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河口稠油掺水降粘输送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由于胜利油田河口稠油粘度高、密度大,因此稠油的开采、输送和加工处理都比其它石蜡基原油困难得多.为了寻求更经济、有效、可靠的稠油输送方法,通过大量的室内环道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稠油掺水输送的技术条件及降粘效果,并通过优化得出了河口稠油的最佳输送工艺参数,表明了稠油掺水降粘输送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稠油输送方法.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质高粘稠油采用缔合、溶解、稀释组合的降粘方法。将稠油在50℃时的粘度20000mPa·s降至30℃时的500mPa·s以下,轻油用量由现在生产用量的25%下降到18.6%,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给出的降粘方法及降粘功能分解分析思路,对稠油降粘研究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稠油集输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河油田所产的稠油品种繁多,物性较差,相对集输处理的难度较大.通过分析辽河油田稠油的特点,总结出了单管加热、掺稀油降粘、平台拉油集中处理、裂化降粘采集输一体化、超稠油乳化降粘等适合辽河油田稠油特点的地面集输工艺和几种稠油脱水工艺流程.指出应在提高集输系统的密闭率、提高稠油的脱水温度等5个方面进行科技攻关,保持稠油集输与处理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孟江  郑猛 《油气储运》2006,25(9):48-52
针对稠油开采和管输过程中存在的高粘度,高密度等问题,对坨5井原油乳化降凝降粘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高凝稠油乳化成的O/W乳状液可以使稠油凝点总体降低10℃以上,降粘率达到90%,乳化降凝降粘是可行的.试验结果还显示,温度和降温速率对乳化降凝降粘效果有很大影响;乳化剂中加入强碱有利于稠油O/W乳状液的形成和O/W乳状液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加拿大SAGD油砂乳状液脱水处理工艺,研究了加拿大SAGD油砂样本物性,理论分析了SAGD油砂乳状液的稳定性,开展两种典型稀释剂的稀释特性实验,获得了各自的稀释脱水特性,为脱水处理工艺的完善与优化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以石脑油为代表的芳香族稀释溶剂的经济技术掺稀比为20%,石脑油掺稀降黏增大密度差的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水滴聚结的作用效果不明显,造成整体脱水效果较差,因此实际应用时仍需要加破乳剂。而以正庚烷为代表的脂肪族溶剂由于黏度、密度比石脑油大,因此降黏效果较差,但在超过一定比例后,能使SAGD油砂乳状液中的沥青质沉积,稀释特性表现为从掺稀降黏作用转变为沥青质沉积,掺稀比为1.8时可以完全脱除油砂乳状液中的水滴。  相似文献   

6.
稠油集输中催化裂化降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稠油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根本原因,针对常规输油工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场催化裂化降粘的新思路,催化裂化主要是将稠油含碳数多的稠油大分子降解为含碳数少的轻质油小分子。阐述了稠油催化裂化及降粘原理,指出低温高效的稠油裂化催化剂的筛选、热驱方式的选择及矿场稠油裂化装置的布置与规划是该种新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筛选复壮 ,选育出对克拉玛依稠油具有显著降粘作用的微生物菌种 ,室内降粘试验结果表明 ,菌种对稠油的降粘率可达 70 % ,同时菌种改善了稠油的流体性质 ;原油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 ,菌种能够降解稠油中的非烃和长链饱和烃。利用选育出的菌种首次在克拉玛依稠油油藏开展了 6口井的微生物吞吐开采稠油矿场试验 ,累计增油 86 5t,其中有效井 5口 ,措施有效率 83% ,投入产出比达 1∶3以上 ,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为新疆油田稠油开采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稠油掺水溶性乳化降粘剂降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加热降粘工艺存在能耗过高的问题,在张一块超稠油井进行了掺活性水降粘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30%含水率高凝稠油中添加0.0125%的LJ-2乳化降粘剂与LH-XIV复配后,使含水高凝稠油在管道静态混合器和油泵的剪切作用下,形成相对稳定的O/W型乳状液,当剪切速率超过20 s-1时,可以进行管道的乳化降粘输送.采用掺活性水降粘技术可减少燃料费用.  相似文献   

