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6):36-40
在对15种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参考株鉴定获得15种不同ERIC-PCR指纹的基础上,对2012~2014年分离自江西地区41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指纹鉴定。结果表明,41株副猪嗜血杆菌产生20种不同的指纹图谱,相同血清型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指纹图谱,无法进行血清分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应用该方法可得到充分区分。该方法证实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指纹图谱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适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血清型及基因型具有复杂多样性。本研究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某一猪场分离的Hps进行血清分型鉴定,并对部分菌株的外膜蛋白P5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进化发育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在21头病死猪不同部位共分离了42株Hps,其中 Hps血清5型17株(40.7%)、血清14型12株(28.5%)、血清4型1株(2.3%)和未定型12株(28.5%)。本试验中有5头猪同时感染2种不同血清型的Hps。21株Hps临床分离株分属5个不同基因序列型(STA~STE),其中STA有12株(12/21)为优势基因型;相同血清型的Hps分离株具有不同的STs型,来自同一头猪的Hps血清型和STs型也不相同。以上结果表明,同一猪群感染的Hps血清型和基因型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同一头猪感染Hps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也存在多样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猪群感染Hps的复杂性,研究该病的感染与流行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福厚  黄冬青  葛生虎 《养猪》2022,(5):126-128
为调查河北省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Hps)流行情况,研究于2020—2021年从河北邢台及周边地区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组织样品共2 844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样品Hps感染率;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平板划线法,其后对分离菌株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887份样品检测为Hps核酸阳性,平均阳性率为31.19%(887/2 844);共分离获得34株Hp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头孢曲松、氟苯尼考、米诺沙星和头孢噻肟等抗菌药敏感,但对卡那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存在较高的耐药性。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当前河北省猪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情况较为严重,且血清型复杂,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病(Haemophilus Parasuis Hp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所以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还称之为革拉泽氏病。现已知副猪嗜血杆菌有15种血清型。其中血清型1、5、10、12、13、14毒力最强,猪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血清型2、4、8、15为中等毒力,患猪死亡率低,但常出现败血症状,生长迟滞;血清型3、6、7、9、  相似文献   

5.
根据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P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FJ685754.1)设计引物,对2015~2016年在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225份病料进行PCR扩增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发现2015年和2016年Hps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63%、7.48%,细菌分离确定225份样品中17份为阳性;Hps菌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6.7%~99.7%,同源性较高的蛋白具有交叉反应性。构建Hps omp P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确定OmpP2蛋白的最佳诱导温度,通过亲和层析Ni-IDA树脂纯化,获得高纯度的OmpP2蛋白,Western blot确定纯化的OmpP2蛋白与不同血清型的Hps阳性血清均存在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Hps OmpP2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血清学诊断、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种副猪嗜血杆菌新型分型方法——多基因位点序列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为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是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主要致病菌.应用多基因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分型,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强、分辨率较高、所得数据标准等优点.并且还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实验室间数据共享及比较.通过试验对多基因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结果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Haenophilus parasuis,Hps)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地方分离株基因背景研究国内报道不多,试验针对临床分离的2株Hps进行16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比较,以期在分子水平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1材料与方法1.1菌种和质粒副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指纹图谱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分型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分离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结果表明,47株副猪嗜血杆菌产生28种不同的指纹图谱,分离自同一猪场和相同血清型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指纹图谱,不能进行血清分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应用该方法可得到充分区分,证实副猪嗜血杆菌ERIC指纹图谱存在丰富的多样性,ERIC-PCR方法是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规律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从2013年北京地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到19株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对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荚膜染色、生化特性、血清型分型及PCR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19株细菌均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分别属于血清4、5、7、12及13型。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均有多重耐药性,且各分离株除GS-3外均有较强毒力。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新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不同血清型Hps的16S rRNA序列,找出高度保守区域,再针对该区域设计了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Hps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试验结果表明,LAMP方法在恒温(63℃)条件下特异性强,比PCR方法敏感100倍,鉴于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复杂性,LAMP操作简单、成本低,整个扩增反应在1 h内即可完成,为检测Hps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革拉斯氏病(Glasser's Disease),被证实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所引起。副猪嗜血杆菌影响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猪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方法,给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防制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对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诊断。结果表明:病猪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多发性浆膜炎病理变化,并分离到3株副猪嗜血杆菌,分别命名为Hps1、Hps2、Hps3;心脏、肺脏和脾脏等脏器含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发生化脓性纤维蛋白性浆膜炎,根据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结果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1910年,Glasser首先描述了以纤维蛋白性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猪病,即猪Glasser’s病(Glasser’s disease)。Scherm-er和Ehrlich于1922年首先分离到Glasser’s病病原体——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故Glasser’s病也称副猪嗜血杆菌病[1]。近年来,我国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特别是在集约化猪场中,当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发生后,副猪嗜血杆菌病伺机爆发,造成严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能够引起猪的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临床症状。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无鞭毛、不运动、无芽孢、多形态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通常具有荚膜。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副猪嗜血杆菌病已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威胁。抗生素对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该病难以控制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副猪嗜血杆菌严重耐药造成的。Hps的耐药性严重影响了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同时对开发新型抗生素也提出了挑战。通过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机制可以为Hps的耐药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希  马超锋 《猪业科学》2015,(8):100-102
副猪嗜血杆菌病对猪群危害较大,文内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入手,就该病的流行病学、血清型分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展开论述,最后,提出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由副猪嗜血杆菌所致,其危害日渐严重[1]。该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预防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接种疫苗[2]。本试验以齐齐哈尔地区分离鉴定的副猪嗜血杆菌作为制苗菌株,研制成副猪嗜血杆菌病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经田间试验初步应用取得满意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1.1菌种由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检验室分离鉴定和选育的毒力强、抗原性好、不同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  相似文献   

17.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引起的猪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报道,并且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猪病[1]。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该病发作呈加速流行趋势并成为多病原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中的重要一员,危害日渐严重,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快速、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在广东省的流行情况,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对广东省79家规模化猪场的227头疑似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的发病猪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率达22.74%。对猪场全年发病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1~3月Hps阳性率最高。使用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对55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5型(23.68%)最为流行,其次是12型(13.16%)和4型(10.53%)。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辽宁地区副猪嗜血杆菌菌株的血清型,先后从辽宁省的锦州、营口、沈阳、丹东、铁岭、阜新、抚顺、朝阳、葫芦岛等市县采集以多发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以及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病猪的病料样本236份,从被检的236份病料中分离到86株副猪嗜血杆菌菌株,最终有51株鉴定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分别为:血清1型2株;血清4型5株;血清5型21株;血清12型3株;血清13型20株。通过本研究初步确定了辽宁省副猪嗜血杆菌主要优势血清型,为辽宁省规模化猪场制定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镇江地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流行情况与耐药性情况,本试验采集患病仔猪的肺脏、肝脏、关节渗出液等病料组织85份,采用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鉴定、PCR鉴定等方法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采用PCR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及耐药性。结果显示,从85份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48株副猪嗜血杆菌;48株副猪嗜血杆菌具有7种血清型,其中,血清5型和12型为流行的主要优势血清型,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5.0%和31.3%; 48株副猪嗜血杆菌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率在50.0%~100.0%之间,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2.5%~25.0%之间。说明该地区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流行情况复杂,且耐药性严重。本试验为该地区的副猪嗜血杆菌防控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