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实验林场国家红松良种基地,以2007年营建的15年生红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参试家系171个(其中包括当地生产苗作为对照),造林株行距2 m×3 m,设计为10株小区,9次重复;2022年11月份,测定试验林所有存活木的树高、胸径,以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为评价指标,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家系遗传力、遗传增益、现实增益;采用多目标决策法、隶属函数法筛选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各测定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指标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9.69%~35.01%、家系各指标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64~0.78、家系单株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14~0.45,说明参试家系具有较大的性状变异和较高的遗传力。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出优良家系17个,入选家系的胸径均值5.69 cm、树高均值12.92 m、单株材积均值0.04 m3,分别是当地生产苗(对照)胸径的1.14倍、树高的1.13倍、单株材积的1.44倍;17个优良家系的现实遗传增益,胸径为3.21%、树高为4.54%、单株材积为9.37%。在优良家...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全同胞子代测定及优良单株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5年生马尾松全同胞及半同胞子代林的生长性状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家系间的家系方差分析、家系遗传力的变化,估算其遗传增益和选择效率,从48个全同胞中共筛选出12个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1%、8.0%、18.6%;采用联合选择及逆向选择的方法,在母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家系中选择出40个优良单株,其平均树高5.2m,平均胸径9.0cm,平均单株材积0.01813m3,现实增益分别达18.1%、42.4%、117.5%。通过联合选择可获得双层次的遗传增益,实现提高用材林产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汉平原23年生落羽杉15个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在44%以上,各性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家系遗传力最大为53.53%;利用育种值评分法和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从15个参试家系中选出5个优良家系,用2种方法选出的家系完全一致,胸径、树高和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04%、0.88%和4.29%,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81%、2.00%和8.54%,并在优良及家系的基础上再选出优良单株13株,其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32.35 cm、20.38 m和0.806 1 m~3。所选出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优良遗传材料进行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杉木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国营富顺林场收集的全省统一编号的杉木24年生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45个家系间生长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并进行遗传参数与遗传增益估算.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材积受中等强度的遗传力控制,树高和胸径受较弱的遗传力控制,表明材积受遗传控制更为明显;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7个优良家系,其材积、树高和胸径预期遗传增益分别达18.55%,2.71%和6.74%.选出的优良家系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也可作为优良材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选一批落羽杉优良家系。[方法]对江汉平原三台林场6年生落羽杉15个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家系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在59%以上,各性状受到中等至较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家系遗传力高达79.82%;利用育种值评分法从15个参试家系中初步选出了6个优良家系,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9%、4.6%和11.3%,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8.7%、6.9%和16.3%,其中③号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均有最高的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结论]所选出的优良家系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优良遗传材料进行保存,同时也可为落羽杉优良家系的长期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兴安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及遗传增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估算方法,对兴安落叶松子代测定林(25年生)37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显著。选择出树高、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5%以上、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以上的优良家系为4个;群体中35号为最优家系,其树高大于群体平均值6%,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8%,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2%。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07、0.26、0.41。若从37个家系中选出2个最好的家系进行有性繁殖后代,生长25a,树高能获得0.5%的遗传增益;胸径能获得2.5%的遗传增益;材积能获得8.7%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7.
