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含量为指标,通过考察接种量、发酵温度、底物含水率和pH等因素对发酵产品的影响,研究餐饮废渣发酵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白地霉:解脂亚罗酵母:黄孢原毛平革菌为3:3:2条件下,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复合菌种接种量为17.5%,发酵温度为30℃,底物含水率为65%,pH为7,发酵时间为80 h.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接近35%,可溶性蛋白含量为4.5 mg/g.  相似文献   

2.
二步发酵对麻疯树废弃饼粕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麻疯树废弃饼粕为培养基,先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康宁木霉进行单菌种固态发酵,将饼粕中的粗纤维转化成还原糖,再利用产朊假丝酵母和白地霉进行二步发酵,生产菌体蛋白。控制培养基湿度为150%,添加10%(wt)麸皮,于30℃下经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6 d后,饼粕中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大值93.46mg/g,比未发酵饼粕提高了1.93倍;再经白地霉二步发酵3 d后,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体外消化率分别达到33.13%(wt)和48.87%,比未发酵饼粕提高了49.23%和14.5倍。麻疯树废弃饼粕经二步发酵后,其营养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豆粕固态发酵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菌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筛选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菌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个菌种,通过平板培养、单菌和混菌发酵试验,对豆粕固态发酵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菌种进行筛选。[结果]结果表明: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种作用于豆粕可以提高其粗蛋白含量;枯草芽孢杆菌M5094与热带假丝酵母C3161混菌发酵豆粕效果最好,发酵反应48h后,豆粕的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1.50%,增加率为36.43%。[结论]选择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菌作为豆粕固态发酵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复合菌种。  相似文献   

4.
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玉米秸秆产糖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玉米秸秆产糖的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温度、pH值、接种量和固液比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玉米秸秆产糖的影响。[结果]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玉米秸秆产糖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2℃,pH值3.5,接种量8片(直径为8mm),固液比1∶23。在此最适条件下,还原糖得率最高可达13.10%。[结论]该研究为秸秆材料更好地生物利用提供借鉴,并为其进一步规模化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锰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产量,从黄孢原毛平革菌中获取锰过氧化物酶基因,并将其转化至毕赤酵母中。在液态发酵培养条件下,重组酵母与原始黄孢原毛平革菌所分泌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0.317 8U·m L~(-1)和0.197 2 U·m L~(-1)(P0.05);重组酵母所表达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值分别为40℃和4.5,与原始酶的生化特性基本一致。在含有玉米秸秆的液体培养基中,重组酵母对秸秆中木质素降解率达到24.09%,而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木质素的降解率为16.53%(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黄孢原毛平革菌生物预处理降解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的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pH、温度、接种量和时间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木质素的影响。[结果]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素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2℃,pH=6,接种量10片,时间15d。[结论]在最适条件下,还原糖得率由0.47g·L~(-1)提高到0.79g·L~(-1)。本研究可提高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利用率可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高蛋白玉米秸杆饲料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生态高蛋白玉米秸杆饲料的开发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玉米秸杆发酵的最佳高产蛋白菌为白地霉和热带假丝酵母;最佳纤维素降解菌为长柄木霉及分离自玉米混合饲料中的曲霉和EM菌长;长柄木霉分别与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配伍,分离自玉米草粉中的曲酶与白地霉配丛,为最佳菌种组合;最佳发酵料为配方Ⅱ(玉米草粉55%、麸皮6%、糖蜜4%、菜籽饼35%)和配方Ⅲ(玉米草粉35%、麸皮6%、糖蜜4%、菜籽饼55%);  相似文献   

8.
