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根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有效茎数少,一是缺苗断垄导致基本苗不足;二是成茎率低。对策是种好新植蔗,培育健壮蔗蔸,执行“五早”即早清园,早开垄松蔸,早施肥复垄,早查蔸补缺,早大培土及适时封垄,适时砍收的栽培措施和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粤糖6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深耕方式、整地方式、种植行距、培土方式、宿根破垄方式共5个因素的8个组合试验,研究不同机械耕作模式对宿根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耕地方式和种植行距对宿根蔗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及蔗糖分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整地方式、培土方式及宿根破垄方式对宿根蔗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及蔗糖分产量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不同耕作组合对宿根蔗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含量及蔗糖分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茎径及单茎重无显著影响;不同耕作组合中,"机械深松50 cm+旋耕+行距1.2m+中型悬挂式培土+平茬破垄施肥盖膜耕作"组合的宿根蔗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含量及蔗糖分产量最高,分别比其他耕作组合增加5.33%~63.27%、9.43%~68.27%、2.35%~7.99%、13.99%~78.65%,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1、栽培宿根蔗的意义 蔗被砍伐后,留在地下蔗桩上的蔗芽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萌芽出苗,经过人工管理,长成新的一茬蔗株即为宿根蔗,俗称旧根蔗.栽培宿根蔗,不但具有省工省种成本低的优点,还具有早生快发、早分蘖、早拔节、生长期长、植株高大、有效茎多、高产稳产、早熟高糖、耐旱耐涝、增产潜力大的优势.因此,种好管好宿根蔗,对取得大面积平衡增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田东县糖料蔗生产区近年来宿根蔗栽培实践,阐述宿根蔗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好新植蔗、选留宿根蔗地、破垄松蔸、科学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宿根蔗是由上季蔗头上的芽萌发长成的甘蔗,其生长特点是萌发早,前期生长快,后期有早衰现象,因此,在管理上要突出一个"早"字,即早除草、早施肥、早防虫,后期补施壮尾肥。栽培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
平茬、破垄、施肥、覆膜作业是宿根甘蔗高产栽培的重要管理环节.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2CLF-1型宿根甘蔗平茬破垄覆膜联合作业机.该机能一次性完成平茬、破垄、施肥、覆膜等工序.对样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创新设计,并对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效率高、性能稳定、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机械收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福农15号、柳城03/182、赣蔗18号和粤糖00/236为供试材料,收获机械为HS180型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新植蔗于2009年12月29日分别采用机械和人工两种方式收获,其中粤糖00/236收获时蔗叶还田.宿根蔗于翌年2月破垄施肥和除草.201(年7~10月每个月的5日测定一次宿根蔗+1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于2010年12月21日全部人工砍收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糖分.[结果]机收处理的宿根蔗+1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以及茎长、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产量、蔗糖分和产糖量与人工处理的相比略有增减,但差异不显著.机械收割处理蔗叶粉碎还田的粤糖00/236的各项测定[结果]基本上均比人工处理的略好.[结论]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长影响不明显,且机械收割蔗叶粉碎还田比传统方式还田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机械收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福农15号、柳城03/182、赣蔗18号和粤糖00/236为供试材料,收获机械为HS180型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新植蔗于2009年12月29日分别采用机械和人工两种方式收获,其中粤糖00/236收获时蔗叶还田.宿根蔗于翌年2月破垄施肥和除草.201(年7~10月每个月的5日测定一次宿根蔗+1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于2010年12月21日全部人工砍收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糖分.[结果]机收处理的宿根蔗+1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以及茎长、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产量、蔗糖分和产糖量与人工处理的相比略有增减,但差异不显著.机械收割处理蔗叶粉碎还田的粤糖00/236的各项测定[结果]基本上均比人工处理的略好.[结论]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长影响不明显,且机械收割蔗叶粉碎还田比传统方式还田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对桂糖 15号宿根蔗以高效专用甘蔗液肥“蔗丰灵”进行不同处理 ,均获得增产、增糖的效果 ;尤其在促进茎径的增粗、增高方面表现更为显著 ,最终实际砍收产量比对照增加 17.4 % - 2 2 .2 %。既喷施“蔗丰灵”又盖膜的比盖膜不喷和不喷不盖膜的处理蔗糖分分别高 0 .39%和 0 .76 % (绝对值 )。不同处理间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 ,苹果酸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等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械收割与人工砍收处理进行对比,研究机械化收获对来年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机械收割处理的甘蔗株高、茎径、蔗糖分与人工砍收差异不显著;对宿根蔗发株能力有较明显影响,其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其中对ROC22的影响较明显,低于人工砍收,其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也低于人工砍收,而GT32的发株率比人工砍收提高1.29%,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与人工砍收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保水剂残留后效对两年宿根蔗的持续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新植蔗下种时设施用胶体型保水剂,颗粒型保水剂和不施用保水剂处理,各处理宿根蔗期均不再施保水剂.观测调查宿根蔗的发株、分蘖和株高等生长指标,分区验收各处理产量.[结果]施用保水剂处理在两年宿根蔗中仍表现增产,胶体型保水剂和颗粒型保水剂与对照相比,宿根第1年分别增产6.97%、8.01%,宿根第2年分别增产3.20%、3.96%.[结论]两种剂型保水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后效对宿根蔗均具有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随施入土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保水剂残留后效对两年宿根蔗的持续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新植蔗下种时设施用胶体型保水剂,颗粒型保水剂和不施用保水剂处理,各处理宿根蔗期均不再施保水剂.观测调查宿根蔗的发株、分蘖和株高等生长指标,分区验收各处理产量.[结果]施用保水剂处理在两年宿根蔗中仍表现增产,胶体型保水剂和颗粒型保水剂与对照相比,宿根第1年分别增产6.97%、8.01%,宿根第2年分别增产3.20%、3.96%.[结论]两种剂型保水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后效对宿根蔗均具有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随施入土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根据桂中监狱蔗区近几年来宿根蔗栽培的经验 ,阐述了宿根蔗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种好管好新植蔗 ;规范操作 ,提高宿根蔗发芽出苗数 ;提早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北海市大力推广宿根蔗问套种西洋南瓜,大大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南瓜间套种于甘蔗行间,可抑制蔗地杂草丛生,及瓜苗覆盖地面可提高土壤墒情,有利于蔗蔸发芽生长,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机械收割与人工砍收处理对比,研究机械收获对蔗蔸质量及来年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机械收获留茬蔗蔸质量优于人工砍收,具体表现为机械收获为入土或平地低砍,留茬蔗蔸高度、蔗蔸破头率明显低于人工砍收;机械收获的留茬蔗出苗率比人工砍收低,但不影响留茬蔗的发株率;甘蔗株高、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及蔗茎产量与人工砍收持平,蔗株茎径稍优于人工砍收,蔗糖分提高0.03%~0.49%(绝对值).  相似文献   

