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了菜蛾绒茧蜂对小菜蛾各龄幼虫的选择性,结果表明,菜蛾绒茧蜂能寄生小菜蛾各个龄期的幼虫,但当2,3,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39和0.24.菜蛾绒茧蜂对25℃下发育的不同日龄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产卵寄生的雌蜂比例也随4龄幼虫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对进入4龄并发育至该龄期37%时间以上的幼虫该蜂不能寄生.菜蛾绒茧蜂在寄主体内的发育速率及个体大小与寄主龄期大小有关,寄生于4龄幼虫体内的发育最快、个体最大,3龄的次之,2龄的发育最慢、个体最小.试验还表明菜蛾绒茧蜂对小菜蛾幼虫的控制作用除成功的寄生致死外,还包括因不成功的产卵穿刺攻击所导致的死亡.文中还对田间该蜂寄生率估计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寄主龄期对菜蛾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被寄生时的龄期对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发育历期、结茧率及羽化雌蜂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寄生于3龄小菜蛾幼虫的菜蛾绒茧蜂其卵—幼虫期的发育较寄生于2龄或4龄个体的要快,结茧率及羽化后雌蜂寄生能力要高,但寄生不同龄期寄主个体间的成蜂羽化率没有差异,表明小菜蛾3龄幼虫较2、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要高.不同龄期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均有部分个体在寄生蜂幼虫成熟啮出前死亡,这种死亡在2龄、3龄时被寄生的个体中主要发生在幼虫期,而4龄幼虫被寄生的个体死亡发生期则逐渐向蛹期转移,4龄第三天被寄生的小菜蛾蛹期死亡率达62.5%,表明小菜蛾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随年龄增加迅速下降.文中还讨论了寄主龄期适合性与该蜂产卵选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菜蛾啮小蜂的寄主辨别能力和种间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5 ℃下,以菜蛾3龄幼虫作寄主,研究了菜蛾啮小蜂对已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寄主的产卵寄生行为及其在与菜蛾盘绒茧蜂共寄生寄主中的发育情况. 菜蛾啮小蜂能产卵寄生已被菜蛾盘绒茧蜂产卵寄生的寄主,形成共寄生,其寄生率随寄主体内的菜蛾盘绒茧蜂卵的孵化而下降. 菜蛾啮小蜂能寄生寄主体内的菜蛾盘绒茧蜂高龄幼虫,直接将卵产在绒茧蜂体内,而形成重寄生,重寄生率随寄主体内绒茧蜂幼虫年龄增大呈增大趋势. 共寄生寄主中的啮小蜂不能发育到成虫. 重寄生的啮小蜂能完成发育,并从绒茧蜂的茧中羽化. 当未被寄生和已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的寄主同时存在时,啮小蜂主要寄生于未被寄生的寄主. 表明菜蛾啮小蜂具有辨别寄主是否已被绒茧蜂寄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调查了分别以2龄、3龄和4龄小菜蛾幼虫作寄主时,及20、26、28和32 ℃下菜蛾盘绒茧蜂和菜蛾啮小蜂间竞争结果.当2龄或3龄小菜蛾幼虫供2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绒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啮小蜂的寄生率;分别与其单独寄生时比,前者无显著差异,而后者则显著下降;二种蜂的合计寄生率与任一种蜂单独存在时的相比,以2龄幼虫作寄主时无显著差异,但以3龄幼虫作寄主时则显著提高.当4龄小菜蛾幼虫供2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绒茧蜂的寄生率与啮小蜂的寄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二种蜂的合计寄生率显著比绒茧蜂单独存在时的高,但与啮小蜂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当2种蜂共存时,在所测试的4个温度下,绒茧蜂的寄生率均高于啮小蜂的寄生率,与其单独寄生时的相比,绒茧蜂的寄生率无显著变化,而啮小蜂的寄生率均显著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寄主龄期比温度对这两种蜂种间竞争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2种幼虫内寄生蜂对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长发育的影响及2种蜂种间竞争能力。结果表明,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后,因多分DNA病毒(Polydnavims,PDV)和毒液的作用,能完全抑制寄主化蛹;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后,虽也有PDV和毒液的存在,但寄主小菜蛾仍可正常吐丝发育成预蛹。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生长发育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因子在调控寄主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2种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菜蛾盘绒茧蜂是成功者,这说明寄生蜂所拥有的寄生因子是决定其寄生能力大小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小菜蛾成虫对甘蓝和白菜的产卵选择性及菜蛾绒茧蜂对这两种蔬菜上寄主的寄生选择性。