利用太空诱变获得的优良菌种黑曲霉ZM-8及啤酒酵母YB-6和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配制成的复合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结果表明,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各成分最适宜的配比为:苹果渣70%,玉米秸秆10%,麸皮15%,辅料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适辅料配方为:尿素2 g,硫铵2 g,食盐1g.复合菌的最佳配方为:黑...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接种混合菌株对园林废弃物堆腐的影响,及其产物对植物栽培基质中泥炭的替代效果,选取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作为供试菌株开展试验。首先,进行两种菌的共生兼容性测试和混菌接种时序优化;然后,针对堆腐中的含水率、接菌量、菌种比例,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堆腐,测定堆体温度,以及营养成分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最后,将堆腐产物与泥炭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于绿萝栽培,培养30 d后,测定其对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先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3 d后再接种康氏木霉能提升纤维素降解率和木质素降解率。经过优化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含水率60%,接菌量15%,康氏木霉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菌种比例1.1∶2。在此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和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达到28.37%、31.56%。堆腐过程中,添加混菌的试验组较不加菌的对照先完成堆腐,且其堆体中的总腐殖酸、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更高,种子发芽指数也更早达到标准要求。与其他处理相比,将泥炭、蛭石与加菌堆腐产物以5∶3∶2...  相似文献   

10.
牛粪堆肥高温发酵微生物分离及堆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俊丽  王顺利  刘克锋  王红利  王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57-20059,20071
[目的]筛选出促进牛粪高效堆肥的高温微生物。[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新鲜牛粪中分离并纯化出9种出现频率高、繁殖速度快的优势嗜热菌(GX1、GX2、GX3、GX4、GX6、GX10、GF1、GF5、GZ1),同时引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将10种菌株扩大繁殖以后,进行单菌种牛粪堆肥试验。通过观测堆肥过程温度变化,测定堆肥结束后各堆料的pH值、种子发芽指数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对各嗜热菌的堆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添加菌剂可以快速提高堆肥温度,促进牛粪发酵腐熟,缩短堆制时间;添加菌剂后堆料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明显提高。[结论]黄孢原毛平革菌以及北京农学院有机肥课题组自选菌株GX1、GX2、GX4更能提高牛粪堆肥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绿化垃圾自然腐化周期长的问题,筛选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制备复合微生物接种菌剂,使绿化垃圾粉碎物能够快速腐化,以最终实现绿化垃圾的无公害循环利用.[方法]从自然腐化的绿化垃圾中分离筛选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制备复合微生物接种菌剂后接种绿化垃圾粉碎物,检测腐熟料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结果]筛选得到能够降解木质纤维素的6株真菌和细菌,并进行初步分类鉴定,绿化垃圾粉碎物接种复合微生物接种菌剂堆制腐化5个月后完全腐熟,腐熟料的主要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都达到了有机育苗基质的质量要求.[结论]从自然腐化的绿化垃圾中分离筛选得到了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接种复合微生物接种菌剂可明显加速绿化垃圾的腐化过程,为绿化垃圾无公害循环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柑橘皮渣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方法]以柑橘废渣为主料,麸皮为辅料,通过固态发酵技术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从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gii)、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球拟圆酵母(Torulopsis globosa)4株菌中,优选出效果最佳的菌株,并优化菌株最佳混合比例。[结果]确定T.konigii∶C.tropicalis∶A.oryzae最优比例为2∶2∶1,发酵时间84 h,温度33℃,含水率70%,菌液接种量0.4 m L/g,发酵后粗蛋白含量达到35.03%,粗脂肪含量达到4.92%,同时粗纤维含量为12.08%。另外,通过光照强度对发酵饲料的影响试验可知,光强在1 000~2 500 lx时,可以促进微生物生产蛋白质和脂肪,当光强为10 000 lx时,微生物生产蛋白质和脂肪的能力受到抑制;另外,光照条件不利于粗纤维的降解。光照条件对非光合微生物发酵饲料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柑橘皮渣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保藏16种杏鲍菇品种中筛选出高蛋白、高多糖含量的优势菌株,为杏鲍菇功能研发发掘出优势材料。[方法]通过菌丝发酵的方法获得16种杏鲍菇的菌丝体,经过组织处理,利用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和苯酚-硫酸法进行蛋白和多糖的筛选工作。[结果]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为杏21,其蛋白含量占菌丝体鲜重的5.20%;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的为杏4,占菌丝体干重的6.37%。[结论]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以根据对功能成分开发的需要,选择优势菌株并对其进行高产发酵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洒威  李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47-2049