16.
土豆大垄栽培技术是在借鉴国外大垄单行栽培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县土壤、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将传统的60-70厘米垄变大,改成垄底宽80 -90厘米、垄顶宽3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宽行"垄进行马铃薯栽培的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裂裂区设计方法,对冬种加工型马铃薯良种"泉引1号"脱毒原种进行垄植、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芽长3项栽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3项栽培措施对产量、生育进度、单薯重量和地上部生长都有影响;主区单行垄植(A1)的结薯早于双行垄植(A2),产量较高;裂区地膜覆盖(B1)比裸地栽培(B2)早出苗、早结薯,薯块膨大速度快,大中薯比例明显增加,增产显著;裂裂区育苗移栽芽长1 cm(C1)比C2、C3、C4,早出苗、早封行,叶面积系数峰值最高,早结薯早膨大,大中薯比例最高,产量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加工型马铃薯泉引1号原种冬种丰产栽培措施的最优组合是A1B1C1.  相似文献   

18.
正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是在借鉴国外大垄单行栽培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县土壤、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将传统的60-70厘米垄变大,改成垄底宽80-90厘米、垄顶宽3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宽行"垄进行马铃薯栽培的一种方法。1.选种根据本地区生态特点和不同用途及市场需求,必须选用经过审定的高产、抗病、质佳的2代以内的标准脱毒种薯。2.种子处理2.1困种催芽:种薯于播种前15-  相似文献   

19.
上造甘蔗施用壮尾肥、宿根松蔸晒蔗头、宿根蔗蔸盖地膜和宿根蔗补植梢头茎.是提高宿根蔗单产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虎林市在推广大豆"平播垄管"、"缩垄增行"、"早晚密"、"精量播种"、"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进行不断研究探索,近几年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矮杆型品种的育成,又经过今年干旱的考验,这项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大豆"大矮密"栽培技术,即是采用合丰51号等矮杆品种,实行130厘米大垄六行(三双行)密植,垄底全方位超深松,垄体分层一次性施缓释肥,原茬早播、浅播,旋转锄机械除草,中耕垄沟深松,机械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第二年原垄卡种大豆、小麦或大豆.大矮密栽培实行深层和原层耕作,实现耕作水利,是旱作保护性耕作栽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大豆栽培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