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西山区是湖北省先期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主要区域,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提出了陡坡退耕地生态林治理、中山坡地水保林治理、坡耕地栽植生物埂治理、坡耕地林草间作治理、低山丘陵河谷生态林治理5种适合鄂西山地生态建设的典型生态治理模式。同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技术方案及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山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分区与适生模式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森林植被、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坡耕地特点将贵州喀斯特山地划分为3区10亚区16小区,并阐述了各区的相关特点;建立在树种和树种组基础上的适生模式筛选结果,将贵州喀斯特山地的退耕还林模式归为23类,可指导同区或相似区域的退耕还林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点省份,1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退耕还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典型区位固定样地方法,连续6年测定辽东山地实施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后初期阶段的生态效益变动过程。结果表明:退耕后3年植被开始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多年生草本、半木质化植物、灌木等相对长寿植物开始占据主导。人工辅助(造林)可在6年后形成较稳定的森林植被群落,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尤其是木质化根系以乔灌木混交模式为最高,虽其固土蓄水功能恢复的速度比自然恢复模式晚1~2年,但其综合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其次为乔木恢复模式。若依对照(持续农作物耕作)的地表径流量为100%,则6年平均值乔木模式为11.9%,乔灌模式14.49%,自然模式10.65%。依相同方法计算,泥沙流失量在乔木模式下为1.95%,乔灌模式下为0.15%,自然恢复模式下为0.04%。在由农田演变为森林的同时,微小动物(尤其昆虫)系统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在几年生态恢复进程中,与对照比,3种恢复模式不但植物物种相对多样,且寄生或依附类微小动物种群亦相对繁杂并初步形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6.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区、市)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国务院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并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  相似文献   

7.
山地森林占整个欧洲森林面积的28%。在欧洲大范围内,山地森林在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阿尔卑斯地区,迫切需要人们保护这些在经济上和环境上处于弱势的区域。可以说,山地森林成为欧洲森林管理引人注目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是一项意义重大、涉及人数众多的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改善生态、惠及民生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条例》,结合重庆实际,大胆地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进行探索、创新,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为森林重庆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退耕还林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  相似文献   

9.
近来有关部门检查发现,有的地方退耕还林存在林粮间作的现象,不明政策的同志甚至理解和支持这样的做法。这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规定是截然不符的。退耕还林绝不允许林粮间作。《退耕还林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禁止林粮间作和破坏原有草植被的行为”。第六十二条还对违反规定进行林粮间作的行为制定了具体的量刑和处罚条款:“退耕还林者擅自复耕,或者林粮间作、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范围内从事滥采、乱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活动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滥伐林木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标志着退耕还林工程经过三年试点,步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这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林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代表了广大退耕农民及全国人民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欧洲山地花楸和太阳神花楸苗木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山地花楸和太阳神花楸具有优良的树种特性,文章从立地条件、繁殖技术、培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苗木的培育技术,为山地花楸和太阳神花楸苗木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充分发挥其价值提供了优质苗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秦林 《甘肃林业》2005,(4):46-46
庆城县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将林业纳入各级十部的目标责任制,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实施,并且严格考核,奖罚兑现;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严格兑现,确保了“退得下、稳得住、有效益、不反弹”。在植树造林巾实行了技术、苗木质量、造林时间、栽植队伍“四个统一”和领导督察、规划设计、技术服务人员等“三个到位”。加大林业管护力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确定了专职护林员。  相似文献   

13.
《甘肃林业》2011,(4):16-17
临夏州永靖县从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有关精神和“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东北山地沙地区和京津周围沙地平原区退耕还林工程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在对退耕还林工程25个省(区、市)1897个县(市、区、旗),以县级单位为单元进行系统区划,建立了4个大区-12个区-39个亚区-116个小区4级区划体系的基础上,按照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大量试验地观测结果和长期生产实践的科学分析,并参考大量前人研究成果,分别研究了各区的退耕还林模式,经过系统集成、创新提炼,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退耕还林区域模式体系。共计9个亚区31个小区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浅谈建立退耕还林工程长效机制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有效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其关键在于建立退耕还林长效机制。笔者从相关政策的支持、保障和后续产业的研发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在对退耕还林工程25个省(区、市)1897个县(市、区、旗)以县级单位为单元进行系统区划、建立了4个大区-12个区-39个亚区-116个小区4级区划体系的基础上,按照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大量试验地观测结果和长期生产实践的科学分析,并参考大量前人研究成果,分别研究了各区的退耕还林模式,经过系统集成、创新提炼,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退耕还林区域模式体系。本文是川渝鄂湘山地丘陵区和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区域模式研究结果,共计9个亚区25个小区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2000年元月20日,《退耕还林条例》正式施行,使退耕还林工作有了法律依据。铜川市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今年的工作中,紧紧围绕《退耕还林条例》,认真落实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