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RAPD分析中温度循环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了解决小麦材料RAPD分析中的重复性差,多态性低等问题,对反应中的温度循环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变性时间,复性温度和升温速度等的扩增效果,设计出了适于小麦RAPD分析的PCR程序:94℃预变性5min;开始的5个循环为94℃1min,38℃1min,0.3℃/s升温,72℃2min;后40个循环为94℃10s,38℃1min,0.3℃/s升温,72℃2min,最后72℃5min。在后40个循环中用1-2s的变性时间,则能够有目的地扩增600bp左右及以下片段。利用该程序,每条引物检测的位点数平均达17.6个左右,高于一般报道的1-10个,该程序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分了标记鉴定等方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RAPD分子标记与小麦杂种优势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杂种小麦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18个杂种小麦骨干亲本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并结合18个亲本所组配组合的杂种优势、超亲优势和特殊配合力测定,研究了RAPD遗传标记与杂种小麦亲本优势群划分和杂种优势预测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选用的RAPD标记在小麦中的多态性较低,筛选了80对引物,只有15对引物在18个亲本中多态性较高;基于这15对引物的扩增结果分析,所选用的RAPD标记能进行杂种小麦亲本优势群的划分,但RAPD遗传距离与杂种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在超亲优势水平,RAPD遗传距离与穗粒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APD遗传距离与亲本特殊配合力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笔者认为利用本文所选用的RAPD标记不能进行杂种小麦的杂种优势预测。 相似文献
3.
4.
试验采用不同的马铃薯材料进行PCR 技术体系的研究, 建立和完善了马铃薯少量材料的DNA提取方法, 研究了PCR扩增中Mg2 + 浓度、引物和底物浓度对PCR产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以引物为10 mer 的PCR反应体系中, 适当提高Mg2 + 浓度(1-5 ~2-7 mM) 有利于PCR反应的进行, 而引物与底物只有在一个相对适当浓度范围内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过低会使扩增产物达不到可检测的水平, 过高则会影响扩增产物的特异性。本试验中引物的适宜浓度为0-8 μM, 底物为80 ~180 μM。所建立的优化马铃薯PCR 体系同样适用于水稻、玉米、番茄和油菜等作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显性多子房小麦RAPD反应的最佳体系,保证反应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反应成本,在相同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36℃退火1min,72℃延伸2min,45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下,对多子房小麦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体系各参数进行比较筛选,创建其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50ng,10×PCR缓冲液2.5μl,dNTPs0.2mmol/L,Taq酶1u,Mg2+浓度为2.0mmol/L,ddH2O12.17μl,随机引物10ng。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明确不同细胞质来源的小麦不育系mtDNA的差异,对具有相同核背景而细胞质分别来源于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易变山羊草(Ae.Variabilis)、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evi)的 3 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采用 50条随机引物对其细胞质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RAPD 多态性分析,筛选出3条特异性引物,其中引物S22 在ms(Ae.ventricosa)90110中扩增出分子量约为1 500 bp 的特异带,引物OPAA16在ms(T.timopheevi)90110中扩增出分子量约为1 200 bp的特异带,引物OPA05在ms(Ae.variabilis)90110中扩增出分子量约为670 bp的特异条带。分析表明,3类不同细胞质的小麦不育系在线粒体DNA上表现出稳定的差异,为进一步在分子基础上鉴别这3类不育胞质源不育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9.
杂交小麦西杂5号及其亲本mtDNAs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小麦杂种优势组配与父母本线粒体DNA(mtDNA)差异的关系,以及小麦化学杀雄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mtDNA的关系,利用RAPD技术对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5号及其母本FP2和父本MP2的mtDN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0条引物中,有20条引物在父本和母本之间,6条引物在杂种和母本之间分别扩增出差异带.杂种和母本之间mtDNA的差异,说明线粒体传给子代时,mtDNA受到新的核基因型背景的影响,或者受化学杀雄荆作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异;父本和母本问mtDNA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它们的线粒体基因组成不同,这很有可能用作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的预测指标而加以深入研究或利用. 相似文献
10.
小麦辐射雄性不育系89AR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8 9AR是通过辐射结合远缘杂交获得的新疆小麦亚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采用 RAPD技术对 89AR及其保持系原冬 3号和恢复系 BPM1 5的线粒体 DNA(m t DN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89AR与其保持系原冬 3号之间扩增带的差异率为 38.9% ,而原冬 3号和 BPM1 5之间差异仅为 14 .9% ,不育系与保持系 m t DNA之间的差异显著 ,推测这种差异与不育性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 89AR的雄性不育机理 ,我们采用 RAPD技术分析了同质异核的不育系 89AR(原冬 3号 )与 89AR(原冬 3号 )× BPM1 5杂种 F1 的 m t DNA的多态性扩增 ,结果表明 ,不育系与其杂种F1 之间即同质异核间 mt DNA扩增带存在差异 ,这表明细胞核通过与细胞质的相互作用而使其表达为可育或不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嫩芽和鲜叶为材料,建立了十里香茶高效、微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提取的DNAOD260/280在1.7~2.0之间,DNA产率在81.8~483.5 ng/mg之间,能够满足RPAD的需要。同时建立了十里香茶RAPD分子标记方法,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包含:50 ng DNA模板,1.2μL引物,2.5μL 10×PCR Buffer,2.5μL 25 mMMgCl2,2μL 10 mM dNTP,14.8μL ddH2 O1,U Taq聚合酶。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1 min,36℃退火1 min 20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后72℃延伸10 min。15个RAPD随机引物以十里香1号DNA为模板,分别扩增出1~7条带。 相似文献
12.
利用RAPD对中国热带地区疫霉菌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自中国热带地区的2个疫霉种(柑桔褐腐疫霉P.citrophthora和芋疫霉P.colocasiae)16个菌株的菌丝体的总DNA为模板,使用5种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 D),分析与各菌株相对应的RAPD的相似性。结果表明,RAPD 不但能辨别这2个疫霉种间的差异,而且可以辨别种内的分类单元。初步肯定了RAPD可以用于中国热带地区疫霉菌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13.
利用SDS-PAGE蛋白质电泳及RAPD技术对贵农21(GN21)和P38两个材料进行分析,发现G21、P38和它们的亲本的SDS-PAGE蛋白质图谱表现出一些差异。在RAPD分析中,GN21和P38在144个引物的扩增中,有101个引物都扩增出特征带,其中有6个引物在GN21和P38的RAPD图谱中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利用9条10碱基的随机引物,在分子水平上对来自海南、云南、广东的16株橡胶树炭疽病菌菌株的遗传变异程度进行RAPD指纹分析。结果表明,16株菌株被聚为3个RAPD指纹组;RAPD指纹组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将病原菌接种于橡胶树品系PR107,所得到的病情指数与其RAPD指纹聚类组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 festans)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同功酶、RFLP、PCR、RAPD、AFLP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晚疫病菌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 6方面 :①绘制晚疫病菌的连锁图谱 ;②分析一个地区晚疫病菌的基因结构及其变化 ;③分析采自不同寄主的菌株基因结构的差异 ;④研究晚疫病菌的来源 ;⑤研究墨西哥以外地区A2交配型菌株的来源 ;⑥研究有性生殖的发生情况。同时还展望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晚疫病菌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指出该研究领域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及今后国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