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组织培养筛选番茄抗早疫病突变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感病番茄品种的子叶进行组织培养,以早疫病菌培养滤液为选择剂进行了抗病突变体筛选。经7次继代筛选,获得51块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出8株再生植株。经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表明8株再生植株均为抗病植株,病情指数为6.25。49株对照再生植株病情指数为89.29,其中有一株也是抗病植株。原品种的病情指数为93.33。  相似文献   

2.
利用赤霉菌毒素作选择压,在MS基上用小麦品种间杂交幼胚作外植体,研究了它们愈伤组织形成及幼苗分化;分化成株的再生植株在田间接种鉴定了它们的抗病性。在毒素作用下.品种间杂交幼胚外植体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但数量明显低于未经毒素处理的外植体。田间抗性鉴定结果,不论是中抗组合,还是抗病组合中.毒素压下获得的再生株的抗性比亲本都有增强,中抗组合中高抗单株出现率平均比亲本增加35.7%,抗病组合中抗病单株比亲本增加32%。差异显著性测定结果.利用品种间杂交幼胚作外植体离体筛选抗病再生株,亲本抗性很关键,亲本抗性强.其再生株的抗性提高的幅度大.筛选出抗病单株的机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以纹枯病菌培养液的粗提毒素为筛选剂,筛选水稻抗纹枯病突变体.通过在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粗毒素进行试验,确定筛选的最适体积分数为0.10~0.15,筛选后获181株R1植株和189株未经毒素处理的胚培养植株.用菌核接种法分别对R1、R2及R3代植株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经筛选的R1植株的平均抗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而R2、R3代植株的抗性亦优于供体亲本及未经筛选的胚培养对照  相似文献   

4.
水稻纹枯病体细胞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以纹枯病菌培养液的粗提毒素为筛选剂,筛选水稻抗纹枯病突变体。通过在诱导培养和分化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粗毒素进行试验,确定筛选的阳适体积分数为0.10 ̄0.15,筛选后获181株R1植株和189株未经毒素处理的胚培养植株。用菌核接种法分别对R1、R2及R3代植株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经筛选的R1植株的平均抗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而R2、R3代植株的抗性亦优于供体亲本及未经筛  相似文献   