[目的]为了筛选具有高絮凝活性的产生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筛选分离菌株,并且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絮凝菌。[结果]从样品中初筛得到17株具有絮凝性的菌株,经复筛后得到4株高效(絮凝率>85%)絮凝菌,其中TS-4絮凝活率为87.78%。TS-4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属于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结论]分离出的TS-4菌可用于废水的生物处理,为生产生物絮凝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邓冬梅  彭晓春  陈志良  董家华  刘旺  杨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386-11387,11393
[目的]筛选微生物絮凝剂高效产生菌,并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絮凝剂产生菌株,考察它们对焦化废水的絮凝效果,并探讨了利用糖蜜废液作为廉价培养基扩大培养菌株的可行性。[结果]从活性污泥中共得到4株絮凝率〉70%且絮凝特性稳定的菌株。其中,J-Y1和J-Y2菌液的絮凝活性最好,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4.4%和98.9%,在处理焦化废水时絮凝率最高分别也达到88.4%和93.9%。J-Y1和J-Y2在糖蜜废液中均生长良好,且糖蜜浓度未对絮凝率产生显著抑制。[结论]糖蜜废液可为J-Y1和J-Y2的扩大培养提供廉价的营养,并且这两个菌株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均具有相当高的絮凝能力,表明它们在废水处理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陶恒  覃益民  郑丽珍  张静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37-5738,5762
[目的]筛选产纤维素酶辅助蛋白的菌种,测定该辅助蛋白作用条件。[方法]从纤维素降解菌的生存环境中,寻找到产纤维素酶辅助蛋白的菌株,通过Sephadex-G75分子筛层析对产纤维素酶辅助蛋白菌株胞外培养液进行蛋白分离纯化,分析辅助蛋白的增效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增效作用适宜的温度及pH条件。[结果]从纤维素降解菌的生长环境中分离得到80余株菌株,经液体培养、胞外蛋白检测筛选出3株产纤维素酶辅助蛋白的菌株,分别命名为BAP1、BAP2、BAP3。经Sephadex-G75分子筛层析纯化,获得了最大增效率分别为35%,27%及47%的辅助蛋白。测定其中辅助增效作用最明显的BAP3峰2蛋白增效作用条件为温度40~60℃、pH 4.0~6.0。[结论]该研究为通过菌体诱变和培养条件优化等手段获得高效纤维素酶辅助蛋白提供了较好的原始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温度、有机负荷、接种量3个关键参数对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的综合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综合考察了批量式发酵过程餐厨废弃物产沼气及降解效果,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温度是影响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的显著因素;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接种量350 g、有机负荷40 g,在此条件下发酵产气中平均CH4含量可达68.75%,TS产气率及VS产气率分别为661.96和708.97 m L/g,能源转化效率可达79.92%。[结论]可为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的沼气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油菜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从油菜的不同组织内分离内生真菌,研究它们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对活性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从油菜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12株内生真菌,其中2株(WG5和WJ2)对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和小麦黄斑叶枯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而且其发酵滤液经高温处理后活性不丧失,对病原真菌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生防潜能。[结论]油菜内生真菌可以产生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新型活性物质的筛选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株朝鲜蓟内生菌降解苯酚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为筛选对苯酚耐受力较高的降解菌,获得降解苯酚的生物材料。【方法】本研究采用苯酚降解菌富集、分离技术从朝鲜蓟分离筛选到一株植物内生细菌菌株CXJ-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种属,并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CXJ-1菌株对不同浓度苯酚的降解率。【结果】结果发现,CXJ-1与土生拉乌尔菌 (Raoultella terrigena)(AB680714.1)16S rDNA保守性片段有100%的同源性,可以将该菌株鉴定为土生拉乌尔菌 (R. terrigena)。该菌株对苯酚的最高耐受浓度达2500 mg/L,当苯酚浓度为1500 mg/L时,菌株CXJ-1在48 h内能完全降解。【结论】菌株CXJ-1对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而导致苯酚残留的土壤及污水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