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李克特(Likert)量表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一套模型。从植物景观、水景、小品设施和文脉传承4方面挑选出17个因子构建校园景观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校园景观各项因子进行调查。对32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FCE)的方法计算出因子的隶属度矩阵,划分景观评价等级。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校园景观总体一般,植物景观隶属于Ⅳ,水景观和文脉传承为Ⅲ,设施小品为Ⅱ,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藉此对校园景观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全面实地调查花卉公园园林植物物种资源,运用SBE法和AHP法对该公园53个典型植物景观样地进行调查评价。评价结果,YSBE均值最大为0.662,有24个YSBE正值,YAHP均值主要在5~8之间,表明花卉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景观优质的植物群落相对较少;对2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评判者主要注重植物景观的美学功能;对优秀植物群落进行分析,探讨游客喜爱的植物景观配置类型。  相似文献   

3.
色彩丰富的季相植物景观能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以郑州市龙子湖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季节性色彩量化分析,采用AHP法与SBE法对选定的20个植物群落进行植物景观色彩评价,分析影响植物景观色彩质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样地植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度较高,对比度较低,景观整体色相值偏低,饱和度及明度适中,色彩特征鲜明;AHP法与SBE法虽侧重点不同但二者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可共同应用于景观评价中;根据评价模型可知色彩数量C1、明度指数C8是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子。本次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及景观塑造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沧州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植物景观效果,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应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等进行调查,并构建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选取的67个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沧州市公园绿地应用的植物种类共计239种,隶属66科145属,其中乔木103种、灌木61种、草本51种、水生植物11种、藤本7种、竹类6种,灌木、草本、常绿植物、水生植物等应用较少;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良好,Ⅰ级和Ⅱ级植物群落景观共52个,但优质植物群落景观相对较少,仅有4个Ⅰ级植物群落景观;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增加灌木、草本及常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观赏特性及生态习性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对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对杭州、武汉地区87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植物景观的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建立桂花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桂花整体形态、景观观赏特性、景观要素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稳定性是影响桂花植物景观效果的重要指标。选育桂花新品种、提高桂花观赏性是提升桂花植物景观应用价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立体绿化项目的植物生境,结合江苏省气候条件,参照AHP模型,以城市立体绿化项目最常用的屋顶绿化技术及墙面绿化技术为例,建立了其植物评价模型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功能说明。结果表明:针对性的立体绿化植物评价体系所筛选出的植物种类,可丰富立体绿化设计手法,提高植物景观最适性,减少因植物选择导致的资源浪费,继而整体提高立体绿化技术水平,改善城市生态。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北京植物园月季园植物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月季园内25个典型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月季园的植物景观美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月季植物景观的主要景观要素,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以寻求月季专类园植物群落的最佳配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影响程度不同,25个植物景观的美景度范围为-1.106730~0.670411;运用SPSS软件分析月季景观美景度值与各个景观要素的关系,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最终确定对月季植物景观美学质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景观要素,为今后月季专类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取5个样方对肇庆市珀丽湾小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配置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方面的量化指标,结合数据量化分析对植物景观进行了优缺点总结和评价,认为在风景园林种植设计时,要具有预见性,要适度考虑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特性,重视人工植物群落的动态发展过程;也要注重加强植物应用的多样变化,开发乡土植物,增强居住区绿化景观的地域特色。这些建议为城郊型居住区建设生态园林小区、提高居住区环境绿化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提升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地勘察查郑州市树木园,选取较为典型的地带树木展示区、濒危树木园区、观果林区、空中花园、绚秋林区、垂直绿化区、乡土树种园、引种驯化区以及化石园为主要调研区域,共选27个代表性植物群落样方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围绕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人文属性、环境属性两个层级,构建6个维度18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得出不同植物群落适宜性排序。【结果】1)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各目标层权重大小为环境属性(52.54%)>人文属性(47.46%),意味着二者均在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各准则层权重大小为自然度(23.84%)>观赏度(22.31%)>健康度(19.85%)>亲绿度(17.12%)>节水度(8.85%)>和谐度(8.03%),表明在展开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植物群落的环境属性,即自然性、观赏性、健康性,并辅以多元人文属性进行植物景观搭配;2)景观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指出,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的...  相似文献   

10.
温榆河绿道作为市级绿道的一部分,对于北京市绿道系统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温榆河绿道昌平段建设工程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从生态效益、美学功能两个方面选择了改善小气候、保护生态环境、色彩季相变化、观赏特征多样性等8个评价因子,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邀请10名观赏者分别对10个典型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评价,总结绿道植物群落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景观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