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试验对猪生物发酵床保育期垫料样品中效应细菌的组成和作用进行了研究,共获得了6株效应细菌;经纯培养后观察其个体与群体形态,并进行生化特征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6株效应细菌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有4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有1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有1株,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相似文献   

2.
笔者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微生物防腐剂乳链球菌素、溶菌酶及那他霉素的抗菌机理、抗菌谱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微生物防腐和保鲜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肠道细菌在蜱的生理学和传播病原上的作用,本研究进行了长角血蜱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按照细菌传统分离方法并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获得7个分离株,这些菌株分别属于显核菌属(Caryophanon sp.)、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5个菌属。  相似文献   

4.
对牵牛花花蜜中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共获得29株细菌菌株,以传统方法通过形态学、培养性状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9株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泛生菌属(Pantoea sp.)、柠檬酸细菌属(Citrobacter sp.)、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芽孢杆菌分离获得的几率最高。对牵牛花花蜜中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可为花蜜中细菌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蜜源植物花蜜中细菌对蜜蜂体内细菌结构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江西饲料》2014,(1):46-46
正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喻子牛等在华南沿海发现了巨砺属(Crassostrea)两个牡蛎未定种,通过与近缘属种的形态学比较,结合线粒体16S和cox1基因序列及其基因组分析,确定是新发现种,分别命名为湛江牡蛎(Crassostrea zhanjiangensis sp.nov.)和电白牡蛎(C.dianbaiensis sp.nov.)。湛江牡蛎被渔民称为"猫耳蚝",其体形较  相似文献   

6.
浅述可用于食品防腐剂的微生物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抗菌物质,是安全的,天然的食品防腐剂,细菌菌素类,放线菌素,酵母和丝状真菌中的嗜杀毒素,霉菌生产的抑菌物质,食用菌的力物质等,根据较多文献综述了这些用于防腐剂的多种微生物物质,抑菌机理及来源于微生物的食品防腐剂行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了解圈养林麝仔麝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仔麝肠道寄生虫病防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2014年7―11月,逐月采集四川某林麝养殖场71只1~5月龄的仔麝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麦氏虫卵计数量法和贝尔曼氏法进行检测,观察仔麝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动态。结果表明:1~5月龄仔麝肠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球虫(Eimeria sp.)32.67%、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p.)24.79%、肺线虫(网尾属Dictyocaulus sp.)25.92%、莫尼茨绦虫(Moniezia sp.)2.54%、鞭虫(毛首属Trichuris sp.)0.56%。说明危害1~5月龄仔麝的主要寄生虫是球虫、类圆线虫和肺线虫。  相似文献   

8.
如何保存好湿润的谷物,现已成为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通常,由于烘干设备缺乏良好的通风性能而致使湿润的谷物难以得到及时的烘干.为了保持某种饲料的营养价值,可用一些化学制剂进行防腐.这些防腐剂具有杀菌能力,可以杀死微生物,消除引起粮堆发热、发霉、发芽的主要因素.化学防腐剂其实质就是利用焦亚硫酸盐钠和一些有机酸,如:丙酸、甲酸、醋酸和低分子酸类的混合物(KHMK).但这些防腐剂的产量还很低.  相似文献   

9.
正生鲜牛乳属高危险性食品原料,乳中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会使牛乳变味,还可能造成巴氏灭菌失败,导致成品如中细菌超标,保质期缩短,危害人体健康。一些企业或个人往往在牛乳中添加防腐剂或非法防腐添加物。有些防腐添加物是合法的添加剂,而有些则是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是国家法规严格禁止添加的(如甲醛、过氧化氢)。本文介绍在牛乳中掺的常见防腐剂(苯甲酸或苯甲酸钠、水杨酸或水杨酸钠、甲醛和过氧化氢等)的检测方法和评判标  相似文献   

