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龙眼为我省主要果树之一,其栽培面积仅次于柑桔而产量居六大水果之首。但龙眼生产上普遍存在着单位面积产量低、大小年和隔年结果问题,严重地影响果农发展龙眼生产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在晋江地区科委的支持下,1980年在江南登丰大队,选择了本地主栽的福眼品种,树龄大致为70年生,面积11.32亩,共194株,作为龙眼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  相似文献   

2.
龙眼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眼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措施晋江市果树研究会丁子呈长期以来,龙眼生产上普遍存在管理粗放,主要是技术管理跟不上,土壤肥培差,病虫防治不力,引起单产低,大小年结果等现象严重。龙眼的高产稳产与品种特性、生态环境、当年气候,特别是栽培技术有着相关的密切关系。通...  相似文献   

3.
龙眼是我国南亚热带重要果树,当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小年结果严重,单产低。这除了栽培管理粗放外,与树体结构不合理亦有直接相关。不同的树体结构直接影响果树单产的高低,这在苹果、梨、桃、李等果树已有报道,但何种类型的树体结构有利于提高龙眼单产至今尚鲜见报道。因此,本试验对此作初步的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依试材料:惠安县北岭乡屿头龙眼场40~50年生龙眼。立地条件基本一致。2.试验方法:(1)选取高、中、低产树各九株。高中低产是按单位树冠投影面积  相似文献   

4.
龙眼产量与气象条件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海清  陈秀发 《福建果树》1992,(3):39-40,56
龙眼是仙游县的重要名果,近些年来其商品价值不断提高,龙眼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在仙游,虽然具有适宜发展龙眼的气候资源,且种植龙眼又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大结果。但是生产上仍然存在着产量低,大小年结果明显等问题。气象条件是影响龙眼生产的重要因素。龙眼产量水平和大小年结果现象,除了与栽培技术和龙眼本身的生物学习性有关外,还受气象条件的明显影响。本文拟对龙眼产量和形成产量的各主要时段的关键气象因子进行定量的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指导龙眼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 龙眼是泉州的特产和主要果树,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水果的首位。泉州现有龙眼栽培面积达3.4万亩,其中1977年以后新种植的有2万亩。但长期以来龙眼生产普遍产量低、大小年结果现象较为严重,大小年  相似文献   

6.
同安是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现有龙眼面积29471亩,结果面积14229亩,常年总产量5000吨,但是在龙眼生产上长期存在着大小年结果问题。从全县1976~1986年产量来看,在连续十一年的时间内就出现5年大年,6年小年。比如,1976年(大年)总产5692.5吨,1977年(小年)总产仅781.9吨,大小年产量变幅为86.8%;1981年(大年)总产6294吨,1982年(小年)仅824.1吨,大小年产量变幅为87.2%;1985年(大年)总产7147吨,1986年(小年)仅  相似文献   

7.
龙眼长期以来 ,存在着产量低 ,大小年结果的现象 ,严重地阻碍了龙眼生产的发展 ,为了克服龙眼大小年结果的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并走访了我市一些种植龙眼年年获得丰产的果农 ,现将这些经验总结如下。1 龙眼大小年结果的主要原因1 .1 品种间差异 龙眼不同品种由于开花结果习性、肥水要求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成花有差异 ,其丰产性和稳产性也不差别。如石硖、储良等较稳产 ,但大乌圆却大小年结果很严重 ,乌龙岭在某些地区稳产 ,但在别的地区并不见得稳产。1 .2 管理水平低 种植时挖定植坑小而浅 ,不放基肥或者施放不足 ,植后管…  相似文献   

8.
刘殊 《福建果树》1997,(3):34-37,25
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在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的龙眼产区普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大小年或隔年结果现象,这不仅使小年产量锐减,给生产带来直接损失,而且使大小年果实变小,质量变劣,经济效益降低。龙眼是亚热带果树中产量最不稳定的树种之一。深入探讨龙眼大小年结果问题,对于科学认识这一规律,正确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龙眼大小年结果现象的发生特点1.龙眼大小隼结果问题在国内外普遍存在。国内福建、四川、广东、广西及台湾等产区都有过大小年或隔…  相似文献   

9.
龙眼是我省的名贵特产,是我国龙眼主产地之一。栽培面积大,产量高,品种多,栽培经验丰富。东南沿海各地县的丘陵、山地均有栽培,以晋江、莆田二个地区栽培最多,占全省面积、产量的70%左右。其次是龙溪地区、厦门市、福州市和宁德地区。几年来由于各级党委重视抓龙眼生产,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大有发展前途。现就目前生产的苗木、品种、大小年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省龙眼栽培历史悠久,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但是龙眼用种子育苗发芽率低,影响了龙眼发展的步伐。为了总结民间龙眼栽培经验和发挥我省龙眼生产的优势,于1964年对龙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试验,探讨提高发芽率的有效方法,为加速培育龙眼苗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永春蓬壶镇是龙服种植的适宜地区。由于管理粗放,施肥不足,病虫为害,加上暖冬气候的影响使龙眼单产低,大小年结果严重,近些年来连续出现低产年。1990年开始,我镇选择20~25年生的福眼45株进行龙眼丰产稳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株产从50kg,提高到80kg,一、二级果从原来的43.5%,提高到80.3%。分析多年来我镇龙眼低产原因.提出解决措施,这对指导生产,提高产量和效益,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一、成年龙眼树连续低产原因1、气候变化:这几年受暖冬气候影响,使一些龙眼树抽发晚秋消或冬梢,推迟冬眠或冬眠时间短,导致花芽分化不…  相似文献   

