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1年种植(新植园)和3年连作百香果园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以期为克服百香果连作障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相比新植园,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细菌群落丰富度,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门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5.86个百分点和2.21个百分点;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减少了3.40个百分点,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了28.41个百分点,而毛霉门(Mucoromycota)增加了14.73个百分点。在属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γ-变形菌纲中未分类属unclassified;ammaproteobacteria、黄单胞杆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anthomonadaceae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酸杆菌门中Gp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子囊菌属(Archaeorhizomyces)、孢子丝菌属(Sporothrix)、粪壳菌属(Sordaria)相对丰度减少,小被孢霉(Mortierella)、镰刀菌属(Fusarium)两个病原菌属相对丰度增加。说明连作改变了百香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降低,真菌多样性升高,病原菌相对丰度增加,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  相似文献   

2.
以2005—2021年发表的84例连作试验中的926组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了连作障碍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解决农田土壤的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连作障碍提高了土壤真菌数量(28.20%),降低了土壤细菌数量(19.85%)、放线菌数量(16.05%)及微生物Shannon指数(6.01%);与耐连作和不耐连作作物相比,忌连作作物连作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25.10%)和放线菌数量(26.86%);连作年限与连作农田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趋势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年均温度和降雨量不同的地区,连作都会导致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连作障碍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显著变化,作物类型和连作年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设施番茄长期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宁宁  李天来 《园艺学报》2013,40(2):255-260
 利用PCR-DGGE 技术,研究了裸地及不同连作年限的设施番茄栽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 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设施条件下种植番茄明显改变了土壤土著细菌的群落结构,但 连作年限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不大;土著真菌的群落结构稳定性优于土著细 菌,但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在不同连作年限的土样中变化较大,连作显著降低了某些真菌的数量,同时 显著增加了另一些真菌的数量,其中,连作20 年番茄的土壤真菌新出现的优势种群最多,且与非优势种 群的真菌数量差异较大,这种番茄连作后改变土壤真菌种群平衡的现象可能是导致番茄产生连作障碍的 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电泳条带的回收、测序,可知所取土样中的细菌优势种群属于Clostridium butyricum、 Uncultured bacterium、Bacillus 和Arthrobacter,真菌优势种群属于Saccobolus dilutellus、Uncultured fungus、 Lasiobolus ciliatus、Spooneromyces laeticolor 和Lasiobolidium orbiculoides。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种群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离鉴定马铃薯内生细菌,对相同种植地点的3个不同品种马铃薯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从不同品种马铃薯中分离纯化菌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鉴定;取相同部位马铃薯组织进行PCR-DGGE操作,并对DGGE图谱上的条带进行差异性分析。最终分离得到9株内生细菌,鉴定1-1、1-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p.),1-3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1-4为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sp.),1-5、1-6、2-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sp.),2-2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sp.),3-6为副球菌(Paracoccussp.)。DGGE图谱表明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内生细菌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最终结果表明3个品种马铃薯内生细菌具有较丰富的种群多样性,且差异性明显,品种可能是影响马铃薯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对连作黄瓜根际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对不同连作年限黄瓜土壤的影响,分析了施用丛枝菌根后连作1 a(年)、3 a、5 a的土壤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酶的变化,从而为AMF缓解黄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AMF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团粒明显增加,连作3年的土壤处理后相比对照增加了8.1%;碱解氮、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明显,但是连作5 a的土壤速效磷为317.9 mg·kg~(-1),比对照降低了33.5%;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相比对照有较大的变化,连作5 a的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别是2.2×107cfu·g~(-1)和1.8×10~7cfu·g~(-1),比对照增加了2.1倍和6.2倍;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也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施用AMF摩西球囊霉菌能有效缓解设施黄瓜连作障碍,对生产上防治连作障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甜瓜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棚甜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种植1、3、5、7、9年甜瓜大棚,采集根区土壤,采用平板计数法对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进行统计,测定种植1年和连续种植3、5、7、9年甜瓜大棚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真菌数量则呈上升趋势,且连作9年时真菌数量极显著增加。脲酶(Urease,UREA)、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UREA活性在连作3年时最高,PPO和CAT活性在连作5年时活性最高;而蔗糖酶(Saccharase,SAC)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连作7年时活性极显著下降。表明甜瓜连作9年,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调,微生物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过渡,土壤酶活性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研发对苹果连作障碍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以6种常见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以连作苹果园中健康苹果树根部为材料,采用对峙法对内生拮抗菌进行筛选,获得了两株对病原菌有明显拮抗效果的内生拮抗细菌SRB-1和SRB-11。