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准确诊断贵州某蜂场发生的细菌性中蜂疾病,并提供防制方案,本试验进行了细菌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应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比对分析,选取同源性较高的5个属的30株细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对该分离菌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蜂房哈夫尼菌;16S rRNA序列与哈夫尼杆菌属同源性最高,在97.0%~99.6%之间;遗传进化树表明,分离菌在哈夫尼菌菌属这一分支;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对中蜂有一定致病性,表明该蜂场受到蜂房哈夫尼菌感染,造成了蜜蜂的副伤寒;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等敏感。本试验结果为中蜂感染蜂房哈夫尼菌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并能对蜂场提供合理用药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某发病水貂场的病死水貂进行病原学诊断,采用病原分离、生化试验、PCR扩增、基因序列比对等方法对分离细菌进行了鉴定,最终确定其病因为蜂房哈夫尼菌感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敏试验,发现蜂房哈夫尼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陕西某林麝养殖场林麝死亡原因,剖检死亡林麝,对有明显病变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并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测序,选取同源性高的8株细菌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在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上为灰白色、透明、湿润黏稠、露珠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测序分析确定为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分离菌对环丙沙星、头孢拉定、氧氟沙星、氯霉素、丁胺卡那、哌拉西林、新霉素、麦迪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药物敏感,对苯唑西林、头孢呋辛、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等耐药;分离菌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力,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该菌株。  相似文献   

4.
从患病鲟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可分解葡萄糖和木糖,氧化酶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同源性大于99%,在系统发育树上与荧光假单胞菌聚为一枝;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等敏感,对氟苯尼考、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等耐药;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力。本研究为贵州地区鲟细菌性疾病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杂交鲟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旨在对鲟体内分离菌进行鉴定、致病力探究和耐药性分析。本研究从濒死鲟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NZ-2017),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RNA基因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确定分离菌的致病力。结果显示,NZ-2017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rRNA基因经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同源性达99.70%,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4种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复方新诺明4种药物耐药;5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携带3种耐药基因:Sul1、Sul2和Intl1,与药敏表型相符。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力。本研究对贵州地区鲟发病流行的病因作出了准确诊断,为该地区细菌性鱼病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维罗纳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云南某渔场罗非鱼大量死亡的原因,通过病原分离纯化,表型鉴定及16SrRNA测序分析,从发病和濒死鱼中分离纯化了4株革兰阴性杆菌(Av1、Av2、Av3、Av4),其培养特性、菌体形态、生化特征与维罗纳气单胞菌相同;用PCR方法扩增4株纯化菌的16SrRNA基因,得到大小相同的片断,选取条带明亮的Av3进行16SrRNA测序分析,与GenBank中的维罗纳气单胞菌B565株核苷酸同源性为100%。用核苷酸同源性99%以上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Av3与运动性气单胞菌聚类。综合动物回归试验结果,确定维罗纳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是导致该渔场罗非鱼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蜂房哈夫尼菌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等从生牛乳中分离鉴定出1株蜂房哈夫尼菌HY-1,并测定其耐药性、耐盐性、耐酸碱、泳动性及生物被膜形成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牛乳源蜂房哈夫尼菌HY-1具有广泛的耐药性,对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G、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酯中度敏感,对麦迪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唑林耐药;该菌的生存范围比较广,能够在4~37℃条件下以及0.2~0.5 g/mL NaCl和pH 5.0~8.0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并且可以在泳动培养基表面扩散,表明其具有泳动性;此外,蜂房哈夫尼菌HY-1能够形成较强的生物被膜,而2 mg/mL牛乳具有促进蜂房哈夫尼菌HY-1生物被膜形成的潜在能力,进而增强菌株的传播和污染,引发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但是,当NaCl质量浓度在0.4 g/mL及以上时,显著抑制蜂房哈夫尼菌HY-1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表明可以通过适当提高NaCl质量浓度阻断蜂房哈夫尼菌HY-1的传播和污染。  相似文献   

8.
从病死竹鼠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确定分离菌的致病力。病原鉴定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阳性杆菌,16S rDNA基因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棒状杆菌序列相似度达92.1%~99.2%,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棒状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氟苯尼考、头孢氨苄和青霉素等药物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红霉素等药物表现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为oqxB、tetX、sul1和ermF阳性,与药敏试验表型一致;该菌对小鼠有致病性,毒力基因检测发现,分离菌携带fyuA和papA。本研究为竹鼠棒状杆菌病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伴侣动物发生化脓性疾病的原因,试验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对天津市某动物医院的一例犬子宫蓄脓病例的脓汁进行病原学研究,包括细菌的分离、纯化、涂片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基因序列分析。通过观察分离菌菌落形态和染色特征、生化培养鉴定特性、药敏试验测定该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PCR方法扩增16S rRNA基因并测定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基因进化树的构建,确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该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湿润的菌落,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培养特征与埃希氏菌属一致;该菌对链霉素、麦迪霉素、哌拉西啉、妥布霉素、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头孢西叮药物高度敏感,对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哌酮和卡那霉素耐药;该菌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与弗格森埃希氏菌最接近,基因进化树构建与弗格森埃希氏菌属在同一分支上。说明该分离菌属于弗格森埃希氏菌。  相似文献   

