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CI-310)对东兴市江平镇巫头岛的滨海原生植物群落的优势树种红鳞蒲桃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s)、叶绿素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揭示红鳞蒲桃对滨海特殊生境的适应机理。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的光补偿点为143μmol/(m2.s),光饱和点为600μmol/(m2.s)。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Pn、Tr、Cs也增大,当PAR达到800μmol/(m2.s)后,气孔导度减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其Fv/Fm值为0.432,小于多数植物正常值0.8,说明红鳞蒲桃已受到一定程度的胁迫影响。叶绿素含量也较低,与其净光合速率较低相一致。电解质渗透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红鳞蒲桃抗高温能力相对较差。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过大造成红鳞蒲桃生理衰退,自然更新困难,种群已处于老化阶段。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以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占优势的海岸带地带性植物群落进行了样方调查和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该群落为典型的海岸带次生林群落,群落外貌四季常绿,林冠起伏明显而连续,乔木层优势种为红鳞蒲桃、山蒲桃Syzygium levinei和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2)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36科59属67种,种类组成以典型南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3)年龄结构分析显示红鳞蒲桃和山蒲桃种群更新困难,而山油柑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种群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表明群落虽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但随着群落的发展,乔木层红鳞蒲桃和山蒲桃将被山油柑和榕树替代;(4)种群频度分析结果与Raunkiaer频度定律相一致;(5)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Simpson多样性指数SP=0.8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W=3.12,Pielou均匀度指数P=0.74,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邻近地区类似植物群落。研究显示淇澳岛红鳞蒲桃群落虽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但建群种更新乏力,人类活动对群落造成持续的干扰,导致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低。建议加强淇澳岛海岸带植被群落的保护工作,措施包括加强监测,人工干预促进群落建群种更新,从而促使群落生物多样性恢复。  相似文献   

3.
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是滨海生态过渡带天然植被的重要组成树种,在滨海生态环境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优良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文章介绍了红鳞蒲桃种子采收、芽苗培育和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园林树种红鳞蒲桃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鳞蒲桃又名小花蒲桃(Syzygium hancei Merr.et perry),为桃金娘科蒲桃属。主产于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常见于低海拔疏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该树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m,树形雅致,枝密叶茂,叶厚光亮,终年翠绿。其嫩枝嫩叶鲜红色,艳丽可爱,且病虫害少,是绿篱、球冠类型灌木的佳材,亦是优良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不同地理,不同寄主,及其他环境因素影响下昆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并讨论了现在昆虫遗传分化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境内设5个油茶传粉昆虫观察标准地,在油茶开花期,定期对油茶传粉昆虫观察,采集与鉴定。共采集到有传粉作用的昆虫54种,主要为蜜蜂科、胡蜂科和食蚜蝇科的昆虫。经多样性分析发现,桂林油茶传粉昆虫群落与其它地区相似度低,桂林地区油茶传粉昆虫群落多样性较低,桂中南较高。通过观察发现,墨胸胡蜂、油茶地蜂和羽芒宽盾食蚜蝇是较好的油茶传粉昆虫,建议适量保留油茶林下开花植物和保护林区胡蜂,从而增加油茶传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油茶花期的授粉率,为油茶增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山西省几种生境访显花昆虫多样性进行分析,其昆虫丰富度、目丰富度、属丰富度值分别为23、4、20.访显花昆虫多度值是856,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脉翅目多度值分别是749、20、80、7.在各目昆虫中,只有膜翅目昆虫访苹果花,访苹果花的膜翅目多度值在生态园和东山分别为63和54.森林公园桃花上的访显花昆虫与汾河公...  相似文献   

8.