9.
掺混稀油是稠油降黏的有效手段之一,能有效降低超深井井筒举升过程中井筒摩阻。评价了不同密度稀油的掺稀降黏效果,并综合运用热力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等研究了稠油掺稀降黏过程中稀释焓、Zeta电位、掺稀比的变化以及轻质油与稠油混合溶液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密度0.91g/cm3掺稀油与稠油混合过程中溶解热焓值最低、Zeta电位最高,混合系统能最快地达到热力学平衡,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统最稳定,掺稀效果最好。该结果对明晰稠油掺稀降黏机理、提高稠油掺稀降黏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郑王混合稠油集输工艺现状出发,以稠油混合油为研究对象,对乳化油的制备、流动特性、稳定性、含水量、配伍稳定性、破乳脱水影响稠油乳化降粘集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集输工艺改造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原油含水对管道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油气储运》1998,17(8):4-6
介绍了水在原油中的存在状态及含水率的测量方法,结合马惠宁管道近期的实际情况,就原油含水对原油流变性、管道运行及设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指出:(1)在一定范围内,原油的粘度和凝点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大,含水率低于5%,对原油流变性影响不大;(2)高含水原油进入管道会造成管道运行不稳定,并使管输能耗明显增加;(3)靖马原油所含水分对管道和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并影响了加热炉的正常操作;(4)应避免3m罐位以下的高含水靖马原油集中进入管道,对这部分原油可采取与马岭原油掺合的输送工艺。  相似文献   

12.
混合原油粘度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萍 《油气储运》2007,26(10):22-24,34
高粘原油降粘通常采用稠油与轻质原油混合输送的方式。针对目前混合原油粘度的计算还没有普遍适用的粘度计算模型问题,通过参考各种文献,给出了常用的混合原油粘度计算式及其适用范围。以吐哈—南疆—北疆(重质油)混合原油为例,给出了粘度模型筛选过程,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原油粘温特性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油的加工和输运过程中,原油的流体力学特性、如粘性和粘温特性直接影响着其工作状态。尤其在水面浮油的回收过程中,回收方式的选择和回收率直接取决于原油的粘性及其粘温特性。本文中对辽河油田的重油和稀油的粘温性和粘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为原油的加工、输运以及浮油的回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在重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采油技术近几十年已在世界各地投入应用 ,是一项投入少 ,产出大的采油技术。应用微生物方法开采重质原油 ,是微生物技术在采油领域的延伸 ,也是人们对重质原油开采的一种新的尝试。就其机理来说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微生物能够利用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等重组分 ,对重油进行降解 ,使得重油粘度变小 ;或者 ,微生物能够在繁殖过程中产生表面活性物质 ,使得重油能够很好的乳化分散 ,降低原油的粘度 ,从而有利于原油的采出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经济有效的开采高凝、高粘原油,降低原油管道输送能耗,对胜利油田浅海脱水原油进行了不同声强、频率、作用时间等超声波降粘试验和筛选最佳降粘参数组合的正交试验,得到了超声波降粘的最佳组合参数.该研究有助于超声波在原油开采、输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原油分子筛非临氢浅度裂化改质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成耀  梁磊 《油气储运》1999,18(3):50-53
介绍了原油分子筛非临氢浅度裂化改质降凝减粘新工艺由小试到中试的研究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小试基础上放大1000倍的中试试验结果和小试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工艺放大试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进一步扩大成工业试验和生产。改质原油用于现有管道输油生产可降低输油温度,减少燃耗,尤其可以解决低输量管道的输送问题。原油分子筛改质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投资低,降凝减粘幅度大,改质油性质稳定,内含潜在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新疆红山嘴油田红003稠油掺水的流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露  敬加强  董正淼  吴清红 《油气储运》2012,31(3):171-174,248
针对新疆红山嘴油田红003井区稠油特性以及集输难题,结合该井区的地形特征,对比分析了常用稠油输送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红003井区稠油掺水集输方法。以红003井区原油T1和TA为研究对象,采用原油含水率、流变学及密度测试方法,评价了两种原油的基本性质、流变与粘温特性;采用水平环道装置,对两种原油掺水的反相点及降粘减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红003井区原油T1和TA分别属于典型的普通稠油与特稠油,可以采用掺水等措施提高其流动性;其W/O型乳状液反相点分别约为40%和45%;当油水混合液含水率分别大于50%和55%时,在60~70℃的温度范围内管流表观粘度均在100mPas左右,降粘减阻效果显著,可实现顺利集输。  相似文献   

18.
李锦昕 《油气储运》1999,18(9):32-35
研究了苏丹原油加剂时的处理温度、处理中的温升、原油含水量、处理过程听轻组分的挥发等因素对加剂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凝点、高粘度的苏丹混合原油,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原油粘度降低幅度增大;在原油处理过程中,温度回升将抑制化学剂的改性效果;原油中水含量减小,加剂生效果明显;在非密闭处理装置中,原油轻质组分的挥发是影响加剂改性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在慢降温处理过程中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