10.
为弄清安徽五河某养猪场送检病死猪的病因,采集病死猪肝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扩增其16SrRNA序列。结果显示,从病死猪肝脏中分离到2株革兰阴性杆菌,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株菌与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登录号:KY367384.1)的同源性达到100%;另1株与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登录号:EF426446.1)同源性达到9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菌均对米诺环素较敏感,养殖户使用3d后,该猪场疫情即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9,(12):86-90
从南京某肉鸽养殖场死亡病鸽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实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16S rDNA基因片段PCR检测及基因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在普通营养琼脂和SS琼脂平板上生长,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菌,生化试验检测结果鉴定值为1 655,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生化特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磷霉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接种小鼠能导致其死亡并分离出同一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中登录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为99%。综合以上结果鉴定该分离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2.
从发病雏鹅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根据培养特性、镜检结果、生化特征、血清学分型及PCR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茵为鼠伤寒沙门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可致死雏鹅;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痢特灵、茵必治、阿米卡星、链霉素等药物敏感,对利福平和四环素耐药,与其它家禽或水禽来源的沙门菌相比,该分离株耐药性不严重.将分离茵16SrDNA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经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后测序,序列Blast分析与血清型鉴定一致.将序列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29株不同来源的鼠伤寒沙门茵序列进行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与美国分离的VDL-SS334株位置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5.9%.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某猪场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分析该病原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并从肺脏、脾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 RNA基因测序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生化试验结果与链球菌的生化试验结果大致相符;细菌的16S r RNA基因序列经Blast同源性比较,与猪链球菌(Gen Bank CP007497.1)同源性为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对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多种药物敏感。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为猪场发生该病时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最近吉林地区某鸭场大量鸭病死的原因,对该鸭场送检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成功分离出一株革兰阴性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 RNA鉴定及序列测序分析、玻片凝集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等对分离菌进行鉴定,16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与鸭疫里默菌同源性达到99%;该菌能够使雏鸭死亡且致病性较强。结果表明,该鸭场鸭群死亡原因是1株血清2型鸭疫里默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屠宰场发病猪死亡原因,本研究对从死亡猪内脏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小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革兰染色镜检为细小或中等短杆状或丝状革兰阴性杆菌;生化试验特性分析及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命名为GZ2-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临床疑似鸭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肉鸭的病原菌,本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菌体形态观察、细菌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细菌种特异性鉴定、荚膜分型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进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从患病鸭肝脏组织分离到的细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中呈现表面光滑凸起、灰白色菌落,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和甘露醇,硫化氢、氧化酶和吲哚等试验阳性;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分离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聚为一支,同源性 > 99%;细菌种特异性鉴定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荚膜分型鉴定结果仅扩增到约为1 05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与荚膜血清A型相符;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等12种药物耐药;经耐药基因PCR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Sul1、Sul3、tetX)和Intl1 4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表型相符。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鸭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陕西省某奶牛养殖场出现乳房炎的病例进行确诊,无菌采集患病奶牛的乳汁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动物致病性试验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细菌,其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结果与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相吻合;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同源性为98%;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株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耐药,对多黏菌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等敏感。  相似文献   

18.
对贵州省某白羽蛋鸡养殖场患病鸡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以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感染。通过病理剖检观察、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培养特性、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均与文献报道的卡氏杆菌相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米诺环素和万古霉素极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和头孢哌酮高度敏感。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与鸡卡氏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同源性最高,在98.6%~99.2%之间,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菌与Gallibacterium属的细菌同属于一个分支,与日本分离菌株在同一小分支上,属于鸡卡氏杆菌。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鸡卡氏杆菌,并将其命名为GZ2017,试验结果为鸡卡氏杆菌病的治疗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某实验动物养殖场送检的一批BALB/c小鼠进行剖检,观察病理变化,对病变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利用16S rRNA基因对分离细菌进行PCR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分离菌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菌株为摩氏摩根菌,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耐药性高,仅对新霉素、链霉素、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敏感,选用敏感药物新霉素和氟苯尼考进行联合用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牦牛源蜡样芽胞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本实验对其进行了细菌形态学观察、16S rDNA PCR和序列比对、动物回归试验及药敏分析。结果显示:56份牦牛奶样,分离出135株细菌,对分离菌进行16S rDNA PCR并测序,其中有42株为蜡样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75%(42/56),占总检出细菌的31.11%(42/135);其中分离菌株B2019 16S rDNA PCR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同源性为88.6%~99.3%,运用Mega7.0将分离菌株B2019与6株参考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在动物回归试验中小鼠腹泻,剖检小鼠发现肝脏肿大,肺脏边缘有出血;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麦迪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唑酮和米诺环素等13种抗生素表现出高度敏感,对多粘菌素B表现为中介,对其他16种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是一株具有较强致病性的蜡样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