2014年、2015年,选取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等4种植被类型生境,对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研究。共捕获蝶类832头,隶属于6科45种,其中蛱蝶科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在4种生境中,阔叶林中的蝶类种类及数量最多,蛱蝶科为优势科;草地中的种类及数量最少,弄蝶科占优势地位;灌丛和针叶林居中,前者粉蝶科占优势地位,后者优势种群不明显。对4种植被类型中蝶类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等指数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阔叶林生境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最高,优势度最低;草地生境相反;灌丛林与针叶林居中。除草地之外,阔叶林、针叶林、灌丛等3种生境蝶类种-多度曲线趋于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羊台山的红鳞蒲桃群落种内竞争强度和种间竞争强度,使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的竞争强度呈现双峰特征: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植株径级的增大而呈减小趋势,种内竞争显著大于种间竞争;在35~40 cm径级竞争指数再次出现一个峰值。目标树种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红鳞蒲桃>九节>鸭脚木>豺皮樟>银柴>山乌桕>山苍子>黑柃。竞争木对目标树种的竞争强度与目标树种的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竞争强度和目标树种个体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当红鳞蒲桃胸径达到25 cm后,竞争强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择代表性样地,对广西高峰林场某分场部分用材林和经济林进行了昆虫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纯林调查得到的昆虫种类有13种,昆虫多样性指数为2.114 96,处于亚稳定状态;2.马尾松纯林共调查得到的物种有19种,昆虫多样性指数为2.112 21,处于亚稳定状态;3.八角纯林共调查得到的物种有69种,昆虫多样性指数最大为3.258 12,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地法和局部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昆虫进行采集,并进行分类鉴定,共得到昆虫406种,隶属于16目125科,其中以鳞翅目、鞘翅目为主,共占44.33%;从种的数量等级占总科数的比重来看,85.6%的科仅含有1个种或少数几个种(2~5种),说明该地区绝大多数的昆虫类群是小科寡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ISSR标记方法,对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 10个自然种群和1个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用10个引物从广西火桐总DNA中共扩增出6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1条。自然种群中以维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而三叠岭瀑布种群最低。自然种群的总遗传变异Ht为0.281 5,种群内遗传变异HS为0.076 4,种群间遗传变异为0.205 1,基因流为0.183 2。迁地保护种群的HEt和HES均为0.118 8。自然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Gst=0.731 9),种群间变异占主导地位。合并后的自然种群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RPPB)、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高于迁地保护种群,分别为85.00%和31.67%、0.284 1和0.118 8、0.428 5和0.175 7。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火桐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未能涵盖整个种群。建议从多个自然种群中收集种子,尽可能多的采集样本,分区育苗种植,以增加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果蒲桃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成熟形态、含水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不同温度和内含物质含量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趋势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其种子最佳成熟形态和最适萌发条件,提高种苗的保育质量和数量。结果表明,在28℃下,成熟形态为绿皮和白皮,含水量分别为34.78%和42.22%的种子发芽率较高,分别为87.23%和85.71%,是处于最适宜萌发状态的成熟度和温度。不同成熟形态的种子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物质含量及组分分布,均有显著差异,导致其在发芽势和发芽速率上存在明显变化。各数据指标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实际生产中可依据相关指标的估测,进行种苗保育试验,以期为种质资源的野外回归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谷城县天然红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红椿种群的分布格局,通过野外调查,采用样方法,运用7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两个样地的乔灌草多样性,并对各多样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运用7种不同分布格局指数,对不同红椿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灌木和乔木层香农指数差异显著;乔灌草层各样性指数间相关性较高;不同样地种群分别为集群分布和泊松分布。人为干扰造成群落不同样地草灌乔多样性下降,种群分布格局变化;天然红椿种群呈泊松分布,人为干扰下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广西涠洲岛和斜阳岛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2023年在涠洲岛和斜阳岛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与2008年调查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涠洲岛和斜阳岛维管植物由84科239属314种(含变种、亚种、栽培变种和变型)增至126科427属608种。野生植物由240种增至393种;栽培植物由57种增至197种;入侵植物由17种增至73种。以草本植物及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明显。涠洲岛和斜阳岛植物种类变化的原因为更深入的调查和新技术的应用、无意识引入及人为有意识引入,其中更深入的调查和新技术的应用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加强入侵植物治理和监测,严格开展检疫工作,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16.
