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昆虫微孢子虫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微孢子虫能引起昆虫的疾病,是一种很有应用潜力的微生物杀虫剂,但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微孢子虫目前只能用活体培养.微孢子虫有800多种,它们当中大部分能寄生于昆虫,侵染昆虫的中肠、马氏管、脂肪体甚至神经,引起昆虫的流行病.它们不仅在昆虫种群中水平传播,而且还能垂直传播,引起下一代的感染.它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原生动物,可以作为防治害虫的一种方法,其应用前景也很广阔.在此报道了微孢子虫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从分布、感染性和分类特征三方面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多样性,为蚕业生产上有效防控家蚕微粒子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跟踪蚕种生产微粒子病检疫数据及抽样检验家蚕受微孢子虫感染的情况,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分布;通过测定微孢子虫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和胚种传染率及检验带毒蚕种的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率,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感染性;基于微孢子虫SSU rRNA序列构建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分类特征.[结果]不同时间和不同蚕区生产饲养的广西家蚕均存在一定量的微孢子虫感染,蚕种微粒子病发生率(毒率)呈波动起伏态势.GXM3、GXM4、GXM5、GXM6、GXM7、GXM8、GXM9、GXM10、GXM11、GXM12和GXM13等11株异型微孢子虫对家蚕均具有较强食下传染力,大部分异型微孢子虫对家蚕的IC50与N.b同一级别;各种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存在明显差异,N.b的胚种传染率达51.67%,其他异型微孢子虫均比N.b低,部分异型微孢子虫(GXM6和GXM13)对家蚕无胚种传染力.GXM3、GXM4、GXM5、GXM6、GXM7、GXM8、GXM9和GXM11等8株异型微孢子虫均位于Nosema属的类群分支上,除GXM7与GXM9、GXM3与GXM5间存在较低分化度和较高相似度外,其他微孢子虫间的分化度和相似度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广西蚕区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且各种微孢子虫的感染力存在明显差异,即广西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存在丰富的种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及其增殖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及增殖情况,为有效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野外昆虫菜粉蝶、桑尺蠖、斜纹夜蛾的体内收集到5种不同来源的微孢子虫,以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为对照,检测不同来源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并通过镜检和染色观察各种昆虫微孢子虫在蚕体内繁殖情况。【结果】从菜粉蝶分离获得的微孢子虫(PrL M)、从不同来源桑尺蠖分离获得的2种微孢子虫(PaB M I和PaB M II)、从不同来源斜纹夜蛾分离获得的2种微孢子虫(Sl M I和Sl M II)及家蚕微孢子虫(N.b)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4.67×104、8.12×105、1.13×107、8.14×107、3.51×107和1.16×104 个/mL;各种昆虫微孢子虫在蚕体内孢子增殖力均很低,镜检发现,PrL M和PaB M I每个视野下见到1~10个孢子,而PaB M II、Sl M I和Sl M II需要几个视野才见到1个孢子;染色观察发现,PrL M和PaB M I感染后可以形成大量裂殖体,但很难形成成熟孢子。【结论】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具有较强的交叉感染危害,尤其是对蚕种生产危害很大,但在蚕体内增殖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5.
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及其增殖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及增殖情况,为有效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野外昆虫菜粉蝶、桑尺蠖、斜纹夜蛾的体内收集到5种不同来源的微孢子虫,以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为对照,检测不同来源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并通过镜检和染色观察各种昆虫微孢子虫在蚕体内繁殖情况。【结果】从菜粉蝶分离获得的微孢子虫(PrLM)、从不同来源桑尺蠖分离获得的2种微孢子虫(PaBMI和PaBMII)、从不同来源斜纹夜蛾分离获得的2种微孢子虫(SlMI和SlMII)及家蚕微孢子虫(N.b)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4.67×10^4、8.12×10^5、1.13×10^7、8.14×10^7、3.51×10^7和1.16×10^4个/mL;各种昆虫微孢子虫在蚕体内孢子增殖力均很低,镜检发现,PrLM和PaBMI每个视野下见到1-10个孢子,而PaBMII、SlMI和SlMII需要几个视野才见到1个孢子;染色观察发现,PrLM和PaBMI感染后可以形成大量裂殖体,但很难形成成熟孢子。【结论】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具有较强的交叉感染危害,尤其是对蚕种生产危害很大,但在蚕体内增殖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6.
