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研究以鸡大肠杆菌常见致病性血清型O_1、O_2、O_(78)3个血清型菌株制备成鸡大肠杆菌多价蜂胶灭活疫苗,以1ml/只免疫1月龄鸡,3周后攻毒保护车100%;每ml含10~(10)菌,10mg蜂胶佐剂的疫苗外观呈深褐,颗粒微小均匀,流动性好,使用方便;固体培养可获得大量抗原,简化浓缩工艺,其免疫效果明显好于液体培养菌疫苗.  相似文献   

2.
选择含O1、O2、O78、O88、O111五个血清型鸡大肠杆菌的以蜂胶为佐剂制成多价灭活苗苗。以不同免疫单位接种雏鸡,经筛选最佳免疫剂量8×10‘0细菌含量(CFU)/羽。试验表明,雏鸡抗大肠杆菌母源抗体15日龄降至临界水平,此时免疫最佳。免疫后15日抗体达到高峰,3×CD50(半数死亡量)攻毒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以鸡在肠杆菌常见致病性血清型O1、O2、O783个血甭型菌株制备5批鸡大肠杆功病多价蜂胶灭活疫苗,并对其进行免疫持续期、安全性及保存期试验。免疫试验效果表明,5批疫苗近期保护率87.5%~100%,6个月保护率75%~87。5%;成年冰蛋鸡在产蛋前2周开始免疫,免疫后3个月和6个月抽样攻毒,3个月保护率100%,6个月保护率87.5%以上。安全14日观肉鸡0.5ml,40日龄蛋鸡注射1ml/只无临  相似文献   

4.
导致鸡大肠杆菌病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而商品化的鸡大肠杆菌疫苗与各地流行血清型不符,往往造成免疫失败。实践证明,应用流行菌株制备的疫苗,免疫效果更好。本试验以许昌地区流行的具有致病性的O5、O54和O783种优势血清型菌株为制苗菌株,以蜂胶为佐剂,研制了现地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经实验室检测,免疫过的鸡群能有效抵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攻击,生长状况良好,蛋鸡产蛋率无影响,大肠杆菌病得到控制,其他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从山东5个优势致病血清型(O1,O2,O23,O36,O78)中优选出免疫原性最佳菌株制成了蜂胶多价灭活苗,含菌量为100亿/ml,鸡颈部皮下接种1ml/只,15天产生较强免疫力,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从山东5个优势致病血清型(O1、O2、O23、O36、O78)中优选出免疫原性最佳菌株制成了蜂胶多价灭活苗,含菌量为100亿/ml,鸡颈部皮下接种1ml/只,15天产生较强免疫力,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油佐剂灭活苗免疫雏鸡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2血清型制成的油佐剂灭活苗对15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以测定其抗体消长规律;对免疫后不同抗体滴度的雏鸡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1周后可监出抗体,2~3周抗体达到高峰,抗体可持续10周左右.抵抗同型大肠杆菌攻霉的最低抗体滴度为1:16~1:3.免疫保护期可达2个目以上.  相似文献   

8.
鸡大肠杆菌Ⅰ型菌毛亚单位苗交叉保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Ⅰ型菌毛的3 个不同血清型(O1 、O78 及O88) 的菌株, 大容量培养后提取菌毛制备3 种单价菌毛油乳苗。用1 日龄雏鸡分别免疫3 种单价菌毛油乳剂苗, 每雏免疫量为125 μg , 隔离饲养至2 周龄经气囊攻毒, 并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未免疫鸡出现87-5 % ~100 % 的死亡率, 免疫鸡用同源菌株攻毒后死亡率仅12-5 % , 用异源菌株攻毒出现37-5% ~62-5 % 的死亡率。免疫鸡攻毒后未死亡者, 经扑杀观察, 可见在气囊、心包及肝脏的病变非常轻微, 且攻毒后比非免疫鸡能更有效地清除攻入气囊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9.
从分离鉴定的4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筛选出4株流行广泛、致病力强、抗原性好,且为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作为制苗菌株;以蜂胶这一新型佐剂作为免疫佐剂,研制出的鸡大肠杆菌多价蜂胶灭活菌苗,使用安全,免疫效果好,近期保护率为100%,免疫期为6个月,疫苗制作简单,用苗后鸡群无不良反应。田间应用后鸡群发病率、死亡率下降,增重快,产蛋率增加,饲料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病原菌分离、血清型鉴定及本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流行于辽宁省致病性禽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分布、致病性以及用蜂胶苗防治该病进行了研究。2001至2005年从14市的病死禽和死胚中分离出大肠杆菌226株,定型105株,其中078型占29.52%(31/105);0109型占10.48%(11/105)。结果证明078、0109血清型是流行于本省致病性禽大肠埃希氏菌的绝对优势血清型。致病性试验研究证明,0109型菌对鸡的致病性强于01、02、078居第一位。用2001年分离的优势菌株的11个血清型大肠杆菌蜂胶苗和大肠杆菌新城疫二联蜂胶苗对鸡免疫,从2005年分离的优势菌株中选078、0109、01、0142、093型菌分别以致死量进行攻毒,保护率均达100%。免疫鸡与发病鸡同居感染试验,100%健康存活。  相似文献   

