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械插秧具有“六省”“两增”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起,我区开始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至2008年底,全区推广水稻插秧机达1776台,完成机插秧面积达25万亩。为什么广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这么快?除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水稻插秧机实行重点补贴、广西创出简单、实用的“拌浆育秧”方法外,我区农机部门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示范中,通过聘请农业、科技、统计等部门的专家组成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示范工作小组,对机插秧和人工抛秧进行对比试验,全程跟踪测试。  相似文献   

2.
<正>一、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重要性(一)武鸣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优势和特点一是机插秧后庄稼整齐规范,通风透光,有效确保后期生长良好,利于形成大穗,较好地实现增产。二是实现节本省工高产。据试验示范统计,武鸣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与手工抛秧相比,机插育秧亩使用秧盘25个,人工抛秧则需45个,机插比人工抛秧节约秧盘10元/亩,人工费节约20元/亩。经测产对比试验,机械插秧比人工抛秧每亩增产51 kg左右。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配套低本高效育秧技术研究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内水稻机械化栽植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抛秧、直播和机插秧 3种,机械抛秧是过渡性措施,机械直播是区域性措施,而机械插秧才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机插秧的四要素是:人、机、苗、田,目前推广机插秧技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配套机插秧苗的工厂化育秧成本高,广大农户难以自觉接受。因此,研究适合国情的低本高效水稻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对于推广机插秧和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苏农垦 2000年引进 89台韩国东洋插秧机,机插面积 1 300公顷,进行了多种育秧技术专题试验,掌握了许多量化指标,已初步形…  相似文献   

4.
水稻工厂化盘穴式育秧种植技术武鸣县农机局陆武珍水稻种植中传统的育秧、插秧老方法现将由工厂化盘穴式育秧,抛秧机种植机械等新技术所取代。水稻育秧、种植先进技术,分为水稻工厂化转叠式机械塑料穴盘式育秧;抛秧机抛秧种植。工厂化育秧工序分为:催芽──播种──育...  相似文献   

5.
一、广西的实践状况 2006年,广西武鸣、宾阳、福绵、灵川4县(区)被列入国家水稻育捅秧机械化技术试点县,率先试点推广了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方法,进行了机械插秧与人工抛秧对比试验,灵川、武鸣县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拌浆育秧”探索。下半年资源县、全州、港北、桂平等地的农机部门,主动购买插秧机进行育插秧推广示范。全区发展水稻插秧机33台,完成机插秧面积1519亩,收到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稻抛秧除具有低位分蘖、省秧田、省栽秧工、省种等优点外,其抛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就是抗逆能力强,我们在1996年进行的“简易工厂化育秧及抛秧试验示范”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96年,在龙陵县城郊进行了0.833亩简易工厂化育苗人工抛秧和传统手插秧同田对比试验,试验设四个小区两个重复,试验品种为岫粳4号。用种量:传统手插秧10kg/亩,抛秧4.4kg/亩。秧龄:传统手插秧42天,抛秧16天。全生育期:传统手插秧173天,抛秧155天。同日移入同一块大田,密度3万丛/亩,同等水肥管理措施。收获结果,传统手插秧单产265.7kg/亩,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械化插秧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市从1975年就开始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试验工作,历经了常规育秧机插秧、小苗带土机插秧、水稻机械化抛秧及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的试验工作。试验结果得出上述几种水稻种植技术都不适宜在该市推广应用。从2000年起,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探索出适宜推广应用的双膜育秧、软盘育秧技术,该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稻的生产方式得到了创新性的改变,大部分生产环节的人工作业已逐步被机械作业取代,尤其是近几年推广的机械插秧是水稻生产的创新性标志,它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育秧、插秧(抛秧)方式,采用了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  相似文献   