白桦优良家系及单株配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试验林场10年生白桦216个半同胞子代家系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材积和纤维素含量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材积和纤维素含量差异极显著,胸径差异显著.综合育种值评分法、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和独立淘汰水平评选法选择结果,选出20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含量平均增加23.83%、22.46%、62.04%和16.15%,遗传增益分别为12.32%、8.74%、35.21%和14.9%.从优良家系内选择80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含量平均增加36.83%、40.6%、108.61%和25.65%,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15.55%、10.91%、39.9%和18.59%,这些优良单株可作为营建白桦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早期生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半同胞8年生子代林为研究对象,在对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材积等生长因子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显示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林木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8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436、0.6055和0.6500;采用20%的入选率时,筛选出5个优良半同胞家系且入选半同胞家系的材积、树高和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51.34%、17.45%和22.19%.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杉木第三代亲本杂交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三代家系及四代优树选择,为大岗山地区提供优良造林家系及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材料。【方法】在对2~7年生22个杉木第三代亲本全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遗传分析基础上,利用BLUP方法,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对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育种值进行估测。【结果】全同胞家系间生长表型变异丰富,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可作为家系选择的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16~0.274、0.217~0.253和0.203~0.290。以7年生时家系单株材积育种值为选择指标,选择速生型优良家系6个,入选率约27%,入选家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现实增益分别达2.92%、16.36%和54.92%。6年生时选择准确度趋于稳定,可作为杉木优良家系早期选择的参考林龄。采用配合选择方法,选择出39个优株,单株入选率为5.53%,入选单株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28.38%、59.86%和218.53%。【结论】杉木第三代全同胞优良家系仍具有较高材积增益,入选优良单株可用于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  相似文献   

10.
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分析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分析和遗传评估,旨在开展二代优树选择,为在甘肃省小陇山建立高世代种子园提供建园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及区组间胸径、树高、材积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材积、胸径、树高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73 5、0.697 2、0.538 2,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33 0、0.536 6、0.539 2.材积、胸径单株遗传力大于家系遗传力.以子代测定林材积为基础,兼顾其他性状,采取优良家系和家系内优良单株结合的综合选择方式得到二代优树群体,作为日本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最终选出优良家系8个,优良单株30株.选出的二代优树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159.7%.  相似文献   

11.
利用杉木种源试验、杉木半同胞子代自由授粉试验和杉木全同胞子代试验3类共6片试验林中材积、树高、胸径、枝下高、枝高比和木芯密度共6个性状的资料,采用转化分析原理,进行方差分析以获得各种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指数和基本指数公式,按较大的入选率进行逆向选择,以获得若干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半同胞或全同胞),然后采用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2.
杉木无性系测定及速生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从参试的60个无性系中选择出2594等10个速生优良无性系,14年生时的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达15.10 m、21.47 cm和0.302 57 m3,与第2代种子园混合种后代相比,材积的现实增益达24.25%,生长性状表现十分突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厚荚相思半同胞子代生长变异及抗寒性差异。[方法]以1年生38株厚荚相思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幼林为材料,对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状况及经历了2008年初连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后植株的耐寒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并在生长差异比较基础上初步判定家系优劣,估算遗传参数与遗传增益。[结果]厚荚相思家系间的各生长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参试家系间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系数达25.4%~34.5%,这些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9、0.92和0.92。以树高、地径和冠幅同时大于对照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选择,初步选出9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异的家系,各性状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2.46%、17.95%和17.98%。参试家系中按寒害指数大小排序,抗寒性最强的前10个家系为:3510342611411712431。[结论]抗寒性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显示,厚荚相思幼林家系的抗寒水平与主要生长因子间无显著相关性,但树高、地径和冠幅各生长性状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思茅松子代测定林各家系幼龄期和中龄期的生长表现差异,为思茅松的早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幼、中龄期思茅松生长的方差分析结果、变异系数和家系材积t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幼、中龄期思茅松子代测定林各家系的生长表现有较大差异。17年生的中龄期思茅松的胸径和材积表现稳定。幼年期思茅松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重复间和家系间都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但在两组中的显著性程度不一致。中龄期思茅松的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差异明显仅存在于家系间,树高在重复间和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幼-中龄各家系的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中龄期家系的t值明显比幼龄期大。[结论]可通过分析17年生思茅松的胸径和材积来判断其生长的优劣,从而选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5.