结果表明,当甘蓝和白菜同时存在时,小菜蛾在白菜上的产卵量约为甘蓝上的3倍。菜蛾绒茧蜂的寄主选择性试验表明,当两种蔬菜上寄主密度相同时,该蜂对白菜上小菜蛾幼虫的寄生数量接近甘蓝上的5倍。最后,对小菜蛾产卵选择性及菜蛾绒茧蜂的寄主选择行为与寄主植物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结果表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被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Kurdjumov))寄生后,不能正常化蛹,寄主的脂肪体细胞变态受到明显的抑制.在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畸形细胞等寄生因子存在状态下,经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表明,不同寄生状态的小菜蛾脂肪体蛋白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与正常发育的寄主脂肪体完全不同.说明菜蛾盘绒茧蜂PDV、畸形细胞以不同的调控方式影响寄主脂肪体的蛋白合成和积累,以满足寄主体内幼蜂发育时营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分别在菜蛾绒茧蜂处于卵期、早期幼虫和中期幼虫时,饲喂小菜蛾2龄幼虫亚致死剂量甲胺磷,研究甲胺磷处理对寄主体内菜蛾绒茧蜂结茧率和羽化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经亚致死剂量甲胺磷处理后,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在菜蛾绒茧蜂处于卵期时饲喂寄主幼虫,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下降59.1%和32.5%;在菜蛾绒茧蜂处于早期幼虫时饲喂寄主幼虫,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下降40.5%和32.8%;而在菜蛾绒茧蜂处于中期幼虫时饲喂寄主幼虫,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下降18.2%和37.2%.结果表明,在绒茧蜂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时,饲喂小菜蛾幼虫甲胺磷对菜蛾绒茧蜂结茧率的影响较大,但对羽化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小菜蛾末龄幼虫、预蛹及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后,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组氨酸、脯氨酸和丙氨酸是主要的种类.随着小菜蛾幼虫的生长,血淋巴中氨基酸总量明显增加,发育到预蛹时,总量下降,表明虫体内氨基酸代谢途径因变态的即将发生而产生了变化.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后,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导致多数氨基酸种类含量增加,表明该蜂有效地调节了寄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使之朝着有利于自身发育的方向发展.但是,当蜂幼虫完成在寄主体内的发育时,小菜蛾血淋巴中氨基酸总浓度明显下降,说明该蜂有效地获取了寄主中的氨基酸营养.对这些氨基酸种类的识别将可为今后该蜂大规模的的人工化培养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且以作用因子组配的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结果表明:春季小菜蛾连续两种群趋势指数为11.9,而秋季为24.4,比春季高出一倍多,菜蛾啮 影响春季小菜蛾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对连续两代小菜蛾种嫩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为8.28,其次为菜蛾绒茧蜂,EIPC为4.85;在秋季,菜蛾绒茧蜂的作用仅次于4龄幼虫的捕食及其它,EIPC为3.67,菜蛾啮小蜂的作用较低,其EIPC仅为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观察斜纹在蛾侧沟茧蜂羽化、交配、产卵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关系.并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该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比率,旨在为该蜂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产卵高峰多在羽化后2—3d,大多数蜂在寄主体内只产1粒卵,少数可产2粒,偶见产卵3粒,但最终只发育成1头成熟幼虫;(2).侧沟茧蜂与斜纹在蛾1—4龄幼虫共存时,偏爱寄生1龄末至2龄幼虫,对1龄末至2龄,3龄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737,0.3210,0.2046;(3).3龄初幼虫被寄生后,与未被寄生的幼虫比较,4龄幼虫历期显著延长,食量显著下降,且不能发育到5龄幼虫;(4).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可用线性日度模型、Stinner模型和Logistic模型较好地拟合,其中以Stinner模型拟合精度最高:(5).侧沟茧蜂卵、幼虫、茧和卵—成虫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06℃、7.766℃、10.1%℃和9.683℃,有效积温分别为28.864、109.245、89.360、217.915日度,发育速率最快温度分别为34.55℃、30.41℃、32.33℃和32.78℃。  相似文献   

