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疑似细菌感染的斑点叉尾鮰病原,本试验对临床病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物化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动物回归试验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与嗜水气单胞菌相符;16S rDNA检测与测序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分离菌确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能引起与临床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结果表明,疑似细菌感染斑点叉尾鮰病例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选择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病例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一起致斑点叉尾鮰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GZTL2017,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部分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临床解剖观察结果显示,患病斑点叉尾鮰呈现体表溃疡、鳍根部出血、烂腮、肠管充血等症状;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现表面湿润凸起、边缘光滑半透明、形态均一的乳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分离菌为单个或成双存在、两端钝圆的短直阴性杆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且氧化酶、V-P、赖氨酸脱氢酶等反应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硫化氢等反应阴性;16SrD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99%;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能检出气溶素基因(Aer)、黏附素基因(Aha)、外膜蛋白基因(OmpA)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诺氟沙星、新霉素、万古霉素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麦迪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拉定等8种药物耐药,且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2μg/mL。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维氏气单胞菌,为斑点叉尾鮰维氏气单胞菌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鉴定一起致斑点叉尾鮰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GZTL2017,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部分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临床解剖观察结果显示,患病斑点叉尾鮰呈现体表溃疡、鳍根部出血、烂腮、肠管充血等症状;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现表面湿润凸起、边缘光滑半透明、形态均一的乳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分离菌为单个或成双存在、两端钝圆的短直阴性杆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且氧化酶、V-P、赖氨酸脱氢酶等反应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硫化氢等反应阴性;16S rD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99%;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能检出气溶素基因(Aer)、黏附素基因(Aha)、外膜蛋白基因(OmpA)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诺氟沙星、新霉素、万古霉素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麦迪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拉定等8种药物耐药,且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2 μg/mL。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维氏气单胞菌,为斑点叉尾鮰维氏气单胞菌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烂尾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对博白县网箱养殖罗非鱼烂尾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以API 20NE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动物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烂尾病罗非鱼的肝脏和腹水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致病菌;API 20NE生化鉴定结果,2株致病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先锋噻肟、复达欣、氟苯尼考等14种药物极度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13种药物不敏感。对该病的防治,建议选用先锋噻肟、复达欣、氟苯尼考等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广西田东县龙须河某养殖户网箱养殖黄颡鱼大批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API 20NE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从具有典型发病症状的黄颡鱼中共分离到编号为TDA1、TDA2、TDB1、TDB2、TDB3的5株优势菌,对健康黄颡鱼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100%、100%、70.0%、65.0%和72.5%,表明均为引起黄颡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经API 20NE鉴定,5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25种试验药物中,对5株菌株都达到高度敏感的有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盐酸沙拉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磺胺二甲嘧啶等6种,都耐药的有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2种。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广西武鸣县某养殖场患腹水病黄颡鱼的病原菌及其敏感药物,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API 20NE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从患病濒死黄颡鱼的心脏和肝脏分离到3株病原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3株病原菌对先锋VI、菌必治、舒普深等16种药物都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广西全州县养殖吉富罗非鱼大批死亡的病原及其药物敏感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按常规方法从患病罗非鱼的腹水、肝脏和心脏中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病原菌,以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并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K-B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病吉富罗非鱼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GXQZ1,经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与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HRS12816L株的同源性最高(99.3%)。根据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认为该菌株是引起广西全州县养殖吉富罗非鱼大批死亡的病原菌。该菌对先锋Ⅴ、先锋Ⅵ、复方新诺明等12种药物高度和极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等3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8.
禾花鲤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方法对广西全州县患病禾花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AP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的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为PCR扩增法。结果表明,从患病禾花鲤肝脏组织分离到2株优势菌株HHL130和HHL165,对健康禾花鲤的致死率均为100%,是禾花鲤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API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结果,HHL130和HHL165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标准菌株Aeromonas hydrophila ATCC 7966的同源相似度为99.6%,亲缘关系最近;2株病原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强力霉素3种药物敏感,对磺胺新诺明、头孢拉啶、青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2株病原菌的基因型分别为HHL130:hly~+Aer~+Alt~-Act~+ahal~+ahp~+;HHL165:hly~+Aer~+Alt~-Act~+ahal~+ahp~-。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的死亡病因及病菌的药敏性,对广西大化县岩滩水库库区2个乡镇共5个网箱养殖点吉富罗非鱼暴发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进行了研究。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病原菌,以API 20Strep鉴定病原菌,K-B纸片法测定病原菌的耐药特性。调查结果显示,从5个网箱养殖点患病吉富罗非鱼的脑、肝脏和脾脏中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2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病原菌的耐药特性差别较大,都敏感的药物只有舒普深1种,都不敏感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复达欣、复方新诺明等14种。  相似文献   

10.