对24年生长白落叶松优树子代测定林14个处理(13个家系和1个对照)的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均存在较大变异,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木芯基本密度差异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3、0.72、0.80和0.60,进行家系水平的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与物理力学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木芯基本密度、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呈正相关不显著,与大多数力学指标间相关不显著;木芯基本密度与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径面抗劈力、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回归分析模型比较理想,可以利用胸径木芯基本密度值预测物理力学指标值,间接选择和评价长白落叶松建筑材优良家系。通过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综合分析选出166、169为优良家系,根据解析木物理力学性状选出的优良家系与其结果一致;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27%、19.96%、48.12%和14.06%;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分别比对照高7.20%、13.31%、38.46%和4.76%。   相似文献   

16.
5年生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林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80株福建柏优树子代的单系苗木,在福建省仙游溪口国有林场建立优树子代测定林,对5年生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的差异极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本身的遗传因素控制。5年生时各家系的材积变幅为0.00006-0.00528 m3,以材积为主要指标从参试的各优树子代测定林中选出P004、X004、J006、N001、N002、G018等优良家系16个,其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超过4.10 m、4.30 cm和0.00400 m3,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超过7.50%、14.40%和28.50%;选出Ei001、Ei002、Ei003、Ei004、Ei005、Ei006等15个优良个体,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超过5.50 m、7.00 cm和0.01190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超过22.10%、40.90%和101.90%。选出的优良家系、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无性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出一批产量高、抗性强、适合闽南山地栽植的桉树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对闽南山地22个桉树杂种子代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种子代家系间的树高均存在显著到极显著的差异,在8.5年生和10年生时,胸径表现出显著到极显著的差异,单株材积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10年生时,各个家系树高范围为15.61-23.79 m,胸径范围为13.13-20.99 cm,单株材积范围为0.1087-0.4021 m3。通过试验选出21号和5号2个杂交子代家系为优良家系,优良家系入选率为9.1%。通过对6个父本类型的子代生长表现进行比较,初步判断以尾叶桉为母本与以巨桉或巨尾桉为父本进行杂交,其子代在闽南地区表现突出。同时,通过试验选出了7株优于尾巨桉无性系-DH32-29的优良单株,其中21号家系中有4株,其单株材积范围为0.4761-1.6333 m3,比尾巨桉无性系-DH32-29高出22.42%-319.98%,家系内平均现实增益118.95%;5号家系中有3株,单株材积范围为0.4107-0.6864 m3,比尾巨桉无性系-DH32-29高出5.61%-76.50%,家系内平均现实增益75.4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筛选出优良家系,为青海云杉高世代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方法  以100个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其15年生和20年生时子代的树高、当年高生长量、地径和冠幅等4个生长指标,对其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和亲本一般配合力的估算,在亲本多性状综合评价基础上,筛选优良家系。  结果  15年生和20年生时各家系半同胞子代在4个生长指标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树龄子代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在0.554 ~ 0.855之间,家系各生长指标的表型变异系数在8.33% ~ 19.49%之间;树高、地径、当年高生长量和冠幅的一般配合力(20年生)范围分别是?39.22 ~ 47.56、?1.19 ~ 1.05、?5.91 ~ 6.34和?21.49 ~ 25.40;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海云杉各生长性状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水平(0.308 ~ 0.817);利用生长性状数据对15和20年生的半同胞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7个优良家系,入选家系20年生时树高、当年高生长量、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209.40、20.71、6.33和141.87 cm,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到14.12%、2.07%、8.01%和10.42%。  结论  青海云杉家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筛选出了49号、51号、60号、64号、108号、123号、132号等7个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筛选的优良家系可为高世代种子园提供高质量的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19.
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及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5年生80株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指标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遗传特性决定。以材积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树高、胸径和通直度指标,从参试子代测定林中选出J007和N001等13个优良家系,其5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05m,5.57cm和0.00594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9.36%,16.46%和33.77%;选出Di001和Di002等35个优良个体,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65m,7.5cm和0.01066m3,遗传增益分别为24.19%,42.17%和146.93%。这些优良家系、优良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无性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