鉴定发现,SRB-1和SRB-11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漠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通过苹果连作土盆栽平邑甜茶试验对菌株SRB-1和SRB-11菌肥防治连作障碍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连作土中施加菌肥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有明显促生作用。与对照相比,株高、地径、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显著增加,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增加了65%、51%和230%;同时土壤中的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32%、57%、82%和146%。表明本研究中筛选的内生拮抗菌SRB-1和SRB-11所制成的微生物菌剂对苹果连作障碍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温室草莓连作2、3、5、7、11年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真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中细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放线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温室草莓连作5年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大,连作7年与连作11年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略有缓解。建议温室草莓连作年限不要超过3年,并辅以相应的耕作和施肥措施来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连作苹果园健康苹果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对苹果连作障碍镰孢属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XC1,该菌对尖孢镰孢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79.83%.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gyr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目前菌株XC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  相似文献   

10.
董璐  王立新 《北方园艺》2023,(17):61-69
以万寿菊“安提瓜”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设置生物炭(BC)、生物炭+胶质芽孢杆菌(BJZ)、生物炭+侧孢芽孢杆菌(BCB)、生物炭+贝莱斯芽孢杆菌(BLS),以不施生物炭+不施菌剂处理为对照(CK),探索了生物炭与不同芽孢杆菌菌剂配施对万寿菊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期为芽孢杆菌和生物炭用于培育万寿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相关生物炭处理(BC、BJZ、BCB、BLS)均提高了土壤pH、阳离子交换性能(CEC)、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溶解性有机碳、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及土壤酶活性(亚硝酸还原酶、脲酶、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各处理整体表现为CK相似文献   

11.
西瓜连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根际微生物群落演替变化与西瓜连作之间的关系,调查2014—2016年连续3 a(年)种植西瓜的产量和发病情况,并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连作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扩增子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连续3 a种植西瓜其产量显著降低而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提高。不同种植年限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西瓜的连年种植打破了其根际微生物群落原有的平衡,使得细菌群落多样性下降而真菌群落多样性上升。在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和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升高,而Firmicutes、Actinobacteria、Gemmatimonadetes和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下降。在属水平上,Bacillus,Lysobacter与Pseudomonas等许多有益微生物相对丰度降低而病原菌所在的Fusarium相对丰度增加,最终表现为西瓜枯萎病爆发,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郁金香连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伊犁昭苏县郁金香种球连作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Miseq 2x300 bp)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探究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对郁金香种球连作障碍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预防郁金香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连作年限的15份土样中,细菌共有2 305个OTU分类单元,主要隶属于35门317属,真菌共有831个OTU分类单元,主要隶属于9门231属;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会随连作年限呈下降趋势,物种相对丰度也会随连作年限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辣妹子和新羊角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施用根际促生菌对辣椒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P1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对2个品种辣椒植株株高、干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促进作用均显著高于其它4个菌株处理,并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文摘     
<正>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差异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探索高度集约利用下土壤质量退化的根本原因和机理,为设施菜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江苏省常熟市由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设施菜地种植3 a、6 a和10 a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对峙法从苹果连作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连作生防细菌SNB-86,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该菌进行固态发酵制备菌肥。以苹果连作土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材料,对盆栽土壤设置4个处理:不做任何处理(对照)、连作土经溴甲烷熏蒸、连作土中加入菌肥载体处理和枯草芽孢杆菌SNB-86菌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SNB-86菌肥处理下连作平邑甜茶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71.5%和142.3%,株高分别比对照和菌肥载体处理增加了97.9%和25.3%,地径增加了57.6%和6.2%,但SNB-86菌肥处理的幼苗长势均未超过溴甲烷处理。菌肥载体处理和SNB-86菌肥处理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增加,SNB-86菌肥处理土壤真菌的数量显著降低,为对照中的32.3%,而菌肥载体处理仅比对照组降低了10%。溴甲烷熏蒸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导致土壤酶活性低于对照。SNB-86菌肥处理和菌肥载体处理可显著提高连作土壤中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中性磷酸酶的活性,菌肥载体处理次之;而溴甲烷熏蒸处理降低了这些酶的活性。SNB-86菌肥可以显著促进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提高连作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中可培养真菌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6.