10.
(一)贮藏前的初步处理 1.清理:去除皮上的残肉、粪便、泥土、脂肪等无用部分. 2.防腐:基本原理是去水、低温和利用防腐剂抑制微生物和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贮藏前的初步处理 1.清理:去除皮上的残肉、粪便、泥土、脂肪等无用部分. 2.防腐:基本原理是去水、低温和利用防腐剂抑制微生物和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天然食品防腐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防腐一直是食品和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难题 ,在化学防腐剂和传统的物理除菌方法受到种种限制的同时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领域 ,也逐渐显示其优势。本文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模式及其微生物对这些防腐剂的抗性机制出发 ,讨论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有效防腐的新的食品保护剂领域的趋向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酵母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极高的生物学功能及营养价值,已成为公认的天然、安全的绿色生物饲料,在饲料生产、动物养殖等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酵母及其对反刍动物作用的生物学机理及酵母菌与瘤胃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模式等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其更好地应用于畜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柞蚕害虫黑广肩步甲(Calosoma maximociczi Morawitz)的成虫为材料,分离其肠道细菌并从中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了解害虫肠道细菌菌群结构,寻找具有应用价值的高产脂肪酶的微生物资源。从黑广肩步甲成虫的肠道中共分离出21个好氧细菌分离株,进一步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并检测酶活力,获得4株产脂肪酶的优势菌株。经过生理生化特性测试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4株产脂肪酶的菌株分别属于变形杆菌属(Proteus sp.)、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研究结果表明,黑广肩步甲成虫肠道内的细菌种类丰富,分离的4株产脂肪酶菌株的产酶活力较高,可进一步研究评价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酵母细胞壁具有吸附病原微生物、调整有益菌落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其作为酵母类生物饲料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的各个环节。本文就酵母细胞壁来源、组成、作用机理及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酵母细胞壁在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微生物资源。为了从药用植物猫爪草中分离有生物活性的内生真菌,试验采用常规组织块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结合进行菌株分类,圆纸片法和对峙培养法检测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栽培猫爪草的根、茎、叶中分离纯化获得23株内生真菌,形态学初步鉴定为7个属;检测到有8株内生真菌对病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病原真菌核盘菌、灰葡萄孢菌都有抑制作用。同属镰刀菌(Fusarium sp.)的菌株R1、L6、L11,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P2及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L2菌株具有开发生物防治药物的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多元益菌素的营养价值 A.多元益菌素的成分(每千克) 枯草杆菌1.0×109CFU以上 活性酵母菌;适量 蛋氨酸:8.6克 B.多元益菌素的特性 1.多元益菌素是一种极好的动物营养和抗菌物质的来源,是超级生物产品,它包含从酵母菌培养基获得的各种酶,以及从枯草杆菌获得的淀粉酶和蛋白酶。  相似文献   

18.
张振粉  师尚礼 《草业学报》2018,27(1):152-160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表面消毒的甘农三号紫花苜蓿种子中分离、纯化出8株细菌(ZSR9~16),测定其产IAA、固氮、溶磷和分解纤维素生物学功能,明确6株菌(ZSR9~12和ZSR14~15),它们具有功能多样性,均能产IAA、溶磷、固氮和分解纤维素,菌株ZSR9在它们中的所有生物功能最强;菌株ZSR13具有较弱的产IAA的能力;菌株ZSR16具有较强的产IAA、溶磷、固氮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通过对这8株菌的菌体形态描述、表型和16S rDNA鉴定,它们分别属于3个属的8种菌。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有6株: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 ZSR9、沙福芽孢杆菌(B. safensis) ZSR10、莫海威芽孢杆菌(B. mojavensis) ZSR11、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 ZSR12、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 ZSR14和深褐芽孢杆菌(B. atrophaeus) ZSR15;ZSR13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和ZSR16为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 sp.)。这些菌种的得到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菌种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西藏藏沙蒿内生真菌种类与种群分布情况,对采集自西藏曲水的藏沙蒿样品表面消毒后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并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通过MEGA7.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藏沙蒿内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从其根、茎、叶和花组织中共分离到48株真菌,总相对分离频率为85.42%。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 sp.)在上述组织内均存在,分布最为广泛,而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在藏沙蒿植株内分离频率最高,是藏沙蒿内生真菌的优势菌属。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丰富蒿属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也为藏沙蒿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5,(7):1099-1102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镰形扇头蜱雌成蜱中肠内容物、唾液腺、虫卵的菌群结构。无菌条件下采集镰形扇头蜱雌成蜱中肠内容物、唾液腺、虫卵,提取细菌总DNA;以通用引物扩增细菌16SrDNA V3区;DGGE电泳,回收、克隆、测定DGGE优势条带。结果表明,饱血和半饱血雌蜱中肠菌群结构相同,中肠内容物、唾液腺和虫卵部分细菌相同;9条明显条带的序列分别与柯克斯体属(Coxiella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涅斯捷连科菌属(Nesterenkonia)、共生菌(Symbiotic bacteria)和未培养土壤细菌的16SrDNA V3区序列高度相似。分离到2株细菌,为模仿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