5.
籽用南瓜疫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接种浓度、接种方法、苗龄、保湿时间对南瓜疫病接种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多因素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南瓜苗期最佳抗性鉴定方法,即植株在3片真叶期用注射法接种,接种浓度为1250个孢子/mL,接种后保温48h效果最好。用此方法对29份试验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出抗性材料1份,中抗材料6份.感病材料16份.高感材料6份。这些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表现的抗病性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选用“农城椒2号”、“0127”、“0171”3个辣椒品种作为试材,从辣椒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及愈伤组织诱导方面对辣椒枯萎病病原菌粗毒素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枯萎病病原菌粗毒素对辣椒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及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明显的毒害和抑制作用,不同辣椒品种对粗毒素的抗性表现不同,并结合辣椒离体再生体系,确定了0.60 g/L为辣椒抗枯萎病体细胞变异无性系筛选粗毒素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7.
以60Co-γ射线照射烟草优质感病品种的花药作为诱变手段,用烟草黑胫病疫霉菌粗毒素为筛选剂,对烟草花粉植株叶片的愈伤组织,进行抗病突变体细胞的筛选.试验表明:毒素对烟草愈伤组织的存活和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毒素浓度提高而加强,同一浓度对不同品种也存在着差异.综合毒素浓度对烟草愈伤组织抑制、增殖程度及筛选的有效性,初步认为:筛选红大和K326抗黑胫病突变体细胞的最适粗毒素浓度分别为30%和45%.所筛选出的抗病突变体细胞,其细胞水平的抗性与再生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病菌粗毒素离体筛选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建立抗病变异系离体筛选方法。【方法】以蒜瓣茎盘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大蒜叶枯病菌培养滤液制取的粗毒素为筛选剂,离体筛选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通过接种病菌粗毒素和病菌孢子鉴定变异株的抗病性,分析变异株的防御酶活性。【结果】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对大蒜愈伤组织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病菌粗毒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不同大蒜品种愈伤组织对病菌粗毒素的抗性不同;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病菌粗毒素分步筛选分别获得大蒜品种G039变异系苗12株,G073变异系苗2株,它们对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具有稳定的抗性。经病菌孢子悬浮液接种鉴定,变异系苗较其对照抗病性提高。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苗接种病菌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胺酶(PAL)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即达到峰值,且与抗病品种G064接近或更高,而感病品种G039的酶活性则明显低于前两者。【结论】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分步筛选可以获得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适宜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分步筛选的上限粗毒素体积分数为30%;POD、PPO和PAL活性可作为大蒜抗叶枯病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4种田间不同抗枯萎病类型甘蓝品种幼苗为试材,以分离甘蓝枯萎病病原菌悬浮液为接种菌液,筛选苗期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最佳方法和最适苗龄;确定植株感病级别划分指标,判断抗病类型。结果表明,甘蓝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5×106孢子·mL~(-1);比较灌菌液法、菌土法和浸根法3种接种方法,菌土法接种可更准确反映不同抗病性品种枯萎病发病程度和抗病类型;在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二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不同幼苗期接种,后两个时期特别是二叶一心期为最佳接种期;依据幼苗植株叶脉黄化程度,植株叶片褪绿、萎蔫甚至枯死等发病主要症状,将甘蓝感病幼苗划分为6个级别。由此确定甘蓝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种子消毒育苗,待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期时,采用幼苗轻微伤根、菌土法,接种5×10~6孢子·mL~(-1)枯萎病菌液,16 d后调查统计幼苗植株发病程度和感病级别数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4个品种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与分化,研究了稻曲病病原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进行抗稻曲病突变体的筛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供试的水稻各品种在细胞水平的抗性与田间的抗性相一致,因而可以以制备的稻曲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进行抗病突变体的筛选。对得到的抗性愈伤组织的抗性稳定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继代后愈伤组织的抗性仍得到了保持并得到了分化植株。这说明毒素筛选体系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植物致病镰刀菌毒素滤液浸苗鉴定作物苗期抗病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6~1987年用病菌毒紊滤液浸苗法,测定西瓜、黄瓜等作物不同品种的苗期抗病性,用盆栽土壤接种作对照。两种试验方法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认为,利用病菌毒素滤液测定作物品种的苗期抗病性是可行的,在抗病品种的选育中,可应用于大量杂交后代的初筛工作。试验还看出农家品种一般较抗病。  相似文献   

12.
西瓜品种抗枯萎病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培养液中,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产生以镰刀菌酸为主的致萎物质,用50%的枯萎病菌培养滤液浸苗88小时,对不同西瓜品种致萎力的差异情况与品种在病圃中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 受枯萎病菌侵染以前,11个西瓜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极小,酶带数及颜色深浅相同。接种枯萎病菌以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增强,酶带数增加1-2条。同工酶谱中E#-1、E#-7酶带或E#-1酶带的出现与否,是鉴别西瓜品种抗枯萎病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不结球白菜品种(株系)对炭疽病抗性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报道不结球白菜对炭疽病 (Colletotrichumhigginsianum) 抗性的苗期鉴定方法和抗病品种 (株系 )的筛选结果。在 2片真叶期 ,以 1× 10 6个·mL-1孢子浓度喷雾接种 ,2 5℃、RH >10 0 %保湿 2 4h ,2 5℃光照培育 7d ,可快速地将不同抗性的品种 (株系 )鉴别出来。用该方法所获得的品种 (株系 )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苗期 (5片真叶期 )和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将该方法与田间抗性鉴定相结合 ,从 2 6个品种 (株系 )中筛选出 4个高抗材料 ,可供生产上使用或作为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4.
小麦茎基腐病苗期快速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一种小麦茎基腐病快速接种鉴定方法,以扬麦158、Sunco、Kennedy为材料,采用4种接种方法评价了小麦苗期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效果,并以扬麦158/CI12633群体验证了所采纳的最优接种方法的致病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苗期棉球接种法小麦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操作方便,发病稳定性等方面优于其他方法。因此,小麦茎基腐病抗性种质资源筛选时可以将棉球接种法作为鉴定评价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几个苦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苦瓜幼苗上分别采用浸根法、浸土法和针剌法接种苦瓜枯萎病菌,均能引起不同苦瓜品种一定程度发病,但以浸根法苦瓜枯萎病的发病较重,较适宜用作苦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测定。采用浸根法接种苦瓜枯萎病菌,测定了我区8个苦瓜主栽品种的苗期抗性,结果显示泰国大肉王、长寿大肉三号和大肉新三号苦瓜品种中抗枯萎病,其中未发现有高抗枯萎病的品种材料。  相似文献   

