菌是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  相似文献   

7.
杨凯  史娟  袁玉涛  王立婷 《草业学报》2021,30(10):92-104
为了揭示白三叶草和白粉菌互作的细胞学机制,明确白三叶草白粉菌的分类地位,为牧草抗病育种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白粉菌侵入白三叶草叶片感染白粉病的细胞生理特征.通过传统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对白三叶草白粉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采用水琼脂玻片法观察了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白粉菌在白三叶草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交界处直接侵入,菌丝侵入表皮细胞壁与寄主接触部分的胞壁组织被降解且颜色加深,对应的细胞内侧产生大量胞壁沉积物,细胞壁不再完整气孔通道变形,保卫细胞发生质膜分离;进入表皮细胞的吸器被寄主质膜包围形成交界面,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肿胀,由椭圆形变为近球形聚集,淀粉粒由长条形变为椭圆形,嗜锇颗粒增多.接种到叶片的分生孢子4 h萌发长出初生芽管,10 h形成附着胞,12 h附着胞一侧形成侵染钉,48 h次生菌丝形成,96 h时形成大量菌丝并分化出成熟的分生孢子梗,叶片显症;144 h时分生孢子梗分化出2~3个分生孢子,顶端最先成熟,168 h时粉层扩展至叶片的2/3,240 h时达到90%以上,且粉层加厚,叶片卷曲.依据分生孢子的形态,结合ITS序列鉴定,将宁夏地区白三叶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豌豆白粉菌.该菌在25℃、pH为7.0时生长最好,光照条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由真菌类病原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感染桑树根部引起的桑树根腐病是广西蚕区桑园新发现的一种桑树根部病害。调查该病害发生与桑树树龄、桑品种及根部受根结线虫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桑树树龄越大,病害发生越严重;桑树对该病害的抵抗能力在品种间存在差异,桑品种抗青283和强桑1号的抗病能力较强;感染该病的桑树根部都受到根结线虫危害,但部分受根结线虫危害的桑树未见根腐病症状。研究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与分生孢子形成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与黑暗条件下的L.theobromae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无显著差异,但持续光照有利于分生孢子器形成和分生孢子产生。加强田间管理、防治根结线虫及栽培对病害抵抗能力强的桑品种,可以有效减轻这种新的病原菌引发桑根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桑卷叶枯病是桑树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学试验方法观察病原菌桑单胞枝霉菌(Hormodendrummori Yendo)的形态并研究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白色圆形凸状菌落,并能产生大量的暗蓝褐色分生孢子梗和淡灰色分生孢子;菌丝的生长温度为8~40℃,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10~38℃,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55℃,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适合菌丝生长的pH为4.5~11.0,最适pH为6~7;相对湿度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连续光照可促进产孢。以上结果信息可供研究桑卷叶枯病病原菌的危害特点和建立病害的有效防治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白僵菌感染桑天牛幼虫致病过程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与寄主桑天牛(Apriona germari)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白僵菌分生孢子在桑天牛幼虫体表的侵染及穿透过程。结果表明,白僵菌分生孢子接种后8 h就可以附着于桑天牛幼虫体壁,12 h时可见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和附着胞,16 h即可穿透幼虫体壁;桑天牛幼虫体壁不同结构区影响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速度、附着胞形成以及芽管长度,与幼虫体壁的其它结构区相比,在幼虫体表节间膜处的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早,生长更快,并且孢子不会从幼虫体表的气孔侵入;已死亡虫体的表皮、气门均发生畸变。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11):6-9
采用玉米粉琼脂培养法,从高原地区(海拔2 000~3 000 m)土壤分离得到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根据其菌丝形态、分生孢子和捕食器官形态等结构特征,鉴定其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为了进一步了解少孢节丛孢菌形态学特征,对少孢节丛孢菌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该菌有隔膜,主干菌丝上隔的分布较密集,分布距离不等,分生孢子梗不分支。菌环是由瘤状突起延伸形成弧形而形成,多个菌环接连形成菌网,线虫幼虫是被捕食器菌环或菌网捕获致死。  相似文献   

12.
<正>1.黑木耳绿霉病黑木耳绿霉病是一种常见病,初期在培养料、椴木接种孔或子实体上长有白色、纤细的菌丝,几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菌落变为绿色、粉状、无固定形状。发病原因:绿色木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有机物质上和土壤中,空气中也到处漂浮有绿色木霉病菌的分生孢子,袋料栽培黑木耳,各种机会都有可能将孢子带入木屑、麸皮、玉米芯等培养料和生长势弱的子实体上形成菌落,采耳后的耳根很容易受绿霉菌的感染。该  相似文献   

