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对驴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寻求驴卵母细胞冷冻的最佳条件。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驴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冷冻复苏后分别进行成熟培养和孤雌激活,并对GV期未冷冻组(对照组)、GV期冷冻组、IVM-M Ⅱ冷冻组卵母细胞微丝和线粒体超微结构进行免疫荧光标记,统计冷冻复苏后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成熟率、孤雌激活卵裂率、超微结构正常率。结果表明,GV期冷冻组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与GV期未冷冻组(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率和卵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VM-M Ⅱ冷冻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卵裂后细胞发育受到阻滞。冷冻组微丝在皮质区分布明显减少的卵母细胞数目增多,冷冻组卵母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冷冻对卵母细胞超微结构有损伤,从而导致复苏后成熟率下降,影响卵母细胞的受精和体外发育,且GV期冷冻组较IVM-M Ⅱ冷冻组在微丝与线粒体结构上有较小损伤,发育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屠宰场云岭黑山羊卵巢卵母细胞为材料,研究其玻璃化冷冻的效果。试验中选用20% EG+20% DMSO为冷冻液、冷冻环为载体,以20 s、40 s玻璃化时间冷冻GV和MⅡ期的卵母细胞。结果表明,GV期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成熟率和卵裂率都很低,且解冻成熟培养后冷冻组的成熟率和卵裂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效果较好,毒性试验组和冷冻组形态正常率分别为91.1%和83.3%,明显高于GV期;孤雌激活后毒性组卵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冷冻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20 s、40 s玻璃化时间冷冻的卵母细胞解冻后GV和MⅡ期各组均无显著差异。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在冷冻保存中最好冷冻MⅡ期的卵母细胞,以便提高后期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卵母细胞玻璃化时间在40 s内均不影响卵母细胞的活力和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3.
GMP玻璃化冷冻水牛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璃微细管法(Glass micropipette vitrification,GMP)冷冻了水牛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结果显示,GV期冻后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孤雌激活后的发育潜力均明显低于未冷冻组(P<0.05)。在进一步探讨不同发育阶段的水牛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效果中发现,GV期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体外成熟后的孤雌激活分裂率和8-细胞率显著低于MⅡ期(P<0.05)。结果表明,水牛GV期卵母细胞冷冻的效果比MⅡ期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羟基磷灰石(HA)纳米颗粒对牛GV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试验以牛卵巢中GV期卵母细胞作为试验材料,将不同粒径的HA纳米颗粒添加到玻璃化冷冻液中,进行超声分散检测。首先,以卵母细胞存活率和成熟率为指标,将0、0.01%、0.05%、0.1%HA纳米颗粒分别添加到玻璃化冷冻液Ⅰ(VSⅠ)和玻璃化冷冻液Ⅱ(VSⅡ)中,不经冷冻直接进行毒性测试;然后,以形态正常率、成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为指标测定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的发育能力;最后检测含有0.05%HA纳米颗粒的VSⅡ对冷冻后卵母细胞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HA纳米颗粒对牛GV期卵母细胞均无明显毒性;VSⅡ+0.05%HA纳米颗粒组卵母细胞冷冻后的形态正常率、成熟率、卵裂率、囊胚率显著高于VSⅠ+0.05%HA纳米颗粒组(P<0.05);VSⅡ+0.05%HA纳米颗粒组卵母细胞的活性氧水平显著低于VSⅡ组(P<0.05);VSⅡ+0.05%HA纳米颗粒组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高于VSⅡ组(P<0.05)。说明在VSⅡ中加入0.05%HA纳米颗粒能显著降低牛GV期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筛选最适合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冷冻液,并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MⅡ期卵母细胞DNA的影响。选取目前应用最多的7种冷冻液(分别为1、2、3、4、5、6、7组),将MⅡ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8组,其中对照组直接进行孤雌激活,其余7组分别进行7种冷冻液处理后不经液氮冷冻直接于解冻液中解冻,解冻后进行孤雌激活,通过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的统计结果筛选出最适冷冻液;应用筛选的3种冷冻液,进行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解冻后恢复2 h,统计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孤雌激活44~48 h统计卵裂率;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MⅡ期卵母细胞与玻璃化冷冻-复苏后的MⅡ期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将猪MⅡ期卵母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冷冻液处理组和冷冻组,应用彗星电泳技术检测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除5组卵裂率、1组囊胚率显著降低(P<0.05)外,其余各组卵裂率、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囊胚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6、7组卵裂率和囊胚率较高;玻璃化冷冻-解冻后,7组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卵裂率均显著低于3、6组(P<0.05),6组卵裂率高于3组;MⅡ期卵母细胞移入预处理液中后可见明显的皱缩,移入冷冻液中迅速脱水,解冻后可见卵母细胞透明带断裂,胞质皱缩、分布不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冷冻后猪MⅡ期卵母细胞透明带及细胞膜损伤,微绒毛严重损伤甚至消失,皮质颗粒排列在质膜下且数量减少,脂滴形态破坏、形成空泡,内质网与脂滴的联系损坏,线粒体肿胀、嵴不明显;彗星电泳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冷冻液处理组头部DNA、尾部DNA和Olive尾矩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有彗星拖尾现象;冷冻组头部DNA损伤、尾部DNA损伤与Olive尾矩值均显著高于冷冻液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有明显彗星拖尾现象。