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近年云南甘蔗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面积的统计研究,阐述了当前云南甘蔗品种及栽培技术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云南蔗区品种的发展趋势,并针对云南蔗区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今后品种栽培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混合施入土壤的集灌溉和施肥于一体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达到节水省肥的目的,还是实现农业精确定量、智慧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水肥一体化中滴灌等技术在设施栽培以及玉米、棉花等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滴灌技术在水稻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环境不友好、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沟渠改造、加强滴灌管道建设、垄畦栽培结合、水肥药一体化和筛选新品种等解决方法。本文为水肥一体化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探索了水肥一体化水稻栽培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混合施入土壤的集灌溉和施肥于一体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达到节水省肥的目的,还是实现农业精确定量、智慧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水肥一体化中滴灌等技术在设施栽培以及玉米、棉花等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滴灌技术在水稻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环境不友好、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沟渠改造、加强滴灌管道建设、垄畦栽培结合、水肥药一体化和筛选新品种等解决方法。本文为水肥一体化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探索了水肥一体化水稻栽培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云蔗03-194,亲系:新台糖25×粤糖97-20,中大茎,中早熟,丰产、高糖,自然脱叶,宿根性好,抗旱性和抗倒性强。云蔗03-194在国家区试中蔗茎产量101.4t/hm2,甘蔗糖分14.40%,含糖量14.68t/hm2;在云南临沧、德宏、保山、红河等主产蔗区旱地生产示范中蔗茎产量117.6 t/hm2,甘蔗糖分15.23%,含糖量17.43t/hm2;该品种适应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蔗区种植,在燥热蔗区种植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针对低纬高原灾害性蔗螟防控难题,历时10年协同攻关,系统攻克了蔗螟综合防控瓶颈,形成了一批核心产品技术,促进了甘蔗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并取得几方面的创新性成果:首次明确了低纬高原蔗区灾害性螟虫种类、种群结构及灾害特性,为制定综合防控技术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了低纬高原蔗区螟虫种群监测技术体系和预警监测网点,实现了蔗螟种群动态精准监测,为综合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发了低纬高原蔗区螟虫无人机飞防施药技术且大面积成功应用,为有效防控螟虫成功开辟了一条轻简高效新途径;研究形成灯诱和性诱诱杀成虫技术规模化应用,推进了螟虫绿色防控技术进步;在低纬高原蔗区集成无人机飞防、生物制剂、理化诱控、性诱剂诱捕等综合防控技术,制定了标准化技术规程,显著提高了大面积整体防控效果;多年来在低纬高原蔗区云南8个主产州(市)组织进行了甘蔗螟虫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控制了危害,防控效果显著。2017—2018年累计推广应用278 khm~2(无人机飞防13 334 hm~2),共挽回甘蔗损失3.666 Mt,增加蔗糖469 kt,新增销售额39.79亿元,新增利润12.51亿元,增税1.88亿元。研究成果技术集成度高、实用性强、转化程度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为低纬高原蔗区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减损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研了解广西宾阳县甘蔗种植的现状,针对宾阳县甘蔗种植机械化程度低和施肥不科学两大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如建议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机械种植,同时扭转传统施肥观念;增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等;其中宾阳县甘蔗机械化种植推广策略,科学施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等建议对指导蔗区甘蔗优化施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蔗区干旱的原因和抗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分析,再加上借鉴美、澳两国先进的抗旱经验,对今后云南蔗区抗旱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保护地番茄上进行水肥一体化应用,确定最佳灌溉量和最佳施肥量。[方法]在管理水平一致的条件下,设置2个处理,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常规灌溉和施肥条件的处理。[结果]不同灌溉方式对比试验表明,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增产8.8%、节水22.7%、节肥20.69%。初步确定了保护地番茄最佳灌溉量为2 184 m3/hm2、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420、263、240 kg/hm2。[结论]温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甘蔗产业面临品种单一造成的种性退化、单产及糖分下降等多种问题。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探讨主蔗区的多系布局,是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在我国主要蔗区广西百色、广西崇左、云南保山进行的第四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的2013—2015年数据结果 ,利用因子分析和AHP分析,对参加国家集成示范的10个品种进行了糖分、产量和发育方面的评价与分析。通过客观综合得分对入选品种排出了权重,给出了我国主要蔗区广西和云南相对应的主产蔗区多系品种布局的试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丘陵山地水蜜桃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丘陵山地水蜜桃种植中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根据生产实际对滴灌施肥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2014-2015年的应用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滴溉施肥系统,在更实用和易于操作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传统灌溉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节水41%、节肥28.3%、省工80%、增产10.8%,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值得在丘陵山地水蜜桃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云南蔗区自然气候特点与生态区划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系统分析了云南甘蔗产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特点。根据作物生态区划的基本原理,以温度为一级指标,年降雨量、干燥度及农业意义为二级指标,将云南蔗区划为6个生态类型蔗区,即:北热带湿润区、北热带半湿润区、南亚热带湿润区、南亚热带半湿润区、中亚热带湿润区、中亚热带半湿润区,为云南甘蔗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等优点,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推广。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起步较晚,不过发展迅速,推广面积逐年增加。介绍了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经历初步研究、试验示范、规模应用三个阶段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该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滇东南、滇西、滇南等蔗区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蔗区间土壤基础肥力存在明显差异,同一蔗区内的变化差异更大。结合影响云南蔗区土壤肥力差异变化的施肥、耕作制度、土壤类型等因素,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对保持蔗区土壤肥力平衡,提高甘蔗单产和质量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云南水浇地宿根甘蔗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植甘蔗栽培、收砍质量、宿根管理、蔗地营养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云南蔗区宿根蔗低产低效的主要问题。结合生产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实行快锄低砍,保护蔗蔸;蔗叶还田保持蔗地营养;地膜覆盖,保证土壤温度的“三保技术”和宿根蔗田间管理上及早开垄松蔸,早施肥管理,早防治病虫草害的“三早”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加强云南蔗区甘蔗控释肥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劳动力成本较高是制约云南蔗区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云南蔗区气候、土壤肥力状况和甘蔗需肥特点,追踪国内外控释肥的研究进展,研发甘蔗控释肥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种植甘蔗劳动力成本,保护环境和提高种植甘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冬,春少雨干旱是制约我省旱地甘蔗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子,本文根据我省蔗区的自然条件,结合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从选配良种,利用植期,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充分利用云南蔗区的生态资源,实现旱地甘蔗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薛晶  张会华 《广西蔗糖》2010,(3):15-17,29
在2008~2009年弥勒蔗区进行的二年新植一年宿根云南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综合12个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工艺性状,综合表现好的品种是云蔗03-103、德蔗03-83、云蔗02-2332、云蔗99-91,其余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德宏蔗区3种甘蔗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德宏蔗区3种甘蔗害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旱地春植蔗主要栽培因素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蔗区自然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出旱地甘蔗丰产综合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甘蔗生长的下种量,行距,施肥量采用5元2次正交旋转通用组合设计进行研究,分析重要技术措施对甘蔗产量和生长的影响,提出适于云南各地推广的综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胡椒作为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对水肥管理的要求比较高。我国胡椒水肥管理包括浇灌、沟灌、喷灌和滴灌等灌溉方法,传统的施肥方法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本文针对各种水肥管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成为胡椒水肥管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