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计算机遗传学与动物遗传育种(一)计算机遗传学与数量遗传人所共知,数量遗传学及其在动植物育种实践中的应用,使得动植物的育种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培育出许多优质高产的作物、果树、蔬菜和畜禽品种。展望未来,基因工程将使人类进入直接定问改变和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崭新时期,它一旦与农业科学相结合,就可以为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目前人们几乎意想不到的突破。然  相似文献   

2.
遗传毒理学是普通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外来化合物(如抗寄生虫药)与生物机体遗传物质尤其是DNA的相互作用,导致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甚至发生遗传疾病的科学。遗传毒理学将遗传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核酸生化、肿瘤生化、生物物理等一系列基础学科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桑蚕遗传学是研究蚕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是蚕育种学和良种繁育学的理论基础.桑蚕作为遗传研究材料有十分突出的优点.它个体小,占用空间少,饲育容易;在卵、幼虫、茧蛹和蛾期都有许多不同的性状,这些性状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刺激下容易  相似文献   

4.
上期从“正确地估计动物群体的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和“以混合模型方程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的育种值和遗传参数估计方法”两个方面对数量遗传学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根据环境保护部文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指南(2010-2030)》,遗传资源的持续丢失已经成为威胁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三大问题之一,因此遗传多样性监测计划的重要性需要在将来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得到体现。在两条环境保护部标准《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623-2011)》和《生物遗传资源采集技术规范(HJ628-2011)》开始贯彻实施后,遗传资源的鉴别和收集工作成为生物多样性评价项目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综述了细胞学标记技术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品种鉴别研究中的前沿性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DNA标记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工作中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数量遗传学是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适宜的遗传模型分析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理论学科,是遗传学与生物统计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在动物育种改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畜禽进行选种、选配的育种实践中,数量遗传学的原理是在选择时通过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的频率,降低不良基因的频率,从而达到从遗传上改良畜禽经济性状的目的,进而使群体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向着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数量遗传学理论的指导下,家禽的肉、蛋的生产性能均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与动物育种有关的遗传学理论大致经历了孟德尔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分子数量遗传学的发展历程,即四代遗传学。伴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展,猪育种技术的发展也从表型值选择、育种值选择向基因型选择逐步演进和过渡。现代的猪育种已不再是某一单项技术的应用,而是遗传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和育种学家实践经验的一个集合。分子育种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离不开数量遗传学基础,因此形成分子数量遗传学,改变了传统数量遗传学将控制某个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而直接将研究目标指向各个基因座,借助各种遗传标记、通过统计学将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8.
畜禽遗传资源是重要的生物遗传资源,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内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保种理论与方法在猪保种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认为目前猪的保种应当是以群体遗传学为基础的活体保种方法和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辅助保种方法相结合的保种技术体系。分析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地方品种猪的保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以群体遗传学理论为基础的现行地方猪品种的保种方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分析了以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保种法的可行性,说明该方法可以弥补现行地方猪品种保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指出现代地方猪品种的保种方法应该是二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制订家畜品种标准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品种是人们对物种内部划分不同类群的一种分类系统,它是指由人类劳动创造的和保持的一个具有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的家畜类群。品种的血统来源、数量结构和性状的同质性是区别品种与非品种的重要内容。遗传资源(或称种质资源)是指虽然某些群体在数量或结构上达不到"品种"规定的要求,但其表现性状与其他生物群体已有一定差异,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来与其他遗传资源相区分。遗传资源包括了"品种"与"非品种"2个部分,比品种的含义更广泛,甚至超出了家畜的范畴。一些刚开始驯化或未经驯化的动物均可称为"遗传资源"。在人类交往贸易中就往往会发生"品种"与"非品种"及"品种好坏"等法律问题和价格问题。因此,每一个家畜品种应制订一个本品种的"品种标准",并在品种内部划分不同的"等级标准",按质论价。这是制订"品种标准化"的目的。品种是一个群体。群体数量遗传学已证明,生物的数量性状一般呈正态分布曲线,利用正态分布曲线的特性来划分群体的等级是最好的办法。作为一个家畜品种,它的稳定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它会随着人们对它的选育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试论地方猪品种的现代保种方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徐宁迎  周仲儿 《家畜生态》2001,22(4):53-55,59
本文讨论了以群体遗传学理论为基础的现行地方猪品种的保种方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分析了以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保种法的可行性,说明该方法可以弥补现行地方猪品种保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指出现代地方猪品种的保种方法应该是二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狄高肉用鸡种,是由狄高有限公司育成。该公司是澳大利亚茵亨姆(Ingham)企业有限公司中的一家专门从事遗传学及其应用等方面科研和经营的集团性企业.茵亨姆企业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家禽繁育机构,其产量占全澳大利亚家禽业的50%以上.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狄高公司,长期以来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使其新品种性能持续提高.该公司还专设了“狄高援助计划”,籍此为客户提供多方面协助和指导.狄高肉用鸡种特点是,母系的羽型为隐性纯合体.用狄高 TM70白羽公鸡与之杂交可生产出白羽  相似文献   

13.
与动物育种有关的遗传学理论大致经历了孟德尔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分子数量遗传学的发展历程,即四代遗传学。伴随着遗传学理论曹发展,猪育种技术的发展也从表型值选择、育种值选择向基因型选择逐步演进和过渡现代的猪育种已不再是某一单项技术的应用,而是遗传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和育种学家实践经验的一个集合分子育种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离不开数量遗传学基础,因此形成分子数量遗传学,改变了传统数量遗传学将控制某个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而直接将研究目标指向各个基因座,借助各种遗传标记、通过统计学将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4.
染色体(chromosome)是真核生物的重要细胞器,它作为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在遗传上是很稳定的,在进化上是保守的。每一个物种的染色体都有特定的数目和形态,用特定的细胞学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1〕。因此,从细胞遗传学角度分析禽类染色体结构成为种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DNA遗传标记 ,DNA序列分析及转基因技术等分子遗传学技术在蜜蜂遗传育种学上的原理和应用的简要介绍 ,分析了近几年来蜜蜂分子遗传学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动物遗传学》课程是动物科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动物遗传实验是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遗传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主要途径。在分析该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新的实验内容及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农业院校《动物遗传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三、家禽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择是育种的中心问题.随着现代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和育种工作不断取得巨大的成就,在生物育种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选择经验和总结出有效的选择理论,它们对于家禽育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家禽育种者应当熟悉家禽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属动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对兽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及畜牧业繁育良种的应用都是很重要的。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从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以及染色体和其它细胞器的关系来研究遗传规律,阐明发育、遗传、变异及进化等原理,这对畜牧兽医的发展将是有深远意义的。现将我们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宽维 《中国家禽》2004,26(9):47-52
家禽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多样化的地理、生态、气候条件,众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加之长期以来经过广大劳动者的驯养和精心选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种质特性各具特色的家禽品种资源。这些地方品种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遗传素材,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发展,对禽肉、禽蛋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养禽业持续发展需要资源来提高产品质量和花式品种,保护家禽资源就是保护未来的家禽生产。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我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的详细资料。以期禽业工作者对此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过去几十年里,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及孟德尔确立的遗传学说为家禽选育及品种的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显著改善了禽肉品质,提高了家禽生产力。尽管遗传选择能够主导亲代基因传递给后代,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营养等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具有重要的修饰作用。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在核苷酸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本文主要讨论了家禽营养对DNA甲基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通过生殖细胞的表观遗传重塑可以成功地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