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二醇(EG)为主要成分的冷冻液适于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玻璃化冷冻对猪MⅡ期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及其DNA存在一定损伤作用,其损伤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绵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OPS法玻璃化冷冻保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EDFS30为玻璃化冷冻液,以卵母细胞解冻后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以OPS法玻璃化冷冻保存体外成熟绵羊卵母细胞的效果。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卵裂率,冷冻组(64.2%)显著(P<0.05)低于毒性组(76.7%)和对照组(79.1%),而毒性组和对照组无显著(P>0.05)差异;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囊胚发育率,冷冻组(4.2%)和毒性组(5.8%)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20.2%),毒性组和冷冻组无显著(P>0.05)差异;冷冻组和毒性试验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67.6%和7.1%;62.3%和9.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4%和28.4%)(P<0.05),而毒性组和冷冻组无显著(P>0.05)差异。可见以EDFS30为玻璃化冷冻液,采用OPS法冷冻保存绵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受精能力和胚胎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不同成熟培养时间的牛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及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受精效果。结果表明:成熟后的新鲜牛卵母细胞按照ICSI注射方法穿刺而不注射精子组与未经穿刺的对照组相比,孤雌激活后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培养16h(MⅠ)和23h(MⅡ)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均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76.66%、87.33%vs100.0%)(P<0.05),冷冻解冻后二者分别成熟培养至24h,ICSI后胚胎的囊胚发育率(5.29%、14.41%)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24.40%)(P<0.05);成熟培养23h与成熟培养16h的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及ICSI后囊胚发育率(14.41%vs5.2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证明,ICSI操作不会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玻璃化冷冻影响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以及ICSI后胚胎的发育能力;成熟培养23h比16h的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后经ICSI的胚胎发育潜力高。  相似文献   

8.
①用EFS30、EFS40、EDFS30、EDFS40四种玻璃化冷冻液对MⅡ期水牛卵母细胞进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EDFS30、EDFS40组的卵裂率与对照组(75.28%)及EFS30、EFS40组差异显著(P<0.05);利用4种冷冻保护剂采用OPS法冷冻保存MⅡ期水牛卵母细胞,其中以EDFS40作为冷冻液时,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孤雌激活卵裂率最高,达31.60%;以EDFS40作为冷冻液,比较了GMP法和OPS法的冷冻效果,结果表明GMP法冷冻效果好于OPS法。②采用不同预处理时间和平衡时间使用细管法常规冷冻G V期卵母细胞,结果表明预处理5 min、平衡15min组的形态正常率和极体排出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2.73%、27.27%。  相似文献   

9.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具有广泛而潜在的应用价值.试验主要分析了不同冷冻及解冻方法对绵羊GV期和MII卵母细胞发育效果的影响.GV期卵母细胞程序化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54.8%)以及体外培养成熟率(14.7%)均显著低于细管玻璃化(71.8%,29.5%;P<0.05)和OPS玻璃化(78.3%、35.4%;P<0.05),卵裂率OPS玻璃化高于细管玻璃化,但差异不显著(26.1%,16.7%;P>0.05);MII期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程序化冷冻显著低于细管玻璃化和OPS玻璃化冷冻(67.2%,77.6%,84.8%;P<0.05),卵裂率OPS玻璃化显著高于程序化冷冻法(31.3%,10.3%;P<0.05);3种不同方法冷冻不同发育时期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解冻后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三步与五步解冻法极显著高于一步解冻法(85.9%,82.7%,63.1%; P<0.01);成熟率为三步法和五步法显著高于一步法(10.8%,26.9%,25.3%;P<0.05);卵裂率三步法和五步法高于一步法,但没有差异显著性(14.3%,23.9%,21.1%; 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EFS30、DFS30和EDFS30冷冻液对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并对冷冻-解冻后卵母细胞存活率、纺锤体形态正常率、孤雌激活胚胎的发育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EDFS30冷冻-解冻卵母细胞后的存活率(98.3%)显著高于EFS30组(88.2%)和DFS30组(89.5%)(P0.05);DFS30组纺锤体形态正常率(44.9%)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而孤雌激活后EFS30、DFS30、EDFS30和对照组之间卵裂率(59.1%、56.3%、59.3%和60.0%)、囊胚率(52.0%、53.7%、61.2%和62.1%)和囊胚细胞数(49、48、50、5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3种冷冻液冷冻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均可获得较好的体外发育能力,其中EDFS30较适宜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及培养过程中添加甘氨酸(glycine,Gly)对水貂GV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存活率、核发育、线粒体和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没有进行冷冻处理)、冷冻组和Gly添加处理组(1 mmol/L Gly)。