11.
利用禽巴氏杆菌C48-1、C48-2强毒株、禽大肠杆菌O78和O1血清型强毒株及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制苗,通过疫苗对鸡的免疫效力试验、疫苗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疫苗产生坚强免疫力时间的测定、疫苗免疫期的测定和疫苗保存期的测定等,研制出禽霍乱、大肠杆菌病和克雷伯菌病多价蜂胶三联灭活疫苗.结果该三联灭活疫苗安全可靠,免疫原性良好,最小免疫剂量为0.5 mL/只,免疫7 d后产生坚强保护力,疫苗对上述疾病的保护率为100%,免疫期为6个月,4 ℃条件下保存期为9个月.  相似文献   

12.
肉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蜂胶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离鉴定的49株大肠杆菌中筛选出5株致病力强、免疫原性好、具有优势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作为制苗菌株,经培养灭活后,以蜂胶为佐剂,研制出的肉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蜂胶疫苗,使用安全,免疫效果好。用该苗免疫后150d的保护率为100%,无不良反应。该苗4C下保存1年不失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苗性能好,免疫后对肉仔鸡、肉种鸡的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鸡群大肠杆菌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甘肃及西北部分地区进行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料120份,分出大肠杆菌105株,分离率为85%。对26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出血清型10个,其中血清型O78、O1、O2、O114占受检菌株的76.92%。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痢疫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猪场仔猪粪便中分离出10株大肠杆菌制备成疫苗,用于母猪免疫。免疫后仔猪死亡率由30%降到5%,仔猪黄痢发病率由70%降到20%.10株大肠杆菌血清型中O50,O64,O101,O18为可能的致病菌株。  相似文献   

15.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进展随着疫苗和免疫技术的进步,鸡的几种主要传染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后,大肠杆菌病已经上升为危害养鸡生产的最常见、防治最困难的疫病之一。一、病原学大肠杆菌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血清型复杂多种,到目前为止已知有菌体(O)抗原173种(这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猪大肠杆菌融合菌株R2蜂胶灭活苗的免疫效果,试验以猪大肠杆菌原生质体融合菌株R2为菌种制备蜂胶灭活苗,采用肌肉注射方式免疫SPF小白鼠,以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同时用2种不同血清型的猪大肠杆菌亲本菌株与免疫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并对小白鼠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免疫性能较好,在免疫小白鼠后的第28,35天左右机体内的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融合菌株R2蜂胶灭活苗可对2种不同血清型的猪大肠杆菌亲本菌株的攻毒试验产生保护,而且安全性能良好,是一种效果较好的菌苗。说明融合菌株R2蜂胶灭活苗作为一种新型疫苗防控猪大肠杆菌病将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7.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影响养鸡业生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雏鸡以败血症;各种年龄鸡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眼炎、肉芽肿以及产蛋鸡的卵黄性腹膜炎等主要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我们从本省的仪征、盐城、东台、海安等地的病鸡共分离到76株大肠杆菌,选有代表性10株,进行生化特性及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江苏东北地区分离株的血清型主要表现为O78、O8、O35、O1,生化结构表明不同血清型细菌之间或同一血清型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本系研制的三批鸡大肠杆菌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免疫非免疫鸡10只。在免疫前及免疫后的第7天、14天、28天、42天、56天分别采血,检测其免疫前、后的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此疫苗在免疫后第7天即产生抗体,28天达到高峰,到56天仍维持较高水平。分别用O1、O2、O35、O78菌体抗原检测血清单因子抗体,结果表明,4种抗原均能产生较高浓度的凝集抗体。在免疫后第60天,分别用4种不同O抗原的野生型细菌攻击:每只鸡口服20亿活菌,观察一周,每组鸡均未见死亡,扑杀后也未分离到大肠杆菌,表明免疫鸡能抵抗活菌的攻击  相似文献   

19.
几种化学消毒剂对鸡大肠杆菌的杀灭试验从四个鸡场病鸡分离筛选,对雏鸡有较强致病性的O2、O15、O11、O17四株大肠杆菌,分别接种于1%葡萄糖酵母胰胨肉汤中,37℃培养18h后将四株菌培养液等量混合,用灭菌生理盐水以麦氏比浊法标定为12亿/ml。将消...  相似文献   

20.
为改进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方法,用5株标准菌株在96孔U型板上进行微量凝集试验,优选了反应及观察条件:每孔中加50μL菌体抗原(浓度为1.5×109-2.0×109个菌/mL)和50μLO抗原单因子血清(稀释度从1/10-1/80)混合,于37℃反应1.5-2h,阳性结果可在黑色背景上清晰观察到片状凝集。试验各株均与原血清型一致。用此法对17株来自山东某地的鸡大肠杆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O78为5株,O365株,O1314株,O703株,与以前用常规方法对该地区菌型鉴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