12.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二化螟绒茧蜂寄生期间,寄主二化螟幼虫的取食总量比对照幼虫显著减少36.75%,而在蜂幼虫未啮出寄主体的不同寄生时间内。被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和对照幼虫的取食量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被寄生后的4龄和5龄二化螟幼虫生长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被绒茧蜂寄生后的二化螟幼虫生长加快,发育受抑。被绒茧蜂寄生后的二化螟幼虫生长速率增大,但不包含蜂体的幼虫净生长速率下降:寄主蜕皮次数减少而不能化蛹。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了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不同龄期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寄生率,稻纵卷叶螟与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生长发育上的相互影响,及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1龄和2龄幼虫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对3龄幼虫的寄生率。在选择性试验中,寄生率因不同幼虫龄期组合的不同而不同,在1龄、2龄和3龄幼虫组合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幼虫的选择性依次为2龄幼虫3龄幼虫1龄幼虫。稻纵卷叶螟幼虫在1龄和3龄初期被纵卷叶螟绒茧蜂寄生后,稻纵卷叶螟1龄和3龄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未被寄生的幼虫,而2龄幼虫被寄生后,发育历期未产生显著变化。以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为寄主,纵卷叶螟绒茧蜂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以2龄和3龄幼虫为寄主的。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符合Holling-Ⅱ型,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寄生潜能A=22.727头。  相似文献   

14.
在温度为(27±1)℃,相对湿度为(75±5)%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小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aeKurdjumov)对不同密度下的小菜蛾幼虫(3龄为主)的功能反应及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用Holing圆盘方程和Hassel-Varley模型进行拟合,并建立其功能反应方程为Na=0.9295N/(1+0.0918N),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a=0.1435P-0.4987.结果表明:小菜蛾绒茧蜂对小菜蛾幼虫密度的寄生效应属HolingⅡ型,小菜蛾绒茧蜂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其寄生效果呈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小菜蛾绒茧蜂与小菜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20%蜂蜜与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xGV)混用后引诱小菜蛾和菜蛾绒茧蜂补充营养时接触PxGV进而传播感染小菜蛾幼虫的效果,结果表明:经由20%蜂蜜介导,小菜蛾接触PxGV能引起子代幼虫病毒感染,致死率12.3%,菜蛾绒茧蜂接触PxGV能引起小菜蛾幼虫病毒感染,致死率35.3%,但病毒感染对寄生蜂的发育有极显著不利影响。总结了取食刺激物与病毒杀虫剂混用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在26℃条件下,以橘小实蝇Bctrocerat dorsalis 1龄、2龄、3龄初及3龄末幼虫为寄主,研究了前裂长管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对不同龄期寄主的寄生效能、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个体大小、性比、结果表明,寄主龄期对前裂长管茧蜂寄生效能与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前裂长管茧蜂偏好寄生2龄和3龄初的橘小实蝇幼虫,在试验观察的6 h内,分别有63.00与85.50头相应龄期的橘小实蝇幼虫被寄生.而仅有35.60与33.21头1龄和3龄末橘小实蝇幼虫被寄生.前裂长管茧蜂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寄主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减缓.