对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水貂GV期卵母细胞分别进行平衡恢复3 h和体外成熟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各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分布的差异及MⅡ期皮质颗粒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在解冻后3 h的存活率与冷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和冷冻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质颗粒分布结果显示,水貂GV期卵母细胞在冷冻后体外成熟培养至MⅡ期时,Gly添加处理组皮质颗粒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与冷冻组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Gly可以提高冻融后水貂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降低冷冻对其线粒体及皮质颗粒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探讨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对小鼠GV期卵母细胞及二细胞期胚胎的复苏率及其发育潜能的影响。通过小鼠的卵母细胞与早期胚胎的不同冷冻方法的比较,为后续阿旺绵羊的胚胎冷冻保存提供参考。采用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技术,分别冷冻小鼠GV期卵母细胞及二细胞期胚胎,复苏后培养,比较不同冷冻处理后的复苏率、成熟率与囊胚率。小鼠GV期卵母细胞程序化冷冻复苏率(48.00%±5.29%)显著低于玻璃化冷冻复苏率(65.00%±5.00%),有统计学差异(P=0.0147<0.05);而程序化冷冻后复苏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率略高于玻璃化冷冻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小鼠二细胞期胚胎程序化冷冻组复苏率(76.00%±2.00%)显著高于玻璃化冷冻组复苏率(70.00%±2.00%),有统计学差异(P=0.0213<0.05);冷冻后复苏胚胎发育的囊胚率程序化冷冻略低于玻璃化冷冻及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旨在探讨玻璃化冷冻保存对猪MⅡ期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分布和孤雌激活后早期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实验将卵母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毒性实验组和冷冻组。采用EFS40和EDFS40两种玻璃化冷冻液处理,卵母细胞经恢复后对其进行染色,观察皮质颗粒的分布;并对另一部分卵母细胞实施孤雌激活,观察早期胚胎的发育。结果表明:毒性实验组和冷冻组卵母细胞皮质颗粒部分释放、完全释放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毒性处理组和不同冷冻组间对皮质颗粒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与毒性实验组相比,冷冻处理组显著降低皮质颗粒在皮质区分布的比例(P<0.05)。EFS40毒性实验组孤雌激活后的存活率、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均显著高于EDFS40毒性实验组(86.6%vs.75.0%)、(61.8%vs.40.7%)、(30.2%vs.23.5%)(P<0.05)。EFS40冷冻组存活率显著高于EDFS40冷冻组,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抗冻保护剂处理和玻璃化冷冻均导致猪卵母细胞皮质颗粒释放,与EDFS40相比采用EFS40较适合猪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麦管和OPS管法冷冻以及OPS法中保护剂种类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OPS管冷冻牛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卵裂率、囊胚率极显著高于麦管法(P<0.05)。在OPS法中,应用两种保护剂冷冻后,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卵裂率、囊胚率差异极显著(P<0.01);采取38℃与25℃温度平衡,冷冻后卵母细胞各发育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4℃平衡,冷冻后的卵母细胞激活后没有出现囊胚,各发育指标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OPS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卵母细胞,保证其后孤雌激活;采用低温平衡会对孤雌发育的囊胚阶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猪GV期卵母细胞为模型,旨在研究乙二醇(EG)联合丙二醇(PROH)作为渗透性冷冻保护剂的冷冻保存方案。将卵母细胞在室温(25℃)和生理温度(39℃)2种冷冻操作条件下,采用2.5%EG+2.5%PROH直接处理10 min(预平衡方式Ⅰ)或分步以3.75%EG+3.75%PROH、7.5%EG+7.5%PROH 2种溶液各处理2.5 min(预平衡方式Ⅱ)进行预平衡,然后Cryotop法玻璃化冷冻保存,解冻后分析其存活、体外成熟及孤雌发育能力。结果表明:在2种温度下,预平衡方式Ⅰ组卵母细胞解冻后2 h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预平衡方式Ⅱ组(P0.05),但存活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后,在各冷冻组间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冷冻组卵母细胞的核成熟也与新鲜卵母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相同温度下,预平衡方式Ⅰ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显著高于预平衡方式Ⅱ组(P0.05);当采用同一预平衡方式时,39℃的冷冻操作条件所获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25℃(P0.05);此外,各组间囊胚细胞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EG联合PROH用于猪GV期卵母细胞的Cryotop法玻璃化冷冻保存时,25℃冷冻操作条件下,采用预平衡方式Ⅰ可获得较高的冷冻存活率及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16.