16.
离体条件下,通过不同致病力溃疡病病菌、接种浓度、培养湿度、接种方式条件下接种红阳猕猴桃枝条,探讨不同条件下溃疡病病原菌对猕猴桃枝条的侵染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4个猕猴桃品种(系)枝条人工接种溃疡病病原菌,评价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结果表明: 强致病力病菌、高浓度、高湿度、枝条创伤面积都能显著影响猕猴桃枝条的病情指数;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24个猕猴桃品种(系) 枝条中,华特和徐香表现为高抗;迷你华特、金魁、绿肉优系(G HZ201201)和毛雄表现为抗病;红阳、黄肉优系11 7、大红、早鲜、早艳和黄肉优系Y HZ201201表现为高感。通过对华特、布鲁诺和红阳3个品种猕猴桃盆栽苗接种溃疡病病原菌,并测定接种植株与对照植株的相关生理参数,评价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及其相关生理参数与抗溃疡病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品种盆栽苗的抗性评价等级与离体枝条接种基本一致。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酶活性与其病情指数呈线性关系,健康植株韧皮部中CAT酶活性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最高(r=0999*),叶片中的CAT酶活性次之(r=0994*),健康植株韧皮部和叶片中POD酶活性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9和r=0969,SOD酶活性分别为r=0924和r=0938。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病情指数也表现为线性关系,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病情指数相关性最高,在健康植株韧皮部和叶片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2和r=-0962,可溶性糖含量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别为r=0934和r=0940。综上所述,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存在显著性差异,CAT、POD、SOD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作为鉴定猕猴桃抗溃疡病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在香蕉组织培养过程中,将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添加到组织培养基中,以测定不同品种香蕉对粗毒素的敏感性,并对薄片培养芽用粗毒素进行多次诱变以筛选抗(耐)病突变体。结果表明:供试5个品种香蕉离体培养芽对粗毒素的敏感性程度为农科1号粉蕉粉杂巴西蕉东莞大蕉,这与田间真实的品种抗病性不相符合,说明粗毒素虽然对不同抗性的香蕉品种均具有致病作用,但香蕉离体培养芽对粗毒素的敏感性程度与香蕉品种的抗病性无相关关系。巴西蕉和农科1号通过薄片诱导的不定芽对粗毒素的半致死浓度为40.63 mg/L和31.82 mg/L,两个品种香蕉离体培养芽经枯萎病菌粗毒素多次诱变筛选后可获得稳定的耐毒素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已报道的3种十字花科作物菌核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对5个已知抗性的花椰菜品种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结球期琼脂块叶腋接种法、营养生长期琼脂块活体叶片法与大田接种鉴定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85 9和0.926 6,可有效反映抗、感品种的差异,可用于花椰菜菌核病抗性的快速鉴定;但营养生长期琼脂块离体叶片法用于抗性鉴定的效果不好;根据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结果,选用结球期琼脂块叶腋接种法,以‘农乐45天’为对照,对21份花椰菜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筛选获得了‘神良金花’和‘长胜65天’2份高抗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