干旱、半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1%(Reynolds et al.,2007),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干旱荒漠地区土壤水分含量低,而且降水稀少,因此不能支撑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植被(Schulze et al.,2005),植物群落通常较为单一,不同类型灌木的斑块状分布格局是荒漠区植被的显著特征(Whitford,2002)。昆虫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Lewinsohn et al.,2008),而其中的荒漠昆虫是随着荒漠的出现,适应环境改变演化而来的一支特殊旱生昆虫类群(黄人鑫等,2005),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18.
昆虫种群抽样技术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占山 《林业科学》1990,26(3):254-261
本文对昆虫种群抽样技术的研究内容、抽样理论作了概述。关于种群的估值抽样技术分别就其抽取方法与数据统计分析、样本单元的选择、理论抽样数的确定、以及种群密度的简易估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关于种群序贯抽样以及利用序贯抽样方法估计种群密度等问题也进行了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昆虫多样性对不同林型的生态响应,为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森林经营、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9月,每15天1次,采用扫网法并结合震落法和观察法对云杉人工林(YR)、白桦天然次生林(B)、红松人工林(HR)、椴树红松林(DY)、云杉红松林(YY)和枫桦红松林(FY)6种不同林型的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昆虫群落结构分析、多样性特征指数及时间动态分析、稳定性分析、主分量分析、群落相似性分析等系统研究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动态。【结果】共采集昆虫标本4 599号,隶属9目67科188种;各林型昆虫群落均以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优势类群;各林型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其中云杉原始林和云杉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相对较高,优势度均相对较低。各林型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显著一致性(0.708~0.955,P0.05),与优势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0.863~-0.983,P0.001),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除YR外,均表现为较大的正相关,多样性指数与群落个体数量时间变化趋势仅在YY、DY和B林型中表现出较大的正相关。各林型昆虫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S_t/S_i的比值序列为YYYRBFYDYHR,S_n/S_p的比值序列为YR=HRFYBYYDY,YY、YR的稳定性相对较好,森林环境质量相对较高,而DY、HR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森林环境质量相对较低。全年各林型昆虫群落中不同营养类群物种数均表现为植食性类群最多,个体数量表现为YR中性昆虫类群最多,YY中植食性类群最多,其他林型均以捕食性类群最多。昆虫群落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YY和YR昆虫群落中中性昆虫物种数是主导昆虫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在DY和HR昆虫群落中转变为植食性昆虫个体数和物种数。在稳定性居中的B和FY中,主导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由中性昆虫个体数转变为植食性昆虫个体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度量值为10时,可将6种林型的昆虫群落分为2类:B、YY和YR聚为一类,HR、DY和FY聚为一类。【结论】虽然各林型昆虫多样性均较为丰富,且昆虫群落均较为稳定,反映出较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但是HR和DY稳定性相对较低,建议增加植物多样性以提升第一营养层昆虫个体数量;DY植食性昆虫比例较大,建议采取一定措施增加天敌昆虫丰富度,以提升昆虫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川西高原的昆虫病原真菌种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为昆虫病原真菌的开发利用及川西高原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川西高原13个不同海拔区域土壤总DNA为研究材料,通过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测序得到有效数据,分析土壤样品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及其与海拔梯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在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在每个海拔样品中的共同占比超过69%,占绝对优势;从属水平分布来看,各样品间的差异显著,最优势属均有不同。2)在13个土壤样品中检测到的昆虫病原真菌分属于肉座菌目3个科的18个属,其中麦角菌科的优势属为绿僵菌属,虫草科的优势属为棒束孢属与虫草属,线虫草科的优势属在不同的样品中存在差异。3)虫草科的虫草属与棒束孢属的种类丰度在肉座菌目中的占比分别在4 300与3 700 m时达到2个顶峰。【结论】川西高原病原真菌种类丰富,在不同海拔其丰度存在差异。昆虫病原真菌主要集中于子囊菌门肉座菌目的 3个科,其中虫草科的变化差异最为明显:虫草属集中在海拔3 400~4 300 m,而棒束孢集中在海拔3 400~3 700 m。说明在海拔3 400~4 300 m的范围内虫草菌科真菌相对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