两种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菜粉蝶和桑尺蠖2种危害湖南省蚕桑生产较严重的昆虫微孢子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探明在湖南省部分蚕区发生的菜粉蝶微粒子病自然发生率为46.7%,桑尺蠖微粒子病自然发生率为15.8%.将2种微孢子虫收集后做进一步实验,得知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强、胚种传染性较弱、致病力极弱,对家蚕的饲养成绩影响极小;桑尺蠖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特别强、胚种传染性极弱、致病力也非常弱,对家蚕的饲养成绩基本没有影响.目前在湖南省蚕桑生产中发现的微孢子虫与典型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存在显著差异,为昆虫感染而来的异型微孢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从广西蚕种繁育中分离获得的微孢子虫,调查其感染性和分类地位,为蚕种生产掌握病原来源及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生物试验测定从蚕种生产一线分离获得微孢子虫(GXM14)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和胚种传染率,显微镜观察其孢子形态,采用吉姆萨染色法观察孢子的生活史;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GXM14的SSU rRNA基因序列和ITS序列,并利用MEGA 5.0和DNASTAR中的Megalign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GXM14孢子呈卵圆形,大小为(1.68±0.15)μm×(3.06±0.15)μm,其孢子生活史中有双核,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符合Nosema属的特征.GXM14对家蚕的IC50为3.53×105个/mL,是家蚕微孢子虫(N.b)的5.8倍;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为5.0%,只是N.b的1/9.GXM14的SSU rRNA基因序列长度1226 bp,G+C含量为34.42%;ITS序列长度503 bp,G+C含量为29.82%.GXM14的SSU rRNA基因序列与甜菜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SE)SSU rRNA基因序列(KT336240.1)的遗传距离为0.2,相似度达98.9%,即GXM14与甜菜夜蛾微孢子虫(KT336240.1)的亲缘关系很近.基于微孢子虫ITS序列的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GXM14与12株已知No-sema属微孢子虫的相似度均低于91.0%,而遗传距离在4.0以上,证实GXM14是一种新的微孢子虫,故将其暂命名为Nosema sp.GXM14.[结论]从蚕种生产一线分离获得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GXM14)属于Nosema属,与N.b同属异种,是一株新的微孢子虫,可能是野外昆虫微孢子虫交叉感染家蚕的病原.因此,在蚕种繁育中加强防虫杀虫,防止昆虫微孢子虫污染桑叶交叉感染家蚕,是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马兰  李灿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134-136,143
微孢子虫是一类专营寄生生活、具极丝但无线粒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介绍了生物学特征、核糖体的SSU rRNA、ITS间隔序列、LSU rRNA、微管蛋白基因及蛋白质组学在微孢子虫的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蚕种生产大环境中微孢子虫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调查分析了2005~2008年广西桂中蚕种场、柳城县蚕种场蚕种生产大环境中微孢子虫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蚕种生产环境被微孢子虫污染的情况在逐年加重,桑园、桑叶是微孢子病原的重要污染源;同一年内生产环境中微孢子虫的检出情况,总体上呈现出上半年微孢子虫检出率稍高于下半年的现象;野外昆虫微孢子虫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其严重程度与蚕种发生微粒子病关系密切;环境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大环境中的微孢子虫,大幅度降低环境中微孢子虫的分布机率。因此,应定期或不定期使用有效药物加强对蚕种生产环境的彻底消毒,可降低环境中微孢子虫的分布机率;而采取桑叶消毒可降低家蚕食下传染微粒子病的机会,达到有效控制蚕种生产微粒子病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昆虫资源的含义及昆虫资源的分类进行了讨论.介绍了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阐明了昆虫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黄山区观光农业资源调查与开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变狭义的农业开发格局,拓宽农业开发的新领域,寻找旅游风景区内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最佳模式,本文试从黄山区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出发,提出了开发八大农业观光园区设想,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南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及其对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调查、人工饲养等方法研究分析了河南棉区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 ,结果表明 :长期以来 ,河南棉铃虫以当地虫源为主 ,地方发生规律明显。多数年份的越冬代成虫包含有少量外来虫源 ,但是 ,其发生早 ,在当地基本不能产卵 ,亦无幼虫生存 ,对当年第一、二代的发生无明显影响。河南北中部棉区是棉铃虫集中发生区。上述结论对建立河南省独立的棉铃虫中期预测预报体系和灾变预警系统有较大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广西果树、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以及防治效果情况,总结了5点经验:领导重视是保证;技术支撑是核心;示范样板建设是关键;机制创新是动力;群众广泛参与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广西河蟹原学名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在本项目中,对广西河蟹的成蟹和幼体的形态构造研究后,认为它是介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经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戴爱云先生磋商改名为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为方蟹绒螯蟹属。个体大,味鲜美,商品价高,是我区的一种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5.