9.
目前,衡东县水稻栽插主要有抛秧、直播、机插和人工手插4种方式。机械化插秧在衡东还处于示范推广阶段。从近两年的实践情况看,其难点、重点不是“机插”.而是“育秧”。育秧是机插秧成败的关键,育秧质量直接影响机插秧效果。2008年开始,衡东被列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总结了一套适合我县早、中、晚稻大面积推广的最佳育秧方案——双膜泥浆育秧技术。此技术操作既简便又省时省力.2009年全县机插早稻秧近200hm^2(3000亩),全部采用双膜泥浆育秧技术,受到农户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合山市北泗乡屯山村实施的工厂化育秧试验项目,开展了传统抛秧与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对比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实施工厂化育秧与机械插秧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产机械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水稻插秧机械化。要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就必须实行机插秧的工厂化育秧才能满足需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工厂化育秧发展趋势,工厂化育秧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掌握广西(平南)万亩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区水稻的单产水平,收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与人工抛秧产量对比数据,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平南县农机局在思界乡南荫村种田大户吴业彬的示范点进行机械化插秧与手工抛秧对比试验。根据农艺和技术要求,两块水田均选用同一水稻品种:丝香一号,生长期约120天,同时于7月24日播种,8月10日插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水稻机械化插秧、抛秧技术的研究分析,重点对我国研制抛秧机和育秧技术的发展和实验改进提出促进水稻抛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江都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以种植"一稻一麦"为主,其中水稻机插秧面积达3.67万hm2,机插率达80%以上,为了切实解决机插秧育秧难的问题,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于2017年5月20日起对水稻机械化育秧与人工育插秧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汉中水稻机抛秧中水稻育秧、水田机械耕整、水稻机抛秧、田间管理等主要技术内容,列表观测了示范点机抛秧苗前期、后期的生长情况,对比测试机抛秧和人工插秧的产量,提出了机抛秧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汉中今后水稻栽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前,衡东县水稻栽插主要有抛秧、直播、机插和人工手插4种方式.机械化插秧在衡东还处于示范推广阶段.从近两年的实践情况看,其难点、重点不是"机插",而是"育秧".  相似文献   

17.
水稻机械化插秧增产的三大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比水稻传统人工种植和抛秧亩增稻谷40kg左右,忻城县农机推广站2007年示范推广对比试验表明,早稻机插比人工抛秧亩增稻谷42kg,晚稻机插比人工插秧亩增稻谷38kg.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工厂化商品育秧,指的是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科学化、标准化技术,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使秧苗生产达到快速、优质、高产、高效,成批而稳定的生产水平。水稻工厂化商品育秧具育秧时间短,秧苗质量好,成苗率高,适应水稻机械化插秧,省工省力等优点。1龙头带动,做好试验示范重庆巴南区在水稻工厂化商品育秧试验示范中选用了重庆淇禾农业有限公司的设备。该公司于2013年2月入驻惠民街道显林村,流转稻田10 hm2,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为实施机插秧,该公司投资建成了工厂化育秧厂房  相似文献   

19.
第四讲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续2) 第四节水稻机械化摆秧技术一、机械化摆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在推广机插秧、机抛秧技术之后,人工摆秧苗技术和摆秧机应运而生。所谓摆秧技术就是将水稻带土规格化育秧秧苗,按规定行距和株距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裁技术。它兼有插秧和抛秧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摆秧机与插秧机工作机构不同,插秧机的栽插机构需模仿人手取秧插入土中,机构复杂,造价高,钩秧、伤秧率高,返青迟,难以达到水稻生育前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又区别于抛秧机的无规则抛撒秧苗,影响水稻生育后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吸取抛秧机抛落秧苗的优点,达到浅植早扎根,立苗快,分蘖早,适应水稻生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措施。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有效促进了早稻的恢复性发展,中稻机插秧面积也迅速增加,但晚稻机插秧面积却发展缓慢。2015年,湖北省晚稻种植面积724万亩(1hm2=15亩)),其中移栽占约94%,移栽方式以人工插秧和抛秧为主,二者约占晚稻面积的87%,机插秧只占7%左右。如何加快晚稻机械插秧发展,成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