以1龄、2龄、3龄初及3龄末橘小实蝇幼虫为繁育寄主时,前裂长管茧蜂的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18.5、18.9、19.6和22.0 d,相应的幼期存活率分别为16.40%、46.88%、54.09%和26.29%,寄主龄期过低或过高对前裂长管茧蜂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前裂长管茧蜂子代个体的大小也因寄主龄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1龄橘小实蝇幼虫为寄主所繁育寄生蜂个体明显小于其他年龄段寄主繁育的寄生蜂.以3龄初橘小实蝇幼虫为繁育寄主时,前裂长管茧蜂子代群体以雌性个体为主,雌性概率为64.11%.3龄初橘小实蝇幼虫是用于繁殖前裂长管茧蜂的最适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为明确褐带卷蛾茧蜂对红脉穗螟不同龄期幼虫的偏好和适应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寄生蜂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寄主幼虫龄期对寄生蜂发育、存活、寿命、子代性比等的影响。[结果]在选择性试验中,褐带卷蛾茧蜂可寄生红脉穗螟3~5龄幼虫,而在非选择性条件下可以寄生红脉穗螟2~5龄幼虫,且寄生率随寄主龄期的升高而增加。褐带卷蛾茧蜂在红脉穗螟2~5龄幼虫体上均可完成世代发育。其中以2龄幼虫为寄主时,褐带卷蛾茧蜂总发育历期(卵-成虫)最长,为18.50 d,而以红脉穗螟5龄幼虫为寄主时发育历期最短,仅为12.75 d,两者之间相差5.75 d。以红脉穗螟5龄幼虫为寄主时,褐带卷蛾茧蜂单雌产卵量最高(34.85粒),寿命最长(14.50 d),而以2龄幼虫为寄主时单雌产卵量最低(5.29粒),寿命最短(11.15 d),与5龄幼虫为寄主相比分别降低84.82%和23.10%。褐带卷蛾茧蜂的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m)、净增值率(R0)、世代时间(T)和有限增长率(λ)均在寄生红脉穗螟5龄幼虫时达到最大,rm、R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揭示寄生蜂发育表现是否与土壤施氮量有关,以及该关系是否依赖于寄生时的寄主龄期,对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在该因素处理下的生长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方法]用不同施氮水平(20、50、100、200、300mg·L-1)的盆栽大豆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分别以2龄和4龄幼虫为寄主供斑痣悬茧蜂寄生,观察子代蜂发育指标。[结果]施氮量、寄主龄期及其互作均显著影响子代蜂存活、历期、成虫体型大小和寿命,但影响的程度和格局不同:施氮量对子代蜂存活和发育历期的影响明显大于寄主龄期,而对子代蜂成虫体型大小和寿命的影响明显小于寄主龄期。子代蜂发育参数与施氮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但该关系取决于寄生时的寄主龄期:子代蜂存活与施氮量在寄生4龄幼虫时表现出非线性关系,但在寄生2龄幼虫时无显著关系;子代蜂发育历期与施氮量之间存在二次函数曲线关系,但在寄生2龄幼虫时中等水平施氮量的发育历期较长,而寄生4龄幼虫时在较高水平施氮量处理下的发育历期较长;子代蜂成虫体型大小与施氮量之间在寄生2龄幼虫时,表现出正相关直线关系;但寄生4龄幼虫时没有变化;子代成虫寿命在寄生2龄幼虫时与施氮量之间表现出三次函数曲线关系,但在寄生4龄幼虫时没有变化。[结论]土壤施氮可通过寄主龄期大小而影响寄生蜂子代发育表现,而且该影响与施氮量多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03—2005年对郑州郊区小菜蛾的寄生蜂种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了8种寄生蜂,即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螟蛉埃姬蜂Itoplectis naranyae、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绒茧灿金小蜂Trichomalopsis apanteloctena.其中菜蛾盘绒茧蜂和半闭弯尾姬蜂是该地区小菜蛾寄生蜂的优势种,菜蛾盘绒茧蜂在5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上旬寄生率高,而半闭弯尾姬蜂是4月下旬~5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较高.化学防治区两种寄生蜂的寄生率明显低于非防治区,表明化学杀虫剂对这两种寄生蜂有较强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20.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1龄末-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4龄幼虫共存系统中,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寄主作用,建立了3个龄期的3个龄期的幼虫被寄生量模型。根据模型,计算了寄生蜂对3个龄期幼虫寄生的选择系数。结果表明,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能寄生斜纹夜蛾1-4龄幼虫,但当1龄末-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偏爱寄生1龄末-2龄初幼虫,其次为3龄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