13.
家蚕黑尾病主要是由曲霉菌在蚕尾部寄生引起的一种真菌病 ,从病蚕中分离到病原菌有两种 ,一种孢子表面棘多而长、黄褐色 ,孢子大 ,直径 4~ 6 μm ;一种孢子表面棘短而少、蓝绿色 ,孢子小 ,直径 2~ 3μm。黑尾病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多发 ,多发生于 4龄中期至 5龄中期。黑尾病病原菌侵染寄生家蚕的过程是 :病原菌分生孢子附着在蚕尾部背板与节间的三角形节间膜处 ,分生孢子发芽侵入蚕体产生黑色小病斑 ,随病情加重病斑加大 ,甚至在病斑处出现节间断裂 ,直至形成黑尾症状。使用药剂防治黑尾病以 5 %亚迪蚕保最佳  相似文献   

14.
桑里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每有多发的倾向.5—7月,叶背出现白色粉状病班.它是本病的菌丝和分生孢子,随风飞散,逐渐传染好叶.分生孢子发芽长成菌丝,到再生成分生孢子仅需10—15大.以此速度传染,到九月前后就会漫延全桑园.  相似文献   

15.
砀山酥梨贮藏期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关键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贮藏期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1 1 轮纹病 :病原为梨生囊孢壳菌PhysalosporapiricolaNose真菌。梨果染病初期果面产生水渍状、浅褐色、近圆形的小斑点 ;随着斑点扩大 ,逐渐形成暗黄色的同心轮纹 ;后期病斑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轮纹病以菌丝、分生孢子及子囊壳在梨树病部越冬 ,次年 4— 6月形成分生孢子 ,7— 8月分生孢子大量散发 ,借风雨传播 ,落到果实上 ,从皮孔侵入 ,至成熟期或贮藏期发病。高温多雨年份发病较重。贮藏初期由于窖温偏高 (日均温 1 8℃以上 ) ,带菌果实迅速发病 ,1 0天左右整果全部腐烂。1 2 褐腐病 :病原为果生链核盘…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界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捕食线虫性菌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菌菌丝无色分隔;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分生孢子呈纺锤形,生长期间不产生厚垣孢子;以粘性分枝捕食线虫。根据其形态结构特征,鉴定为捕食线虫性菌物——柱捕单顶孢菌(Monacrosporium cionopagum)。  相似文献   

17.
镰刀菌属为瘤座孢科,丛梗孢目,半知菌类真菌,由于本属真菌的大型分生孢子,多呈镰刀形状而得名.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镰刀菌属是真菌中较大的一个属,普遍存在于土壤及动植物等有机体内,在地理分布上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18.
梨树煤污病主要为害叶片与果实 ,使叶片光合作用下降 ,导致树势衰弱 ,影响花芽的形成与发育质量。果实上煤污病为害产生黑污斑影响果实外观 ,降低果实品质。1 症状 梨树煤污病在叶片与果实表皮上产生菌丝层即黑霉层 ,像一层煤烟附在叶片与果实上面 ,用手抹 ,可以抹去菌丝层。2 病原菌 煤污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错综分枝 ,有许多厚壁的褐色细胞。菌丝几乎全表生 ,形成薄膜 ,上面生有小黑点为分生孢子器。有时菌丝细胞可分裂成厚垣孢子状。分生孢子器半环形 ,直径 70~ 10 0 μm ,高 2 0~ 4 0 μm ,分生孢子圆筒形 ,直或稍弯 ,无…  相似文献   

19.
Bipolaris sorokiniana能浸染草坪禾草叶片形成梭形病斑,并可导致芽腐、苗枯、根腐、茎基腐、鞘腐等症状;病原菌在10~40℃下能够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分生孢子在不同萌发条件中以水平萌发较好;分生孢子萌发需要空气条件,但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20~35℃下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以28℃下萌发最好;八种不同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表明,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效果较好,其抑菌圈直径和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46.2mm和81.3%,其他几种药剂对孢子萌发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草坪草离蠕孢叶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ipolaris sorokiniana能浸染草坪禾草叶片形成梭形病斑,并可导致芽腐、苗枯、根腐、茎基腐、鞘腐等症状;病原菌在10~40℃下能够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分生孢子在不同萌发条件中以水平萌发较好;分生孢子萌发需要空气条件,但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20~35℃下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以28℃下萌发最好;八种不同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表明,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