昆明资源开发利用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其数量占整个动物界的4/5,分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就与昆虫发生着争夺与利用的关系.虽然在目前已知的100多万种昆虫中,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对人有害,但不少种类对人类也是有益的,如食用昆虫和药用昆虫对人类就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糜子矮秆突变体与原始材料农艺性状存在的差异及其矮化原因是否与赤霉素(GA)合成或信号传递途径有关,以糜子矮秆突变体778和其原始材料高秆260为材料,在苗期进行形态学观察,在成熟期对株高、穗长、节间长、节间数、种子长、种子宽和穗粒数等7个田间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同时在不同生长时期使用不同浓度GA处理植株,对处理后的株高、根长、GA敏感系数(GRI)的变化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矮秆突变体778在苗期株高已经和原始材料高秆260产生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由地上基部、第一、第二伸长节节间长度不同造成的。比较分析矮秆突变体778和原始材料高秆260的成熟期性状差异,发现矮秆突变体778的株高、穗长、节间数、穗粒数、节间长度极显著低于高秆260(P<0.01),矮秆突变体778的种子长显著高于高秆260(P<0.05)。不同浓度GA(0、50、100、200 mg·L-1)对糜子矮秆突变体778的株高和根长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浓度GA对糜子高秆260的株高、根长、敏感系数GRI值有显著影响(P<0.05),高秆260在不同浓度GA处理下的植株形态及生长势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在100、200 mg·L-1的GA浓度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糜子矮秆突变体778与高秆260的株高差异不断缩小至没有差异,且敏感系数GRI值在不同浓度赤霉素组之间无差异,说明外施赤霉素可以使糜子矮秆突变体778恢复到原始材料高秆260,导致突变的基因可能是赤霉素合成途径基因。  相似文献   

17.
广西烟仓霉变发生状况调查及主要霉变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西贮藏烟叶霉变发生状况和主要霉变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各地烟仓霉变现象较为普遍。已明确霉菌属类有曲霉(Aspergillus)、青霉(Penicillum)、根霉(Rhizopus)和毛霉(Muor),其中曲霉为优势种群,分布广、为害大。每年的5~9月份是贮藏烟叶霉变的重要时段。贮藏烟叶是否霉变及霉变程度如何与烟仓的设施条件和仓贮管理工作好坏密切相关。温度、湿度和烟叶含水量是影响贮藏烟叶霉变的三大因素,湿度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广西气候变化特征,研究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农艺性状的影响,确定最佳播期并选择合适的品种基因型,为提高广西春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以玉米早熟品种青青700及晚熟品种华优168为试验材料,设8个不同播期(2月7日、2月14日、2月21日、2月28日、3月7日、3月14日、3月21日和3月28日)处理,观测收集玉米生育期内的气象数据,记载玉米各生育时期,并测量玉米株高、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2月低温少雨,玉米出苗较慢,平均需17.3 d;3月适温多雨,玉米出苗较快,平均需13.5 d.随播期延迟,玉米生育期缩短,播期每延迟7.0 d,生育期平均缩短3.9 d,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早熟品种青青700的籽粒产量随播期延迟先升后降,最高值出现在2月28日播期处理;晚熟品种华优168在3月21日前的不同播期籽粒产量变化不明显,但晚于3月21日播种其籽粒产量显著下降(P<0.05).播期对玉米株高、出籽率、百粒重、穗粒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气温、光照时数和降雨量是影响春玉米出苗与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随播期延迟,生育期内日平均气温升高,光照时数减少,导致玉米生育期缩短,且早熟品种产量受播期影响程度大于晚熟品种.广西春玉米最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晚熟品种适宜播期可延长至3月中旬.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28-29日,学院组成了以教学副院长李俊英同志为组长、院长助理王福海同志为副组长、各教学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15人考察组团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及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情况.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绣球属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绣球属(Hydrangea)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但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绣球属植物资源,借助标本和资料对湖南省绣球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以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绣球属植物资源为调查对象,实地勘察绣球属植物的典型自然群落及种类数量,得出湖南共有绣球属植物15种3变种,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有6种,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有11种(含变种),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有5种.湖南省绣球属植物种类丰富,有广布种,如绣球(Hydrange macrophylla)、蜡莲绣球(H. strigosa)、圆锥绣球(H. paniculata)、冠盖绣球(H. anomala)等;有狭布种,如柳叶绣球(H. stenophylla)、白皮绣球(H. kwangsiensis var. hedyotidea)、乐思绣球(H. sargentiana)、柔毛绣球(H. villosa)、莼兰绣球(H. longipes)、伞形绣球(H. chinensis)等;还有地方特有种,如莽山绣球(H. mangshanensis)、紫彩绣球(H. sargentiana).绣球属植物形态特征变化大,适应性强,大部分种分布在低海拔山区,适合在园林中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