玻璃化冷冻会严重损伤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线粒体功能,进而极大地限制了其解冻后的发育能力。为此,本试验设置3个钌红(RR)处理组,即牛卵母细胞用含0.5、1、2μmol/L RR的玻璃化冷冻液进行冷冻,解冻后放入含0.5、1、2μmol/L RR的体外成熟液中继续培养0.5h,同时,新鲜卵母细胞一部分不进行冷冻,一部分用不含RR的冷冻液进行玻璃化冷冻,分别作为新鲜对照组和玻璃化冷冻对照组,然后共检测5组牛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水平、ATP含量及孤雌激活后胚胎的发育能力,进而研究RR对玻璃化冷冻牛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1)玻璃化冷冻显著提高了牛卵母细胞中线粒体Ca~(2+)水平(P0.05),而2μmol/L RR处理组线粒体Ca~(2+)水平显著低于冷冻对照组(P0.05),但与新鲜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玻璃化冷冻显著降低了牛卵母细胞中ATP含量(P0.05),2μmol/L RR处理组卵母细胞中ATP含量显著高于冷冻对照组及0.5、1μmol/L RR处理组(P0.05);(3)玻璃化冷冻对照组卵裂率、囊胚率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P0.05),1μmol/L处理组卵裂率、囊胚率与新鲜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RR处理能显著抑制解冻后牛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流入,保护线粒体功能,提高其发育能力。本试验结果为正向调控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水平,进而提高其发育能力,促进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首次采用OPS法玻璃化冷冻小鼠GV期卵母细胞(不带卵丘细胞,下同),同时尝试用EDFS30对小鼠卵巢进行细管法玻璃化冷冻,以研究GV期卵母细胞冷冻后的发育潜力。首先,利用MEM培养和MEM-腔前卵泡培养新鲜GV期卵母细胞,并把较好的培养方式用于冷冻后培养试验。2种培养方式培养24h后新鲜GV期卵母细胞成熟率无显著性差异;OPS法冷冻的GV期卵母细胞解冻后成熟率及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细管法冷冻卵巢组织的GV期卵母细胞成熟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受精后未获得受精卵。结果表明:OPS法可有效地冷冻保存小鼠GV期卵母细胞,而细管法冷冻小鼠卵巢对GV期卵母细胞损伤较大。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及培养过程中添加甘氨酸(glycine,Gly)对水貂GV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存活率、核发育、线粒体和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没有进行冷冻处理)、冷冻组和Gly添加处理组(1 mmol/L Gly)。对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水貂GV期卵母细胞分别进行平衡恢复3 h和体外成熟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各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分布的差异及MⅡ期皮质颗粒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在解冻后3 h的存活率与冷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和冷冻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质颗粒分布结果显示,水貂GV期卵母细胞在冷冻后体外成熟培养至MⅡ期时,Gly添加处理组皮质颗粒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与冷冻组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Gly可以提高冻融后水貂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降低冷冻对其线粒体及皮质颗粒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具有广泛而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主要分析了不同冷冻方法对绵羊GV期卵母细胞发育效果的影响。GV期卵母细胞程序化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54.8%)和体外培养成熟率(14.7%)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细管玻璃化冷冻(71.8%,29.5%;P〈0.05)和OPS玻璃化冷冻(78.3%,P〈0.01;35.4%,P〈0.05);3种不同方法冷冻GV期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 Ast)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提供参考。首先,将GV期猪卵母细胞培养在添加有不同浓度虾青素(0,5,10,20,40μmol/L)的体外成熟液中,40~44 h后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10μmol/L处理组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显著高于5,20,40μmol/L处理组(P<0.05)。随后对MⅡ期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处理,结果发现10μmol/L和20μmol/L处理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0μmol/L处理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20μmol/L处理组(P<0.05)。最后,检测虾青素处理后MⅡ期卵母细胞的活性氧水平、丙二醛及谷胱甘肽的含量,以及整个胚胎发育阶段中抗氧化酶相关基因SOD1和GPX4的表达变化,发现GV期卵母细胞经10μmol/L虾青素处理后,孤雌激活囊胚的细胞数极显著升高(P<0.01);而MⅡ期卵母细胞的活性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