12.
应用枝组修剪调节龙眼大小年结果(1983—1984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一年抽梢多次,当环境适宜,枝梢充分发育成熟后,春天便能从其顶端抽出花穗开花结果。凡当年开花结果多,便形成‘大年’生产,且龙眼枝梢的顶端优势较强,当枝梢顶端一经开花结果后,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基部无法萌生新梢,果实采摘以后抽发的新梢因发育不充实,翌年春天就少抽或不抽花穗而成为‘小年’生产,这就是造成龙眼大小年甚至隔年结果的主要原因。我省部分龙眼产区果农历来有于开花前疏除过量花穗以缓和大小年生产的习惯,但往往因疏穗的时间、数量不易掌握,且浪费大量树体养料,又不易收到促梢效果,也难达到培养来年结果母枝的目的。据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记载,解决果树大小年生  相似文献   

13.
龙眼是我国南方特产,果实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但长期来存在着低产、大小年或隔年结果现象,小年产量一般只有大年的10%左右,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很大。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结合四川泸州龙眼生产实际,提出防止龙眼大小年结果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颜复志 《福建果树》2000,(2):45-45,53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部,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北有高山峻岭为屏障,东南面临大海。沿海各乡镇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195℃,是我国龙眼经济栽培之北限。晚熟龙眼面积已发展到027万hm2以上,产量3500t,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在延长龙眼鲜果供应上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总体上还存在着单产低、大小年结果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培育出良好的结果母枝。一、试验材料及方法本试验从1997年3月至1999年5月进行,地点为宁德市七都保花龙眼场,试验树为10年生福眼品种。1、结果母枝不同的培育对象对来年成穗的影响。选树势均衡的100株…  相似文献   

15.
谢文堂  王金表 《福建果树》1997,(3):44-45,49
龙眼是一种冬春分化型的南亚热带果树,春夏之交开花,秋季果实成熟,其采后梢很难成为翌年结果母枝,普遍存在大小年结果现象,目前尚未克服,所以两年中有一年小结果年是正常现象。然而,莆田县继1994年小年之后,1995年和1996年又连续两年歉收,减收龙眼鲜果1万吨以上。根据调查,龙眼歉收主要是不良气候引起的。同时也有品种和栽培上的原因,而环境污染则无多大影响。现简要分析如下。一、气候是影响龙眼结果的主要原因1.从1949年~1996年莆田县47年(1979年缺)龙眼产量分析,全局性的龙眼大小年结果现象的轮回变化主要由气候调节:自…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荔枝开花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荔枝生产上常存在单产低、大小年结果、隔年结果现象,为解决此问题,进行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试验,观察它们对荔枝冬梢生长、花芽分化及开花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柑桔施肥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桔施肥改革探讨枝城市柑桔生产发展速度很快,到1995年底,栽培面积已达4800hm2。但目前柑桔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单位面积产量低,大小年结果比较严重。1995年全市柑桔平均单产只有680kg,结果面积单产只1225kg,有2000hm2低产园急待...  相似文献   

18.
龙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眼常有“大小年”或隔年结果的现象,本文研究在不同土壤类型中,龙眼根系的分布和生长活动的情形,以及土温、水、肥、土等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并观察枝梢生长的物候期、开花结果习性等。结果证明:“大小年”及隔年结果不是龙眼的本性,采取高度的农业技术措施,是使龙眼年年丰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龙眼丰产稳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龙眼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高峰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但由于面积增加过快,建园基础差,管理水平低,使得龙眼生产只有数量的增加而没有质量的提高,且普遍存在着低产和大小年结果等问题。要解决龙眼低产和大小年结果等问题,除加强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正确掌握龙眼全年管理技术是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和技术推广经验,总结了一套龙眼成年树全年管理技术措施,在一些地区推广,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气候因子对龙眼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泸州是全国龙眼种植的最北限适宜区,又是四川龙眼的集中产地。但该地区龙眼历年产量极不稳定,大小年结果现象比一般果树明显,究其原因,除了与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水平、土壤条件、树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平衡问题等有关外,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由于该产区为准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季常有寒潮入侵。泸州市园科所曾报道过77年冬季大冻对龙眼的影响,但研究龙眼丰年或歉年的气候类型和导致龙眼大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