从疑似套肠病的罗非鱼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套肠罗非鱼的肝脏和心脏共分离到2株病原菌LZLF01和LZLF02,API 20NE鉴定结果,2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原菌对复达欣、先锋霉素VI、菌必治等21种抗生素敏感,对苯唑青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  相似文献   

11.
水库网箱养殖加州鲈体表溃烂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王滩水库网箱养殖患体表溃烂病濒死加州鲈的肝脏和病灶处分离到2个菌株DWT0901和DWT0902,据API20NE的鉴定结果,分离到的2株细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该病原菌对40种药物中的菌必治、头孢呋肟、舒普深、头孢西丁、先锋噻肟等1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19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革胡子鲶暴发性流行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广西玉林市某养殖场患暴发性流行病革胡子鲶的肝脏、心脏、脾脏等组织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YL-1、YL-2和YL-3。经人工感染试验、API 20N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3株菌株都是革胡子鲶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该菌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先锋Ⅴ、头孢拉定、链霉素、氟哌酸、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复达欣、头孢呋肟、氧氟沙星、先锋必、菌必治、先锋噻肟等16种药物高度敏感,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和苯唑青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未知病菌对江苏地区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对该地区某养殖场病鱼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及微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VIA培养基分离优势菌株;采用回归感染实验确认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细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检测及细菌基因测序分析鉴定细菌;采用药敏实验测定它对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病鱼症状及菌株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斑点叉尾鮰症状十分相似,病鱼有典型的肠套叠和肝脏变性现象。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硝酸还原阴性,不发酵糖类,无动力。最初判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而经过VITEK2生化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显示,与不动杆菌16S rRNA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7%~99.8%,该菌株为约翰逊不动杆菌。结论分离出的约翰逊不动杆菌grp2580083能导致斑点叉尾鮰患病,症状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具有类似性,对渔业养殖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某猪场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分析该病原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并从肺脏、脾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 RNA基因测序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生化试验结果与链球菌的生化试验结果大致相符;细菌的16S r RNA基因序列经Blast同源性比较,与猪链球菌(Gen Bank CP007497.1)同源性为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对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多种药物敏感。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为猪场发生该病时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送检的死亡羔羊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经病原菌的分离、生化试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表明在检测的17种抗生素中该菌株仅对头孢吡亏和诺氟沙星药物敏感,对多粘菌素E、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等药物中敏,对杆菌肽、氯霉素和青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一例疑似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病例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试验显示,本病料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其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及生化反应特性,可初步判定所分离菌为绿脓杆菌;病原菌通过动物试验进行验证,通过药敏试验测定该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这株细菌对新霉素、诺氟沙星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洛美沙星、阿米卡星、链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塞肟、氨苄青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青霉素、痢特灵耐药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河北省某奶牛场采集的70份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0种91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占91.21%(83/91);主要致病菌对头孢氨苄、新霉素、红霉素、盐酸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6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8.
以常规方法从患红底板病山瑞鳖的心脏和肝脏中分离到3株病原菌,人工感染试验均能引起健康山瑞鳖100%死亡,经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3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根据K-B纸片扩散法进行26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3株病原菌都高度敏感的药物菌必治拌料投喂,结合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和降低放养密度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江西省吉安市某规模化猪场急性死亡的母猪体内分离到1株革兰氏阳性丝状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培养特性观察及PCR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猪丹毒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阿莫西林等高度敏感。综合该场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确诊该场母猪急性死亡原因是由急性猪丹毒杆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0.
无菌操作采集某规模养猪场疑似感染猪丹毒杆菌的病死猪肺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从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经细菌分离培养、形体特性及生化鉴定,确定为猪丹毒杆菌。通过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阿莫西林、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为临床用药防治猪丹毒杆菌病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