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H对黄鳝肠道和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鳝(Monopterusalbu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犤1犦,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以及独特的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由于天然资源的极度下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开展黄鳝规模化养殖已势在必行。目前对于黄鳝的生物学犤2犦和繁殖犤3,4犦等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消化生理方面的研究只见零星报道。笔者通过黄鳝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力的测定,对黄鳝的消化能力和消化特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人工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黄鳝每尾平均重11.2~34.3…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鲔胃、肠道及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翘嘴红舶胃肠道及肝胰脏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3种主要消化酶活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胃、肠道、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6.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8.0、8.0、7.5;胃蛋白酶最适pH为2.0,肠道、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7.0、7.5。同时研究了在最适pH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对3种主要消化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翘嘴红刍白淀粉酶在肝胰脏、肠道、胃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25℃;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0℃,35℃;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50℃,4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适反应温度下翘嘴红自自脂肪酶与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均呈现肝胰脏〉肠道〉胃,蛋白酶活力肠道与胃接近,大于肝胰脏蛋白酶活力。 相似文献
3.
4.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pH对嘉陵江鲇(Silurus asotus)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pH范围内,鲇各消化酶的活性均随着pH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鲇胃、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2、7.0、7.4;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7.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7.0、7.0、7.4。除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酸性外,其它消化酶的最适pH均为中性或弱碱性。说明嘉陵江鲇的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存在着器官特异性。在最适pH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为前肠>肝胰脏>胃>中肠>后肠,淀粉酶的活性顺序为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脂肪酶的活性顺序为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相同部位的同种消化酶活性的差异显著;在各自最适pH条件下,不同器官的同种消化酶活性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pH对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用鱼暂养7 d后解剖取样,在设计的10个酶反应pH值(2.2,3.2,4.2,5.2,6.2,7.2,8.0,8.6,9.6,10.6)下测定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卵形鲳鲹胃内pH为强酸性,幼鱼肠内为中性偏酸性,肝、幽门盲囊和成鱼肠内为中性偏弱碱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幼鱼为2.2,成鱼为3.2;肝、幽门盲囊和肠的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幼鱼为7.2,成鱼为8.0。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幼鱼为8.0,成鱼为8.6。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均为弱酸性,幼鱼和成鱼均为6.2。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相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并以胃蛋白酶、肠淀粉酶、肠脂肪酶的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翘嘴红鲌胃、肠道及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翘嘴红鲌胃肠道及肝胰脏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3种主要消化酶活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胃、肠道、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6.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8.0、8.0、7.5;胃蛋白酶最适pH为2.0,肠道、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7.0、7.5。同时研究了在最适pH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对3种主要消化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翘嘴红鲌淀粉酶在肝胰脏、肠道、胃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25℃;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0℃,35℃;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50℃,4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适反应温度下翘嘴红鲌脂肪酶与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均呈现肝胰脏>肠道>胃,蛋白酶活力肠道与胃接近,大于肝胰脏蛋白酶活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研究了不同pH及温度对半滑舌鳎幼鱼三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半滑舌鳎胃、肝胰腺、肠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是3.0、7.5、8.0;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是8.0、7.5、7.5。随着温度的增加,半滑舌鳎消化酶的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半滑舌鳎胃、肝胰腺、肠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是50℃、45℃、40℃;脂肪酶最适温度分别是35℃、45℃、40℃;胃和肠淀粉酶最适温度均为20℃;而在15~30℃范围内,肝胰腺均呈现高的淀粉酶活性。不同组织酶活力比较:蛋白酶活力以肝胰腺>胃>肠;淀粉酶活力是肠>胃>肝胰腺;脂肪酶活力以胃>肝胰腺和肠,肠道中以前肠的消化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4.
PH对黄鳝肠道和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得黄鳝前、中、后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最适PH值分别为7.6、7.2、7.2;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最适PH值分别为7.2、6.4、7.2。蛋白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肝胰脏>中肠>后肠;淀粉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后肠>中肠>肝胰脏;脂肪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后肠>肝胰脏>前肠>中肠。由此可见;黄鳝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主要在前肠,而对脂肪的消化则主要集中在后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但同时病害频发,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再加上抗生素的滥用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严重困扰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长足发展。根据微生态理论研究研制的微生态制剂体现出许多优越性,可以克服滥用抗生素引起的鱼类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鱼类的抗药性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弊端,具有显著增强其免疫功能、抗病、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特点。但是微生态制剂在鱼类上发挥抗病、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将综述微生态制剂对鱼类肠道结构和消化酶活性影响方面的研究情况和进展。1微生态制剂对鱼类肠道结构的…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不同养殖温度(15℃、18℃、21℃、24℃、27℃)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先降低后升高(P<0.05),且在24℃时达到最小值;此外,摄食率(F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其不同温度组的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4℃、21℃、27℃、18℃、15℃组。温度对幼鱼前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组(P<0.05),而温度对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性则无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对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温度组前肠脂肪酶活性均高于中肠和后肠;温度对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认为,施氏鲟幼鱼快速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4℃,在此温度范围内施氏鲟幼鱼可获得最大生长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pH值对河鲈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离体状态下河鲈(Perca fluviatilis)体内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在不同温度和pH时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河鲈肝胰脏、肠道、胃3部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0℃,最适pH值分别为5.0、7.0、8.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值分别为4.0、3.0、6.0;肝胰脏、肠道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0℃,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肝胰脏、肠和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6.0、8.0、2.0。在各自最适温度下,肠道中脂肪酶比活力最高,其次是肝胰脏和胃;肝胰脏淀粉酶比活力最高,其次是肠道和胃;肠道中的蛋白酶比活力最高,其次是胃和肝胰脏。 相似文献
18.
19.
从酶学分析的角度研究温度、pH值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消化酶稳定性及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在30~50℃分别保留相对酶活力达82%、87%和90%以上,蛋白酶相对酶活力在pH值6.0~9.2达71%以上,淀粉酶相对酶活力在pH 5.8~9.0达75%以上,纤维素酶在pH值3.6~7.0保留相对酶活力达70%以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蛋白酶活性顺序为前肠>后肠>中肠,淀粉酶活性顺序为中肠>前肠>后肠,纤维素酶活性顺序为后肠>中肠>前肠.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获得较大活性的部位分别分布在前肠、中肠和后肠,其最适温度分剐为25~30℃、35~40℃和20~25℃.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蛋白酶活性顺序为中肠>后肠>前肠,淀粉酶活性顺序为后肠>中肠>前肠,纤维素酶活性顺序为后肠>前肠>中肠.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获得较大活性的部位分别分布在中肠、后肠和后肠,其最适pH值分别为7.6~8.4、6.4和3.6~4.8.表明消化酶对热和pH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蛋白酶、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具有较大酶活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