从严格密封温室的盆栽巨峰葡萄根系、寄生的葡萄根瘤蚜虫体和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7个细菌菌株,并对其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7个细菌菌株16S rD-NA均扩增出1 500 bp左右的片断,通过与Genbank上已知同源性较高细菌的16S rDNA部分序列对比,初步确定了这17个细菌菌株分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其中蜡状芽孢杆菌(菌株C2、R2、L2、L3、L4)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L1、L4、R1、R3、C1、B1、B2、J1、J2)集中于葡萄根系和葡萄根瘤蚜虫体,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T1、T2)只在根际土壤中发现,说明蜡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为葡萄根系和葡萄根瘤蚜的共生细菌。  相似文献   

17.
研究长期大蒜连作复种秋白菜对土壤酶活性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集15、25、35、45年大蒜复种秋白菜连作土壤,分别测定大蒜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土壤酶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以25年作为分割点,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均表现为,连作25年以下,随生育期的变化呈"Z"字形,连作25年以上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下降分别为82.3%、63.6%、72.6%、53.7%;连作45年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下降幅度为10.9%。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和比例变化表现为15年为较低值,随后表现为回升趋势,微生物三相比例趋于均一化。连作15年以上的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失调,表征土壤健康状况的土壤酶的活性开始下降,连作25年以上的土壤连作障碍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砂田土壤肥力随压砂年限的变化趋势及分析硒砂瓜品质的变异及相关性,以宁夏中卫市兴仁三合村、兴仁拓寨村和香山三眼井村的3、10、20年砂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压砂地龄土壤中的9个土壤养分及硒砂瓜的7个品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对硒砂瓜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砂年限的延长,土壤肥力逐渐降低,因此,应在耕作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以保证砂田的持续利用;硒砂瓜品质指标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硝酸盐含量,最小的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硒砂瓜的中心固形物含量和边缘固形物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总酸含量和番茄红素、硝酸盐含量和边缘固形物含量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硒砂瓜7个品质指标中,对硒砂瓜综合品质影响最大的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西瓜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西瓜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西瓜‘中蜜一号’及其根际土壤为试材,设置枯草芽孢杆菌(T1)、酵母菌(T2)及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T3)、对照(不施菌剂,CK)四个处理。【结果】与对照相比,菌剂处理后连作障碍发病率降低;根际微生物区系特征由真菌为主型向细菌为主型转变,微生物活性、功能多样性增高;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碳源利用率降低,多酚类利用率增高;土壤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高;果实中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高。三因素主成分分析显示T3得分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中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与羧酸类、多酚类碳源利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菌剂处理能够改善连作西瓜根部土壤微环境、降低连作障碍发病率,提高产量与果实品质,其中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混和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两株生防菌对连作土壤中黄瓜生长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连作11年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通过接种低浓度(106个/mL)和高浓度(109个/mL)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研究了2株生防菌对连作黄瓜土壤中黄瓜生长及土壤微环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高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后,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地上部干重、根长和根体积均显著增加,叶片发病率降低。接种后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受养分影响减弱,除了放线菌和真菌受到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明显外,细菌与速效养分相关性不大。试验表明,黄瓜连作土壤接种2株生防菌后,促进了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降低了植物发病率,尤其接种高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