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当前福建正在建设生态省,开发利用好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对生态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福建省的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整体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今年元月,由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学术讨论会。从会议获悉:现阶段我国在省域范围全面开展生态省规划与建设的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等7个省,最近江苏、陕西省也开展了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针对福建省的三大优势,即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生态优势,着眼于福建未来发展,提出了福建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战略重点:(1)进一步推动闽台经贸合作,促进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2)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建设海峡西岸港口群;(3)壮大中心城市,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4)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海峡西岸产业群;(5)发挥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福建生态省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省建设中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科技创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需要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需要科技创新。由于在生态省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具有地域特色,在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过程中,存在外部性和风险,生态省建设中科技创新在市场条件下不具有必然性。创新绿色管理有利于克服生态建设中的科技创新的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5.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闽江的重要源头和集水区,其水土保持状况直接影响着闽江的生态,在福建生态省的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内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中的功效十分显著,其所拥有的巨大生态效益正日渐显现.  相似文献   

6.
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是以六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在黄土丘陵区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服务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项生态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一项宏大工程,对改善六盘山区生态环境,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安徽合肥、六安、巢湖三市就加快构建省会经济圈已达成共识,但经济圈范围内由于环境资源禀赋、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导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暴露出来,需通过区域生态补偿加以解决。文章通过安徽省会经济圈实际情况的调查,结合目前生态补偿研究内容,提出了针对省会经济圈的流域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领域的具体生态补偿设计内容。并对建立与完善安徽省会经济圈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为区域性生态补偿方式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福建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探讨了科技进步在福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福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生态健康、生态安全及区域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河北省生态系统预警,具体阐述了河北省生态系统安全建设的总体布局及重要区域.针对各区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重点.从区域尺度出发,研究了我国省级水平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安全评价与建设,以期为区域生态系统安全评价和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在全省畜牧业优势区域,提升产业档次,壮大区域经济,打造“一个生态畜牧经济区、四大产业经济圈”。这是今年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的重头戏。所谓“一区四圈”,即一个生态畜牧经济区,四个畜牧产业经济区。一个生态畜牧经济区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地区,也是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地区.成渝地区在中国区域发展板块上举足轻重.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运用弹性系数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土地利用效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有效支撑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建设用地扩张的依赖性仍然较大;土地利用有效保障城镇化发展,但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与常住人口增长匹配度差;土地利用有效引导生态功能建设,但单位土地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相对较低,土地配置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须加强.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须要进一步发挥核心地区的集聚扩散效益,加强毗邻城市的协作发展,并探索构建城市群尺度的土地利用效益监测评估机制,引导和协调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科学论证张家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分析张家口建设生态经济区的驱动因素,对区域进行空间区划,明确空间结构,并提出生态经济区建设机理。方法根据空间依赖性和居民地临近性等原则,使用TM遥感影像和居民点等矢量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和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地理区划,并结合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张家口建设生态经济区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张家口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存在自然可能性、经济可行性和政策可容性。其中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且环境外溢显著是其自然驱动因素,处在重要区域经济圈内但经济发展滞后是其经济驱动因素,区域规划与政策导向是其政策驱动因素。张家口生态经济区划可分为以"坝上坝下、两山两河"为主体的自然空间结构,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一轴两翼一区"为内容的功能分区结构。结论张家口生态经济区建设要立足绿色发展,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和生态发展产业化,经济建设要以城镇化建设为引擎,加快城市点轴模式的开发,生态建设要构建以自然尺度为单元的由面状草原、带状农田和块状森林组成的综合生态系统,同时建议张家口实施首都经济圈和外长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战略。  相似文献   

13.
提出海峡两岸合作建设闽台生态经济实验区的设想.福建和台湾两地的经济都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迄今无合适对策.但福建生态环境较好,有可能在生态经济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两岸生态经济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福建和台湾地理特征相近,都存在生态压力,双方合作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北接“长三角”、南接“珠三角”,特殊的区位和竞合态势,是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战略的重要背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福建主要优势有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福建未来发展,不仅要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更要通过闽台合作,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发展自己.近中期内,福建应主要在开放型经济、港口经济、壮大中心城市、培育产业集群和建设生态省等5个方面努力奋斗,抢抓机遇,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建好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实现祖国统一,最终建成“环海峡经济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芳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152-153,166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生态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水体与绿地的建设与保护。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生态省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加快福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福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加强和完善乡村生态文化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自然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同时代生态学的发展与进步,为生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生态建设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为主要对象,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协同发展”的原则,与“生态安徽”建设的思想和目标是一致的,可纳入生态省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中。以安徽为例,指出生态建设中尚存在建造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存活率不高和稳定性差、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退耕还林中营造的经济林比重过大及缺乏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提出生态建设必须具备规划、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相应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伍燕南  王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50-4652,4811
探讨了苏州生态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将苏州生态城市建设现状与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标准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根据苏州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基于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采用均方差法确立指标权重,对苏州2004~2008年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定量研究,探寻其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苏州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水平整体发展趋势较好,但三大子系统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状态,自然子系统面临严峻压力。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一类复合的生态系统,而城市生态管理就是调节、修复以及建设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城市生态空间是一个多维关系空间,而不单单指物理空间或区域腹地空间。本文通过管理实例来进行分析管理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在3 km×3 km格网下可视化表达了2020年广西百色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运用Moran’s I指数和LISA集聚图探讨了二者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自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百色市各土地利用类型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和集聚分布,且所表现的空间集聚或异常的区域明显不同;百色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上呈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和高-高、低-低集聚,空间集聚度较高,在局部零星出现高-低、低-高集聚;林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表现出最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与空间集聚性,其他用地类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百色市应继续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严禁城镇建设触碰生态保护红线,从总体上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